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课题1。1集合

  课题:1.1集合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
  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
  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
  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
  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新课讲解: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例题见课本):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意:(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 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颠倒过来写。
  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阅读教材第二部分,问题如下:
  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
  方法。
  例如,由方程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
  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
  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 A|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表示为:或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集合
  (2)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注:集合与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吗?
  答:不是。
  集合是点集,集合=是数集。
  (三)有限集与无限集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如:
  练习题:
  1、P6练习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1,4,7,10,13}
  ②{-2,-4,-6,-8,-10}
  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x N|x是15的约数}{1,3,5,15}
  ②{(x,y)|x {1,2},y {1,2}}{(1,1),(1,2),(2,1)(2,2)}
  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
  ③
  ④{-1,1}
  ⑤{(0,8)(2,5),(4,2)}
  ⑥
  {(1,1),(1,2),(1,4)(2,1),(2,2),(2,4),(4,1),(4,2),(4,4)}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
  (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共3种)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四、课后作业:教材P7习题1.1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hr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引言从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达尔文的主观努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和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第四章ampnbspampnbsp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四节美苏争霸教案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2)第ampnbsp二ampnbsp章了解地区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东南亚学案2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学生姓名课题东南亚(2)课型新课班级七()班课时一课时时间xx315日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气候特征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季风气候显著本学期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21课时授课日期1026课题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2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3通过观看和阅读有关寒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气候复杂多样本学期总第16课时本单元第16课时授课日期1012课题气候复杂多样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记住1月0ordmc等温线的分布3知道纬度位置对我国气温分布教案2。3大气的运动2。3大气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2。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3。理解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因素。4。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节ampnbsp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课程标准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二新课教学(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课堂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2。1感受文化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2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二)能力目标结合中西方文化对人的把握思维的奥妙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二政治必修四第课时一意识的本质一教学目标识记意识的含义理解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三辅助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一意第二框(学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学案)学习指导(一)(学案)知识网络(二)(学案)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悟中国共产92hr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高二政治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案备课资料一世界冠军败在电脑手下但电脑是人制作的1993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伦敦的英特尔国际象棋大奖赛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场面。对奕的一方,趾高气扬的31岁的俄罗斯棋手加里822第二节ampnbsp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案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案第一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容说课第一,第二节直接讲述的中心观点是意识的本质与作用。物质与意识是世界上的两大类现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文化生活中选择ampnbsp学案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涵义及其表现危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理解(1)当前文化背景的复杂性(2)在当前背景下存在落后文化与腐朽下册ampnbsp第八课第一节第一框实践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述。懂得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于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2)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践概第二框ampnbsp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一(学案)学习指导(一)(学案)知识网络(二)(学案)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能够通过对文化传播现象的了解,知道贸易活动人类的迁徙和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第3课时课程导入当前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各种竞争手段愈来愈残酷。价格战广告战人才战,再加上屡见不鲜的不正当竞争的破坏,不应有的非经济手段,市场竞争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