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每日优鲜崩塌始末

  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曾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可能是认准一件事能干10年,比较擅长长跑。"
  创业第八年,比起长跑,每日优鲜看起来更擅长跑路。700名员工原地解散,拖欠供应商货款超16亿,这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正经的上市公司能干出来的事。
  每日优鲜一度也曾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资本宠儿,历史总融资达150亿。
  2021年6月,每日优鲜顶着"生鲜电商第一股"的光环赴美上市。短短一年,市值已经跌去99%。宠儿飞速成为烫手的山芋,美团的人曾说,哪怕售价1美元,每日优鲜也不具备收购价值。
  随着每日优鲜亲手关掉了占其收入贡献超过95%的前置仓业务,前置仓这一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
  作者 | 阿空
  编辑 素粟
  商隐社研究团队商业组
  本文为商隐社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徐正与他眼中的"时代主旋律"
  在成立每日优鲜之前,徐正在联想卖电脑。2012年,联想成立佳沃农业,徐正主动请缨开疆拓土。
  在佳沃一次卖蓝莓的经历或许是徐正辞职创业的起点。公司生产出来的蓝莓需要进销售渠道,但与上海某超市谈入场条件,入场费、上架费、开码费......一颗蓝莓还没卖,就先交了96万。最后,酒没少喝,蓝莓却没卖出去多少。
  当时在联想内部创业,徐正把生鲜电商这个行业研究了个透。业界通常将易果生鲜成立的2005年视为生鲜电商行业元年,发展多年渗透率还不到1%。 生鲜被视为电商的最后一个堡垒,得生鲜者得天下,因为生鲜是零售行业中供应链最复杂的一环,强刚需,高复购。
  当写到第10份报告时,徐正觉得这个行业真的特别好,不干对不起苍天。
  按他后来的话说,"总是要和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共振,才不枉你在这个时代经历一遭。"
  2014年底,徐正跟15个人在北京喝了一顿大酒,喝到找不到回房间的路。外加还在深圳出差的两个人,18个人的每日优鲜初始团队就宣告成立了。
  徐正坚持的一个理念是:让一个用户高频在你这儿买,你的送货就得快,品质要好,而且超市买得到的,你这里都能送得到。而要快,只有货离他近才能快,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旁边建一个仓。
  为了验证他的假设,2015年夏天,每日优鲜在北京望京建了第一个前置仓,服务于周围半径三公里。他们用三个季度完成了单点模型验证,后来又用了三个季度完成了单一城市的验证。
  事实证明确实可行。徐正决定all in 前置仓。
  每日优鲜挑战行业基础设施
  要解释徐正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不妨先从我国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史讲起。
  据在该行业有着18年从业经历的连杰回忆,2004年他刚入行时,国内还没有冷链的概念。7-11、沃尔玛、肯德基、麦当劳等外资连锁企业进入中国后,随着门店扩张需求变大,才催生出了冷链运输的需求。
  但直到2014年顺丰、2015年京东等巨头介入之前,行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经历了长达10年的漫长沉寂期。
  如果说之前生鲜冷链行业发展是自行车的速度,资本入局之后,直接拖进了高速公路。而生鲜电商的出现进一步倒逼冷链产业链建设。
  传统生鲜电商以天猫生鲜和京东生鲜为代表,采用中央仓模式。中央仓一般位于省会等一线城市,单仓面积大、货物种类多、覆盖范围广。
  冷链成本一直是制约生鲜物流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包括冷链车成本、仓储成本以及配送人工成本等。
  其根本原因在于,生鲜对时效有较高要求,一箱可乐路上运10天没有问题,大闸蟹可耗不起。
  此外,中央仓模式的快递送货周期至少也是次日达,对订单响应速度慢,因此只能满足消费者计划型的需求。今天想吃大闸蟹了,不行,至少明天才能吃到。
  针对中央仓模式的痛点,从消费者对速度的需求反推,每日优鲜创造性地提出了前置仓模式。
  徐正说,辛辛苦苦建基础设施的人,上帝会给你奖励。"基础设施"这四个字承载着徐正的野心和日后重重的伏笔。
  前置仓通过建立中心仓和覆盖用户3公里以内的前置仓网络,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选择适合的商品,由总仓配送至前置仓,进行小仓囤货,进而完成商品存储、分拣和即时履约配送。
  "前置仓的本质就是把冷链物流从城市级升级到了社区级。"
  徐正数学系出身,从第一个仓开始,一个仓该建多少平米、怎么组合、怎么管理、该卖什么商品、要离用户多远,都经过了周密的计算。
  在他看来,前置仓模式有两大好处:
  一是空间利用率高,每300平的前置仓空间利用率约等于3倍的超市。
  二是租金低。商业越发达的城市,阳铺、阴铺的租金价差越大,最少差3倍。所谓阳铺就是人流量大、顺应人流方向的店铺。最终他们选择了阴铺。这样一算,相当于花1份钱干了9倍的事。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链条上做创新,以更小的覆盖范围和更密集的仓储,在30min-60min内即可送达,生鲜品类占比大,主打即时性需求。
  因此这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一部分对生鲜品质有较高要求,同时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人群。
  生鲜电商当时处于一片蓝海,前置仓模式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局。除了每日优鲜,还有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凭借各自优势抢占市场。
  每日优鲜验证完产品模型后,采取"自营+加盟商"的形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复制和扩张,主攻北方市场。2019年是每日优鲜的巅峰时期,在全国20个城市建了超1500个前置仓,成为行业第一。
  叮咚买菜于2017年起家于上海,选择全部自建自营前置仓,抢占长三角地区。
  2016年,前置仓模式市场规模为6亿元,2020年增长至308亿元。疫情期间,线上生鲜零售需求激增,资本曾乐观地预计,到2025年,前置仓市场规模将达到2277亿元。
  前置仓的悖论
  但,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形势突然急转直下。
  每日优鲜率先倒下,7月28日,每日优鲜宣布关闭前置仓极速达业务。此前曾在3天内接连关闭杭州、深圳、广州等9城业务。
  叮咚买菜也不好过,目前已连续7个季度亏损,三年累计亏了114.79亿。从5月底至今,叮咚买菜已陆续裁撤广东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以及河北唐山等地的服务。
  前置仓模式的故事出现了什么问题?
  成本过高。
  华泰研究测算的单仓模型显示,在商品本身成本占到81.8%的情况下,大仓、前置仓、分拣物流加水电折旧的费用占到了22.4%,前置仓加配送的人工费用也是15%,再加上销售的6.9%,一个仓库净亏损26%。着实是一个难看的账单。
  用我们后来熟知的社区团购模式做对比,或许可以更清晰地体现"为什么说前置仓是一种比较重的模式"。
  首先是前置仓成本。前置仓为自营(经销),平台直接买断商品,并直接承担存货的跌价、滞销、损耗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还需承担前置仓的建设投入,租金、水电费用,多温层储存,耗材以及中途的物流运输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成本,也是成本最高的部分,占到了22.4%。
  而社区团购为代销模式,网格仓大都交给第三方加盟商建设及管理,商品在交付消费者之前都归供应商所有,平台不直接承担存货风险。
  而且供应商还需要对非标品进行粗加工,比如将大小不一的黄瓜配重成整500g 打包等,大大降低了团购平台的成本。
  其次是损耗成本。虽然有算法的协助,但前置仓的损耗一般也达到了20%左右。而社区团购则以销定采,几乎没有因预测失误而直接带来的损失。
  最后是人力成本。前置仓模式下每个仓库会有5-10名分拣人员,10-20名骑手,1名主管经理,分别按月薪7500、8000、10000计算,人力成本占到15%。
  而社区团购由团长集单配送,截止到2021初,社区团购佣金率已普遍降至8-10%。
  由此,更"轻"的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迅速超过前置仓模式,前置仓不过百亿级,而社区团购或已超过千亿。
  如果能解决掉成本问题,前置仓也没有那么差。连杰认为,一个企业根本无力承担这样高昂的成本,2013顺丰就尝试过嘿店,也是因为成本太高没有做下去。
  除了成本,前置仓模式的纯线上电商,还需要付出巨额的营销费用。
  没有线下店面的前置仓,只能以微信小程序或其app等平台进行流量获客。线上大量投放广告,线下通过地推人员深入小区内部,拿鸡蛋、酱油来获取新用户,花了大量的钱,能拉到还算不错的。据报道,每日优鲜初期甚至还出现虚假拉新刷单牟利的现象。
  更烧钱的是让用户留下来。
  每日优鲜首单用户的获客成本为30元-40元,但要培养出一个稳定复购率的用户,需至少连续下单6次。通过发优惠券等来吸引复购的费用,还要再加200元。
  获客成本高是目前头部电商都承压的一点,生鲜电商也难逃宿命。
  每日优鲜一个季度的营销费用少则五六亿,多则七八亿。徐正曾说,生鲜零售就是撅着屁股捡钢镚,要把钱当钱,要敬畏每一分钱。每日优鲜大肆烧钱扩张的时候,似乎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
  综合这些,导致了前置仓的履约成本很高(为了达成交易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包材成本、优惠券及促销成本、房租成本五个方面。)那就只有提升客单价或者提升下单量才能止损。
  这里就有两个矛盾。
  如果生鲜电商为了解决消费者即时性消费,比如,做一顿饭需要的食材,那它的客单价天然就不会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8678.1元,平均就是每天餐饮消费23.77元。
  每日优鲜北京地区的平均客单价已经达到了85元,依旧赚不到钱。
  第二个矛盾,生鲜电商的规模困境。一般情况下,规模越大则单个的商品成本越低,但生鲜电商并非如此,规模越大需要的投入越多,尤其是前置仓模式。每一单都需要一定的履约配送成本,越多的单量,需要越多的仓库投入成本,越多的骑手来配送。
  生鲜电商行业极难实现规模经济。
  所以,生鲜电商比我们想象中要更难。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几乎还没赚到钱。目前4000多家生鲜电商有7%巨额亏损,88%小额亏损,4%持平,仅有1%盈利。
  每日优鲜曾是这1%中的一员,但现在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基础设施成了时间的炮灰
  唐朝为了让杨贵妃吃上岭南(广东)的荔枝,从"七日夜至长安(西安),人马俱毙"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有多难。现在虽然技术更发达了,但这行依然是苦活累活。
  实际上,传统生鲜电商、生鲜物流、生鲜超市,都没解决好这个问题。
  2015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感慨:京东做了12年的电商,电子产品、服装、日用百货、袋装食品都做的非常好,增长非常快。但是有一个品类,做了12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觉得做不好的,就是生鲜,特别是低价值的生鲜。
  不赚钱的核心原因是生鲜毛利率低,盈利空间不足。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生鲜是生活必需品,当然希望买到既便宜又新鲜的。一斤白菜、一两鸡蛋卖多少钱、品质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消费者心里门清,即使不清楚,出门菜市场逛一圈也就知道了。可以说生鲜天然没有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土壤。
  而且生鲜电商为了和传统生鲜零售业竞争,吸引流量,还会采用补贴的方式压低商品价格,很多时候是赔钱赚吆喝。补贴完了,顾客走了,消费者天然对生鲜零售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
  大型超市也卖生鲜,他们怎么做的?其实商超一直有个口号:生鲜拉人气,百货做毛利,杂货做业绩。
  生鲜具有高频、刚需的特点,可以吸引客流。家电等百货利润高,但低频,用来赚毛利。每天的营业额还是要靠酒水饮料、零食等杂货来支撑。
  像永辉超市,它的生鲜毛利只有14%,但其综合毛利率却长期维持在20%以上,就是用更高毛利的商品拉高了综合毛利率。
  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只有300平,限制了它的商品品类,一般只有1000-2000种。哪怕店仓一体模式都能达到5000-8000种,传统电商更是高达10万种。 从这个角度来说,前置仓模式是最难靠其他品类来提升毛利率的一种模式。
  想要压缩成本,按理说直接从原产地拿货是最低的,但是一个产地一个品种去聊,对采购端来说不太现实。连杰认为,"所以现在原产地直供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批发市场还是最主要的供货渠道。"
  再一个是我国农户以散户居多,难以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同时也难以标准化,同一片果园的橘子还有大有小,有甜有酸。直接从原产地收购,算上筛选、加工、包装的成本,跟批发市场比低了多少也很难说。
  生鲜供应链体系非常长:农户-合作社/基地-一级批发商-农产品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商-零售端-消费者。每个环节的衔接处都是加价空间,也就是抽走利润的地方,最后对接消费者的电商或商超真没啥好赚的。
  供应链不仅体系长,而且生鲜采用冷链物流运输,运送成本远高于普通商品。普通商品从义乌发往全国,低到1块钱就可以搞定。但生鲜在运送过程中需要用泡沫箱、干冰活冰袋进行控温。一个泡沫箱加一公斤干冰,成本就要6元。
  在生鲜的储存环节,温控尤其复杂。不同品种的生鲜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比如香蕉放在12 以下环境中容易发黑腐烂、鲜荔枝在0 的环境中容易变味、番茄黄瓜柿子椒需要10 的环境、白菜芹菜苹果桃子则适宜在0 保存。
  每一个变量,都是管理成本。
  冷链物流贯穿生鲜电商的上、中、下游,冷链效率高,成本就低,冷链不断链,损耗就低。
  而且我国错综复杂的城市层级造成了冗长的冷链流通体系,连杰表示,其实冷链物流也没怎么赚钱。冷链的覆盖率有限,我国90%的农村地区是送不到的,越下沉成本越高,成本包括冷链车、仓储、人力、耗材、控制系统等。
  此外,物流配送有时候也讲究人情世故。
  国内存在大量地方性中小冷链物流公司,如果想把这些企业都整合起来发挥更大优势,难度很大。某一个公司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就是难如登天。
  对于生鲜电商的仓促物流之难,连杰表示,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可以共享仓储、运输,让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分摊高昂的冷链运输成本。
  所以,每日优鲜=生鲜零售+电商+前置仓冷链物流,而这三个每一个都极其难做。在赚不到钱的处境下,基础设施成了时间的炮灰。
  生鲜电商,刚需行业的非刚需产物?
  "买菜是一个落后的行业。"正因为如此,徐正想要用先进的手段来改造这个行业。
  生鲜电商一头连着生鲜,一头连着消费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链接供需的渠道。可问题是人们对生鲜电商的需求真有这么大吗?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渗透率为5.8%,2020年达到9.1%。 风风火火搞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很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没有大量的需求驱动。
  像每日优鲜这种模式目前只能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才能生存。因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居住密度大,时间成本更高,生活节奏快,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以及时间付出成本。
  但再往三四线城市走就很难突破了。三四线城市对高质量生鲜产品的需求并未达到一二线城市水平,且三四线城市也更多处于生鲜产品的产出地。本地的产品就能满足日常需求,不需要再花高价购买外地的生鲜产品。
  中国人对食物的"鲜"有着极为苛刻的需求,鱼要鲜活的,鸡要现宰的。去趟附近的菜市场就能买到,为啥要去网上买没那么新鲜的呢?
  头豹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有八成受访者在平台上买到过不新鲜的商品。在收到不新鲜的商品时,50%以上的受访者会选择降低该平台的使用频率或不再使用。
  这就很矛盾了。用高昂的获客成本得来的顾客,在动态变化的产品属性面前,很容易说走就走。
  每日优鲜以为自己做的是零售刚需行业,随时随地能买到东西,但这听起来更像是体验经济。
  《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菜市场/农贸市场/集市仍然是人们购买生鲜的主要渠道,占到了77.27%。
  而且菜市场现在也在升级改造应对生鲜电商的冲击,像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就可以外卖到家。
  徐正相信,女性客户未来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100件事中,没有去店里买菜这件事。根据他从小的观察,就没有看到身边的妈妈、姐姐、太太买菜是快乐的。
  我想他片面的观察推导出了错误的结论。菜市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是生鲜电商永远无法取代的。
  汪曾祺曾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不仅中老年人偏好菜市场这种传统的方式,年轻人也开始流行逛菜市场。在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里聚集了14万"人间烟火客"。据不完全统计,曾经上过热搜的词条有"南方菜市场的服务真是绝了""最好吃的都在菜市场里""被菜市场的烟火气打动了""菜市场里的美学"等。
  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数字生活固然便利,但也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远方化。我们可以很快获知大洋彼岸的国家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对门住的是谁。
  人类学家项飙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我们长期与周围生活割裂,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体。
  逛菜市场,是一个让年轻人回归附近,重新找到跟世界的情感连接的方式,这个过程有趣且治愈。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有时候,一个菜市场给人的安慰,就跟深夜便利店还亮着的灯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买菜从来不是什么落后的行业,妄图用高科技手段和资本助推在短时间内就颠覆掉,碰壁的概率会相当大。
  参考资料:
  1、东方证券《生鲜电商多模式发展期——前置仓细分赛道尽显韧性,玩家各显身手——生鲜电商行业深度报告》
  2、东吴证券《深度分析——生鲜电商战事升级,路向何方叮咚买菜VS每日优鲜VS社区团购》
  3、零壹财经《每日优鲜:生鲜电商第一股陷入前置仓困境》
  4、头豹研究院《2022年中国线上买菜平台行业概览》
  5、东吴证券《生鲜电商之社区零售——前路可期,尚存近忧》
  6、时刻头条《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谈起 卖蓝莓的"遭遇"》
  7、商业与生活《每日优鲜的新零售生意经:大家都让你走的那条路未必是最好的 专访徐正》
  8、徐正湖畔答辩LIVE:每日优鲜的管理三板斧
  9、远川研究所《超市的黄昏静悄悄》
  10、混沌学园《为什么生鲜电商这么难做》
  11、南方周末《为什么年轻人流行逛菜市场了 | 南周知道》
  12、Insdaily《一个人若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又是槐花飘香时遇见山野间的限定美景山水黄沟村竹篑寺青羊湖近几年来黄沟村重抓文化立村焕发勃勃生机说打造出来有特色新村落,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到黄沟村来交通还是非常方便这里人文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村子的旁边就是竹篑山这里大约五一三月槐花香雪海作者冯建国每到农历三月,我们晋南一带的人们便想到了一种美味,这便是洋槐花。过去只是我们乡下的土味道,现在已经进入了城市里的餐馆饭店,可谓是土为洋用。如果要真的深究起来,应该说是洋为错过了樱花错过了槐花幸在拥有了你春节之后,一场倒春寒又将晨跑变得不正常起来,二月因节跑了不足百公里,三月想找补些,因这倒春寒也只是刚过百公里,与计划的百二十公里目标差距有些大。每天清晨路过那片樱花树,粗壮的枝干,风中飘来槐花香我家楼下东侧就是一个大型公园,它的前身是庄里有名的西郊动物园,后来动物园搬到了西部鹿泉,这里被改造成了公园。我每天出行的必经之路,就是要沿着公园围墙外侧的小道走到中心马路上,这段围在一个开满槐花的村庄在一个开满槐花的村庄作者弋梅荣春天走了花还在开走进龙尾村邂逅一个开满槐花的村庄漫山的白铺成山野里虚拟的的想象开为乡村中梦幻的大片日落西山暮色茫茫一树树槐花已垂下满头白发春天已经老去北方的江南水乡古北水镇,望山阁客栈邀您来畅游美景在北京的密云县,有一个像江南水镇一般美丽富饶的地方古北水镇,这里古朴典雅风景如画,是远离城市喧嚣,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好地方。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上家人朋友到这里畅游一番美景,广东地标美食白切鸡,吃过一次就终身难忘,你觉得好吃吗?广州有什么让你吃一次就终生难忘的美食要说起广州美食,那真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从田间地头长出来的,到江河海滩里游的,再到蓝天白云间飞翔的,只要无毒,都可以被老广们加工上桌,成为一道欧洲旅游圣地希腊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可上溯到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克里特岛曾出现米诺斯文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5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00迎来最美时节!草甸绿云海升星河璀璨这个户外圣地一眼沦陷游小侠最近愁啊春天等到夏天都来了该出门浪的季节,疫情还没走经济形式越来越差整个世界好像都一团糟旅游业更是如此最难的不是KPI是写啥都不火还得继续写下去这人世间的烦恼真的太多了!我想全球第一美景世界顶级美景世界第一仙山,西游记的天宫美景老君山在新疆和内蒙之间,夹杂着一个世界第一的美景在新疆和内蒙之间,夹杂着一个世界第一的美景乘世界第一梯观张家界美景它属于中国,淡水储量世界大鱼海棠画里走出来的福建土楼,原来美景真的存在记忆中的经典台词原来动画里面的美景真的存在。它不是宫崎骏动漫中的阿尔萨斯的科尔玛小镇,也不是动漫你的名字中的长野诹访湖,而是大鱼海棠里面椿居住的福建土楼。在这栋小楼上出现的美景,发
共享单车违规停放!这里32人被限行近期,北京将逐步加严对违规停放共享单车的限制标准,连月多次违停将增加限制骑行天数。今天,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公示了6月份北京区域违规停放联合限制骑行名单。今天公示的6月份共享单车主要违逆向思维你赚钱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你就真正赚到钱了逆向思维赚钱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你就真正赚到钱了。不知道你发现了吗,有许多商业赚钱模式,你根本就看不懂?许多赚钱的生意,表面上看起来根本就不赚钱,但是往往最后他却能赚到大钱。你根本仔细讲讲海康威视这个公司海康威视这个公司是咱们国内安防行业的龙头,这个我是一直都知道的,但是由于对于安防行业的不了解,一直也没有特别关注过。让我特别关注这家公司还是因为,2018年8月海康威视被列入制裁名谁能结束即时零售的消耗战?闪购成美团鸡肋,京东在控制投入,抖音也在蠢蠢欲动?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番财经(IDfinanceyifan),文太史詹姆斯。如果即时零售市场只有强履约能力的巨头参与,那将是一场无聊五家央企巨头将从美国纽交所退市8月12号下午五点钟,一个重磅的消息传来,我国五家央企巨头将从美国纽交所退市,这里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上海石化,他们发布公告说将启动从纽交所的退市程序。我国证监会同恒大,融创,阳光城,正荣等房地产不能再这样了,得出面解决问题商票违约不仅使房地产上下游行业的经营风险急剧上升,还会影响房地产企业自身的信用,从而影响商业票的后续发行。从商票逾期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来看,TOP50梯队的20家逾期房企集团中,2022上半年,联通月均人工成本2。24万元,人工成本同比增长4。82022上半年,中国联通取得靓丽成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610亿元,同比上升8。3,增速创近年同期新高。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利润总额达到人民币133亿元,归互联网第一人张朝阳,身家56亿却说有钱痛苦,58岁仍单身追求物质的殷实是本性,追求精神的富足是境界。张爱玲雨果说过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达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精神的高度,远不是物质能达到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6个月亏掉5万亿!孙正义用一幅画开启自省澎湃新闻见习记者戚夜云在软银集团财报发布会伊始,创始人兼CEO孙正义展出一幅与主题毫不相干的颦像。这是德川家康的自画像,在轻敌冒进吃了生平唯一的败仗(三方原合战)之后,命画师将自己再看渴望太别扭!正常人只有一个情感话题解读,带您走进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忧人,但你要懂得放过你自己!文风停夜泊原创抄袭必究生活中,我们会遇上很多看不惯又改变不了的事,对于这种现象,涉及不到个人利益中超综述山东泰山72亚泰趣球体育讯北京时间8月15日晚,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3轮进行了两场比赛,在央视直播的一场比赛中出现了大比分,山东泰山70横扫河北队,克雷桑连续7场进球,刘彬彬梅开二度另一场比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