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第六单元 第1课18世纪末1 9世纪初的埃及【特色教案】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穆罕默德•阿里迅速崛起,掌握了政权。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人才,发展农业和近代工商业。这些改革不仅巩固了统治,也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
  [学习要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学习建议]
  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建议同学们不仅要充分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改革的具体内容,同时要同前面学习过的各种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认识改革的多样性,从而全面了解这一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识记马木路克、包税制、帕夏、素丹,理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国内政治、经济状况。
  2、法国和英国殖民入侵:识记反法同盟、拿破仑的入侵,理解西方殖民统治侵略所造成的危机。
  3、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识记开罗三次起义、阿里夺取政权,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的方法,掌握和理解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政治、经济状况。
  2、通过情景再现、历史联系的方法,在阅读讨论中理解法国和英国殖民入侵对埃及造成的影响。
  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把握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向与碰撞,将其整合成东方古老文明发生变迁的参考体系和评价体系,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放置在其中分析、评判,从而掌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一切古老的文明如果失去创新发展,必会失去辉煌。
  2、近代西方殖民侵略既带给东方国家以灾难,也带来进步的因素和契机。
  3、通过对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掌握,认识阿里政权面临严峻形势以及改革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难点:埃及封建制度的独特构成。 对拿破仑殖民统治的评价。
  〔新课导入〕
  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相关内容,联系西欧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着重强调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其向世界各地扩张的这一世界历史的巨变,提出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当此西方迅速崛起之时,古老的东方该如何应对而避免可能的沉沦?从而将学生的对世界历史的视线由西方转移到东方,转移到埃及,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1课18世纪末1 9世纪初的埃及【特色教案】
  埃及地处亚、非两大洲的交界处,与欧洲隔海相望,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8世纪末,埃及成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的目标。英法为争夺埃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面对虎视眈眈的侵略者,埃及的情况怎样呢?正如当时一位法国情报人员报告的,进入埃及就像和平占领一个没有设防的国家。
  【探究的主要问题】
  18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人与马木路克是如何统治埃及的?
  法国和英国是怎样侵略埃及的?
  【重要概念】 马木路克 包税制 开罗首次起义
  【埃及简史】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公元前32xx年开始,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法国人、英国人等征服和统治。1922年2月28日,英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直到1956年英国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区。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联合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共和国 1953.6 至今)。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概念阐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土耳其原是中亚的一支突厥人的部落,1453年率20万大军灭亡东罗马帝国。1517年土耳其人征服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6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 1566年),奥斯曼帝国臻于鼎盛,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封建大帝国。
  1923年,凯末尔领导并取得埃及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成为土耳其第一任共和国总统。
  1、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统治的表现:
  (1)政治:①征服:16世纪初征服埃及,推翻马木路克王朝,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②管理:派遣总督(即帕夏)和利用马木路克共同管理(相互牵制,共同管理,维护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
  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推翻了原来统治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看历史纵横)。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奥斯曼素丹(即奥斯曼帝国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者。原为"苏丹",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力量"或"权柄",引申为"君主"或"统治者"。为穆斯林国家广泛使用,成了伊斯兰国家统治者的称号。)向埃及派遣称为帕夏的总督,还在各地驻扎由雇佣兵组成的军队,但马木路克获准单独组建一支军队, 还担任了各地的地方长官,残存势力仍然很大。
  (2)军事:马木路克单独组建近卫军,导致埃及连年战乱。
  【历史纵横】
  马木路克原意是"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末路克仍然保持7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的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3)经济:包税制——包税人(马木路克)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奥斯曼素丹只注重在埃及的统治和收缴的赋税,对埃及的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素丹在埃及征税主要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实行(阅读学思之窗),规定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他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农民不仅负担各种赋税,还要服劳役。这样,他实际上不仅控制了土地也控制了农民。包税权还可以世袭,并能转让或出卖,这样,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后来,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路克手里。
  【学思之窗】
  包税制使农民在经济上和人身上都依附于包税人。据埃及历史记载:"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还要卑贱。奴隶在走投无路时还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但也有人认为包税制节约了征收成本,提高了收税效率,因此是一种有效的税收制度。
  你是怎么看的?
  【答案提示:上述两个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它反映了包税制的两个不同层面:一是赋税制度,二是土地制度。
  奥斯曼素丹只关心在埃及的统治和收缴的赋税,包税制实行后,马木路克为获得和确保其包税权,必须向奥斯曼政府提前预付一年的土地税。这样,奥斯曼素丹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确保了它在埃及地区的赋税收入。
  但是,马木路克获得包税权后,实际上在包税区内不仅控制了土地,还控制了农民的人身自由。马木路克在其包税区内肆意剥削和压迫农民,农民在经济和人身上都依附于包税人,境遇极其悲惨。农民地位的沉沦,严重破坏了埃及农业的进步,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他们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这一军事封建主集团竭力维护其封建统治,并由于内部矛盾而争战不休,成为阻碍埃及社会进步的最反动的因素。】
  18世纪末,马木路克已经实际统治了埃及,帕夏虽然名义上还是埃及的最高长官,其实已被架空,马木路克甚至可以废黜帕夏。【备课资料】帕夏
  伊斯兰教国家高级官吏称谓。又译"巴夏"、"帕沙"。系突厥语音译。13世纪塞尔柱王朝首先使用这一称号。奥斯曼帝国时,为素丹授予军事最高统帅的称号,后用于称呼帝国高级文武官员。只属个人,不世袭。奥斯曼帝国在统治埃及、伊拉克等地时,将委派为该省区的总督也称"帕夏"。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宣布废除此称,后埃及、伊拉克也相继停止使用。约旦等国仍继续使用,其义是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名人的尊称,无特定职位。
  2、影响:【阅读下列教材归纳】
  社会动荡(帕夏与马木路克争权夺利;马木路克实际专权;埃及连年战乱)
  经济凋敝(18世纪末,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近三分之一的农田成为荒漠,粮食产量锐减,农产品仅仅只有古代产量的四分之一,传统的商业和贸易也在萎缩,很多有名的手工业生产中心逐渐消失, 著名的亚历山大城只有8000人口,埃及人口因长期饥饿和瘟疫大大减少,19世纪初人口还不到10世纪时的一半)
  外来侵略(统治内部内乱,从18世纪初,平均每xx年发生一次大战,国力弱小,随着埃及的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入侵埃及,向埃及倾销商品,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马木路克首领们为了争权夺利,经常互相攻伐,导致埃及连年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近三分之一的农田变成了荒漠,粮食产量锐减。传统的商业和贸易也在萎缩,很多有名的手工业生产中心逐渐消失。随着埃及的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虚而入,向埃及倾销商品,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1、原因:①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实力日益强大,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根本原因)
  ②埃及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2、目的: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一直是外国侵略的军要目标。18世纪中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英法等欧洲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埃及的殖民扩张活动。
  3、表现:
  (1)拿破仑对埃及的三年殖民统治:(1798 1801)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法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法国决定占领埃及,进而威胁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1798年,法国政府派拿破仑率领军队侵入埃及。埃及军队一触即溃,法军迅速占领了亚历山大和开罗等地。
  目的:占领埃及,威胁英国最重要海外殖民地印度。
  占领:1798年(1797年夏,带领法国驻扎在意大利的拿破仑向法国督政府提出占领埃及的方案,拿破仑授命为东方军司令,统率陆海军占领埃及,要把英国势力清除出去,1798年7月,拿破仑率3.5万军队入侵埃及,埃及军队一触即溃,法国迅速占领亚历山大港和开罗等地)
  【阅读下面的教材,归纳法国人队埃及的统治措施】为了巩固在埃及的统治,拿破仑采取了很多措施。政治上,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了各级行政机构。在让埃及人管理埃及的名义下,迎回逃跑的帕夏,拉拢埃及上层为法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服务。实际上,拿破仑和法国殖民者掌握着对埃及的控制权。对人民的反抗,拿破仑则进行残酷镇压。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了食品厂、弹药厂等工厂,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还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统治:①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扶持帕夏,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②经济上:没收的地产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工厂,为军事提供后勤服务;修复灌溉系统,促进农业生产。
  ③科学文化上:对埃及文化进行研究和侵略。(参见教材《历史纵横》)
  【历史纵横】
  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带了许多法国学者。占领埃及后,他下令建立了埃及研究院,由法国著名科学家担任院长,自己亲任副院长。研完院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定期出版学术刊物。这些学者在埃及进行了全面考察,后来写出了《埃及纪实》等重要著作。拿破仑还指使随军学者发掘了埃及的文物并带回法国。
  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在镇压埃及反抗者的同时,他也采取了其他措施巩固统治,这是拿破仑赦免被捕的埃及人的情景。
  (2)英法对埃及的争夺:【阅读下面一段课文,简述双方争夺的原因、过程、影响】
  原因: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过程:法、英相继撤兵,英国支持马木路克割据
  ①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出兵埃及,18xx年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
  ②英国企图扶持马木路克占领埃及,由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国家的反对,也撤出埃及,但仍支持马木路克割据,为以后侵略作准备。
  影响:①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②英国与法国争夺埃及,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英国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英国的侵略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拿破仑入侵埃及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军与入侵埃及的法军展开了争夺。1798年8月,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附近海域摧毁了法国舰队,切断了法军同法国本土的联系。这一年年底,英国以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为由,联合奥斯曼帝国,派兵入侵埃及。【退出:18xx年。】18xx年,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结束了对埃及的军事占领。英国企图通过扶持马木路克势力,实现占领埃及的目的。后来,由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英军不得不撤出埃及,但仍然支持马木路克实行武装割据,为将来的侵略做准备。
  【合作探究1】拿破仑逝世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各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学家和文学家频繁研究和评述的对象……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著作,论文和资料估计在10万种以上,至少有9个国家拍摄过拿破仑的电影达70多部。有人称他是"继亚历山大、恺撒以后最伟大的人物"、"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也有人骂他为"匪徒"、"暴君"、 "篡位者"、"法国革命的扼杀者"。……各派观点分歧仍然严重地存在者。——《法国通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问:你如何看待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评价:其侵略性是主要的:
  首先,拿破仑出于与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出兵侵占埃及; 其次,拿破仑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 第三,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 第四,拿破仑掠夺了大量埃及的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本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1、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原因: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经过:【学生根据课文填写展示】
  起义名称时间背景结果影响总影响
  开罗人民首次起义1798.10拿破仑入侵埃及遭镇压掀开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影响:埃及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
  开罗人民第二次起义1800英国和奥斯曼军队联合攻打法军持续一个多月加速法军失败
  开罗人民第三次起义1804马木路克卷土重来,横征暴敛胜利穆罕默德•阿里加入起义,奠定改革基础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遭到了埃及人民的英勇反抗,1798年10月,开罗人民发动起义,击毙了几百名法国侵略军。这次起义很快遭到法国殖民者的镇压,但是,它掀开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史称开罗首次起义。
  18xx年,就在英国和奥斯曼军队联合攻打法军之际,开罗人民再次发动起义,这次起义持续了一个多月,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使法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加速了法军的失败。
  法军撤离埃及后,马木路克卷土重来。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再度激起人民的反抗,18xx年,开罗人民又一次发动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主要将领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了起义者一边,起义很快获得了胜利。
  2、穆罕默德•阿里掌权:18xx年,埃及立法会议宣布废黜帕夏,拥戴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并得到奥斯曼素丹的承认。
  18xx年,埃及立法会议召开,宣布废黜奥斯曼素丹派来的帕夏,拥戴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奥斯曼素丹派兵进攻埃及,但都被埃及军队击退。不久,奥斯曼素丹只好承认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
  3、阿里政权面临的内外形势(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直接原因)
  (1)国内:①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马木路克仍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③宗教长老特权阶层的威胁。
  (2)国外:①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步伐没有停止;
  ②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3)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不久,英国派兵入侵埃及,遭到埃及人民的顽强抵抗,侵略企图没有得逞。但是,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危险仍然存在。同时,埃及国内的形势也非常严峻。一方面,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另一方面,马木路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着社会的安宁。
  教学小结:
  本课着重介绍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须向学生对本节课作一些归纳和概括:
  埃及国内的三大政治力量:
  ①马木路克: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的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者。原意为"奴隶"(mamluk),曾是埃及阿尤布王朝时期从中亚买来的军事奴隶。马木路克的统治。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
  ②帕夏:土耳其派遣驻埃及的总督,代表素丹,是埃及的最高行政长官。
  ③近卫军:有土耳其近卫军和马木路克近卫军两类。
  对拿破仑侵略埃及也要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在教材表现拿破仑殖民统治的侵略性特别是文化掠夺的基础,向学生揭示出文化侵略的另一面,即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传播,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时能联系到拿破仑文化侵略的积极影响,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埃及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爱琴海沿岸海港卡瓦拉.阿尔巴尼亚族人,成年后,做过生意,交游广泛,结识了很多西方人,逐渐认识到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和西方的先进。18xx年,穆罕默德•阿里应征入伍,随军开赴埃及,同法军作战。他能征善战,迅速成为高级将领,掌握了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大部分军权。
  探究学习总结
  —、木课测评
  1.拿破仑在埃及实行的殖民主义政策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提示:政治上:打击军事封建势力马木路克,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拉拢以帕夏为首的埃及上层,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残酷镇压埃及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的工业企业,如食品厂、弹药厂等;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科学文化上:组织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推进对古埃及文化的学术研究,形成多卷本的巨著《埃及纪事》;发掘埃及的大量文物并运回法国。
  2.简要叙述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提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名义上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实际上是在国内军事封建主集团 马木路克的统治下,国内推行包税制,土地和农民都在马木路克的严格控制下。在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下,埃及连年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衰弱的埃及成为正在兴起的西方国家的殖民对象。
  1798年,法国将军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在此实行了三年的殖民统治。拿破仑的殖民统治奴役了埃及人民,但是它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法军退出埃及后,英军侵入埃及,并利用马木路克势力力图控制埃及。
  面对法国、英国相继对埃及的侵略,埃及人民英勇反抗。他们先后发动了三次开罗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法侵略者及英国支持的马木路克反动势力,并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正是在第三次开罗起义的斗争中,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获得人民的支持,掌握了埃及的统治权。

音乐剧说课稿范文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戏剧表演第四单元音乐剧,本节的内容包括欣赏音乐剧演艺船选曲老人河,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猫选曲回忆以及芳草心主题歌小有关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仅供各种突发信号跑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各种突发信号跑游戏轻物投准二教学创意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学练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恰当的即时点评人教版小学体育说课稿一节体育课的设计体现了体育教师具有设计师的角色特点,但要通过说课向每一位听众传达出对课的设计理念,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体育说课稿,欢迎借鉴!一说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体育说课稿模板参考体育说课稿模板(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为省编义务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两头翘,主要教材内容为两头翘仰卧起坐传递球和投掷。两头翘又称俯卧挺身,和仰卧起坐传递球一样是一个以腰背腹肌活动为主的能干的小手的说课稿一说教材能干的小手是小班上学期主题三我自己次主题小手和小脚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我选择本活动是由于1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说课稿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本节课贯穿了人本的教学原则,着重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运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这节课中学思练三者结合,形式多样。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加强了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资料和注释李渊的家世和在隋朝的职位P李渊的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在北周代魏之际,有佐命功(辅佐帝王创业之功),故北周建立后,李虎虽死,仍追封为唐国公。父李昞袭爵,北周时历官了解身边的历史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进行本学期学习与探究之二了解身边的历史,在充分的准备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后,我们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每个小组的情况拿到这节课上来进行汇报和交流,大家准备好了吗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思想老子老子孔子五经诸子百家科技天文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十九年七闰甘石星经TR物理墨经TR文学诗经屈原离骚诸子散文艺术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点击品学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通过学第21课ampnbspampnbsp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课标内容(1)讲述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2)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北方的民族汇聚历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北方的民族汇聚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22课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而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八年级历史(下)期中考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1课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内容有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近代工业的兴起备课时间8月22日教案序号6课题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课型多媒体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第1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根据新的标准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8课ampnbsp辛亥革命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课程标准(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第4课ampnbspampnbsp甲午中日战争训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清政府惧怕与敌失和,迟迟不敢宣战b。清军水师惨遭败绩c。清军爱国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d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掌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第3课ampnbsp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ampnbsp教学设计第3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掌握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第七单元ampnbsp走向现代世界第二课ampnbspampnbsp开辟新的发展道路ampnbsp教案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教案第一课时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课程标准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45综合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