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白也能看懂被神化的M1苹果本和Win本比孰优孰劣?

  距苹果MacBook采用自研的ARM架构M1处理器有一年多时间了,其间,苹果还推出了M1 Pro和M1 Max两颗新处理器用在MacBook Pro上。而M1每次发布都伴随着"一波猛吹",很多报道甚至照抄苹果的广告话术,"领先X倍""超越Y倍",拿出来当既定实时猛吹,营造出了一种"M1苹果本逆天而行,打破了自然界和科学界规律"的宏伟格局,也让我这个二十年的媒体人瞠目结舌——还可以这样操作!?
  另外,这帮吹文都有个特点,就是只拿M1 MacBook对比英特尔处理器的老款MacBook,完全无视占据市场95%份额的x86处理器+Windows系统笔记本;而且,基本只对比视频剪辑这一个应用。按这逻辑,英特尔11代酷睿U的Gigapixel AI图像放大/智能细节重塑效率是竞争对手的十倍左右(实测数据),那英特尔就可以宣传自家的处理器十倍效率吊打竞争对手咯?这显然是偏颇且严重失真的。
  但偏偏这些简单粗暴、以点代面、偷梁换柱的宣传,让很多不懂行的消费者激动万分,跃跃欲试,欲入手MacBook体验这种它的神奇。而因为价高止步的消费者,大多也对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充满好奇。
  为了给消费者呈现M1处理器MacBook的真实表现,以及它和x86处理器Windows笔记本(下文简称x86本)的差异(含优势和劣势),我们找来了M1处理器新款MacBook Air(16GB内存,256GB SSD),来给大家做全面的解读。同时,我们还找来了价格相仿的x86机型华为MateBook X Pro,方便在某些方面进行对比。
  要特别说明两点:
  1.之所以等这么久才做这种文章,其实M1发布之初我就解释过:我们要等到M1生态尽可能成熟再进行解读和对比,这样更公平;
  2.为了让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小白读者看得懂(其实即便是电脑老鸟,大多数也没接触过MacBook生态),我们放弃了传统的"评测软件跑分"形式(两个生态对比也不容易实现),转而从"一个普通用户,一个非专业、仅日常应用的用户"角度切入去谈它们的差异。同时,本文采用了QA形式,效率更高!
  Q:M1处理器的MacBook真的是革命性的存在吗?
  A:并不算! M1、M1 Pro和M1 Max这三颗处理器,都是ARM架构的,也就是大家手机里用的处理器的架构。相对于个人电脑常用的x86处理器(也就是酷睿、锐龙等),ARM架构处理器最大的优势就是"功耗低"。另外通过深度的优化,可在某些应用方面具备更好的表现,比如说视频剪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后文会提到)。
  而苹果的M1系列处理器,在ARM架构处理器中,的确算是性能很强的,可理解为"高性能版ARM处理器"。虽然它的功率较一般的手机ARM处理器要高不少,但相对于放在笔记本里的x86处理器,它的功耗还是更低。
  因此,M1处理器的MacBook(系列机型)其实也不神奇,更谈不上"革命性产品"。比如市面上也有采用高通ARM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本质上它们是一类产品。当然,还是前面说的,M1的应用性能的确很强,是ARM处理器中的翘楚。
  Q:相对x86本,M1 MacBook最直观的优势是什么?
  A:安静,功耗低,续航更长。 续航部分,你这样理解:就好像用ARM处理器的平板和x86笔记本对比,肯定是平板赢(电池相同情况下)。
  我们沿用同一标准测试续航(功率):满足室内光线环境的观影需求,全屏播放720P MKV格式电影《LUCY》。M1MacBook Air的环境设置是50%亮度+40%音量,播放器采用Elmedia Video Player(Mac OS系统自带的播放器放不了MKV格式,必须用第三方播放器),整机功率只有4W 4.5W,而同样分辨率的x86处理器+Win系统笔记本(下文中简称x86本),功率的确要高一截。下面有个详尽的对比表 。
  注意看这个表。由于 ARM架构处理器的基础功耗低,日常应用功耗也明显比x86处理器低,所以,在视频播放这种轻量级应用上优势很明显。要特别提到的是: 在线视频播放,腾讯视频也好,B站视频也好,M1 MacBook Air具备质的功耗优势——其整机功耗相对于本地视频播放并无多大区别。但x86本的在线视频播放功率则高很多。你可以说苹果针对视频网站优化做得好(的确如此,B站电影用M1 MacBook播放甚至支持杜比音效),也可说x86体系针对视频网站的优化还不到位——但无论如何,这就是事实!
  也正因为在线视频播放这种常见应用的功率差异极大,所以M1 MacBook用户总是骄傲地说"我们根本不为续航发愁"——这是真的!目前x86本还无法在日常应用功率上和M1 MacBook匹敌!
  不过这里有个转折:x86本功率相对高,但并不等于续航就一定输给M1 MacBook——这和电池容量有关! 如今有超大电池容量的轻薄本(比如70Wh+),更有90Wh+容量的游戏本。在集显模式下,它们在本地视频播放时,其实和M1 MacBookAir有得一拼。
  Q:视频剪辑M1 MacBook无敌?有什么不足或问题?
  A: 牛大叔本人并不专精视频剪辑,但鉴于在此领域,M1 MacBook风头太盛,且被疯狂吹捧,所以我们有责任验证并告诉大家真相!为此,我们请教了很多"x86平台和Mac平台双修的视频编辑",得到的答复如下:
  M1 MacBook配合Final Cut Pro,在一般性的视频剪辑时,的确非常流畅,导出效率较x86轻薄本(含MX独显轻薄本)也有很明显的优势,甚至GTX 1060显卡以下规格的独显本都不是对手。
  但,和采用RTX 3060及以上档次显卡的x86处理器平台相比,至少M1这颗处理器(不含M1 Pro和M1Max)还是有差距——这也是为什么一帮猛吹M1的人只用它比较老款的英特尔处理器MacBook的主要原因。
  说得再直观点就是:视频剪辑方面,采用高端独显的x86处理器平台(当然都指的移动平台)还是比M1平台厉害。然而目前有个特殊情况——由于数字货币挖矿潮,NVIDIA的独显价格被抬得奇高,所以暂时来说,M1的MacBook的确是视频剪辑领域的"性价比利器"!
  但大家也要明白,在商业视频领域,M1 MacBook其实并不能完成"全链条工作",依然需要x86平台配合。举个例,After Effects的部分特效插件,M1 MacBook版没有,所以还得靠x86平台——后者可实现的"上限"和"功能"更高、更全面!另外,真正要进行8K超清视频剪辑时,M1也是不够看的。
  就好像Pr不是绝对稳定一样,M1 MacBook上的Final Cut Pro也有不稳定的情况。很多有个人用户和商业机构都抱怨Final Cut Pro总是崩溃。
  实际上,别说是Final Cut Pro容易崩,Mac OS的Beta版也比较容易崩掉。B站上就有UP主表示M1果本的"出状况几率太高了"。
  还有就是,视频制作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工作,M1 MacBook也不是在所有项目上都能碾压x86轻薄本。比如视频转码。还是我们熟悉的4K《烤鸭》转码到FHD@24fps,都采用Media Encoder 2022,M1 MacBook仅小胜i7 1165G7的集显成绩,但输给了11代酷睿U+MX450的组合(这一组合机型也就5000元左右,对比用的M1 MacBook Air现价要8599元,还只有256GB SSD)。
  Q:听说MacBook有"两个无敌"——触控板操控体验无敌,扬声器音量无敌,真的吗?
  A:早就不是这样了!十年前或许能这样说,但如今体验好的x86本比比皆是。
  苹果的MacBook很早就引入了顶级的毛玻璃材质触控板,当时,的确是笔记本中无敌的存在。但这十年,越来越多的x86本开始采用毛玻璃触控板,如今甚至5000元级机型就有(比如ThinkPad X13),操控体验同样舒适优雅。
  更深入的说,MacBook所谓"触控板体验无敌",其实主要是大量应用针对触控板操作进行了优化,甚至很多专业软件也可通过触控板进行操控——这一点上,的确比x86本要强,但同时也需要一定时间学习。
  但是,x86本的触控板如今也早就支持各种多指手势,而且还有不少优于MacBook触控板的日常操控体验,比如说:两指轻触,调出右键菜单速度更快;又比如说,拖拽窗口更轻盈更优雅(在窗口上边栏上,单指两次轻触触控板,第二次不抬手就能拖拽窗口了;而M1 MacBook虽也能单指拖拽窗口,但需要用点力按压触控板,不抬手拖拽)。
  另外,部分做得好的x86本,其触控板功能在日常操作层面已经超越MacBook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MateBook X Pro,沿触控板左、右侧边缘上下滑动可调节音量和屏幕亮度,沿触控板上边缘左右滑动可快速调节播放进度。还有更多功能不赘述了,看下面视频吧 。
  视频加载中...
  再说说扬声器表现。MacBook的扬声器功率一直很大,拿M1 MacBook Air为例,声音比较高亢,卧室内,流行音乐女声,SIA的《Alive》,副歌部分近机身声压最高可达104dBA。但如果说它扬声器体验无敌,那也不对——因为华为、荣耀、戴尔、华硕等厂商的不少中高端机型的扬声器,都能达到这个功率,便宜的如华硕无畏Pro 14、荣耀MagicBook V14,都能匹敌MacBook Air;如果算上大尺寸x86本,更有不少"轰炸机"级别机型,音量大不说,而且浑厚得多,体验远优于MacBook Air。总之,无论是MacBook Air,还是大尺寸的MacBook Pro,都谈不上"扬声器无敌"。
  小结来说,无论触控板体验还是扬声器体验,MacBook家族只能说"出色",但x86本触控板好的、扬声器好的也已比比皆是。
  Q:M1 MacBook能运行移动应用,x86本有这本事吗?
  A:x86本从"双11组合"开始,也能运行移动APP了!比如刷抖音、上拼多多都没问题。
  M1 MacBook因为采用的是ARM架构处理器,所以运行iOS的移动应用,比较轻松就实现了(不过我发现功率也很高,开个抖音都14W了)。但x86本,要运行移动应用,似乎很难。不过,益于微软对Win11的全新设计,以及英特尔在底层上的Bridge技术打通了系统壁垒,现在x86本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行移动APP了(要求至少是11代酷睿+Win11,也就是所谓的"双11组合")。
  提示: A家的x86处理器结合Win11也能有条件运行移动应用,但效率相对较低。
  华为则让这种体验更上一层楼: 部分2021年和2022年发布的MateBook机型(含MateBook X Pro),通过安装"华为移动应用引擎",就能在应用商店里看到"移动应用"分类了——在这里直接下载移动应用就能基本流畅地运行。我们测试了抖音和拼多多,体验还不错!而结合MateBook X Pro的触屏,甚至可以玩《崩坏3》——相反,没有触控屏的MacBook则缺少了这种乐趣。
  当然了,目前x86本运行移动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持续的优化和不断的完善,未来体验应该会更好。
  Q:MacBook有AirDrop、接力、屏幕扩展等协同应用,x86本能比过吗?
  A:多设备协同,x86平台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其中,华为、荣耀本的多设备协同生态已更胜一筹。
  很多人都知道苹果设备可使用AirDrop功能进行文件无线传输,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iPhone发照片给iPad或MacBook。而实际上,苹果还有"接力"功能,可在不同设备上进行相同的接续操作。另外,还有"随航"功能,用iPad给MacBook当扩展屏使用。
  但坦率说,除了AirDrop,其他功能的实现都比较麻烦,小白用户可能搞不定。即便是老鸟也得到处找教程,而且还是有可能搞不定。比如"随航"功能,前提就是要iPad和MacBook用相同的ID登录iCloud,还要启用"双重认证"——但多用户不愿意使用iCloud(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弄丢照片或通讯录),且厌恶双重认证,麻烦不说,还给人感觉是"被绑架了,你必须使用更多的苹果设备",令人反感。
  MacBook的多设备协同还存在用不了的情况。
  而在x86阵营中,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入笔记本领域,它们都引入了多设备协同生态。其中华为和荣耀的尤其出色,一碰启动、一碰传、屏幕扩展(平板给笔记本当扩展屏)、无线扩屏、三屏应用(手机屏可同时显示三个在笔记本屏幕上)……相当丰富实用。如果算上游戏本,甚至还有一碰录制精彩游戏片段并分享的功能。不仅是功能层面的全面超越MacBook,在易用性上,也甩MacBook几条街那么远。
  华为和荣耀的多设备协同功能比苹果体系要强得多。
  x86平台的多设备协同生态正在蓬勃发展,在功能和易用性上已超越苹果体系了。更重要的是,"双11组合"面对的受众群是那95%!
  Q:购入M1 MacBook后,最初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A:若你从未使用过MacBook电脑,那么你买后,得花相当多的精力去学习每一种操作——因为它绝大部分操作都和Windows系统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通常,这个学习过程在1个月左右。不排除用更多时间。
  可能有部分果粉觉得我"危言耸听",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去买一台MacBook自己感受。只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得事先提醒你。
  我之前还看过一个民间调查,说国内市场的MacBook,近90%都装了Windows系统,甚至很多用户只使用Windows(当时MacBook还是英特尔处理器,可安装Windows系统(双系统))。即便我周围使用MacBook的专业用户,也都安装了Windows。而如今使用M1处理器后,装Windows几乎不可能了,那么,直面操作上的差异是必须的。
  当然,大部分用户拿着MacBook用Windows系统,操作不适应只是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请继续往后面看),但这种操作不适应的确有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崩溃——你若是彻头彻尾的电脑菜鸟,从未使用过电脑反而还好点,如果你熟悉了Windows操作,那上手MacBook多半会感到非常痛苦。
  随便举几个例:
  最基础的文字输入部分,功能按键和Windows键盘名称不同。另外,由于没有"一键快速进入英文大写锁状态"的设计(有对应按键,但要长按才行,且事先还得进入设置菜单去设置),所以在以中文为主的文字输入,又要涉及到大小写混合的英文单词输入(如ThinkPad、EliteBook、3DMarkTime Spy等)时会非常麻烦,效率赶不上Win键盘。
  M1 MacBook Air的键盘布局按照很多"挑剔人士"的标准来说并不合格,比如说:半高光标键。另外,按键非常容易沾染指纹上的油渍。
  没有"剪切"操作,这是很多人不适应的;另外,Windows里的"复制/粘贴",在MacBook上叫"拷贝/粘贴"。如果你点了"复制"就惨了——你会发现过几秒钟,一个同样的文件副本出现在同一个目录中——我至今不能理解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窗口界面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三个按钮在窗口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并且小得离谱,生怕你看清楚了。
  硬盘没分区概念,也没有清晰明了的"路径"概念(有路径,但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在哪里查看)。以至于很多人买了MacBook后不知道文件应该放哪里——这就是为什么海量的MacBook用户都只会在桌面上新建文件夹,把文件一股脑塞进去的原因。
  Q:除了学习成本高,M1 MacBook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A:不仅是M1 MacBook,整个苹果Mac体系都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封闭,应用少,且获取不易!游戏应用就更少了,国服《英雄联盟》都玩不了。
  前面我们提到了,入手MacBook你得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操作——这还仅仅是操作层面。接下来,你将面临一个永久性的问题:应用少,且获取不易。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为方便阅读,我们"高度精简":
  先说游戏。由于苹果电脑全球市场占比小,平均只有5%左右,部分国家占比只有2%左右(但2021年出货量占比是8%),加之集显本是苹果电脑的主力,所以大量游戏开发商根本不关注苹果平台,精力主要放在x86电脑平台和各种游戏主机平台上。已经上线12年多的全球最热游戏《英雄联盟》,至今国服都没有Mac版!
  而在行业领域,某些行业Mac体系也是处于"基本空白"状态,比如工业设计,和Mac体系基本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即便是日常应用,在MacBook自带的App Store(应用商店)里,你也很难找到熟悉的面孔,比如全球知名的压缩软件WinRAR你就找不到Mac版;好用的万能播放器Potplayer貌似很久也没有更新Mac版了,老版也很难下载到;另外,部分软件即便有Mac版,在App Store里也找不到,比如Adobe的Photoshop、PremierePro、After Effects等——Adobe将这些软件放在了自家的Creative Cloud上。
  总体来说,Mac电脑上每一款软件的获取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对于电脑小白来说完全是噩梦,也是很多人买了MacBook只会浏览网页、聊QQ微信和在线看剧的原因!"电脑很好,听说还有其他不少功能,但是没用过"——这是我这些年见得最多的"MacBook用户评价" 。
  Q:既然有应用的不足,那为什么很多音乐人、摄影师人手一台苹果电脑呢?
  A:苹果电脑的发展就是靠着"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攻陷"成长起来的,部分是"真有价值",也有部分是"圈子文化"。
  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一直认为微软和PC是没有品味的产品,正因为如此,苹果电脑从设计之初,就非常重视设计师和艺术类人群,这其中的主要构成就有平面设计师、摄影师、音乐人等。为此,苹果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苹果一直比较注重电脑的色彩一致性、准确性(但并不绝对,这里不赘述了),而且花了大量精力和平面设计师、摄影师、服装设计师、出版行业从业人员等进行互动和沟通,在这些领域,苹果软件生态很完善,再加上"圈子文化",所以在某些领域,MacBook是"入门配置",要不就用iMac一体机。"哪怕现在很多复杂的渲染工作需要用x86+Win的组合,你也得有一台MacBook,哪怕旧款都行,面子需要!"——某位有百万粉丝的专业摄影师如是说!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无论哪种场合,DJ都是用MacBook。
  另外,苹果电脑也一直在进行"领域拓展",最凶猛的"攻坚活动"就是"学生电脑"市场。在欧美国家,从常青藤学校开始攻入,大量的大学开始"必须使用苹果电脑"。而到了国内,苹果首先瞄准的是上海和北京的名校,以及各种国际学校、贵族学校,同时,提供学生机折扣,将iPad和MacBook打入学生采购市场(注意不是零售市场)。
  Q:MacBook有明显的"体验遗憾"吗?
  A:人无完人,机无完机,和Windows存在体验不佳的设计一样,MacBook(无论新老),和它采用的Mac OS系统也存在各种设计问题。不用多复杂的研究,你上手几天就会发现一堆问题,且有些设计堪称奇葩!
  随便举几个例:
  如果你嫌Win10、Win11的初始化过程啰嗦,那MacBook的Mac OS系统初始化过程一定会烦死你,让你做大量的选择题——Win系统问的问题你至少看得懂,Mac OS的提问你有可能根本不不明白是啥意思(基于都是菜鸟的情况下)!
  21世纪都22岁了,MacBook触控板竟然默认不开启轻触响应功能,只能按压!用户得进入设置菜单进行设置才能启用轻触功能——Win本触控板N年前就已默认轻触操控了,这简直是搞笑和讽刺(难道某东给我的不是新机?)。
  M1 MacBook有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光较弱时会自动调节键盘背光亮度——这很智能。但键盘上却没有关闭键盘背光的按键,组合键也没有!要关闭背光,也要进入设置菜单进行设置,这就很弱智了!
  苹果笔记本也发展几十年了,至今没有单独的截屏按键!非要用组合键,而是三个按键组合!我不相信小白用户记得住(其实它的截屏功能倒不弱)!
  拖动一堆文件到一个文件夹中,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被拖动的文件"乱七八糟呈一坨状堆在新文件夹窗口的一个角落里",窗口还不会自动缩放,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拖过去的文件已经到目标文件夹了,于是你又拖一次,又拖一次……几次操作后,文件夹窗口的角落就藏了好几坨文件——但你依然没看到。而且这些文件一坨坨相互叠加挤在那里完全无法使用,要排序,还得鼠标右键菜单手动选择"排序方式"——这是什么奇葩设计啊!
  双击打开一个目录里面的某张图片,然后想看另一张,却发现无论如何切换不到下一张!我当时就懵了——难道Win10自带的《照片》APP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切换浏览下一张图是跟Mac OS学的?急问"老鸟",告知,要选择一组图片,打开后,才能浏览这里面的下一张!但正确答案是:用空格键浏览,就能顺利切换下一张了!这设计……啥目的呢?
  我点开一个视频播放,暂停后,发现声音还在继续响,懵了!最后发现"预览图"模式在自动播放,相当于"一个视频两处都在播放"——请问设计师你想表达什么?老用户告知:Mac OS就这个鸟样。
  最后聊个绝大部分MacBook用户都不知道答案的奇特事件,大家来猜猜答案!
  初上手M1 MacBook Air时,看到桌面底部的Dock栏有"照片"项,可将网站下载的精美图片保存在"照片"目录中——这符合苹果喜欢分门别类的设计,照片放一起,文档放一起。其实这种分类方式多少有问题,因为工作电脑最好按照时间或项目类型分设文件夹——这是后话了!
  安装Ps很不容易,前面说了,App Store里是找不到Ps标准版的。好不容易装上了,总得用用吧!于是,我打开了"照片"目录中的图片,打算微调色彩!但当我把这些图片打开后,傻眼了——这些图片全部自动变小了(比如4K的原图,变成1100多分辨率了),而且文件名变得乱七八糟 。
  这是咋回事呢?问了度娘,问了必应,都没找到答案!问了多个MacBook用户,也都没有遇到过类似问题!这里,请各位来猜猜原因,在留言区留言!
  总结:
  苹果的M1处理器的确在特定的领域有非常好的表现,也正因为这样,搭载它的MacBook笔记本在视频剪辑领域有强悍的表现。尤其是在NVDIA独显价格疯狂上涨的特定环境中,M1 MacBook成了视频剪辑的性价比利器。另外,它安静,续航超长。以上,是M1 MacBook最大的卖点。
  结合Mac OS系统,MacBook的确有出色的人机交互体验,尤其是针对触控板的应用程序优化,做得比x86本更彻底。以至于很多人在没有仔细研究x86本触控板体验的前提下,得出"MacBook触控板比x86本体验好得多"的偏颇结论。真实情况是:有鼠标还是更方便,而且x86本中也有海量机型触控板体验相当出色(这里指通用操控体验),只是你没有接触到,或者接触到了,但用鼠标去了,没认真体验触控板而已。
  M1 MacBook的"上手难度"较大。准确说:MacBook体系的上手难度都较大。而且还面临一个更大的掣肘:应用生态匮乏,只在特定领域内能大展拳脚。对于小白用户、普通用户,甚至可说是"每一款称手软件的获得都要付出艰辛努力",过程有些痛苦——这也是我们一直不推荐小白用户和普通用户购买MacBook的主要原因。至于游戏,国服《英雄联盟》都没有,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当然,如果你只是用来打字和在线看片儿,那我还是推荐的!
  M1款MacBook也好,英特尔款MacBook也好,也就是设计不错,交互体验出色,特定功能出色的笔记本电脑,和x86笔记本一样,MacBook也有设计Bug,也有体验不好的地方,也会"失去响应"——而且这种失去响应的频率好像还不低。
  客观来说,像"双11组合"(11代酷睿+Win11,不过马上是12代酷睿了)这样的x86平台与Windows系统的组合能够实现的应用、功能、性能上限都更高(算上桌面平台,甚至是高得多)!而且其通用性更强,上手更容易。另外绝大部分应用上,投入的成本也更低。
  "双11组合"中也有很多体验出色的笔记本,它们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已超越MacBook。而且如今以x86本为核心打造的多设备协同生态正澎湃崛起、快速发展,已超越了Mac体系。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话题太宏大",所以无法顾及太多细节,每个方面都只能"高度概括"或举例说明。但相信对大部分用户还是有帮助的,应该已经对M1,对M1 MacBook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哦对了,12代酷睿马上登场了,目前来看处理器性能暴增不少,M1(家族)的压力又大了……

辽宁男篮最新消息!全明星级球员加盟,郭艾伦社交怒怼辽篮官微北京时间7月29日,让我们继续关注中国篮球,关注CBA联赛。上赛季辽宁男篮获得冠军,但是在今年夏天有七名主力球员赴国家队以及赴美进行特训,这导致球队在夏季联赛中战绩不佳,仅仅取得了4050岁中年女性必买的10大女装品牌奉劝各位中年女性,在买衣服的时候,千万不要搜索妈妈装中老年女装等关键词,不然你搜出来的只有这样比较土气的服装。拜托,中年女装也可以是时髦好看的。今天多啦给大家推荐几个有质感的中年女酒店小卡片里的套路(漫画),看完你还敢打小卡片的电话吗?现在很多小伙伴有了足够的金钱,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大千世界的繁华增加自己的见识,只是人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要提前选择合适的落脚点,比如旅馆或者是酒店。网络的发达,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入火箭选他做建队核心,会不会选错了?2019届的30号秀小波特被交易到休斯顿后,就得到火箭队的偏爱,把他当作未来核心培养,给他大量的上场时间和出手权和极高的战术地位。有时太子爷格林都得当他的陪衬,待在一旁,看他表演。火箭旧将近况迥异!塔克受追捧科温顿续约,饼皇不如意黑贝运气差中国球迷有句谚语NBA有四大宝分别是火箭旧将,马刺教练,雷霆新秀,太阳神医。火箭旧将因为实力强在各自球队有好的表现也备受关注,其实这些球员也是沾了火箭旧将的光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曝光度火箭2新秀被美媒点名!伊森可媲美莱昂纳德?防守2人组获专家认可如果只从夏季联赛火箭队与魔术队的那场比赛来看,状元大前锋班切罗与探花大前锋火箭队的贾巴里史密斯谁的能力更强,似乎一目了然。班切罗在比赛里显然比史密斯成熟度更高,也打出了更好的数据。NBA3支天赋异禀青年队谁能率先打进季后赛?谁能最先获得总冠军?长久的NBA建队方式都是聚集一群青年才俊,经过几年的磨砺,方能成为强队,鲜活的例子就是今年两支总决赛队伍,勇士和凯尔特人队都是靠选秀堆积出来的天赋,然后通过几年的磨砺成为一支强队。一年前的今日,陈梦宣布时代到了遭刘国梁否决,如今开创时代了吗一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女单决赛,陈梦在决赛中发挥非常出色,她以42的比分击败队友孙颖莎,获得了奥运会的女单冠军。赛后,陈梦激动地说当时赢下来那一瞬间感觉打得很爽,虽然在比赛时很紧张,但台积电市值损失3000亿美元,一个王者的时代即将结束?未来将来说起台积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把台积电的业务做大做强,涵盖在内的包括了苹果三星AMD英伟达等巨头,无一不是依靠着台积电的硬核技术来量爱情事业双丰收,世联赛MVP官宣新恋情!这次不是美女而是帅哥随着本年度世界女排联赛落下帷幕,世界各国女排队伍都全力以赴备战两个月之后进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四年一度的女排世锦赛冠军是每一支球队梦寐以求的,上届世锦赛亚军意大利女排四年后卷土重来死亡空间重制版现已进入A测阶段明年1月27日发售今日(7月29日),Motive工作室官方推特发文宣布死亡空间重制版已于几周前进入A测阶段,同时公布了工作室于昨日开展庆功宴活动照片。据悉,死亡空间重制版游戏玩法完整演示将于10月
父母说话的方式和格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人生太多相同,可细细看来,又诸多不同父母说话的方式和格局真的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虽然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位父母也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希望把最好的都给自己孩子。现在的00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是什么样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增加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走进竹湖园能看到休闲娱乐的中老年人非常多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是什么样的?竹湖园作为观赏区和人们休闲游玩的公共场所在各个角落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是什么样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增加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走进竹湖园能看到休闲娱乐的中老年人非常多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是什么样的?竹湖园作为观赏区和人们休闲游玩的公共场所在各个角落今天比昨天还要多一点的爱,你打算送给谁呢生活中的我们,如同一群报团出行的游客,整个行程都是匆匆忙忙的。每到一个景点,都只有拍照片和上卫生间的时间,然后又匆忙奔赴下一个景点。今天醒得有点儿晚,睁开眼就快七点了,还是被院外一今天比昨天还要多一点的爱,你打算送给谁呢生活中的我们,如同一群报团出行的游客,整个行程都是匆匆忙忙的。每到一个景点,都只有拍照片和上卫生间的时间,然后又匆忙奔赴下一个景点。今天醒得有点儿晚,睁开眼就快七点了,还是被院外一2022文旅业的水火既济卦努力经营当下,直到未来明朗所谓既济局是易经第六十三卦既济卦,它也是2022年值年卦。既济卦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离,离为火。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火被熄灭,进而大功告成,所以卦名为既济。自新冠病毒爆发以2022文旅业的水火既济卦努力经营当下,直到未来明朗所谓既济局是易经第六十三卦既济卦,它也是2022年值年卦。既济卦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离,离为火。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火被熄灭,进而大功告成,所以卦名为既济。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温馨!林丹与儿子比拼平板支撑竟落败,年仅5岁天赋异禀未来可期北京时间1月2日,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通过社交媒体晒出一段林丹和儿子做平板支撑的小视频,引发网友们强烈关注。谢杏芳写道父子俩的假期就是运动。原来平板支撑是儿子比爸爸更厉害!林丹父子温馨!林丹与儿子比拼平板支撑竟落败,年仅5岁天赋异禀未来可期北京时间1月2日,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通过社交媒体晒出一段林丹和儿子做平板支撑的小视频,引发网友们强烈关注。谢杏芳写道父子俩的假期就是运动。原来平板支撑是儿子比爸爸更厉害!林丹父子昔日世界第一妄言比肩亨德利!如今的特鲁姆普只会输球找借口如果你要说过去三年里谁是最好的斯诺克球员,那么特鲁姆普当然是实至名归的那位球员。然而进入202122赛季以来,特鲁姆普只拿到了一个冠军奖杯。而他这样的表现也让他将世界第一的宝座拱手昔日世界第一妄言比肩亨德利!如今的特鲁姆普只会输球找借口如果你要说过去三年里谁是最好的斯诺克球员,那么特鲁姆普当然是实至名归的那位球员。然而进入202122赛季以来,特鲁姆普只拿到了一个冠军奖杯。而他这样的表现也让他将世界第一的宝座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