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锐龙97950X7900X处理器评测新平台新架构新巅峰

  自AMD在2020年11月发布Zen 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后,AMD就没有在桌面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升级了,当时这处理器发布的时候对手还是10代酷睿,现在13代酷睿都快来了。其实按原本的计划,其实去年AMD还有个Zen 3+架构的锐龙6000处理器的,但后来计划变动被取消了,直接全力打造新一代Zen 4架构和AM5平台,也就是现在的锐龙7000系列桌面处理器。
  锐龙7000系列桌面处理器是AMD桌面平台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变动,除了CPU架构升级外,它还改用了全新的AM5平台,支持PCI-E 5.0和DDR5内存,由于CPU接口从Socket改成了LGA,所以不存在任何向前兼容的可能,新平台将会是AMD新时代的一个起点,AMD承诺会为新平台提供支持至少到2025年。
  本文是锐龙9 7950X和锐龙9 7900X两款高端处理器的评测,想看锐龙7 7700X和锐龙5 7600X两款主流级产品的话请点击这里。 来看看最新的锐龙7000处理器
  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首先外观上就和以往的锐龙处理器有很大不同,AM5平台将采用LGA 1718接口,CPU背面再也没有针脚,现在CPU需要采用扣具固定,不过散热器是兼容现有的AM4的,至少不用换散热器。
  新的AM5处理器在尺寸上其实和AM4是一样维持在40*40mm的,比Intel 12代酷睿小一点,比11代大,顶盖的尺寸也没变,但由于变成了"八爪鱼"的形状,再加上四周的边缘明显矮了一级,处理器顶盖和散热器的接触面积要比上代小了一圈。
  AM5处理器改用了LGA接口,再加上AMD把电容都放到处理器正面,所以AM5处理器的背面非常光滑。
  AM5处理器的PCB厚度和AM4是一样的,但顶盖厚度明显增加,装到主板上后底座到CPU顶盖厚度是7.6mm没变化,所以AM4的散热器扣具可以继续沿用。
  由于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改用了LGA接口,所以处理器上面现在多了两个防呆口,位于处理器的上下两条边上,防呆点位于处理器中轴靠左的位置,处理器左上角的三角箭头也和插座上的三角箭头对应,提示用户处理器的正确安装方向。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处理器的文字,正确安装时它们应该和CPU扣具上的文字平行:
  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简介
  全新的Zen 4架构较Zen 3架构IPC提升了13%,而锐龙7000系列桌面处理器采用了更先进的台积电5nm工艺,最高频率能到5.7GHz,比锐龙5000系列高了800MHz之多,两者加起来让锐龙7000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提升了29%之多。
  13%的IPC提升是在4GHz同频下8核16线程的Zen 4和Zen 3运行多个测试对比出来的
  在Zen 4架构的改进里面,对这13% IPC提升贡献最大的是新前端,其次是加载/存储系统,后面依次是分支预测器、执行引擎和翻倍的L2缓存。
  和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相比,锐龙7000处理器可带来29%的游戏性能提升,可为创作者带来44%的运算性能提升,能耗比提升28%。
  锐龙9 7950X和锐龙9 5950X在同功率情况下的性能对比,在TDP 65W时新处理器的性能提升了74%,105W时有37%,170W则有35%的性能提升,新架构和新工艺在能效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改进。
  得益于台积电新的5nm工艺,Zen 4的CPU内核虽然L2缓存容量较上代翻了一倍,但核心+L2缓存的面积依然比Zen 3缩小了18%,每个核心面积只有3.84mm2,和Alder Lake的P-Core相比,Zen 4每个内核的大小几乎只有Golden Cove的一半面积,可见AMD在芯片尺寸上确实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
  Zen 4的CCD芯片面积是70mm2,晶体管数量是65亿,而采用台积电7nm工艺生产的Zen 3 CCD芯片面积是80.7mm2,晶体管数量是41.5亿,晶体管数量比Zen 3增加了56.6%,而芯片面积缩小了13.3%,新工艺的进步确实非常大。
  锐龙7000处理器所用的IOD也换了新的,Zen 4搭配的IOD采用台积电6nm工艺生产,芯片面积是122mm2,晶体管数量是34亿,而Zen 2和Zen 3所用的IOD是GF的12nm工艺,芯片面积125mm2,内部有20.9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略微缩小的情况下晶体管数量增加了62.7%。
  虽然CCD和IOD都变了,CPU的外形也改了,但里面的封装方式和Zen 2与Zen 3没太大区别,一个CPU内包含一或两个CCD合一个IOD,相互之间采用Infinity Fabric总线连接,上行带宽32B每周期,下行带宽16B每周期,从这点就能看出CCD和IOD之间的通信接口没变,所以用Zen 4的CCD搭配AM4的IOD可能是可以实现的。
  新的IOD的内存控制器频率(uclk)不再与IF总线频率(fclk)1:1绑定,对于锐龙7000系列来说,fclk、uclk、mclk的1:1:1比率不像以前那么重要,具体情况后面讲DDR5内存时再说。 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规格一览
  和当年锐龙5000系列刚上市时一样,这次AMD首批推出的锐龙7000系处理器只有四款,核心数量也是和当时一样的,16核32线程、12核24线程、8核16线程、6核12线程,分别是锐龙9 7950X、锐龙9 7900X、锐龙7 7700X和锐龙5 7600X,和锐龙5000系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先出了锐龙7 7700X而不是锐龙7 7800X,原因嘛,AMD说根据他们调查,消费者更喜欢购买*700X的型号,所以这次就先出锐龙7 7700X了。
  锐龙9 7950X,16核32线程,基础频率是4.5GHz,最大加速频率达到5.7GHz,TDP 170W,售价5499元;
  锐龙9 7900X,12核24线程,基础频率是4.7GHz,最大加速频率达到5.6GHz,TDP 170W,售价4299元;
  锐龙7 7700X,8核16线程,基础频率是4.5GHz,最大加速频率达到5.4GHz,TDP 105W,售价2999元;
  锐龙5 7600X,6核12线程,基础频率是4.7GHz,最大加速频率达到5.3GHz,TDP 105W,售价2249元;
  这四款处理器均没有配备原装散热器,AMD推荐两款170W的锐龙9处理器搭配240以上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而两颗105W的处理器则建议搭配塔式风冷使用。 Zen架构的进化历程
  2017年AMD推出了初代Zen架构,对比之前AMD的挖掘机架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架构变更,IPC提升幅度高达52%,放弃物理多核模块化设计,回归传统的SMT同步多线程架构,首次引入CCX最小CPU计算单元这概念,每个CCX里面有4个核心,并且配备8MB L3缓存,每个Die上最多两个CCX,并引入Precision Boost与XFR技术。
  2018年推出的Zen+可以说是Zen架构的小改,改善了缓存与内存延迟,工艺从14nm升级到12nm,所以最大频率能从4GHz提升到4.35GHz,Precision Boost与XFR也升级到第二代,允许更多线程同时提升到更高的频率,不同线程的负载可以把频率提升到不同水平,不像第一代那样一刀切只能提升两个线程。
  2019年推出的Zen 2架构改进就非常之大了,改用台积电7nm工艺,最高频率能达到4.7GHz,依然是4核CCX,但CPU的结构大改,采用MCM多芯片封装,内部被分为了CCD以及IOD两个部分,每块PCB上最多可安装一个IOD和两个CCD,这样的设计让单个CPU的核心数量从8核翻倍到16核,但由于内存控制器安放在IOD内,所以内存延迟明显增加,为了弥补,每个CCX内的L3缓存翻倍到了16MB,内核方面,浮点单元位宽从2x128bit提升到2x256bit,大幅提升执行AVX-256指令的效率,所有的改进加起来让IPC提升了15%,此外Zen 2架构也是首款支持PCI-E 4.0的消费级处理器。
  2020年,AMD推出Zen 3架构,它采用更为成熟的7nm工艺,CCX进行了大改革,把但单个CCD内原来两个独立的4核CCX合成一个8核CCX,两组16MB L3缓存也同一成一块32MB的L3缓存,CCX内部总线也从XBAR变成环形总线,这一的改动大幅降低了同一芯片内核心通信的延迟,Zen 3架构与Zen 2相比IPC提升高达19%,频率也有所增加。
  2022年,最新的Zen 4架构改用了全新的AM5平台,带来了DDR5内存与PCI-E 5.0,核显整合进IOD内部,现在所有锐龙7000处理7器都带核显了,采用了台积电5nm工艺,最高频率大幅涨至5.7GHz,每核心L2缓存容量从512KB翻倍到1MB,并且加入了对AVX-512指令集的支持,IPC代与代之间增长达13%。 Zen 4内核的改进
  AMD Zen 4架构的改进点包括分支预测改进、更大的微操作缓存、更大的重排序缓冲区、更大的整数/浮点寄存器文件、核心拥有更深的缓冲区、新增支持AVX-512指令集、读取与存储系统改良、每核心的L2缓存容量从512KB翻倍到1MB,保持8-Way不变。 前端
  Zen架构的每一次升级AMD都会对其分支预测器进行改良,这次Zen 4架构也对分支预测进行升级,现在每频率周期可以进行两次分支预测,L1分支目标缓冲区从1K增加到1.5K,扩大了50%,L2分支目标缓冲区也从6.5K增加到7K。操作缓存从4K条目扩展到6.75K条目,扩大了68%,现在每周期可以从操作缓存取9条宏操作,和Zen 3架构相比每周期增加了1条。 执行单元
  Zen 4架构的重新排序缓冲区从上代的256条目扩大到320条目,增大了25%,并且扩大了整数/浮点寄存器文件 ,整数寄存器文件从192条目增加到224条目,浮点寄存器文件从160条目增长到192条目,核心缓冲区 从256条目增加到320条目,而每周期10个整数和6个浮点的处理能力和Zen 3是一样的。 读取与存储系统
  Zen 4内核的读取队列扩大了22%,减少了缓存缓存端口冲突,L2 DTLB从2K增加到3K,扩大了50%,其他方面基本都是继承Zen 3架构。 缓存改动
  Zen 4架构改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每个内核的L2缓存容量从512KB翻倍到了1MB,直接增加了内核的命中率,减少内核从L3缓存和内存的读写次数,进而降低整体延迟,提升处理效率 ,但L2延迟从12个周期增加到14个周期,L3延迟也从46个周期增加到50个周期。 新增AVX-512支持
  Zen 4内核的另一大变化就是支持AVX-512指令集,包含AVX512F、AVX512DQ、AVX512_IFMA、AVX512CD、AVX512BW、AVX512VL、AVX512_VBMI、AVX512_VBMI2、GFNI、AVX512_VNNI、AVX512_BITALG、AVX512_VPOPCNTDQ、AVX512_BF16这些子集。
  此外AMD的AVX-512实现方法和Intel不一样,Intel在处理器内核里面构建了一个真正的512位宽的SIMD单元来执行AVX-512指令,而AMD没有,Zen 4将使用256位SIMD用两个时钟周期来执行AVX-512指令,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用花费额外的晶体管,运行AVX-512指令时所产生的功耗与发热与运行AVX2时应该是一样的,所以也不需要像Intel处理器那样降频执行。 全新AM5平台
  AM4和AM5平台最明显的区别就是CPU接口从Socket 1331变成了LGA 1718,CPU的尺寸还是40*40mm没变,但针脚数量变多了;平台支持的内存也从DDR4变成了DDR5;CPU提供的PCI-E通道数量从24条增加到28条;视频输出接口数量从3个增加到4个,其中三个还能做成全功能USB Type-C口;CPU提供的USB接口数量增加到5个,其中有3个USB 3.2 Gen 2可以造成全功能Type-C口,新增一个USB 2.0口。
  新IOD扩展能力还是很强的,它一共有28条PCI-E通道,所有通道都是5.0的,其中16条是用于连接显卡的,也可以拆分成两个x8插槽,并且可以进一步拆成4条x4。剩下的有8条是通用通道,其中至少4条是M.2接口专用的,剩下4条要怎么样取决于主板厂商,可以用来做成USB4接口,也可以继续做成M.2口。
  还有4条是用来连接FCH芯片的,虽然IOD这边是可以提供PCI-E 5.0 x4,但FCH那边仅支持PCI-E 4.0,所以接口带宽和X570主板一样只有PCI-E 4.0 x4,不过这样也给以后升级FCH提升带宽留了后路,毕竟IOD可能会用在多代产品里面。
  AMD把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低功耗节能技术融合到新的IOD里面,让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更加节能。此外USB BIOS Flashback功能也整合到IOD内了,官方直接支持无内存情况下更新BIOS,当然主板是否会提供还得看板厂。
  IOD内部整合了RDNA 2架构的核显,只有两组CU,总计128个流处理器,频率最高可达2200MHz,这核显只是给CPU提供基本的显示输出能力,性能肯定和那些专用APU相距很远,不过它的多媒体引擎和其他RDNA2 GPU是没区别的,支持H.264和H.265视频的编码,支持AV1、VP9、H.265、H.264视频的解码,支持HDMI 2.1和DisplayPort 2.0。
  而AMD的600系主板设计有点复杂,B650/B650E上只有一颗FCH,和往常的主板设计没啥区别,这颗FCH上有16条PCI-E通道,当中4条是PCI-E 3.0,但它们与SATA 6Gbps口共享通道的,在B650/B650E主板上它们基本上都会变成4个SATA 6Gbps口,剩下12条是PCI-E 4.0,当中4条是固定的上行通信通道,也就是只有8条是实际可用的。
  芯片一共可提供6个USB 3.2 Gen 2,其中有两个是可以合并为一个USB 3.2 Gen 2*2口的,具体怎么做交给板厂决定,USB 2.0接口也有6个。
  而X670/X670E主板上两颗FCH芯片是以菊花链的方式和IOD相连的,主FCH还得动用4条PCI-E 4.0去连接副FCH,实际可用12条PCI-E 4.0,USB接口数量则是B650的两倍。
  总结一下,B650的FCH一共可提供8条PCI-E 4.0,4个SATA 6Gbps口,6个USB 3.2 Gen 2或1个USB 3.2 Gen 2*2加4个USB 3.2 Gen2,6个USB 2.0。而X670/X670E的FCH一共可提供12条PCI-E 4.0,至于SATA口方面,华擎是有8个SATA 6Gbps口的板的,其他板厂多少是6个,也就是说还有两条PCI-E 3.0通道可用,一共12个USB 3.2 Gen 2口或2个USB 3.2 Gen 2*2加8个USB 3.2 Gen 2,12个USB 2.0。 DDR5内存与EXPO
  全新的AM5平台全面转向支持DDR5内存,锐龙7000支持JEDEC标准的DDR5-5200内存,但AMD还推出了EXPO内存超频技术,类似Intel的XMP 3.0,用户直接在BIOS里面开启就能让内存工作在最佳的频率,最高频率能到6400MHz,配合低延迟的DDR5内存的话能让内存延迟降至63ns。
  对于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来说,DDR5内存的最佳频率是6000MHz,通过EXPO支持优化的DDR5-6000内存将提供最佳性能和最低延迟。
  锐龙7000处理器的默认fclk频率是1733MHz,这是使用5200MHz内存时的情况,此时uclk和mclk的频率都是2600MHz,也就是说fclk与uclk和mclk的比率是2:3:3。fclk让其保持在AUTO状态即可,它会随内存频率自动变换,比如DDR5-5300内存的话fclk会变成1767MHz,如果使用6000MHz的内存时fclk会提升至2000MHz。
  根据AMD的规范,使用高于DDR5-6000的内存时,uclk和mclk的比率就会变成1:2,而fclk也会脱离此前的规则,会根据内存频率自动在1850~2100MHz范围内变动,当然实际情况得看板厂BIOS是怎样设置的。
  会有来自15个不同的内存厂商推出支持AMD EXPO技术的DDR5内存 测试平台与说明
  本文测试的是16核的锐龙9 7950X与12核的锐龙9 7900X,那么对比的对象自然是上代同样核心数量的的锐龙9 5950X和锐龙9 5900X,以及对手的酷睿i9-12900K。AM5平台使用华硕 ROG CROSSHAIR X670E HERO主板,AM4平台则使用华硕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而Intel的12代酷睿则使用华硕 ROG MAXIMUS Z690 EXTREME主板,
  所有平台均使用华硕ROG STRIX 飞龙II 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AM5和12代酷睿均使用DDR5-6000 CL30 16GB*2内存,而AM4平台则使用DDR4-3600 CL16 16GB*2内存,显卡使用Radeon RX 6900XT。 CPU缓存与内存测试
  锐龙9 7950X在换用DDR5内存后由于内存控制器和内存频率依然保持1:1的比例,所以内存延迟并没有明显增加,甚至比酷睿i9-12900K更低,内存带宽和使用DDR4的锐龙9 5950X有明显提升,但和酷睿i9-12900K有差距,可能是受限于CCD和IOD之间的IF总线传输率。
  得益于Zen 4架构的频率大幅提升,锐龙9 7950X的各级缓存带宽都比锐龙9 5950X有很明显的提升,L1和L2缓存的延迟变化不大,L3缓存的延迟略微降低,由于AMD Zen架构的L3缓存频率是和CPU一样的,而Intel酷睿处理器的L3缓存则是跟Ring频率的,但Ring的频率要比CPU内核频率低,所以酷睿i9-12900K的L3缓存延迟明显比两颗锐龙处理器要高,带宽也低不少。
  锐龙9 7950X
  锐龙9 5950X
  酷睿i9-12900K
  这次我们使用了Sandra的处理器多内核效率来测试CPU的内核延迟,测试的是核心到核心间的延迟,不包括虚拟核心,可以看得出,得益于频率的提升,锐龙9 7950X不论是同CCD内的核心通信延迟还是跨CCD的通信延迟都明显比锐龙9 5950X要低,特别是跨CCD的通信延迟降低非常明显。
  而酷睿i9-12900K由于环形总线比较长,再加上总线的频率和内核频率不是同步的,所以延迟表现并不如Zen 4的CCD内延迟表现,但要比跨CCD之间通信延迟低,可以看得出的是P-Core之间的通信延迟还是比较低的,但E-Core的通信延迟比较高,而且同族簇的E-Core虽然共享L2缓存,但相互之间通信很明显还是得走环形总线。 基准性能测试
  测试使用的软件版本是Sandra 2021.12.31.104,它的处理器计算测试可以测试出处理器的运算能力, 最新的锐龙7000处理器较上代提升非常的大,整数能力基本上直接翻了一倍,浮点性能提升也非常大,这代12核的锐龙9 7900X都比上代16核的锐龙9 5950X要强了,不管是整数还是浮点性能它都比对手的酷睿i9-12900K强得多,而核心数更多的锐龙9 7950X就更不用说了。
  而处理器多媒体测试两颗Zen 4架构的锐龙7000处理器跑的是AVX-512,而其他处理器则是用AVX2和FMA指令集,两个锐龙7000处理器比同核心数量的锐龙5000不论整数还是浮点性能都 有50%左右的提升,酷睿i9-12900K在这项测试里面连锐龙9 5950X都比不过,更别提两颗新的锐龙7000了。
  SuperPi是一个完全比拼CPU频率的测试,是单线程的测试, 由于频率大幅提升,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计算所需时间都比上代产品更短,均比酷睿i9-12900K更快。
  wPrime的测试Intel的12代酷睿处理器是在Windows 10系统下跑的,该测试在Windows 11下会被判断为后台程序全都交给E-Core运行,单线程测试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均比锐龙5000处理器用时缩短36%左右,比酷睿i9-12900K快不少,多线程方面的测试结果其实也差不多,这代12核的锐龙9 7900X都比上代16核的锐龙9 5950X要快20%,而酷睿i9-12900K其实还跑不过锐龙9 5950X。
  国际象棋测试由于最多只能测试16个线程,所以这里只用来测试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两个Zen 4架构的锐龙7000处理器单线程性能都比上代产品提升了20%以上, 酷睿i9-12900K在这测试里面和锐龙5000处理器差不多。
  Dolphin是一款对应任天堂游戏主机GameCube和Wii的模拟器,测试使用的是Dolphin 5.0 Benchmark,这是一个纯粹的单线程测试,可见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较上代产品有非常大的性能提升,和对手相比的话,酷睿i9-12900K刚好夹在锐龙9 7950X和锐龙9 7900X中间,由于差距过小所以可以看作这三者性能相当。
  7-zip使用内置的Benchmark测试,这测试本身就是Zen 3的强项,即使用DDR4内存也比使用DDR5内存的酷睿i9-12900K更强,到了最新的Zen 4有了进一步的性能提升,代与代之间的性能提升大致30%。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可以测试CPU在不同线程下的性能表现,这测试单线程、双线程与最大线程的结果没啥问题,但4到16线程的结果就很奇怪,特别是8线程和16线程,Zen 3和Zen 4架构的12核与16处理器不应该在这两个线程负载下表现如此相近,如果线程分配是优先使用物理核心的话,8线程的时候锐龙9 7900X就会出现跨CCD的线程调度,如果是优先使用同一CCD的话此时它会占用两个虚拟核心,无论如何此时都不应该和锐龙9 7950X表现差不多的,16线程两者性能相同就更难理解了。 创作能力测试
  x264以及x265是两个老牌开源编码器,应用相当广泛,这次我们使用了新版本的Benchmark,它能更好的支持AVX 2指令集,此外x264的测试还支持AVX-512。在x264的测试中,两颗锐龙5000处理器性能其实是比酷睿i9-12900K要低的,但最新的锐龙7000处理器即使是12核的都要比对手强不少。x265测试的测试结果也类似,新一代Zen 4架构处理器比上代性能提升有40%之多。
  Corona Renderers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级高真实感渲染器,可以用于3DS Max以及Maxon Cinema 4D等软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这里使用的是它的独立Benchmark,在该测试里锐龙9 7900X也超越了上代旗舰锐龙9 5950X,而同是16核的锐龙9 7950X性能比锐龙9 5950X高了35%。
  POV-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elopment开发小组编写的一款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渲染软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软件内置了Benchmark程序。在单线程测试里面我们能够看到锐龙7000处理器的性能较锐龙5000提升了20%之多,超过了酷睿i9-12900K,多线程性能锐龙9 7950X更是比锐龙9 5950X提升了50%之多,锐龙9 7900X比锐龙9 5900X也有34%的提升。
  V-Ray是由专业的渲染器开发公司CHAOSGROUP开发的渲染软件,是业界最受欢迎的渲染引擎,其内核可应用在3Dmax、Maya、Sketchup、Rhino等多个软件内,测试使用的是官方Benchmark。 在这个测试里面锐龙9 5950X和酷睿i9-12900K表现差不多,而锐龙9 7900X则比他们性能高17%,而锐龙9 7950X则高出55%之多,多线程性能非常强。
  Blender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轻量级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雕刻,绑定,粒子,动力学,动画,交互,材质,渲染,音频处理,视频剪辑以及运动跟踪,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 测试使用官方的Benchmark工具,软件版本是3.3.0。酷睿i9-12900K在这测试里面和锐龙9 5950X打得有来有回,但对上锐龙9 7900X就彻底没得打了,至于锐龙9 7950X性能更是完全碾压。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引擎,该软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广泛用于3D内容创作,而CINEBench经常被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R20与R23的差别其实不算大,主要区别是R20的默认测试是只渲染一次,而R23则是最低渲染10分钟。从测试结果来看,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和酷睿i9-12900K差不多,但多线程性能都比它强,特别是16核的锐龙9 7950X。
  UL Procyon的图片编辑测试,会使用PhotoShop与Lightroom两个软件,其实可以把图片修饰测试看作PhotoShop的结果,而批量处理看作Lightroom的测试结果,看总分的话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要比上代提升20%以上,表现和酷睿i9-12900K差不多。分开两个测试来看的话,图像修饰测试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表现均优于酷睿i9-12900K,但批处理测试里面则是酷睿i9-12900K表现更好。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测试为了反映CPU的真实性能,测试全部都是在1080p分辨率下进行的,尽量减少显卡上的瓶颈,不过画质依然是开启最高,支持FSR的游戏都把FSR开到质量或者超级质量模式了,具体的下面图表会标注。
  得益于处理器频率的提升以及翻倍的L2缓存,Zen 4架构的锐龙7000处理器游戏性能有了很明显的提升,《CS:GO》和《看门狗:军团》这两个游戏里面均有两位数的帧数提升,和对手相比的话部分游戏锐龙9 7950X是比酷睿i9-12900K更好的,有些则是对手更强,不过由于双CCD的结构,其实锐龙9 7950X在部分游戏里面的表现其实还不如锐龙7 7700X,当然了目前AMD游戏性能最强的应该还是锐龙7 5800X3D,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未来的锐龙7000X3D处理器。 温度与功耗测试
  在功耗测试方面,我们使用专用的设备直接测量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供电功率,但也会给出软件记录的CPU Package功耗数据,虽然CPU的供电主要来源是CPU供电接口,但我们也发现有一小部分是来自24pin接口的。
  此外必须说明的是,目前我们测量的是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输入功率,并非直接的CPU供电功率,因此从该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略高于CPU的实际供电功率,而且会更因为主板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这个测试数据仍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为电源实际上是对主板进行供电而非直接对CPU进行供电,因此对于电源的选择来说,直接测试CPU供电接口的供电功率更有实际意义。
  主板的温度保护和功率设置都维持默认值,AIDA 64 FPU烤机并没有使用AVX-512,不过实际我们测试过,锐龙7000处理器在使用AVX-512烤机时和使用AVX2的温度功耗是完全一致的。
  测试时环境温度是26.2 。
  AMD这次给两颗锐龙9处理器的TDP加到了170W,功耗明显比上代的锐龙9增加了许多,锐龙9 7950X的CPU Package功耗达到了196W,而锐龙9 7900X也有185W,当然这和酷睿i9-12900K的248W比起来不算什么,两颗锐龙7000处理器烤机时的平均频率都高于5GHz,这点可见新工艺确实相当给力。
  当然高频的代价就是它们都相当热了,锐龙9 7950X烤机时温度达到了95 ,而锐龙9 7900X有也90 ,在这个温度下,PBO开了和没开基本没差别,你们参考锐龙7 5800X就好了。
  对于锐龙9 7950X如此之高的烤机温度,我们也非常好奇,所以打开了HWinfo监控软件的详细页面来看,首先这个处理器在烤机时两个CCD频率是不一样的,一个跑在5.1GHz,另一个跑在5.0GHz,其实锐龙9 7900X也有同样的问题。其次不同核心之间的差异非常大,CPU温度报出95 的原因就是CCD1里面有两个核心温度都超过了90 ,但其他核心其实都在80 附近,这两个温度较高的核心频率和电压都没有特别高,为啥这么高温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
  得益于CCD和IOD都升级了新的制程工艺,IOD也融合了锐龙6000移动处理器的节能技术,锐龙7000处理器的待机功耗和上代产品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毕竟CPU里面封装了三颗芯片,待机功耗依然比单芯片的处理器要高不少,实际上AMD单芯片的处理器待机功耗其实可以很低的,比如锐龙7 5700G、锐龙5 5600G、锐龙5 5500这些,但采用MCM封装的产品待机功耗就要比它们高不少。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本次测试我们没有测试超频,不过AMD刚刚披露了锐龙9 7950X的超频性能预览版,采用一体式水冷能把全核频率推到5.35GHz到5.5GHz,打破了多项超频记录,以后我们会对它做更多测试。 全文总结
  其实Zen 4和Zen 3内核上的变动,远没有当年Zen 2升Zen 3时变化那么大,但结合新工艺和新的AM5平台来看的话,锐龙7000处理器和锐龙5000的变动是非常大的,首先最明显的就是CPU的频率,此前锐龙9 5950X的最高加速频率虽然有4.7GHz,但这只是单核时的情况,全核重载时它的频率只有3.6GHz到3.7GHz,现在锐龙9 7950X的烤机频率就能稳定5GHz,这是质的飞越。
  新架构把每个内核的L2缓存翻了一倍,再加上IF总线频率与内存控制器频率的脱钩,集合暴涨的频率,让处理器的整体延迟大幅降低,大家可以从上述的单线程测试看出 ,锐龙9 7950X的单线程性能比锐龙9 5950X高出28.8%之多,多线程性能提升更高达45%,而即使是12核的锐龙9 7900X多线程性能依然比锐龙9 5950X高出14%,代与代之间性能提升非常大。得益于整体延迟的降低,游戏里的表现有了明显提升,不过不同游戏里的表现有些差异,有些帧率提升非常明显,有些则差异不大。
  CPU迷你天梯榜 (完整CPU天梯榜)
  AMD这次把AVX-512指令集也加入到Zen 4处理器上,这指令集虽然在消费级平台的应用很少,但有总比没有的强,AMD对AVX-512的实现方法也和Intel不一样,用256位SIMD用两个时钟周期来执行AVX-512指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Intel那种专用的512位SIMD效率会高一点,但大家应该清楚Intel的处理器在运算AVX-512指令时会因为功耗和温度的关系降频,AMD的方法不会额外增加处理器功耗和晶体管,是一种比较巧妙的实现方法。
  新的AM5平台则带来了PCI-E 5.0和DDR5内存,新的IOD现在可以提供两个直连CPU的M.2接口,新平台的扩展能力非常强,部分高端主板已经开始提供新一代的USB 4接口。CPU接口变成了LGA之后很好的解决了我们评测人员的一大痛点,就是此前AM4处理器在拆散热器时很容易会连CPU一同拔起来,现在CPU被扣具固定,不会再出现这类问题了,而且AM5的散热器是和AM4通用的,旧的散热器就可以直接装上去,不像此前Intel从LGA 1200升级到LGA 1700时要更换扣具才行。
  锐龙9 7950X的定价是5499元,锐龙9 7900X的定价则是4299元,和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刚上市的当时相比,锐龙9 7950X的价格低了550元,降幅还是挺大的,而锐龙9 7900X则高了200元,这涨幅可接受,这两个高端处理器就不谈什么性价比了,他们的性能是绝对够强的,锐龙9 7900X的多线程性能就已经比酷睿i9-12900K更强了,而游戏性能方面大家表现接近。
  当然了,肯定会有人说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的对手不是现在的12代酷睿而是即将发布的13代酷睿,新的酷睿处理器性能怎么样现在还不得而知,但13代酷睿会是LGA 1700平台最后的归属,未来没有任何升级潜力,但AMD的AM5平台才刚起步,AMD承诺会为新平台提供支持至少到2025年,那边的平台更有潜力这就不用说了吧,所以买一套平台再战三年以上是完全没问题的,在预算紧缩的年代,相比每年都要更换平台来说,AMD确实很良心。
  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京东购买页面

奥尼尔转发了湖人和篮网各一套阵容暗示威少换欧文了?这段时间一直传出,欧文和管理层关于续约的问题谈的不是很顺利,这将导致欧文有可能进入自由市场,湖人和尼克斯或是潜在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爆料,欧文其实和詹姆斯私下关系还是不错的,同样是冲击NBA,把曾凡博和张镇麟放在一起,差别就体现出来了一选秀大会将在北京时间的6月24日早上8点开始进行,终于到了要揭晓的时刻了。这个休赛期,中国男篮的4位小将都分别通过试训的方式为能够冲击NBA做着全力以赴的准备。他们分别是在G联赛战争继续升级!杜兰特怒斥巴克利,后者嘲讽其抱库里的大腿在没有NBA比赛的淡季,各路球员要么出去打球,要么和家人呆在家里,而看着勇士举行盛大的总冠军游行,前勇士球员杜兰特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他开始频繁地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和留言,有时甚至澎湃2023年亚洲杯或将成为巴西入籍球员代表国足出战的最后可能直播吧6月22日讯今天凌晨,巴甲弗鲁米嫩塞俱乐部官方宣布原广州队前锋阿兰正式加盟,至此,国足阵中几名巴西归化球员除了费南多尚未找到下家之外,其余球员均在巴西联赛再就业成功。澎湃新闻维尼修斯参观巴西队展览馆并谈世界杯那是我们最大的目标直播吧6月22日讯环球体育网报道,正在巴西度假的维尼修斯来到巴西足协总部,参观巴西国家队展览馆并和巴西队主帅蒂特会面。维尼修斯说道很高兴来到这里,但我还没见过我们国王的雕像。这感觉中国女排暴露三大问题,蔡斌教练组与郎平时期对比,差距一目了然目前世界女排联赛已经结束了两周8场比赛,中国女排取得5胜3负的成绩,暂列积分榜第六位,这样的成绩也让中国女排在6月28日开始的第三周最后4场比赛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因为蔡斌为球队制定中国女排是否需调整?袁心玥丁霞该轮休,空降兵或解燃眉之急女排国家队联赛两站比赛过后,中国女排5胜3负排名第6,虽然首周比赛曾连胜荷兰土耳其意大利,但却负于泰国,并且在第二周比赛当中又连续输给美国和日本两队,因此蔡斌以及中国女排都被推向了中超联赛五场过后,北京国安是否还算强队,外援和打法适合球队吗从期待到不满,从不满到失望,又从失望中看到些许希望。这就是国安本赛季中超联赛前五轮结束后的一个感受。目前第一阶段的循环制赛程已过半,国安所在小组的全部对手也都有过交锋。简单总结一下世界杯首秀惜败荷兰,中国三人男篮最大的亮点是草根球员中国三人男篮首战惜败荷兰。尽管未能像中国三人女篮那样实现开门红,但22日下午在世界杯首秀中15比21不敌荷兰队的中国三人男篮,还是有令人感到满意的地方,而且除了比赛的过程之外,中国三人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参赛名单出炉,来自篮球国家队人才库2022三人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国家队参赛名单出炉,他们均来自超三联赛,也是来自篮球国家队人才库备选运动员。朱渊博,李浩南,颜鹏等三名球员都曾经参加过东京奥运会。郭瀚宇也是东京奥运会解签世界杯D组出线预测(分组似曾相识,冠军魔咒闭环或继续)目前,距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开赛还剩5个月,32支球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这四年一届的国际大赛,虽然我们国足再次没能入围,但我们还是对世界杯的到来充满无限期待,给大家带来卡
回族不吃猪肉,藏族不吃狗肉,那汉族不吃什么肉?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民族融合是历史趋势。我国每每政权迭代之时,都会出现大批量民族融合事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地锅鸡的正确做法,用心教做菜愿你们在家也能做上一手好菜地锅鸡。想吃地锅鸡的在家像我这样做,和饭店一样好吃。朋友们好,今天给大家分享地锅鸡的详细制作方法。以前开饭店的时候,这个地锅鸡是桌桌必上桌桌必点,一道特色的拿手菜。之前我也在抖音平无论炒什么肉,记住不要直接下锅,教你一招,嫩滑鲜香好吃入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烹饪一些肉类食材,尤其是小炒,方便快捷,特别适合下饭。前几天有粉丝私信说自己在家里炒的肉老是又老又柴,做不出来饭店那种嫩滑的口感,家里人都不喜欢吃,其实很比蛋炒饭还美味的猪油拌饭,做法简单香气扑鼻,家人爱吃童年回忆很小的时候,我看到过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们用家里的酱油拌饭,搭配他们自家自己腌制的酸包菜泡萝卜酥脆的油炸黄豆一起吃,看着就美味,米饭同酱油拌匀之后,油光水亮的,看得我直吞口水。可当年的绝对真爱!窦骁官宣婚礼,何超莲中式旗袍婚服贵气十足4月18日,窦骁何超莲官宣婚礼,晒出九宫格婚礼照片登上热搜。全网纷纷祝福,让人羡慕。这场婚礼终于是来了,今年是窦骁何超莲官宣恋情的第四年。凭借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山楂树之恋出道的窦骁,南非极品全能诱惑天使,身材火辣性感的娜塔莎巴纳德娜塔莎巴纳德(NatashaBarnard)是南非著名的超模,以丰韵身姿和诱惑的眼神闻名于世。曾经多次登上体育画报的泳装特刊,也是许多时尚杂志和品牌的代言人。她的美丽和魅力让无数人三木证明了自己的眼光,这样的穿搭才是有品位有时髦度的打扮呀!小时候羡慕哆啦A梦的口袋,可以随时掏出自己想要的东西。长大了又开始梦想拥有一个万能衣橱,不用再担心会被流行淘汰拥有哆啦A梦有难度,但只要有足够高级的品味,还不能实现拥有万能衣橱的目蕾丝边短裙和浅蓝色裤袜,20岁的女生就是这样朝气蓬勃20岁小女生的时尚选择蕾丝边短裙和浅蓝色裤袜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20岁的小女生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经历着成长和探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20舒淇曾黎都是46岁,同台气质大不同,一个妩媚性感,一个优雅迷人每一个女人都拥有不同的气质魅力,所以我们在挑选服装单品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选择。对于气质清纯淡雅的女性来说,就不会去选择过于性感的服装对于气场十足的女生而言,就会更沙溢喜欢娜扎两个性感背心叠穿风格,回家给老婆买,被嫌弃胡可喊话放你出去是賺钱的,不是让你看小姑娘的!沙溢学习穿搭能力真强,可是让你学习没让你超越呀?人家娜扎穿的是同色系背心穿搭,而且两个背心的大小也差不多,这样看起来确实性感又潮流!沙为了点痣,祛斑,你都做过那些美容项目美容无良融斑液的真相内羊。熔斑油和祛斑膏,最多只能让你烂脸,但是这个东西真的能让你毁容。女子网购祖传祛斑液,结痂后直接毁了一张脸。我们的皮肤结构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黑色素是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