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21年空间科学热点回眸

  空间科学以发现新现象、探索科学规律为目标,取得科学成果是空间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评价依据。
  本文回顾了2021年全球空间科学重要进展、美欧俄中等国家和地区组织最新空间科学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新发射的空间科学任务平台和新选定的未来任务。
  空间科学利用空间飞行器平台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太阳物理、太阳系探测、空间地球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基础物理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验,是航天事业的重要活动之一。
  2021年空间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雨燕伽马射线暴"等任务首次观测到潮汐破坏事件中发射的高能中微子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雨燕伽马射线暴"等天基和地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 黑洞撕裂恒星事件 (即潮汐破坏事件)AT2019dsg中发射的 高能中微子 。
  这一发现也是第2次将高能中微子与系外天体联系起来。长期以来都在理论上认为潮汐破坏事件可能会产生高能中微子,此次发现首次 将理论与观测证据联系 在一起,但该事件并未按照理论预期的时间和方式产生中微子,未来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发星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 任务团队正式发布 伽马光子科学数据 ,有望为宇宙起源、暗物质探测等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或发现早期宇宙超大质量黑洞的超长粒子射流
  天文学家利用"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的高精度观测能力,对超大质量黑洞 PJ352-15 (诞生于大爆炸后约10亿年内)进行观测,最终在距离黑洞约16万光年的位置探测到了X射线喷流。
  PJ352-15的创纪录的射流长度表明,为射流提供动力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增长已持续了 相当长的时间 ,证明了对遥远类星体的X射线波段观测是研究最遥远的超大质量黑洞成长的关键方法,有助于解释 超大质量黑洞在宇宙早期的形成 。PJ352-15也成为迄今在X射线波段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带有喷流的超大质量黑洞。
  俄罗斯 "光谱-RG"空间天文台 发布首个数据集,发现18个正在形成的星系团,拍摄到距地球不足3亿光年包含数千个星系的星系团X射线图像,发现超新星遗迹Hoinga,见证了大质量黑洞的觉醒,完成第3次巡天并绘制出 最详细的X射线源地图 。  研究人员绘制出全新银河系最外层全天空地图
  利用欧洲空间局(ESA)"盖亚"空间望远镜和NASA"近地天体宽视场红外巡天探索者"任务的长期观测数据,研究人员绘制出 银河系最外层区域的新版全天空地图 ,并揭示出大麦哲伦星系在穿过银晕时,其引力在身后的恒星中产生距离银河系中心20万~32.5万光年的 尾迹 。
  同时,研究还分析了大麦哲伦星系在新版地图中留下的尾迹的特性,发现根据 冷暗物质理论推算的结果 与实际观察到的星图相对更加吻合。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发现银河系人马臂断裂结构
  利用"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观测数据,研究人员首次在银河系的人马臂中发现一个 断裂结构 :一批年轻的恒星和正在形成的气体云从银河系人马臂中伸出来,绵延约3000光年。
  人马臂断裂结构位置示意来源:NASA
  这是首次在银河系旋臂上发现如此复杂的精细结构,断裂结构中的恒星很可能是在 同一时间、同一区域 形成的,并受到银河系内作用力的影响。
  对该结构的研究或可为了解整个银河系的大规模结构提供 新的启示 。  "系外行星凌星巡天卫星"发现由4颗行星和2颗年轻恒星组成的复杂系统
  基于NASA" 系外行星凌星巡天卫星 "任务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由4颗行星和2颗年轻恒星组成的 复杂恒星系统 。
  2颗恒星距太阳系超过130光年,两者之间的距离约30光年,共同的运动方向表明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或起源于同一团气体。
  由于这2个恒星系统中的行星都处于生命周期的 过渡或青少年阶段 ,对该系统的研究有望获得更多有关 行星演化 的知识。  "帕克太阳探测器"首次飞越日冕
  " 帕克太阳探测器 "首次 穿越太阳高层大气 ——日冕并进行粒子采样和磁场原位测量,标志着太阳物理学研究实现重大飞跃。
  "帕克太阳探测器"任务概念图来源:NASA
  在第8次飞掠太阳期间,"帕克太阳探测器"在太阳表面上方18.8个太阳半径处观测到特定的磁性和粒子条件,证实探测器首次 越过阿尔文临界面 (太阳大气层终结和太阳风开始的临界点)、 进入了太阳的大气层 。研究同时证实太阳风内部的 磁性锯齿状结构 起源于太阳的光球层。
  "‘帕克太阳探测器’进入太阳外层大气"以封面文章刊发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来源: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旨在通过比以往任何航天器都更接近太阳来探索太阳的奥秘,任务期间将数次飞掠太阳,最终到 达离太阳表面8.86太阳半径的位置 。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于2021年12月推出 "太阳轨道器"巡航阶段成果特刊 ,包括首次观测到大范围太阳高能粒子事件、首次探测到强隐形日冕物质抛射的太阳起源、在日冕中捕捉到瞬态等离子体流和射流等57项成果。
  结合"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观测数据,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太阳上的 小羽流 ,获得了对产生高速太阳风的太阳结构的新见解,将帮助理解 太阳风中扰动 的形成方式和原因。
  中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 慧眼号 "完整探测到了第24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高能辐射过程,获得了耀斑过程中非热电子的谱指数演化,为理解 太阳高能辐射 随时间演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观测结果。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揭示月球演化的奥秘
  研究证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 月海玄武岩 ,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 20亿年 ,其晚期岩浆活动的源区并不富集放射性元素,并且 月幔源区几乎没有水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科研任务的首批研究成果的公布,是人类关于月球研究最新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中国科学院还积极推动月球样品研究的 国际合作 。  阿联酋、中国、美国探测器齐聚火星
  阿联酋 "希望号"探测器 于2021年2月9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希望号"计划运行2年,并可能再延期1年,将实现对火星的 全球视角观测 ,并可每9天完成对火星大气的一次全景观测。2021年2月14日,"希望号"传回首张图片。
  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 来源:阿联酋航天局
  中国 "天问一号"探测器 于2021年2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5月15日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前者于当日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者随后进入中继通信轨道。
  2021年5月22日, "祝融号"火星车 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陆续完成着陆平台成像、着陆点附近科学考察,地面成功接收相关数据并形成了 首批科学成果 。
  "天问一号"首次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3大目标,标志着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 世界先进行列 。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 来源:国家航天局
  美国"火星2020"任务漫游车 "毅力号" 于2021年2月18日成功着陆火星,将对Jezero环形山开展为期2年的科学考察,搜寻 古代生命迹象 ,并采集和存储样本,以待日后其他任务将样本送回地球。
  2021年4月,"毅力号"上搭载的小型自主旋翼飞行器" 机智号 "成功升空,标志着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上的 有动力受控飞行 ;火星氧气原位资源利用实验基于火星稀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备出氧气,标志着首次实现 在地外天体上制氧 。
  2021年9月,"毅力号"成功采集到首个 火星岩石样本 ,取得历史性的里程碑成就。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 来源:NASA"洞察号"揭示火星内部结构
  基于" 洞察号 "(InSight)地震仪的探测数据对火星内部结构的首批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登上 Science 封面,3篇论文分别总结了对 火星壳、火星幔和熔融态火星核 的研究发现。
  火星壳厚度约在24~72 km之间,岩石圈深约500 km,岩石圈下方可能存在与地球相似的 低速层 。火星壳可能富含起到辅助加热作用的 放射性元素 。巨大的火星核呈 液态 ,直径约1830 km,意味着火星幔只有一个岩石层。
  这是对地球以外的另一颗岩质行星的壳、幔、核结构的 首次直接观测 ,可用以与地球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洞察"号搭载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记录了 733次火震事件 ,其中35次的强度在3.0~4.0级之间,为最新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洞察号"已正式获批延期运行至2022年12月,重点开展 高质量火震数据长期采集 。
  "洞察号"揭示火星内部结构 来源:Science
  此外,基于" 好奇号 "的观测数据发现火星上极有可能存在 有机盐 ,为现代火星的宜居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证据;基于" 火星快车 "采集的观测数据,证实火星大气中臭氧和水蒸气呈 负相关关系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大气化学过程。  "朱诺号"加深对木星极光和大气的理解
  研究人员利用" 朱诺号 "搭载的极光相机首次拍摄木星夜侧极光过程,揭示了 木星晨暴 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更新了对 木星极光 的认知。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多镜面-牛顿"望远镜和"朱诺号"任务的观测数据,揭示了极光产生的完整链条,解决了 木星X射线极光成因 之谜。
  "朱诺号"深入探测木星大气 来源:Science
  "朱诺号"搭载的微波辐射计对木星云顶下方及众多涡旋风暴结构的探测结果,更全面地展示了 木星独特多彩的大气特征 ,为了解云层下的未知过程提供了线索。
  "朱诺号"已正式获批延期运行至2025年9月,除继续观测木星外,还将对 木星系统 进行探测。  水星、金星、小行星等探测任务取得里程碑进展或重要成果
  " 贝皮-科伦坡 "以最近距离飞越水星,首次探测了 水星周围的磁场和粒子环境 ,并记录了 水星引力 ,此外通过首次将磁场和加速度计数据转换为声音文件,展示了太阳风近距离轰击一颗行星的"声音"。
  " 拂晓号 "首次实现在日间和夜间分别测量金星不同云层高度处的风速,发现在夜间会产生一股与白天相反的、吹向赤道的南北风,增进了对 金星超高速大气环流机制 的理解。
  研究人员利用" 黎明号 "对灶神星的观测数据开展数值模拟,描绘了关于 早期太阳系碰撞历史 的新图景。
  " 起源、光谱分析、资源识别与安全-风化层探测器 "带着从近地小行星Bennu采集的大量岩石和尘埃样本启程返回地球,预计将于2023年9月在美国犹他州着陆。
  " 新地平线号 "为第5个达成飞行50AU里程碑成就的航天器,任务团队正在利用地基天文台为其寻找下一个飞越目标。  "重力勘测和气候试验"及后继任务揭示地球水循环随气候变暖而加速
  利用" 重力勘测和气候试验 "(GRACE)和" GRACE后续任务 "2颗卫星的长期观测数据,研究人员计算出蒸散增量,并通过测量海洋与各大陆之间水的质量变化,确定蒸散量的增速比此前估计值高出2倍,表明 地球水循环正在发生变化 。
  GRACE于2002年发射,开创了空间遥感的新领域—— 跟踪水的运动 ;"GRACE后续任务"于2018年发射, 持续追踪地球水循环 ,监测地下水量、大型湖泊和河流水量、土壤湿度、冰盖和冰川以及海平面变化。  国际空间站持续产出重要科研成果,中国空间站科研应用世界瞩目
  NASA遴选出 9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空间站年度科研成果 :空间飞行使得成熟及新生的心血管干细胞的能力均得到增强;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硬硼钙石可减少材料吸收的辐射剂量;在微重力下微生物从玄武岩中提取稀土元素的表现更好;微重力下铝酸三钙和石膏混合物形成独特的微观结构,并可能影响材料强度;下肢肌肉良好、足够的飞行间隔时间以及在轨体育锻炼可保障航天员的腿部静脉健康不会恶化;观测到地球大气辉光和紫外辐射的变化,并跟踪了空间碎片和超高能宇宙线;骨生物标志物和运动史有助于评估骨丢失风险更大的航天员,飞行期间的抗阻训练有助于保持骨骼强度;气体燃料球形火焰的烟尘产生与控制研究增进了对火灾行为的理解;观测到地球云层上部正负电荷区域扰动产生的放电现象——蓝色喷流,并揭示闪电机制。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 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按照建造任务规划,将于2022年完成 空间站在轨建造 。
  空间科学实验 方面,在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3个舱段舱内共安排了13个科学实验柜,舱外还安排了若干暴露实验平台,同时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这些重大设施可支持在轨实施 9个空间学科领域30余个研究主题的科学研究 ,预计可滚动实施近千项实验项目。
  天和核心舱发射后,中国空间站任务重大进展 不断加速 。核心舱科学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在轨科学实验样品顺利完成交接。中国空间站开展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2021年空间科学重大发展战略
  美国确定 空间优先事项 ,绘制未来10年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发展路线图及载人月球探索科学目标
  美国白宫发布 《关于国家空间委员会的行政命令》 ,确定新一届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的成员和职责,《美国空间优先事项框架》报告中重点提出美国空间政策的2大优先事项。
  2020年12月, 《行星保护国家战略》 发布,旨在促进美国在可持续空间探索中发挥作用,为其他行星体和地球免受空间探索活动可能造成的有害生物污染提供适当保护。
  2021年1月,白宫发布 空间政策七号令 ,为服务美国国家和国土安全、民用、商用和科学目标的天基定位、导航和授时计划和活动制定行动指南。10月,白宫发布NASA的2021年 气候适应与恢复计划 ,明确了NASA将气候风险因素纳入其管理职能及相关流程的5大优先事项和可用资源。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 《21世纪20年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现之路》 ,确定了2022-2032年间美国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科学主题、科学愿景和资助建议,提出未来10年应重点围绕系外行星系统、新信使和新物理学、宇宙系统3个宽泛的科学主题开展研究,并对开辟通往宜居世界的道路、打开动力学宇宙研究的新窗口、揭示星系增长的驱动力等3个科学领域予以优先资助。
  NASA陆续披露 "阿尔忒弥斯"载人月球探索计划 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目标体系,7大顶层科学目标包括了解行星过程,了解挥发物周期,解释地-月系统撞击史,揭示太阳远古历史,利用独特的月基位置观测宇宙,在月球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深空探索对人体的风险及减缓措施。  欧盟启动一体化空间计划,ESA选定"旅程2050"空间科学规划大型任务科学主题
  欧盟全新的 一体化空间计划 涵盖"哥白尼"计划、"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欧洲地球同步卫星导航覆盖系统""空间态势感知"和"政府卫星通信"。
  欧盟将在2021-2027年向ESA投资 近90亿欧元 ,由ESA继续负责欧盟空间计划各部分的开发和实施。
  《ESA 2025年议程》 报告提出强化与欧盟关系、推动商业化、加强空间安全、实施重大计划、改进内部流程等5项优先事项及相应重点工作。ESA成员国部长级中期会议通过决议,提出发展绿色未来空间、快速和弹性应对危机、保护空间资产,并再次强调未来将通过开展重大空间活动,加强欧洲在科学发现、技术发展和教育激励方面的领导地位。
  "旅程2050"(Voyage 2050) 空间科学规划确定计划在2035-2050年时间框架内开展的3项大型任务的优先科学主题,即巨行星卫星、系外行星或银河系、早期宇宙,同时ESA正在各领域中识别中型任务主题。ESA还提出对冷原子干涉测量、X射线干涉测量、更好的动力源,以及彗星冰样本采集和存储技术等前沿技术进行投资。  俄罗斯讨论空间领域长期发展优先事项,确定建设俄罗斯空间站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需要为保持核力量和航天力量的领先地位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当务之急是制定和批准可实现 《2030年前及未来俄联邦航天活动领域国家政策原则的基本规定》 中优先事项的具体措施文件,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问题。普京还明确提出要建设俄罗斯本国空间站。据悉,未来俄罗斯轨道站上用于空间科学实验的设备将置于外部。
  针对俄罗斯继续参与 国际空间站项目 的可行性问题,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表示将在2024年后做出关于国际空间站相关工作的决定,并与合作伙伴就2024年后互动的条件和形式开展谈判。  中俄联合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和合作伙伴指南
  中俄联合发布 《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 和 《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 ,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概念、科学领域、实施途径和合作机会建议等内容,欢迎国际伙伴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以及在任务的各个层级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
  国际月球科研站已确定 8大科学目标 :月球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月球物理与内部结构、月球化学、地月空间环境、月基天文观测、月基对地观测、月基生物医学实验、月球资源原位利用。
  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分为 勘 (2021-2025年)、 建 (2026-2035年)、 用 (2035年后)3个工程阶段。
  国际月球科研站 顶层设计 包含地月运输设施、月球表面长期支持设施、月球运输和运行设施、科学设施、地面支持和应用设施等,目前已初步确定5项任务。
  随着国际月球科研站工作逐步深入,中俄还会适时推出路线图和指南的 更新版本 ,适时发布合作伙伴加入程序。  双边和多边气候变化战略合作备受关注
  ESA和NASA共同签署协议,建立 地球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将在地球科学观测、研究和应用方面共同努力。
  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共同签署 《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的协定》 ,体现了金砖国家在空间活动领域从双边协议向各国内部以多边形式实施合作的转变。
  2021年新发射空间科学任务平台
  和新遴选的未来任务  新发射空间科学任务平台
  1-美国成功发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
  作为NASA"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继承者,造价高达100亿美元的JWST是人类迄今为止 功能最强大的空间望远镜 ,旨在寻找早期宇宙中 首批星系 并探索 银河系以及系外行星系统 。
  JWST的顶部(左图)和底部(右图)示意 来源:NASA
  相比于HST,JWST更擅长收集 红外光 ,且主镜镜面口径达6.5 m,集光面积比HST增加了约7倍,可收集比HST更多的光,观测到 更加暗弱和更远的目标 。
  HST与JWST的主镜比较 来源:NASA
  2-美国成功发射"X射线偏振成像探索者"任务
  NASA 首个X射线偏振任务" X射线偏振成像探索者 "任务旨在观测超新星遗迹、超大质量黑洞等宇宙中最极端的天体。
  3-美国成功发射2颗立方体卫星研究磁重联和系外行星
  NASA成功发射" 极尖区等离子成像检测器 "和" 科罗拉多紫外凌星实验 "2颗立方体卫星,用于研究磁重联现象和系外行星。
  4-美国成功发射太阳高能粒子起源实验"紫外光谱日冕探路者"
  NASA成功发射" 紫外光谱日冕探路者 "任务,旨在观测日冕的最深部,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太阳高能粒子事件。
  5-美国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任务"露西"和"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
  NASA的" 露西 "小行星探测任务将在未来12年探测一颗主带小行星和7颗特洛伊族小行星。
  NASA"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 "航天器,将主动碰撞一颗对地球不构成威胁的小行星以改变其速度和路径,在世界上首次专门验证动能撞击行星防御技术。
  6-中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 羲和号 "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已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7-中国成功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是世界首颗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卫星,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精细刻画"人类活动痕迹",首批影像于2021年12月20日发布。  新遴选的未来空间科学任务
  1-空间天文学未来新任务
  NASA遴选出天体物理学小型探索者任务" 康普顿光谱仪和成像仪 ",拟通过伽马线观测揭示银河系中恒星诞生、死亡和化学元素形成的历史,绘制银河系演化图,任务计划于2025年发射升空。
  NASA为新设立的 "先驱者"计划 遴选出4个小型天体物理学任务概念,拟利用小卫星和科学气球研究星系演化、系外行星、高能中微子和中子星并合等宇宙现象。
  2-太阳系探测未来新任务
  NASA正式批准 "发现"计划 旗下的2项金星探测任务,每项任务获得5亿美元的资助,有望在2028-2030年择机发射。
  ESA批准 "想象号"金星探测任务 作为"宇宙憧憬"计划的第5个中型任务,计划于2030年代初发射。
  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4国确定将共同开发 "火星冰测绘"轨道器任务 ,计划最早于2026年发射,旨在识别火星表面冰资源丰富且易于到达的地点。
  阿联酋航天局宣布启动一项新的 行星际任务 ,航天器计划于2028年发射,首先环绕金星运行,随后探索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3-空间地球科学未来新任务
  NASA为地球风险计划遴选了" 对流上升气流调查 "任务,旨在研究热带风暴和雷暴行为;还计划实施由一系列卫星组成的"地球系统天文台"任务,绘制从地球基岩到大气的三维整体视图。
  ESA为"地球探索者"计划遴选了第10项任务——" 和谐 ",旨在解决海洋、冰和陆地变化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并为第11项任务遴选了4个任务概念。作为补充,ESA还确定了第二项" 侦查 "任务——HydroGNSS卫星,旨在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技术,测量关键水文气候变量。
  结论
  回顾2021年,世界空间科学领域继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未来源源不断的革命性的新发现将继续激励人类不断拓展对宇宙和自身的认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美国和欧洲未来10年乃至更远期空间科学规划和优先科学主题基本确定,"阿尔忒弥斯"载人月球探索计划科学目标业已明确,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成为合作重点议题,中国和俄罗斯牵头倡导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与发展,未来空间站形态和组织模式在探索与竞争合作中仍存变数。
  未来空间科学领域将呈现更加激动人心的光明前景。  本文作者:王赤,杨帆,韩淋,王海名,范唯唯,张凤作者
  简介:王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杨帆(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空间科技战略情报、空间科技政策;张凤(通信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将延至2023年底2022年7月21日,北京,蔚来汽车销售中心,顾客正在看车。视觉中国图市场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期政策终于落地。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购税今年前8月逾378万外游赴泰马印新游客为主力军据泰媒消息,日前,泰国疫管中心发言人塔威辛对外公布了2022年初至8月的泰国旅游情况。塔威辛透露,2022年1月1日至8月17日期间,泰国累计接待378万名外国游客,为泰创收逾1722年造型最怪的鞋?当属Nike这两双说到奇形怪状的鞋子,各路天马行空的设计大神一直在努力突破鞋子原本的样子,以至于出现了像巴黎世家的五趾鞋和增高5CM的弹簧鞋以及要麻烦到穿分趾袜的分趾鞋。可又正是这些古怪的牛马设计,所有人告诉你花几千护肤,没人讲好好洗脸卸妆对,嘴姐帮你省钱来了!花了好几年悟出来的清洁误区,不想阴沟里翻船的来好好洗脸1。谁告诉你可以十天半月不洗脸,皮肤会妈生好皮请火速取关他!除了敏感肌以及美容项目后特殊期建议减少洁面频51岁俞飞鸿风韵不减,新剧合作袁泉黄晓明,却被造型拖后腿由袁泉黄晓明俞飞鸿等人主演的电视剧玫瑰之战已经在央视和多个网络平台开播。超强演员阵容外加独立女性职场题材,让该剧在古装剧扎堆的暑期档成为一股清流。该剧讲述的是全职太太因丈夫陷入罪案大哥没回来,小弟难发威!有谁注意韦世豪的庆祝动作没大没小抑郁了12轮比赛的韦世豪,终于在第13轮迎来爆发,左右开弓打进两脚世界波。韦世豪的爆发,郑智自然是有功劳的。可以说是大哥没回来,小弟难发威。不知道有没有球迷注意韦世豪在进球之后的庆纳帅推销C罗是门德斯的工作我认为他应该得到C罗10年薪拜仁主帅纳格尔斯曼在接受sportbuzzer的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经纪人门德斯可以从C罗年薪中抽取10作为报酬。纳格尔斯曼表示我认为门德斯可以得到C罗年薪中的10,所以他需要多打一50岁后,保持更好的能量水平的4种顶级食物,你知道几种?碳水化合物是燃料的主要来源,是细胞肌肉和器官有效完成工作的首选。具有适当数量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基本的生理过程和日常活动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这就是为什么碳水化合物最适合提高能通便食物排行榜公布!藏在身边的天然通便王,不是香蕉而是它都说吃香蕉可以通便,可实际上,香蕉通便的效果十分有限,若是没吃对甚至还会加重便秘!今天小二带来的是另一种通便果,通便效果很好,却被大家一直忽略了香蕉吃不对,便秘越来越严重不可否认,肺气肿,日常的饮食有哪些,这篇文章告诉你大家好,我是高金柱,有很多得了肺气肿的患者问我平时吃些什么比较好,今天写篇文章给大家一起分享下。日常管理饮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尤其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冰水会伤胃?多喝热水才对胃好?这么多年你可能都喝错了今天武汉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有人说夏天的快乐就是来一杯冰水可总有朋友长辈提醒不要喝冰的,对胃不好这是真的吗?01hr冰水真的会伤胃吗?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喝冰水就会出现腹泻腹痛等问题,事科技公司中报告急,小米集团W2022财年中报显示净利润下降95。03近日,又是半年报集中发布的日子,多家科技公司在营业总收入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净利润上的表现更是让人担忧。据小米集团W发布最新2022财年中报(20220101至2022063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环境榜涉24家,国成矿业居末位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榜和本期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榜单自2021年起,澎湃新闻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动态榜单和行业分榜单。本期分析解读行业为有色金属福建奔驰副总裁尊龙很低调但爱公益公司曾多次召回同一车型引关注运营商财经网郝紫艳文近日,福建奔驰汽车公司召回158辆国产V级和威霆汽车,引起不少关注。本次运营商财经就将目光聚焦于福建奔驰副总裁尊龙,为大家揭秘他的过往经历。与影视明星尊龙不同,开车用手机导航竟然也违规?iPad蓝牙可以用吗?开车用手机导航竟然也违规?iPad蓝牙可以用吗?最近我们收到很多客户来问关于新州开车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这也是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比较高的问题。新州关于开车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今年流行的衬衫裙,学会这么穿时髦又显瘦,很适合四十岁女人服装的质感只是基础,真正的造型细节,还需要我们从单品选择的款式基础出发。每一个季节的流行单品,都能为我们刷新形象的质感,那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穿衣品位?小编会首推裙装,尤其是连衣海中霸主SHOCK蛙人系列介绍关于卡西欧Gshock的文章陆陆续续发布了一些,一方面想为各位读者老爷科普Gshock各个系列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想给自己留一份图鉴和手册,方便日后寻找表款。而我们今天要唠的是蛙沈眉庄斓曦胖到认不出,白衬衫配西装裙难掩臃肿感,气质不在很多女性对于时尚都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对于穿搭小白来讲,她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走向,这也导致了自己总是在老土和俗气边缘行走。在生活当中不懂得定义风格的女性,似乎也很难穿出时尚感,护发素为什么不能抹在头皮上,护发素可以天天用吗护发素为什么不能抹在头皮上护发素中含有硅油,硅油停留在头皮上容易堵塞毛孔。护发素中含有一种特有成分叫做硅油,这种成分可中和头发表面因洗发而产生的负电荷,使得头发顺滑。同时这种成分不姆巴佩4大属性!拿梅西薪水,如C罗般自私,实际水平拉什福德姆巴佩在巴黎圣日耳曼的日子并不好过,根据著名记者马塞洛的说法,姆巴佩原本认为全队会为他服务,但是实际状况是,姆巴佩感觉自己被其他球员孤立,这是法国球星始料不及的。在社交网站上,很多早秋怎么穿衣更显气质?建议选择这几款半裙,让你美得更精致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穿衣方式,夏季的高温已经慢慢地离我们远去,秋天的清爽正缓慢地向我们走来,小仙女们的早秋着装都准备好了吗?若是你没有什么主意,建议选择这几款半裙,让你在秋天也能美上朝鲜街头,为什么商店早早关门?多赚点不香吗?对于游客来说,出游如果缺少了买买买,那整个行程就会大打折扣,毕竟在国人看来,跋山涉水一趟挺不容易的,要不带回点战利品,的确会感到些许沮丧,所以在各大热门旅游地区都能见到游客买买买的
周海媚情史丰富却至今未婚,55岁独居北京,她在追求什么?1990年秋天,天王黎明在接受采访时,第一次回应了与周海媚的恋情。如果你觉得我跟周海媚在一起开心一点,那你可以信以为真如果你觉得我跟周海媚没有在一起,那你觉得分手,就是分手了。简直碾压赵丽颖,这恶女有点本事最近的工伤,全是赵丽颖新剧幸福到万家给的。很难看见一个剧能把咱写文章骂过的,给拍了个全乎。婚闹怂老公爹味男抠门公公婆媳吵架职场性骚扰窒息一浪接一浪。赵丽颖饰演的村姑何幸福,为了解救没演技没资源,又没了靠山黄晓明,Angelababy到底还能走多远?每个人都应该听过一只老鼠坏一锅汤这句俗语。但你很难想象这句话能够与娱乐圈的当红女星Angelababy有着不能摆脱的关系。2019年,她参加了某平台自制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第二季的纪离婚4年后,杨幂和刘恺威传来新消息,兜兜转转仍绕不开王鸥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杨幂与刘恺威已经离婚4年了。这4年中,两个人虽无交集,但仍然尽力维护着彼此的体面。唯一闹腾得欢的,也就只有老戏骨刘丹。作为刘恺威的亲爹,杨幂的前公公,记赵本山离婚后娶妻生子,葛淑珍却至今未婚,她在追求什么?她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当时离婚这两个字在我嘴边打转,就是没有办法说出口,但我们最后还是分开了。每当赵本山提起前妻葛淑珍时,心中总含着愧疚。葛淑珍19岁嫁给赵本山,并在婚后为他生下了一MUJI本田联名的电动车开卖!售价4980元,续航仅65公里作者yy来源极果编辑部要说这年头,大厂们入局新能源领域早已见怪不怪,但一向岁月静好无印良品MUJI竟然也下场了?就在7月4日凌晨0点,新大洲本田与MUJI(无印良品)合作的电动车素华为Nova10系列发布,前摄起售价有惊喜,充电完胜苹果华为Nova10系列发布,前摄起售价有惊喜,充电胜苹果目前,华为Nova10系列手机正式发布了,随着发布会的不断深入,这款手机的配置也纷纷放出了,从整体看,这个系列手机,进一步提升华为发布nova10,小米发布12S,手机新品发布的尽头之一是影像?7月4日,下午华为发布手机新品,晚上小米的雷军出现在公众视野,手机等硬件行业的竞争,在这个夏天,显得更加炙热。而在手机发布环节,影像成了重中之重!在影像上,小米更是打开了新天地。7又一独角兽蜜芽陨落,母婴垂直电商前路何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又一母婴垂直电商陨落?近日,钛媒体APP从蜜芽官网获悉,其将于2022年9月10日停止蜜芽App服务。根据公告内容,App关闭前,消费者交易订单继续履行关闭后公司则苏宁易购网传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系谣言苏宁易购7月6日凌晨发布严正声明,网传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系谣言。苏宁易购目前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针对网上不实传闻和虚假信息,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苏宁32万华为6座SUV发布!余承东百万内无敌手车机全球最好没有之一贾浩楠发自副驾寺智能车参考公众号AI4Auto问界M7,刚刚正式发布余承东说这车,比大还大。余承东还说问界M7舒适豪华体验超百万级豪车。关键的智能化配置,余承东更是毫不谦虚全世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