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到商店买东西,买东西需要钱,导入钱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元、5元、10元、100元、1角、5角等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
  3.教学例2
  (1)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1元=100分)
  (1)出示一张一角纸币的一个一分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纸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
  2.填空。
  7元 ()角3元=()角80角 ()元40角=()元
  1元 ()分5角=()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收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重难点
  认识常见的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各种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核心问题
  这1颗糖的价格是1角。如果要买下所有的糖,但忘了带1元的人民币,只带了很多1角、5角的人民币,你有办法买下这些糖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储蓄罐)
  储蓄罐有什么作用?(存钱)
  钱可以用来干什么?(买很多东西)
  钱的作用真大,我们要爱护钱,不浪费钱。在我们国家,把钱叫做人民币。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看,这是商店出售的一种糖,这么多需要1元人民币,请你找出课前准备的人民币的学具中面额为1元的人民币。
  你怎么知道这是1元的?
  生:(硬币)写着1,单位是元
  生:(纸币)这也是1元,上面写着"1",还写着"壹圆"、"壹圆"就是"一元"的大写
  2、如果只买其中1颗糖,用1元买合适吗?
  生:不合适,太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比元小的单位"角"。看一看你手中邮那些是用角作单位的?
  你怎么知道他是x角的?它有什么特点?
  3、这1颗糖的价格是1角。如果要买下所有的糖,但忘了带1元的人民币,只带了很多1角、5角的人民币,你有办法买下这些糖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生1: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
  生2:1角+1角+1角+1角+1角+5角=10角
  生3:5角+5角=10角
  观察这些方法,1元和10角有什么关系?
  生:1元=10角
  4、买这支笔要2元,你也可以用多少角买?(20角)
  买这个本子用了30角,也可以怎么买?(3元)
  三、认识分
  1、比元小的单位是角,还有比角更小的单位:分
  找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这几种人民币好像啊,你们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吗?
  2、1个1分是1分
  2个1分是2分
  3个1分是3分
  ……
  10个1分是10分
  10分就是?
  生:1角
  对1角=10分
  四、应用新知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都能分得清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练习:P53做一做1、做一做2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 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首先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谁还记得,你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便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我首先用猜一猜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猜猜老师拿的信封里装的是什么?(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用"考一考"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认出是多少钱的。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数字、图案、大小等等几方面来说。(设计意图: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我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同时出示,让学生说说怎样区分它们。(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是很常见,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比较记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它们。)
  最后,我用抢答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首先教师提出把这些人民币按照元、角、分来分类的要求,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迅速地分一分,让一个小组在磁力板上分,然后订正,归纳总结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分类整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学习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学习1元=10角、1角 10分
  首先我和学生做换钱的小游戏:"老师这儿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角的零钱,想一想,你应该给老师几张1角的?如果换成2角的或5角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了1元=10角,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接着老师问学生:"谁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回答(板书1角 10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首先用换钱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主动的获取知识。)这一环节比较难,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走进各组共同参与引导。当学生能答对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3.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课后做一做
  (指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购物的游戏,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轻轻的倒在桌面上,现在请大家用这些人民币想办法凑出5角钱,来买老师手里这个棒棒糖,看看谁能拿得又快又对。(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拿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同学们能准确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民币的用处是非常大的,而且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
  这节课,同学们有那些收获呢?(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1元 10角,1角 10分。课后我们和爸爸妈妈再做一做换钱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清明小长假都干什么?这些地方都要用到钱。"随之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认识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如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5、例6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板书: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角5元6角=()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角+()角=()元()角
  37角=()角+()角=()元()角
  58角=()元()角46角=()元()角
  【设计意图: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是在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注重对换算过程的细致指导。通过圈一圈,换一换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逐步理解换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同时为后续计算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计量单位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对计量单位的个数进行加、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
  三、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设计意图: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巩固人民币的单位的认识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7、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具
  例7教学挂图
  教学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说明:"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2、课本第59页第4题。
  3、课本第60页第7、8题
  四、作业布置
  课本第60页第6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面值在1元以下(包括1元)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到超市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交学费等。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人民币)。
  [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认识元、角、分
  1.认识1元。
  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放着人民币的盆子,在盆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提问:你认识1元的人民币吗?请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举给大家看一看。
  再问:(指学生手中的1元纸币)他拿的是1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不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是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指1元纸币)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指1元硬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就是硬币。
  2.认识1角和1分。
  提问:(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纸币和一枚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
  要求:你能从盆里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吗?
  学生按要求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
  谈话:每个小组的盆里,除了有1元和1角的人民币,还有1分的人民币呢。你能拿出1分的人民币吗?
  学生按要求拿出1分的人民币。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1元、1角较熟悉。上面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认识1元、1角和1分的方法,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
  3.分一分。
  谈话: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人民币,如果老师再拿出一些人民币,你们能很快地认出它们吗?
  课件分别出示5角、2角和5分、2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合作,把盆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一分。
  学生活动后,分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说明:通过分类活动,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了人民币的单位。]
  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可以带上这些人民币去逛逛超市了。(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瞧,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啊!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
  谈话: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你应该付多少钱给营业员阿姨呢?请小朋友用盆里的钱付一付。
  学生活动后,反馈不同的付钱方法。
  提问:同样是1元的笔记本,怎么可以用1元来付,也可以用10角来付呢?(10角就是1元)
  谈话:10角就是1元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角、2角、3角……10角(1元)。10角就是1元,也就是说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启发:我们已经知道1元等于10角,那1角等于几分呢?一起来数一数。(板书:1角=10分)
  [说明:创设去超市购物的实际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在购物时付钱的经验。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1元钱,自然地总结出"1元=10角",并由此类推出"1角=10分",从而使学生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师生一起数出10角、数出10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邻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印象。]
  5.教学"试一试"。
  谈话:(拿出1元)老师这里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零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想一想,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谁最先想好了,就拿着钱到老师这儿来换。
  师生示范换钱,并让学生说一说换钱的过程:1张1元可以换成2张5角(或2张5角可以换1张1元)。
  提问:再请小朋友想一想,几张2角可以换1张1元呢?
  让学生在同桌间互相换一换,并说一说换钱的过程。
  [说明:换钱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又能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时学会根据口袋里钱的情况灵活付钱。]
  三、应用拓展
  1.提问:(出示一块橡皮)这块橡皮5角钱,从下面的钱中,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拿1张5角;拿2张2角和1张1角;拿1张2角和3张1角;拿5张1角。
  2.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小超市"开到我们教室里来啦!(展示课前布置好的"小小超市",主要是1元及1元以下的小商品)小朋友们愿意到超市来买东西吗?去超市买东西要注意些什么?
  提示学生买东西时要遵守秩序,要有礼貌,要想想怎样付钱,营业员需不需要找钱等等。
  师生共同活动。
  先指名交流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买了什么?你是怎样付钱的?找回了多少钱?
  [说明:认识人民币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人民币。本环节的实际购物活动,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购物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大班健康社会多元智能教案拜访牙医过程一与同伴分享自己到医院看牙医的经验。1你到医院看过牙齿吗?为什么要去见牙医?2在牙医诊所见到了什么?3牙医是怎么检查牙齿的?4你见过哪些看牙的工具?猜猜看它们有什么作用?5你有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合理配餐(健康)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2初步学会合理搭配各种饭菜,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活动准备学习包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对配餐的兴趣。教师以经理的身份介绍自助餐厅小班社会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班社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现在教的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爱我的家人教学反思如果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线索,那么思品课就是以感情为线索。我爱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极为浓厚的思品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通过感受爱,思考爱,体会爱,回报爱,升华爱五个环节,来达到让学生中班社会教学反思精选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班社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篇一中班社会做个诚实的孩子教社会活动我心中的英雄教学反思在执教这个活动的时候正好是3。5学雷锋日,在活动前的晨间谈话过程中,我就和幼儿说了说一些关于雷锋的故事,大部分幼儿都知道雷锋,知道他乐于助人的精神。所以活动开始,我就很顺利成章地引掌声精读教学片段及教后反思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停当的近义词是什么啊在普通话中,停当只有一义齐备完毕。(见现代汉语词典)。此一义合肥亦用,如,东西都准备停当了,要走马上可走。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停当的近义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文发音停当tngd寝不安席近义词寝不安席,睡觉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以下是小编带来寝不安席近义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心事重重。近义词夜不能寐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八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斜晖的近义词及读音斜晖的拼音xihu斜晖的。意思傍晚的日光。斜晖的近义词夕阳余晖斜晖造句1夕阳的斜晖染遍了云朵。2阳光穿墙而入,斜晖在东墙上涂满灿烂的金黄。3太阳照到对面的墙上,夕阳的斜晖射进敞开的
幼儿园幼儿园小班年级组庆元旦策划案幼儿园小班年级组庆元旦策划案活动时间xx年12月31日星期二活动地点三楼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小班年级组全体幼儿及教师活动目标1通过迎新年活动,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家园同乐庆元旦活动设计目标1。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节,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2。学说祝福的话语。3。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准备子卡一月一日,元旦节气球许多皱纹纸做的尾不耻下问的成语接龙60个不耻下问,成语,语出论语。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helliphellip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也有另一种解释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瘦字开头的成语接龙介绍瘦字与ldquo胖rdquoldquo肥rdquo相对,指体内含脂肪少,你知道瘦开始的成语怎么接龙吗?下面是品学网网小编带来的瘦字开头成语接龙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由瘦开虎视眈眈的成语接龙50个虎视眈眈的意思是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那么你们用虎视眈眈来接龙吗?下面是品学网小编带来的虎视眈眈的成语接龙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虎视眈眈的成语接龙虎视眈眈眈眈相向向风慕义义无反顾四字词语接龙集锦词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字描写雪的词语精选大全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以下是品学网网小含有六的成语大全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含有ldquo六rdquo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含有ldquo六rdquo的成语1骈四俪六p带折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有关带折字的词语有不少,大家都有学习过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带折字的词语及其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会喜欢,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带折字的词语折断折磨折腾折叠折含有八的成语及解释解析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而又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ldquo八rdquo在成语里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关于ldquo八rdquo的成语有哪些带途字的词语及成语有哪些大家学过带途字的词语有哪些呢?都还记得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带途字的词语和相关知识解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带途字的词语旅途歧途长途用途前途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