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九年级上册核能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2.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学习重点:
  核聚变、核裂变
  学习难点:
  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结合教材151-15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核能是指:原子核 或 ,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______的链式反应,而原子弹爆炸是 ____的链式反应,一瞬间发生原子核裂变释放极大的能量。
  3.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蒸汽轮机的效率总是小于1
  c.蒸汽轮机将核能转化为机械能
  d.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合作探究
  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蕴藏在原子核里的大量核能呢?
  (1)裂变指的是什么现象;观察教材上铀核裂变的示意图,结合阅读课文中的讲述,了解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是怎么回事;裂变释放出的核能十分巨大。用中子轰击铀235,铀核(质量大的核)会分裂成两部分(两个中等质量的核),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简称裂变。裂变是获得大量核能的重要途径。
  (2)聚变——获得大量核能的另一重要途径
  看教材上一个氘(dao)核和一个氚(chuan)核结合成一个氦核的聚变反应示意图(说明:一个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一个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它们发生聚变反应结合成由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的氦核时,要放出一个中子,并释放出核能).氘核和氚核聚变时放出的能量要比等量的铀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几倍.聚变需要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聚变又叫热核反应.自然界中,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1千万度以上,在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正是由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地球上的人类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前面讲过,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现象制成的.而另一种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则是利用轻核聚变现象制成的.人们现在还不能有效地使聚变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从而和平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由于聚变不但放出的能量更多,而且所使用的原料来源也极为丰富,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例如,从几升海水中提出的氘在发生聚变后可以提供相当于燃烧1千多升石油放出的能量.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核聚变的人工控制(通常又叫可控或受控热核反应)这一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并取得了进展.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1.原子、原子核: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3.裂变: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4.链式反应:实验表明,铀核裂变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他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如原子弹
  5.核反应堆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便于和平利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
  6.聚变:科学家们发现,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变. 如氢弹.
  四、当堂训练:
  1.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一是原子核的_______,二是原子核的_______,用人工 控制的方法释放核能的装置叫_______,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_______.
  2.对裂变的链式反应加以控制,使核能平稳缓慢地释放出来地装置叫 ( )
  a .原子弹 b. 氢弹 c. 核电站 d.核反应堆
  3.在核电站内,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换地过程中,正确的途径是 ( )
  a.核能--内能--电能 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能--机械能--电能
  五、我的反思

大班体育活动方法多多多活动目标1探索各器械的多种玩法,有一定的创造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2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活动经验。活动准备沙包橡皮筋尾巴各色绸带纸棒报纸皮球等活动流程热身运动自主探索运动分享交认识时间教案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认识时间教案,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2培养小班语言绿头发活动目标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童谣的内容。2通过了解童谣的内容知道春天是一个温暖适合生长的季节。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活动提示一情景导入师寒冷的冬天过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小学品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2体验商店工作则劳动的意义及对他们的尊重。教学过程1导入。布置表演(商店购物,特别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引入课程。2问商店里大班活动老消防车的新工作目标1了解消防车的用途。2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情感。准备课件过程一导入出示消防车图片回忆交流关于消防车的经验1这是什么车,最特殊的地方是哪里?师消防车最特殊的地方就是车上有长长的水管和一夜的工作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初步培养热爱和敬仰周总理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区别小班户外活动好玩的球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很喜欢参加户外活动,但动作还不协调,很容易摔跤。为了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一节户外活动好玩的球。想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用心的反义词及造句用心的反义词及造句都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用心的反义词及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用心解释意思是专心尽心,存心居心用心的反义词马虎注释1。草安全教案户外活动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安全教案户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有趣的报纸游戏教案活动内容有趣的报纸游戏活动目标1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2锻炼幼儿的走跳跑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3感受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废报纸若干份2个空纸箱空场地小班体育户外游戏教案模板小班体育户外游戏教案模板一勇敢的小海龟活动目标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2乐意与同伴一起参加投掷游戏活动。活动准备1固定目标物为自制的纸箱鳄鱼,距离分别为3米4米和5米。2移动目标物为教
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2顺畅朗读背诵。3积累文言词汇。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顺畅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认识忘挖等个生字。会写井乡等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点认识忘挖等个生字。会写井乡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风筝教学设计模板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1)自读,互读。(2)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我来考考你。一学生拿着生小学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情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寻找幸运花瓣儿教学设计范文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教学目标小精灵儿童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书写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感悟幸运的内涵。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水就是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一设计理念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让学生在课文课文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狼和鹿教学设计范本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读写课文的生字新词以及词语的意思。3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狼和鹿2在预只有一个儿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3个,积累词语6个,句子2句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3发挥想像,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或续演故事。4懂得关心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发情人教版莫高窟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到莫高窟浏览了一下,莫高窟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的美吧。二品析彩塑1出示课件,自由读,说说你读后的感受。生答察今教案教学设计察今教案4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变法观点和人的主观认识必须适应时代和客观形势的道理。2。学习逐层论证的写法。3。了解设喻在论证中的作用。教学设想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逐段疏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