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在后来的社会也是这样。北宋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说:"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庄子、苏轼这样的大声疾呼不常听到。与此相对的一个成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败的一方。国民党被打败,逃到台湾。台湾的报纸议论起来,就经常用"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个词。
  实际上,公平地说,庄子的观点有点脱离实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英雄也好,平民也罢,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去看待他们,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发明,肯定觉得技术落后而不是先进,可在当时的科学环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这些英雄们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代的人民大众是否做出了大的贡献。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
  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领导人有起名为万里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记得故乡有个村子叫"槐树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两户人家同时生了儿子。还没上户口的时候,有一天,甲、乙两家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见了。甲母就问乙母:"你家孙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说:"叫鹏飞。"甲母听了摇摇头说:"不好听。鹏啊鹏的,跟打枪一样。"乙母回家后连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过了几天,两家都去报完户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问:"你家孙子现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说:"叫石磊。你家孙子呢?"甲母说:"我家孙子啊,他叫鹏飞。"这个鹏程万里的名字就这样被甲家骗去了。
  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忽然间有了"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可是正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功能。事实上,房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无中生有"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人们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无中生有形容为胡说八道。庄子对此也无可奈何。
  东施效颦
  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颦"是"皱眉"的意思。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爿天。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越俎代庖
  相传远古时候,在阳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很有修养的人,名叫许由。他在箕山隐居,人们都很敬佩他。
  当时尧帝想把帝位让给许由,尧帝对他说:"你看,天上的日月已经出来了,这时还不熄灭蜡烛的火光,它的光同日月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天上的及时雨已经降落了,这时还要用人工去灌溉,难道不是徒劳吗?先生很有才华,要是当了帝王,一定会治理好天下。如果让我继续占着这个帝位,我心里觉得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吧!"
  许由不愿接受帝位,连忙推辞说:"您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来代替你,这是为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树枝的地方就行了,鼹鼠在河边饮水,顶多喝满一肚子也就够了。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厨师在祭祀的时候,又做菜,又备酒,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为厨师很忙,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菜、备酒啊!你就是丢开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你的职务。"说罢,许由就到田间劳动去了。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越俎代庖"这句成语,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这句成语也可简写为"代庖"、"庖代"。"俎"读zǔ音,是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具,"庖"读páo。音,不读bāo音,当"厨师"讲。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书中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幼儿园中班树木作用大好处多教案幼儿园中班树木作用大好处多教案适用于中班植树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幼儿认识树有美化环境三年级上册第11课美丽的校园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绘制一幅完整的图画。2能利用将画设置成背景,初步学会打印图画。3正确评价他人作品。课前准备校园风景照片美丽的校园草稿图安装网络打印机并在学生机上共享学情分洗手歌小班语言常识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六步骤。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手律动师一根手指头呀,变中班四季花语言教案目标1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准备t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贴有四季图片的色子三颗花卉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收集的四季资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扇形统计图教案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分析。重点难点会制扇形统计图,会分析。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什么三年级数学除法练习课教案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题1做P丑小鸭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因为我这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连州阳山归路诗歌阅读及答案试题内容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连州注阳山归路吕本中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注连州,今广东阳山县。吕本中,北宋末期诗人。这新唐书刘知几传的阅读与答案文言文,完成47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代文阅读及答案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文段,完成问题。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曼卿,讳延年阅读训练含答案翻译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
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反思案例片断片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教学反思范文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两年前,我按照书上的图示,让孩子们把一块橡皮泥做成4种实心的形状,然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橡皮泥质量不好的都软了,实验效果不好。这个学期上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范文1大部分学生上新课前认为橡皮泥在水中只会沉或者浮,因此本课的开展有必要的。2做成空心的形状的橡皮泥未必浮,尤其是饺子的形状学生很难做出,教师要及时指出空心形状的空心含量高才会使橡皮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范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这也是本课设计和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明白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系鞋带的教案活动产生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系鞋带幼师教学反思平时我们总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他们到底会不会做呢?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在教学中要做到什么呢?下面是系鞋带幼师教学反思,为大家提供参考。系鞋带幼师教学反思1结合本Unit6Whatshisnae?教学反思今天早上第三节我在小学三(6)上了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课题是Unit6Whatshisnae?我选的内容是vcabular,target和sng。我给这节课定的知识目标是1能听说认用心体会家乡的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合作体验等途径,探究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情况及特色。学生从多方面收集信息由表及里地认识了家乡从不同方面(自然状况地形画画火柴人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同学们学习运用火柴人的形式表现人物结构和动态,同学们表现的人物动态丰富生动,有很自由的想象和创造,并组合成场景,有趣生动。不足在于,人的大小还需要进行处理,拓展可印印画画教学反思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儿童绘画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印印画画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印印画画教学反思二年级体育跳绳教学反思二年级体育跳绳教学反思我做的最大的改动就是课前让学生开展跳绳活动,然后和好朋友比一比谁跳的多,最后完成课前调查表。(1)我一分钟跳绳()下。(2)一分钟跳绳()下。(3)我会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