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江苏13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出炉

  据江苏省统计局近日发布,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859亿元,同比增长4.6%。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频发影响,一季度江苏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今年以来,全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近日来,江苏13个设区市陆续发布了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南京
  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3.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78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86.12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74.88亿元,同比增长4.0%。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主要农产品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85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增长0.9%,林业产值增长3.0%。全市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蔬菜产量增长0.9%、瓜果类产量增长4.4%、生猪出栏增长1.9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1%。
  工业生产稳中趋缓,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1—2月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7.8%;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1%。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5.3%,增速分别高出全市规上工业5.1、0.7个百分点。新产品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电子计算机整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56.8%、66.1%、22.9%、14.2%。
  服务业保持增长,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显著。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2%。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占全市比重为13.3%,较2021年全年提高0.9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占全市比重为10.8%,较2021年全年提高1.6个百分点。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0.55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26.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2.83亿元,同比增长6.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33.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0%。工业投资质效提升,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1.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4%,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42.9%。
  市场销售恢复趋缓,网上零售较为活跃。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2.2亿元,同比增长0.2%,较1—2月回落4.5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6.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3%,新能源汽车增长191.4%。大宗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3.4%。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为257.20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市限上商品零售的比重为25.4%,较1—2月占比提升4.3个百分点。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大幅提高。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1387.75亿元,同比增长0.6%,较1—2月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805.69亿元,下降4.3%,降幅较1—2月收窄4.5个百分点;进口总额582.06亿元,增长8.3%。一季度,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4%。
  财政收入小幅增长,信贷规模持续扩大。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9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405.40亿元,税收占比80.1%。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053.13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年初增加2344.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900.95亿元,同比增长11.6%,比年初增加1595.55亿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6万人。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5元,同比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9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6元,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下降0.2%,衣着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交通通信类上涨5.1%,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2.7%,医疗保健类上涨2.4%,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与去年同期持平。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3%,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5.3%,涨幅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3%,其中3月份上涨11.5%,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无锡
  一季度,无锡迎难而上、开局平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6.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33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715.71亿元、增长3.1%。
  产出端稳复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重点行业支撑稳定。增加值前十的行业,6个实现正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超10%,增长贡献率合计超80%。前100位工业企业完成规上产值增长13.6%,高于全市平均2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38.4%,较前两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
  投入端稳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其中基建投资加速上行、增长45.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截至3月底,总投资5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滚动累计13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7个。实际使用外资锁定在12.91亿美元,规模居全省第三,增长42.1%,高于2021年末的5.1%,也高于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2.3%。
  数字赋能引领转型。一季度,集成电路圆片、电子计算机整机、微型计算机设备等数字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2%、17%、17.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1.5%、21%,比上年提高1.6、0.4个百分点,同比分别增长13.%、14.8%。智能制造业、物联网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6.1%、7.8%、6.8%和6.5%。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34.2%,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14.9%,比上月加快11.1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方面。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52亿元、同比增长5.1%,税收收入282.44亿元、增长2.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078.73亿元、增长10.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284.17亿元、增长13.8%。
  徐州
  今年一季度,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2.96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 4.6%。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4.84亿元、727.53亿元和1050.59 亿元,分别增长5.2%、5.8%和 3.8%;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30%、提高1.3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平稳向好。3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46.07亿元、增长11.1%,一季度累计1499.42 亿元、增长 14.3%,3月及累计增速分别高于全省1.3 和0.8个百分点,增幅均居全省第七;规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及累计分别增长8%和7.8%,分别高于全省4.4和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和第八;工业用电量3月增长3.2%、一季度累计增长14.9%,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805.92 亿元、增长 13.3%。
  服务业持续回暖。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5%,金融业增长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21.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5%。
  项目投资有序推进。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工业投资增长 23.6%、高于全省 4.1个百分点,增速全省7,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118.6%。民间投资增长11%,占全市比重达 76.4%、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8.2 个百分点。
  开放型经济保持平稳。一季度进出口总额 232.66 亿元、增长 3.7%;进口和出口分别为44.46 亿元和188.2 亿元,分别增长0.9%和 4.4%。
  财政税收总体平稳。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3亿元、增长 6.2%,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五;其中税收收入 123.1亿元,下降1.4%(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十(提升2位)。
  常州
  一季度,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978.8亿元、增长 6.8%,第三产业增加值1066.2亿元、增长3.3%。
  工业生产运行稳定。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增幅苏南第二;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4.3%。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产值实现正增长。新兴动能加快释放。生物医药行业增长31.3%,增速较前两个月提升4.6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增长18.4%,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产业分别增长188.3%、83.9%。
  投资运行总体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从投资行业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苏南第二。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23.8%,民营投资增长0.2%。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技改投入增长31.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6.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5.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2%。
  网络零售快速增长。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9亿元。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稳定,限额以上蔬菜类、水产品类和干果鲜品类分别增长51.4%、16.3%和10.8%;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零售额7.8亿元,增长8.9%。
  对外贸易增势良好。一季度,实际到账外资6.8亿美元、增长69.2%,增速全省第三、苏南第一。光伏、锂电池等特色商品出口大幅增长,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切片、锂离子蓄电池分别增长55.6%、59.1%和20.6%。进出口763.2亿元、增长15.3%,增幅分列全省第七、苏南第二,其中出口589.5亿元、增长22.2%。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79元,同比增长5.7%,居民收入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14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5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3.8亿元,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达74.3%。
  财政金融稳定增长。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3亿元、增长5.1%,增幅全省第六、苏南第一。本外币存款余额14927.9亿元、增长10.6%,增幅全省第三、苏南第二;贷款余额12622.9亿元、增长15.2%,增幅苏南第二。
  苏州
  一季度,苏州经济稳定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基本符合预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376.3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2734.8亿元、增长4.4%。
  工业: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达10051.6亿元,同比增长9.6%。35个行业大类七成实现增长,其中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重点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2.8%、14.2%、13.9%和11.1%。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创新集群产值增长10.8%,其中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产值分别增长24.9%和28.3%。
  产业: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177.6亿元、增长3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1.9%。高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42.9%,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3508.8亿元、增长12.8%,高于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4.9%,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0.4%、72.6%和14.8%。
  投资: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6.5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设备投资支撑作用强。完成工业投资331.4亿元、增长11.7%。其中工业设备投资153.5亿元、增长29.1%,设备投资对工业投资的增长贡献超90%。支柱产业投资加快。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完成投资90.4亿元、120.8亿元,分别增长27.6%和17%。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64.0亿元、增长7.6%。
  进出口: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6377.8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3745.1亿元、增长14.2%,进口2632.7亿元、增长14.1%。民营企业外贸增幅领先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1830.4亿元、增长23.9%,高于外资企业增速16.2个百分点。
  财政: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5.9亿元,同比增长5.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6.2亿元、增长15.8%。
  南通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南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4.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第一产业增加值65.15亿元、增长7%,二产业增加值1363.95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284.91亿元、增长3.4%。
  工业方面。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6%。光缆、化学纤维、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58.9%、42.6%、31%、23.1%。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34.2%,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17.4%。
  服务业方面。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13.1%、7.2%。1-2月,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0.4亿元、增长14.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5.4%、26.6%和40.2%。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1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5%。民间投资增长1.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2%,占全部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为88.6%。
  对外贸易方面。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836.2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出口539.7亿元、增长20.5%,进口296.5亿元、增长25.6%。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6.8%,占进出口总额的72.7%,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8.7%,占出口额的1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方面。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税收收入170.3亿元、增长1%;税收占比为8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9%。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028.2亿元、增长7.2%,各项贷款余额15306.3亿元、增长17%。
  连云港
  一季度,连云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5.7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1.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409.48亿元。
  重工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较1-2月回落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51.95亿元、增长13.8%;完成销售产值896.14亿元、增长15.1%,产销率94.1%。重工业完成产值696.35亿元、增长26.6%;轻工业完成产值255.59亿元。工业用电量32.37亿千瓦时、增长10.9%。
  服务业收入增速全省靠前。1-2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个百分点。用于国民经济核算行业增长 14.4%,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0个百分点。
  投资领域增长平稳。一季度,全部投资增长5%,项目投资增长7.4%,工业投资增长5.3%,房地产投资下降7.2%,建安工程投资增长6.4%。
  金融存贷款总体平稳。一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23亿元、增长1.4%。增值税累计完成24.96亿元、增长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0.35亿元、增长0.6%。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220.8亿元,比年初增加433.86亿元;贷款余额5530.77亿元,比年初增加333.71亿元。
  淮安
  一季度淮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6.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8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06.84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549.36亿元,增长3%。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产品供应充足。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在田小麦473万亩;蔬菜生产稳中有增,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4.61万吨、增长5.9%。畜牧业总体平稳,生猪出栏63.84万头、下降1.5%,家禽出栏1585.74万只、增长5.8%;3月末,生猪存栏138.69万头,家禽存栏2133.20万只。水产品产量8.01万吨,增长2.4%。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2%,工业增加值增长12.6%。从重点行业情况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行业保持较好发展,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12.7%、16.7%、32.9%,合计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速8.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6亿元、增长22.0%;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86%,较上年同期提升0.46个百分点。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项目攻坚成效显著。一季度,全市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制造业投资增长55.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49.4%、125.9%。
  持续聚焦项目攻坚突破,390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82.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23%,超序时3.23个百分点。其中,333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5.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37%,中天精品钢帘线项目、台华新材绿色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南高齿(淮安)风力发电齿轮箱扩产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市场消费稳步复苏,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52亿元,同比增长1.1%。分商品类值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总体平稳,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3%、0.9%;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13.5%。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3%,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粮食价格上涨0.2%,鲜菜价格上涨5.7%,猪肉价格下降31.2%。
  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16.4%。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84亿元,同比增长9.4%。
  公路客运量278.11万人次、下降41.9%,公路货运量1029.19万吨、下降13.1%;铁路客运量187.34万人次、增长4.8%,铁路货运量33.78万吨、增长3.7%;内河集装箱吞吐量9.90万标箱、增长35.3%;民用航空客运量28.10万人次、下降13.8%;货邮量0.38万吨、下降23.2%。
  利用外资稳中提质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新设外资项目42个,其中新设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6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4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个、1个。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61亿美元、增长26.1%,其中到账台资0.79亿美元,占账外资比重为30.2%。
  实现外贸进出口99.4亿元、增长14.9%。其中,出口78亿元、增长26.8%,进口21.4亿元、下降14.2%。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8.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1%,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对欧盟、东盟和美国这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1.4%、9.6%、38.8%;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8.1%、87.7%。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金融保障支撑有力。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96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税收收入71.96亿元、增长1.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2亿元、增长14.5%。其中,民生类支出119.1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4.8%。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24.5亿元、同比增长10.0%。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047.39亿元,增长19.8%,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93.47亿元,增长17.2%。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就业总体稳定。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2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4元、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52,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城镇新增就业1.5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0.83万人。新登记市场主体2.67万户,其中新注册企业0.62万户,增长28%
  盐城
  一季度,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7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30.6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857.6亿元、增长5.3%。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666.2亿元,同比增长2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列统的35个行业大类,26个实现增长。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26.3亿元、增长37.8%。
  服务业发展支撑有力。一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57.6亿元,同比增长5.3%。1-2月,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增长10.1%,规上服务业十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9升1降"。21户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35亿元,占全部行业的32%,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2个百分点。
  投资增长势头加快。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工业投资增长14.7%,服务业投资增长22.1%。项目投资增长21.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9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4%。
  对外经济稳定向好。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52.7亿美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出口总额31.4亿美元、增长21.6%;进口总额21.3亿美元、增长76.8%。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8亿美元、增长50.8%。
  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税收收入111.5亿元、增长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5.6亿元、增长10.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181.8亿元,增长9.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897.4亿元、增长17.7%。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42元,同比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6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55元、增长7.1%。
  扬州
  一季度,扬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6.82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3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812.43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849.06亿元、增长4.7%。
  供给生产稳定。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6%,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
  需求回升明显。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服务业投资增长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9亿元、增长3%。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51%。实现进出口总额270.09亿元、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206.67亿元、增长35.2%。
  质效持续提升。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27亿元,同比增长6.7%。税收收入80.17亿元、增长3.9%。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104.07和7749.42亿元,分别增长9.8%和15.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6元、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5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5元、增长7.6%。
  镇江
  一季度,镇江经济运行符合预期。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高端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7%、16.2%、18.2%、54.8%。
  投资运行稳中提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制造业投资增长18.8%。大项目投资势头较好,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7.2%。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34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对外贸易高位开局,实现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增长35%,增幅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
  财税收支保持稳定。一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65.24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税占比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2亿元,增长7.5%。
  泰州
  一季度,泰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14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10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61.29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52.75亿元、增长3.6%。
  主要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一季度,泰州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省前5位,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领跑全省。
  工业经济支撑强。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GDP增速2.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比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工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8.6%、9%。
  投资恢复增长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个和5.2个百分点,比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9%,比1-2月提高0.6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运行稳健。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38亿元,同比增长4.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个和4.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单位完成零售额164.65亿元,增长9.6%。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3.3%、41.6%、59.9%;升级类消费品增长稳定。化妆品、通讯器材分别增长33.5%、17.5%;汽车、石油及制品零售稳定支撑,零售额占限上社零比重42.9%,分别增长1.4%、13%。
  外资外贸保持增长。一季度,完成进出口总额47.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比1-2月提升7.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69亿美元、增长9.6%,比1-2月提升10.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9.7%,快于加工贸易55.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额占比70.5%,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实际到账注册外资4.08亿美元、增长11.8%,比1-2月提升0.3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46元,同比增长7.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个和1.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7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2元、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为1.66,比去年同期缩小0.01。
  财政收入承压前行。1-3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6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84.52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3.7%。
  宿迁
  一季度,宿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8.37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38.92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423.77亿元、增长6.9%。
  项目建设平稳有序。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76个,计划总投资233.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超10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新竣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178.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超10亿元新竣工项目7个。今年计划实施六大类100个民生实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5.35亿元。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6.85亿元,占一季度计划投资的224.4%。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968.87亿元、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工业开票销售942.63亿元、增长8.8%;工业用电量40.5亿千瓦时、增长11.8%。2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887.3亿元、增长22.2%。新签约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53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3个,超50亿元和超百亿元项目各2个。195个产业链重大项目实现投资280.24亿元,18个列省重大工业项目实现投资30.94亿元。
  农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一季度,果蔬种植49.1万亩、总产量61.8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197.7亿元、增长4.3%。新签约农业项目106个、增长27.7%;新开工项目90个,总投资104.7亿元、增长21.7%。

港媒文章美国主导的单极多边主义走到尽头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8日发表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的文章,题为濒临死亡的不是多边主义只是美国领导的版本。全文摘编如下全球多边体系死了吗?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可转债投资知识16可转债双低轮动交易策略死磕倒数第49天,深圳的午后是个温暖秋日,大家注意保暖。接下来的几个篇幅,会陆陆续续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转债的几种常见的交易策略。而双低轮动策略,在可转债的所有策略当中,是风险最小也是两大保险资管机构迎一把手蔡希良甄庆哲分别获批出任国寿资管安联资管董事长每经记者袁园每经编辑廖丹10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连发两大任职资格批复信息,核准蔡希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管)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甄庆哲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徐骏作(新华社发)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录2022届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8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年度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10月7日10月7日假期最后一天,我还在南京。雨停了,气温有所回升,可以出去走走了。我没出去,吃完早饭回到房间看书,十一点多,开车去香格里拉酒店吃饭。江南灶云府开业一个多月了,我这是第二次来北灵初体验一场雨,一座山,一辆推土机,与一群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18年5月。春天,是户外驴友上北灵黄草梁采摘野韭菜的季节。从涿鹿县塔尔寺村上山,门头沟区柏峪村下山。上山时天气还算晴好,虽带你走近昌黎昌黎,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昌黎,一个繁荣富庶之地。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昌黎有千古神岳碣石山,这里自古就是九代帝王登临揽胜的地方昌黎有烟波浩遵义飞宇电子以专注铸专长提升创新发展动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指的是专注于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和行业技术佼佼者。近年来,红花岗区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通过示范引领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如何备孕,才能让你好孕连连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众所周知这生儿育女乃人生大事也!人们常说只有当了母亲之后,女生才算真正的长大,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而成为母亲,是女生最神圣的时刻之一。但现如今由于现大量子力学与人类思维的进化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口头禅,成为了现代社会焦虑的缩影。那么量子力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领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我们中国在量子物理学领域里最近这些年数字经济驱动网安发展,公司进军军工新领域拓展增长新曲线原文于6。6首发于飞熊投研,本次发布已进行数据更新,另外首发地还有复盘干货及投资机会板块提示,欢迎各位关注,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都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和节点?在社会科学领域,很少有人敢说决定,因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人不是被动适应环境,也主动塑造环境。一先天遗传1身体素质免疫力肤色发色智商(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平均水菲律宾结婚证办理好以后可以直接上班吗?持有婚签上班合法吗?如果想要入境菲律宾就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办理相关的证件,所以说如果你是去菲律宾工作的,那么就办理工作签证,如果是去旅游的就办理旅游签证。而菲律宾结婚签证可以上班吗,影响自己自己在菲律中国篮球真的无药可救了吗?从遥远的北京奥运会结束开始,中国男篮就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代。先是老大哥姚明的因伤退役,而后本能接过重任的易建联又从NBA暗淡退场,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虽然表现亮眼但依然未能赢郭艾伦为什么值得快来围观,郭艾伦又双叒叕引起热议了!这一次是因为他那一口地道味十足的东北话,球迷粉丝纷纷表示不开口说话认真打球的郭艾伦真心帅,但是只要他一说话就让人瞬间破防,妥妥的东北喜剧人气质。盘点被女友背叛的足坛巨星,祝福京多安幸福美满今天,京多安通过社媒撒了一把狗粮,他高兴地宣布,向女友萨拉求婚成功了。看着这对金童玉女深情依偎,煞是甜蜜,着实令人羡慕。京多安绅士般的端起女友的芊芊玉手,冬枣般大小的钻戒闪亮夺目。和C罗有着相似风格的五位球员!谁会成为下一个C罗?C罗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之一,他曾五次获得金球奖,在俱乐部和国际赛场都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葡萄牙人是国家队的头号射手,迄今为止共进115球。尽管已经36岁了,克里斯蒂亚诺罗入选全明星,勇士深陷续约难题!库里极力挽留,他和杜兰特不一样不知不觉新赛季的常规赛已经过去将近三分之一,根据往年的情况,在圣诞大战之前会开启全明星投票,全明星赛也算是赛季过半的标志。本赛季东西部的球队排名相较于上个赛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附加赛晴天霹雳!中国举重梦之队或被排除在奥运会之外?拯救举重运动,还是要靠中国力量北京时间12月10日凌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际奥委会支委会建议将滑板冲浪以及运动攀岩,纳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28个初始比赛项目名单之列。同时巴赫还表示,拳国象群英谱中国第六位棋后居文君棋后居文君居文君,国际象棋女棋手,中国第6位世界棋后,2021年12月份等级分2560,在我国女棋手中连续几年来仅次于侯逸凡,位居第二。成长历程居文君1991年1月31日出生于上海全红婵最新亮相!恩师担忧成真,发育太猛了,周继红用心良苦近期全红婵的个人最新行程终于出炉,根据中国跳水国家队的要求,全红婵将会在12月中旬跟随队伍去阿联酋进行一场表演赛,这是国际泳联组织的。而就在全红婵确定最新行程的同时,近来有关于全红中乒男队遭遇梯队培养滞后危机中乒男队在2000年以来出生的选手中,除了王楚钦冒出来了,其他年轻选手的能力,经验,位置已经和我们的近邻日本队以及世界各国那些同龄的顶尖高手拉开了距离。强队幸福的烦恼就是老的依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