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李笑来回答家长提问孩子的善恶是在试错中习得的

  本文来自李笑来老师在家庭教育社群的第七次直播答疑,我们提炼了文字版和你分享,希望你能得到启发(想了解社群私信我)。
  今天,我们从这样一个话题开始讲起: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里的这句话,可能是很多的教育者的最基础的观念,也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比较根深蒂固的一个想法。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 "人之初性本善" 还是 "人之初性本恶" 是有争论的。
  甚至它经常被作为大学生辩论赛里的一个重要话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心理学的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再是 20 年前 30 年前那样子,并且脑科学也在不停的发展。
  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今天我们对人的大脑构造的了解也与30 年前非常的不一样。
  所以今天我们其实有必要重新审视"人之初性本善/本恶"的直接的答案。
  每一个人类幼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性格谈不上善也谈不上恶,而应该是用"性本无",没有善恶去描述。
  这么说其实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家在笃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同时,也相信小孩子来到这世上就好像是一张白纸对吧?
  你往上涂什么,画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看这不就是矛盾的?
  实际上小孩子来到这个世上确实有点像白纸,但是人类的幼崽到三岁左右的时候,大脑才逐步发育完整。
  在此之前,它其实只有一个机能从出生开始就是完整的,并且会用一辈子。
  这个技能叫 "试错"。
  试错试验,然后错了就改。
  比如说当我们在热烈讨论孩子该不该打的时候,其实大自然已经帮我们打孩子了。
  你想想看小朋友刚学走路,走着走着 "Duang" 摔倒了,他疼不疼?
  他疼,这就是大自然在帮我们打他对吧?然后他学会什么了?她学会原来这么走可能是会摔倒的。
  所以等他爬起来之后,他会想办法调整,去避免上一次那个使他摔倒的动作和平衡,然后多摔倒几次。
  它就避免了很多可能错误的姿势。最终虽然走路姿势不是那么完美,甚至摇摇晃晃,但他终究能够正常的走了,她终究不再摔倒了对吧?
  这个就是它的试错机制在起作用。
  所以当我们的人类幼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对他来讲好坏善恶都是不存在的。对他来讲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试错,然后满足和不满足、疼和不疼。
  他会通过不断地试错,大量的试错,从早到晚一直在试错,然后进行所谓的学习,然后逐步习得好和坏,善和恶。
  所以小朋友最初的时候他是不知道善恶的。他是个空白,但它是个自进化的操作系统,因为他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也特别厉害机制叫做试错。
  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小朋友性本善,我们也不能认为小朋友性本恶。
  善恶是个特别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复杂,并且很可能需要我们反复迭代着,曲折着,矛盾着学习一辈子。
  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想法去理解小朋友的行为,我们也不能误以为我们认为善的东西在未来就不会被证明为是恶,甚至我们也不能认为所有我们认为恶的东西在将来有可能会变成善。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先拿一个最近发生的事情跟大家去分析一下。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段视频在网上被转发得比较多。
  有一个孩子站在街边,然后另外一个孩子从后面走过去,双手一推,把站在街边那个孩子推倒在地。
  那个女孩就摔倒在地,疼得一直哭。然后紧接着镜头没有转换,从镜头外走进来另外一个大人。
  这个大人应该是被推倒的那个女孩的妈妈,这个大人从后面走过去,使劲一推,把刚才推人的那个孩子也同样推倒在地,然后她也嚎啕大哭,然后就结束了。
  这么一个视频,我相信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下面的评论清一色都是:干得好!干得漂亮!这种熊孩子就应该治!
  我看了之后,我就觉得五味杂陈,首先我猜,大多数留言的人可能没有为人父母,或者很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所以他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观察以及他们的判断哪出了问题。
  我们家很多孩子,如果你像我们家一样有一个以上的孩子,你一定会看到两个孩子会打架,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我们家孩子身上看到同样的行为模式,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前面站着,然后另外一个孩子突然跑过去,从后面使劲推了他一下,然后他就摔倒了,前面那孩子就摔倒了,当然就嗷哭了对吧,推他的孩子会在那笑。
  好了,等一下。
  以我们成年人的眼光望过去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时候那个推人的孩子怎么那么坏呢?你从后面推人家那么危险,然后人疼了,你还在笑,你实在是太坏了!
  是这样吗?
  其实我告诉你不是这样子的,就是这个孩子他不知道他有那么坏,他不是想坏谁,其实他是想玩,他觉得那个好玩。
  这是一个孩子还没学会如何交朋友,还没学会如何避免危险,还没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以及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没学会的时候产生一种特别自然的行为模式。
  所以我跟大家想的可能不一样,我跟那些留言的人想的也不太一样。
  我看到的不是一个熊孩子,我看到的是一个可怜孩子,以及两个可怜的家长。
  视频里那个孩子,看起来已经不小了,四五岁、五六岁可能都有了,然后他竟然到今天为止也觉得那是一种玩乐手段,到今天为止也没意识到那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大人提醒他说你不应该这么玩。
  理论上来讲,如果有机会的话,比如说你家里几个孩子同时一块长大,或者是说双胞胎,或者是说有哥哥弟弟姐姐,大概在三岁之前,这种行为模式就有可能被观察到。
  然后这种行为模式被观察到之后,在那些了解心理学,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大人眼中,这是一个需要被纠正的行为模式对吧?然后就会采取手段纠正,修正过后之后他就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刚才我们提到视频里推陌生女孩的那个男孩,假设他已经五六岁了,那说明什么?
  他的家长从来没有意识到他竟然有这样的行为模式,然后也从来没有纠正过对吧?
  然后我们也可以理解后面那位上来就把那孩子使劲推了一把的家长对吧?
  那不气坏了吗?自己就一个宝贝姑娘站在街边,谁也没惹着咣就被推倒了,多危险对吧?
  所以她也很着急,咣当去推了那个孩子一下。
  但是说句实话,如果这位母亲像我一样了解人类幼崽的行为模式的话,请问他会这么做吗?
  即便她非常心疼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当然没有什么建议,我也没有什么这个好坏的评价,但是通过这样一个例子,请大家明白,你看孩子就是这样的,在他的世界里,他所了解的善与恶和我们了解的善与恶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今天了解的善与恶是我们逐步学来的,不是天生就有,它不是随着天性就会的。
  有些人主张性本恶。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认为小孩子天生就有破坏的冲动,其实不是的,他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他只是尝试,他想知道那样行不行,他想知道那样好不好,他想知道那样有没有收获,所以有的时候他会做出破坏的行为。
  但是如果我们有办法告诉他,那么做是不划算的,那么做是不好的,他就不会这么做。
  所以相比于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天真,更高级一点的说法其实是,托马斯索维尔所说的:
  每一代新生儿都是野蛮对文明的入侵,我们必须赶在太晚之前教化他们,以便我们的文明得到保护。
  这种说法要比前面那种说法高级一点,因为更为现实。
  前面那种说法,说"人之初性本善",某种意义上只是人类的或者是成年人的一厢情愿,后面这个相对就更为现实一点,更为准确一点。
  所以,我们对下一代或者人类幼崽的教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然后,当然了还是有很多人天天认为说用爱可以教化一切对吧?
  我们也希望是的。
  但是比较现实的一部分人(比如我)会清楚的知道,爱确实是必须的,它可能是必要的,但它绝对不是充分条件。
  那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其实有比托马斯索维尔更为高级的理解: 孩子的性情品质其实都是习得的,他是在一次又一次试错当中,习得了一些重要的品质。
  我们经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是一个特别天真的说法,孩子天生可能会有一些在我们看起来不好的东西。
  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习得的,我们知道最初他不是故意的,于是我们就可以设计很多的方法,使得他逐步理解那些危险的、破坏的是不好的,那些安全的、友善的建设的是更好的。
  这个就需要大量的耐心了。
  前段时间我还看过一个视频,也是关于熊孩子的视频,大家坐着一块吃火锅。
  然后他就往火锅里扔食物,嘣扔一个,过一会嘣又扔一个。
  孩子用筷子用的挺好,能夹起来花生扔到火锅里面。但是他把那个东西扔到火锅里之后,火锅里滚烫的汤就会溅出来,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个时候,画面外伸过来一只筷子,在那个锅里蘸了一下,然后使劲就甩在了那个孩子手上,那孩子就烫着了,然后那孩子就嗷嗷哭。
  然后下面又是一片欢呼,说熊孩子就得这么治。
  我看完之后在想,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不错的方式。
  这么直接的,马上的让他得到了现世报,他知道这个水溅出来是烫的,那可能以后就不这么干了对吧?我怎么没有想到?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其实也不是很好,因为这个孩子被烫着的时候,他有两种可能理解方式。
  一种理解方式是:原来我这样扔东西进去会烫着别人,所以以后我不扔了。
  那当然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希望看到的反应,希望他如此理解对吧?
  但是如果这孩子被烫之后,心含怨念:你个坏蛋你烫我干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到烫他的人那个人身上,那么我猜这一次的所谓的教训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可能种下来更恶的种子。
  当然,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可能深入的明白一件事情,就是 小朋友的教化过程,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小朋友自己的进化过程,它其实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试错。
  早期的时候,随着他能够正常说话,随着他能够不断地听人家讲道理对吧,慢慢,他对善恶的理解是会逐步提高的。
  我们接下来讨论刚才已经提过的一个话题,就是 善与恶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善与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学问,很可能是我们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的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这涉及到我们今天一位同学问的问题。
  我家孩子一岁八个月,最近老半夜醒来尿尿,五点多钟然后就不睡了,想让他继续睡,他就会哭的撕心裂肺,要出卧室,一会要喝奶,一会儿要出去,一会儿说不睡,以前睡到 8 点才醒,现在 5 点左右就醒。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我跟老公的意见又相反,老公态度很强硬,就是要让孩子上了厕所,就让他在床上睡觉,大人不管他,让他自己哭着睡,让孩子意识到半夜要睡觉。我抱着她来回走还是哭,后来也采用老公这种方法把孩子放在床上让孩子哭,但孩子越哭越凶,使劲拉着我要出去,真是那种撕心裂肺,哭了半小时还没有消停。
  后来我就抱着孩子在客厅问他,是不是真的不想睡了,他不想睡我就开灯陪他玩了,吃了早餐他又睡了,这段时间孩子经常这样。
  我就不再往下说了,因为这是很多父母都遇到的问题。
  好了,那你看,在这样的时候,请问母亲因为舍不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所以就会抱起来哄自己的孩子,请问这是善还是恶呢?
  父亲认为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睡觉对吧,非常强硬,不哄他,听起来有点心狠。
  请问这是善还是恶?
  好了,我们再往下看,实际上是这样子的。
  孩子 20 个月左右之后,不再是睡到早晨 8 点,睡到早晨 5 点就醒了,这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然后他就要满足一些自己想要的欲望。
  三岁之前孩子哭都同一个道理,就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他就哭。
  那这个时候请问你作为妈妈,你心疼了,你上去抱你觉得是善对吧,但是孩子不懂那么多道理,她不懂爸爸妈妈要好好睡觉,爸爸妈妈还要上班,他不懂这些的,你跟他讲时间表,你跟他讲配合,他都不懂。
  他只知道一件事情,现在我不想睡,但没人陪我玩对吧,一会我要睡,你们吵。所以他就一个反应,哭。
  那她哭的时候你给他什么回应,他通过这个试错就明白了那下次我想要这个回应的时候,我就接着哭就好了。
  所以这位妈妈这么做的时候,她其实不知不觉犯了一个小的错误。
  所以这种解决方法很多,这个其实你不用问我,因为关于育婴书籍在这方面应该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了。
  比如说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你又需要他睡到 8 点,那怎么办呢?就是晚上晚一点让他睡,这都是常见的方法。
  但更为重要的是什么呢?
  不是孩子每一次哭你都应该回应的。
  是,你听着撕心裂肺,他不累的还是不累的。
  孩子的哭是特别适合他的身体的,而且我告诉你孩子哭还对肺活量有好处,没有孩子仅仅因为哭生大病的,仅仅因为哭甚至有生命危险的。
  所以你作为父母其实应该要自己做一个判断,就是她现在的这个哭你是否应该去做回应?
  如果你的判断告诉你应该做回应,那你去做一下回应。如果你的判断告诉你说不需要做回应,那你就让他哭去。
  哭半小时是撕心裂肺,他也累。然后下次他就知道到了我这次试错没成功,下次我换个方向试。
  所以 孩子的很多习性都是父母一点一点去应对他的试错策略最终产生的。
  所以你看,在跟人类幼崽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你要牢记一点, 他就是一个有试错机能的操作系统,你要想尽办法去理解他的行为模式,然后给他正确的回应。
  我们再接着说善与恶。
  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这样子的,人们对善恶的理解往往是非常肤浅的。
  尤其当我们讨论家庭教育、家庭建设的时候,原本父母对善恶的理解应该非常深刻,才能够把家庭教育、家庭建设搞好对吧?
  人们对善恶的理解太过肤浅了乃至于说一刀切,特别想当然。
  当然了,在之前我有一次做这个答疑的时候,也跟大家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必要之恶,不是所有的善都是好的,不是所有的恶都不可取的。
  然后我还在另外一些这个答疑课程当中专门提到过这样一件事情的,你的善意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善因有可能有恶果对吧?
  你看善恶就是很复杂的,非常非常复杂,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这两天在微博上有一堆人在拼命的争吵说:高铁上是不是应该卖卫生巾?
  就是你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卖就卖呗。在此之前,我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一件事情竟然会引发大家的争吵。
  你上去观察一下这个反方和正方的支持理由你就崩溃了。
  你会发现反对这件事情的大多数都是男人,你会发现这些男人对女性来月经这件事情那么的想当然。
  好多的大 V 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说其中一个大 V 说:那你啥时候来事你没点逼数吗?
  我就好奇怪,你怎么会这么想?
  当然,这个就是整个社会的现状,你去看善与恶的判断标准,在成年人群当中竟然如此地不统一。
  还有人在那说难道你想让卫生巾和盒饭一块卖吗?
  那个意思是说那个高铁上售货的那个售货的推车,里面又放盒饭,又放卫生巾。
  然后我的想法就是,那又怎么了呢?又不是拿卫生巾包着你的盒饭,你什么观念啊?
  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多么想当然地去处理这样一件事情。
  然后当他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恶的,善恶是要学习的。
  例子特别多,我只举了一个。
  所以善恶很可能是我们这一生都要挣扎着去学习的东西, 而不是大家那样想当然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要明白,我们指望孩子人之初性本善是我们想多了,然后当然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下一个话题,就是既然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它没有善,它没有恶,它只是一个有着试错机能的进化机器,我们就不应该一厢情愿地认为说他们就是善的。
  当然 我们也不应该肤浅的认为他们那些天生的看起来像是破坏性的东西,就是恶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教会他善良呢?其实钥匙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你盯着他的行为去纠正他,还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纠正他。
  到最后,那些善良的人更大概率上是什么呢?
  同理心比较强的人,他不希望自己是被伤害的,他也不希望别人受到伤害。
  所以 同理心其实是人类善良的根本,所以就是你更多的应该想办法去培养他的同理心。
  那么关于如何培养同理心,又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我们讲十个小时可能都讲不完,但是我已经把答案在这放给你了对吧?
  这世界又不是只有李笑来一个人在传播知识对吧?
  你过后哪怕百度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答案和很多很多的启发。
  关键就在于说我们不应该天真的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也不应该肤浅的认为人之初多少有点恶。我们应该非常现实的认为"人之初"是一台试错机器,需要我们不停的输入数据,不停的给他反馈,希望他由此得到正确的进化。
  那方向在哪里呢?方向在于同理心, 培养一个孩子同理心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如果他真的有同理心了,那么它就会更趋更容易或者更大概率的趋向于善。
  所以其实善这件事情简单讲倒也不是没有,自古以来的原则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够正确理解,才能够说出来的话。
  所以关于人之初的善恶问题,我想我啰啰嗦嗦也说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回答几个问题。
  笑来老师讲到过自己的孩子在专注于任何事情的时候家人和阿姨都不可以打扰,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孩子的专注力。可是每天时间只有那么多,孩子放学回家后开始玩乐高,专注进去的话可以一直到9点该睡觉了,作业都没时间写了怎么解决呢?
  写完作业,洗洗准备该睡了,然后又开始看书,看到半夜不睡觉,第二天起床完全没精神,去学校反而要睡觉了。所以我的问题是在给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节奏,比如早睡早起,早起锻炼,和不打扰他的专注之间该如何平衡?
  我看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就稍微有一点头疼...
  就是作为父母,你好像逻辑上并不是特别过关。
  专注也分为很多种,你说专注写作业是不是?专注玩乐高是不是?
  本身当孩子专注的时候不去打搅他,这是对的。
  但是孩子从事的种种活动当中总是有优先级的。
  两三岁之前他专注什么我们都不打搅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等他上学了,等他有其他任务了,我们开始要给他定规则了对吧?
  你必须明白一件事情,就是有些游戏专注起来远比有些学习专注起来容易太多,因为那些游戏就是设计来吸引你注意力的。
  而学习它本身没有有趣的义务,也不是为了吸引你注意力而设计的。
  所以当孩子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跟他沟通了。
  比如说那种特别容易吸引他注意力的游戏,别说乐高了,包括手机、游戏等等,它就只有一小时可以玩,必须只有一小时,或者时间家长定,但是超过这个点不行。
  它还可以成为你的惩罚机制的一个,叫砝码。
  没有奖励,最多就俩小时,但你做错事了就变成一个半小时对吧?再做错事就一个小时,再做错事今天没有了,再做错事了,这星期都没有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你首先要分辨一下,注意力集中本身是好事,但是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注意力需求,以及不同的注意力集中难度。
  你当然要引导着他在更有意义的以及更有难度的地方去锻炼他的专注力 ,是这样子对吧?
  另外一个家长问了一个比较类似的问题,她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跑神怎么办?
  儿子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三天两头叫家长,原因是上课小动作不断,注意力不集中,老跑神。又是揍又是教训,好说歹说都尝试了,一直到二年级后半学期才好一点。
  现在过了一个暑假,开学三年级又开始了,老师又反映上课跑神,我是个急性子妈妈,遇到慢性子孩子一度以为他是多动症,想带去医院被家人劝阻,现在已经愤怒到麻木了,加上他在叛逆年龄8岁,不知道该怎么跟他沟通。
  8 岁叛逆什么,你想什么呢?
  是这样子的,第一件事情, 你不要强求你的孩子上课不跑神。
  你没上过学吗?你上课不跑神的吗?你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吗?你为什么跑神啊?99% 的情况是老师上课讲的没意思,这是实话,他讲的那么没意思,跑神不很正常吗?
  所以你对待你的孩子,有点要求太高了,但是我给你一些思路。
  第一,小学那点东西,你作为家长稍微带他预习一下,他上课一直跑神也不会影响他的成绩的。
  这你不就放心了吗?你担心的是什么?你担心的是他被老师骂还是你被老师骂呢?你担心的不是你孩子跟不上吗?
  孩子上课跑神两个原因,一个是老师讲的没意思。另外一个是他自己都会了,不愿意再听一遍。
  无论是哪个,你要解决的是什么呢?你带他稍微预习一下小学那点东西,只要孩子不笨,稍微预习一下,上课全跑神也没关系的,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你要跟他沟通。
  沟通什么呢?
  不是沟通你上课应该注意力集中。应该沟通的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很辛苦的,你下面小动作不断,就会打断他的注意力,就非常不礼貌,老师就会心情非常不好。那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不也烦躁对吧?你为什么要让老师心情不好呢?并且你上课总是小动作不断,你同学也不喜欢你的,那你说你在班里没人缘,你多吃亏。
  所以你看,你换一个角度去讲,可能对你的孩子来说更有说服力。
  你告诉他一个那么抽象的指令,让他上课注意力集中,我觉得真挺难的。而且我们学校的老师我不是批评他们,我自己都当过老师,我知道的有时候挺愁人的。
  我举一个例子,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说你好好想想,所有老师都跟我们说过这样的话:你仔细想你认真想。
  但是呢,从来没有老师认真教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想。
  所以到最后小朋友们上课说仔细想想,他们就这样使劲咬嘴唇。
  为什么?
  因为老师不教怎么想对吧?我只是举个例子,所以你不要太过信任学校里的那些老师了,我不能多说,再多说我又该挨骂了。
  好了这是两个关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话题。
  我再解答一个话题,今天我们答疑就结束。
  孩子现在8岁上一年级,放学回家后,会一直听手机里的故事,比如侦探类的,迈克狐、猴子警长什么的,几乎不怎么阅读文字,比如看书。
  因为这个事情我特别焦虑,毕竟笑来老师也说过,文字能力的重要性,请大家帮我指点迷津。
  你着急太早了。
  你回想一下你八岁的时候你正常上学,请问你识字足够多吗?你自己拿着字典,有那耐心把一整本书从头到尾读完吗?
  所以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初中之后才正式开始长时间的阅读的。
  在此之前识字的数量也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也不够。然后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也不够对吧?
  所以我认为太过着急了,然后他有兴趣输入很多东西。其实你应该高兴才对,你管它是文字还是声音对吧?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辅助的手段, 你可以用"朗读会"帮孩子顺利建立自主长篇阅读的习惯。
  "朗读会"是你作为父母能帮助孩子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 每天给他们朗读一小时,朗读什么都可以 ,孩子喜欢听《麦克狐》,那你就给他朗读《麦克狐》,孩子喜欢听《猴子警长》你就买本《猴子警长》。
  你作为真人给他之字不差的朗读,远比他听手机里的音频好一万倍,所以你作为 父母愿意带着孩子朗读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 ,未来我会在我们的这个好的家庭教育社区里反复强调这件事情。
  好,今天的答疑就到这里告一段落,我们下周再见。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用于健康监测的高性能多模态智能纺织品纺织材料已广泛应用在柔性传感器中,然而,能够区分多种刺激的多模态智能纺织传感器仍然存在挑战。近期,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能够同时实时测量温度和脉冲触摸的多模态智能纺织品。研究成果发真正的圆满是了悟自己一切具足每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完备的,这无关得失智愚与苦乐。向外求,无非是得其欲向内求,才真正见其性。当觉悟自己与天地万物同源同体同质同构时,并安住这种状态,你即是一切,天物万物都是你,一即孩子早恋,家长该怎么办什么是早恋?现在我们一般把孩子在中小学时特别是中学时谈的恋爱称之为早恋。但是在古代,却没有早恋一说。因为他们大多在十多岁时就已经结婚了,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恋爱这么一回事。比如隋真不如华为!iPhone14系列正式开通卫星服务,用户该如何使用?继华为Mate50系列以后,苹果全球第二家支持卫星通信服务,目前只有北美版本iPhone14系列支持,且需要用户升级到最新系统版本才可以,经过仔细了解教程后才发现,体验真不如华为。冬天是长高储能期,无论贫富,多做6种食物,助力孩子成长冬天是长高储能期,无论贫富,多做6种食物,助力孩子成长毕竟老话是这样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能很多家长就这样认为了,是不是冬天就不用费劲心思,给孩子们补营养了?反正冬天这么冷,基本关于坐月子的真心建议1。月子时间如果可能请给自己42天,尤其是剖腹产。2。夏天坐月子可以吹空调,不一定需要带上帽子,但是请记得穿上长袖长裤,不要让自己对着冷风吹就行。3。月子前15天不要食用大荤以防堵8岁男孩抽动症性情急躁,一张平肝方治眨眼鼻抽耸肩我看过的患抽动症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性情急躁易怒,稍有不顺心便生气撒泼,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中下等。其实这和家庭环境及其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在问诊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这孩子要终生治疗!3岁就患糖尿病,只因这一种饮水习惯说起糖尿病,我们总习惯性地认为这应该是那些挺着啤酒肚或者老年人才得的病。但在近20年间,糖尿病逐渐年轻化,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猛增了4倍!其中把饮料当水喝的习惯是不少小糖人屡教不改的问4个月大的幼女在隔离期间,被拒诊,被耽误送医,不幸身亡因为是密接人员一位父亲带着4个月大的宝宝去酒店隔离。隔离期间孩子情况严重,这位父亲打120求救,120当时的回复是隔离人员不能私自拨打120电话。得知没有这规定后,又再次拨打120全国那么多旅居康养城市,到底哪个城市最好?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全国有那么多旅居康养城市,到底哪个城市最好?这个是我们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个城市最好,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以及经济条件,来寻找最适合自那些卖了一线房子去大理开客栈的人,后悔了吗?头条创作挑战赛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期待值比较低,去大理是离开北上广的滥觞,大理也被拱火成自由主义者的天堂,人人都要去大理,人人都在去大理的路上。以前一直认为生活了几年的云南没什么特别
EDG零封UP骇客奥特曼激战四叔,scout沙皇大招推出名场面本次为看官老爷们复盘EDG对战UP的比赛,会从战术分析战术执行和战斗结果三个方面给大家复盘,觉得不错的话请关注点赞哦奥特曼EDG零封Up第一场(蓝色方EDG打红色方UP)战术分析环国产!周杰伦!免费!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生死阻击2华流才是顶流!周杰伦的这句话至今让人赞叹,而他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从歌曲到行动,无不支持着国产,宣扬着中国风。7月14日,由周杰伦代言的华流次世代畅爽射击网游生死阻击2正式开启全面公黎明杀机宣布与进击的巨人联动铠之巨人即将抵达不对称生存游戏黎明杀机在官推上宣布将与知名动漫IP进击的巨人联动。在宣传图中,铠之巨人的半张脸出现在光亮处,这或许预示着它将参与到游戏进程中。对于玩家们期待的,借由此次联动解锁新角数学启蒙的关键是培养数感,循序渐进引导,事半功倍很简单有人曾说,生活有多大,数学的价值就有多高。数学思维不仅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购物消费理财投资收支预算等方面需要运用数学思维一些高精尖的行业,比如高速度动力精密仪器通讯技术自动驾幼儿识字测试表以及一年级上册黑白写字表有的家长一直在教孩子识字,但是目前为止心里没数,不知道孩子到底认识多少字了,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幼儿阶段的识字表以及一年级上册的写字表,这两个资料可以结合一块使用!(后续更多优秀资源马宝宝长个慢,睡不踏实,一定要吃它推荐月龄6M配餐用途配餐功效安神助眠,补脑益智营养特点苹果泥复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进入到体内之后能够起到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避免便秘的发生,同时还能够调节肠道的微生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呵护脑瘫宝宝,从正确抱姿开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妈妈都是超人。但对于家有脑瘫孩子的父母来说是多么的痛苦与无奈,他们更要经历太多常人所不能及的困难。今天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些抱脑瘫患儿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各入学准备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之学习准备篇关于幼小衔接,不少家长担心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看着别人家孩子提前学了拼音算数等知识,更是焦虑得不行殊不知,提前学小学的内容或接受小学式的教育是一种小学化式的入学准备,这会让孩子处在吹空调和吹风扇的孩子,不用一个夏天,身体差距就很明显现在正值盛夏时分,每天都是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实在热得受不了了,降温解暑的措施当然不能少。家里有稚嫩孩童的家庭,总是非常关心降温解暑的最佳措施到底是该给孩子吹空调好呢,还是给孩子吹男子怒砸家中电视,儿女默默将电视搬回原处,父母就没有问题吗?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作为父母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00后和10后,哪个孩子不是让父母管得焦头烂额。虽然有些孩子是自觉的,但总有一些事会惹恼父母。7月13日,贵州一个父亲突然在家假期弯道超车,10岁宝贝学习记录,第17天,学习成语矮子看戏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成语故事。故事名称叫矮子看戏。孩子很喜欢听故事,我就想了个办法,让他自己给故事配音,自己讲故事,没想到效果还挺好!我们既学习了成语,也锻炼了口才,一举两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