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颠覆!这16个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真的没那么健康

  本文审稿:
  葩丽泽,营养学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委员
  赵伟,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神经内科和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饭后喝酸奶消食"、"血脂高不能吃鸡蛋黄"、"喝粥能养胃"……这些耳熟能详的"养生建议",是不是感觉亲朋好友一直这么强调。
  现在告诉你:这些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没你想得那么健康,坑了几辈人!
  健康饮食篇
  1.饭后喝酸奶消食
  真相:不能消食,还会增加热量
  营养师李园园2015年刊文谈到,很多人以为饭后喝酸奶或乳酸菌饮料能消食健胃,但事实上,吃饱之后再喝,助消化作用不大。而且,酸奶因为所含的蛋白质等成分,同样需要在胃中初步消化,所以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增加额外热量。
  2. 喝杂粮粉更健康
  真相:吃五谷杂粮,越少加工越好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原主任王玉梅2014年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将五谷杂粮磨成粉末或者打成米糊食用,杂粮从大颗粒变成小颗粒,更易消化吸收,但慢性病患者要格外注意。比如糖尿病人,过量食用杂粮粉容易造成血糖迅速升高。
  此外,因为食物都含有微量的脂肪,打成粉之后,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非常容易发生氧化。不仅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建议尽量多吃五谷杂粮,越少加工越好。
  3. 清淡饮食就是要吃素、少吃肉!
  真相:要口味清淡
  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在2019年刊文:清淡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荤"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和重要微量元素的来源。比如,鱼、虾和去皮的禽类的肉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4. 喝粥能养胃
  真相:胃功能"用进废退"
  喝点小米粥,多吃素少吃肉……都是口口相传的"养胃秘籍"。可是这样真的对胃好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令狐恩强2018年在一活动上谈到,很多广为流传的"养胃秘籍"也有不适宜的地方,比如对胃溃疡患者来说,喝牛奶后由于钙离子浓度高,反而会增加胃酸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苏打饼干中的油脂含量相当惊人,钠含量也不低,过多摄入会增加胃的负担;白粥、小米粥是常见的养胃"良方",但是胃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点,长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会退化变差。
  5. 汤煮得越久越营养、越美味
  真相:汤煲得太久,更易诱发痛风
  常说喝汤养生,而且汤要慢慢熬,熬得越浓,营养越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关阳2017年谈到,汤的营养和煲汤时间没关系,汤只要煲一会就已经有鲜味了。而且有研究发现,汤熬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美,其中的核苷酸含量也越来越高。引起痛风的嘌呤就是核苷酸代谢的最终产物,也就是说,汤熬的时间越长,诱发痛风的危险也越高。
  很多人认为煲汤最最有营养的东西都在汤里,这是错误的。最正确的喝汤方法,大半碗汤,加上材料少量一起吃。
  6. 鸡蛋黄胆固醇高,血脂高不能吃
  真相:适量吃不会导致高胆固醇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营养科陈彬林2019年刊文指出,很多人吃鸡蛋把蛋黄丢掉了,殊不知鸡蛋里很多营养物质其实都存在于蛋黄中。
  蛋黄复含多种微量元素,也是有利降胆固醇的磷脂的极好来源,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还有胆碱(辅助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太高引起高脂血症,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我国成年人中,适量的鸡蛋摄入(平均每天约1个鸡蛋)与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出血性脑卒中等的风险降低有关。
  7. 有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真相:食物相克理论不存在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则容易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不能同吃,否则会中毒……"食物相克理论"应该是流传最广的养生谣言之一。
  现在告诉你,没有理论解释,没有实验证据,没有临床实验积累,这个东西是不存在,不真实,不可靠的!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在2011年接受采访时表示,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一些人在吃了所谓的"相克食物"后确实出现身体不适,这通常是由于季节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变质等因素引起的,与"食物相克"无关。
  生活方式篇
  1. 睡前喝点酒助眠
  真相:会扰乱整个睡眠状态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牛雅娟2015年谈到,酒精表面上似乎对睡眠有益,实际上却可能干扰睡眠,扰乱整个睡眠状态。
  酒精最初有可能会缩短入睡时间,然而酒精的作用逐渐消失后,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觉醒,使总的睡眠质量下降。如果睡眠规律性地遭受睡前饮酒的干扰,尤其是长期干扰,那么日间健康和诸如学习、记忆等神经认知功能也将受到显著伤害。
  2. 睡前喝牛奶有助睡眠
  真相:作用微乎其微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师王仲2021年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助眠作用微弱。
  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中含有5.3%的色氨酸,它可在体内合成5-羟色氨酸,进一步代谢为褪黑素,参与睡眠调节。
  但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很少,进入人体到达大脑的含量就更低,因此助眠作用微弱。
  3. 睡纯硬板床护腰
  真相:硬板床护腰,但不是睡硬木板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伤三科主任吴少鹏201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腰痛症状缓解。
  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就会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床板上要垫3~5厘米的软垫。
  4. 周末可以补补觉
  真相:平时熬夜周末难补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医师李艳2012年接受采访时谈到,平时加班熬夜,指望周末可以补回睡眠,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长期剥夺睡眠,会造成体力透支、免疫力下降,体质越来越差。同时,睡眠过长,脑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这就是周末睡多了反而感觉很疲倦的原因。
  5. "春捂秋冻"身体好
  真相:因人而异、适度而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尤丽2019年刊文表示,春捂秋冻是古人对养生的总结,虽然有增强体质的作用,但要因人而异、贵在适度。
  对于老人、儿童、月经期及妊娠期的妇女以及患有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的人群,不适宜秋冻,同时还需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即使适合秋冻也要护住头部、肚脐、后背、肩膀和双脚这几个重要部位。因此根据自身习惯适当"春捂秋冻"强体质。
  医疗健康篇
  1. 吃维生素C能防感冒
  真相:并不能防治感冒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谷传玲在2018年刊文,"维生素C能防治感冒"的说法流传甚广,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吃维生素C防不了感冒。
  有研究发现,平时服用维生素C,并不能防治感冒,感冒了再服用维生素C,也基本不能缩短病程或者缓解症状。但平时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确实可增强抗病能力。
  2. 按摩颈椎能治颈椎病
  真相:不可随意按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小衡2012年刊文指出,颈椎病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病,虽然大力按摩,患者在短时间内会感觉比较舒服,但症状很快又会出现,还会加速颈椎病的发展。
  大力按摩后肌肉水肿,反反复复形成恶性循环,按摩力度增大。长期大力按摩会破坏颈椎稳定性,加速椎间盘的退变突出,使颈脊髓受到更严重的压迫。患者颈部不适3~5天内不缓解,就应尽快去正规医院,不可随意按摩。
  3. 换季输液能通血管
  真相:这种方法害人不浅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2016年刊文介绍说,这种方法害人不浅,不仅没有用,搞不好还"要人命"。
  吉训明院长解释:导致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就拿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来说,其病根是在房颤。若平时患者没有做好预防,自己盲目输液,就好比打仗拿错了武器,反倒容易送命。
  再说"输液通栓"。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看似鲜活有道理,实则没有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输液反而可能让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4. 孩子发烧捂汗退热好得快
  真相:更易导致严重疾病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珺指出,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一般人尤其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因为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神经很容易发生紊乱,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就是把宝宝错误包裹引起的严重疾病。患儿处于发热期,尤其要注意应当散热,不能捂。

路途遥远,为什么传教士仍前赴后继来中国传教?一点原因至关重要马可波罗旅游大V马可波罗深度分享东游记1271年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商人家庭的马可波罗,跟随经商的父亲和叔叔一同前往中国,这一年他17岁。西域交通的陆路,自辽宋夏金对峙以来,长期受嵛山岛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个人想要去旅行,看美景,既想看日出日落大海沙滩,又想看山河湖泊茶园飘香既享受蓝天白云草原辽阔,又想看夜晚看繁星点点银河璀璨,人呐!就是这么贪心!有没有可能在一个地方同时拥有?答案听说阿司匹林可以预防颈动脉斑块,是真的吗?我来辟谣了听说阿司匹林能预防颈动脉斑块硬化?你听说过吗?今天我来辟谣了。其实吃阿司匹林是不能预防颈动脉斑块的。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药物,不是预防动脉斑块的药物,大家不要一发现颈动脉斑块儿就吃抗氧化剂纤维素鱼油哪些要吃哪些没必要补?一文帮你扒清楚保健品是否有效?正方认为它对健康有百般好处,反方则觉得它并没有太多功效。2021年9月,哈佛医学院哈佛健康发文对广大人群是否需要补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营养保健品进行了分析。保健品要不每天喝多少茶水最好?如果喝多了会哪些危害?这4件事要知道茶最早起源是中国,可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喝,还有很多喝茶的健康研究,都证明适量喝茶还是非常有益的。可太多人因为错误的方式,导致喝坏了身体,为避免这种潜在危险,喝茶有几个须知。须知1喝茶GCDS携手航海王打造联名系列2022春夏季,GCDS与尾田荣一郎1997年创作的著名日本漫画系列航海王联名,为冒险爱好者和卡通发烧友打造专属的男女胶囊系列。这一构想萌发于创意总监GiulianoCalza对漫想要延缓衰老,找对方法才是王道,日常需要多注意几点现在的生活质量不断地上升,人们不光是想要漂亮,还想要青春年华长久,当然了衰老这件事情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想要保持年轻漂亮是每个女性朋友的愿望,然而很多人想在衰老这件事上走捷径,把更藏地密码虔诚的藏民用额头磨亮一圈墙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寺院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有范儿封面新闻记者李雪丹盎然春日如期而至,不论是含苞待放的娇俏亦或是生机勃勃的芬芳总是令人着迷。走出忙碌的办公室,让大自然的魅力唤醒你的感官!深呼吸,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力量。约上朋友,一起盼望映山红花开漫山遍野自然界每种花都有ta自己的花期在适宜的季节适宜的温湿度会尽情绽放芬芳世界读书的时候学过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证据曝光!美国对中国使用顶级网络武器,此前还甩锅给中国信息时代中,各类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沟通的新方式,不过,你是否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举一动,可能都被人所监视,而这个人就是美国。根据报道,近日,360政企安全集团,正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它不包括摄取非可食状态的非正常数量的非经口摄入的食物,以及因一尿酸过高的人,试试常吃这4种食物,或有助平衡尿酸值导语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对于尿酸这个名词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如果说尿酸造成的疾病,估计不少人都会认识痛风。不错,尿酸高会导致痛风,痛风治疗比较麻烦,但是预防尿酸过高,确是有规可循保障甲状腺健康需注意饮食,4类常见的食物,对调养甲状腺有益处甲状腺是脊椎动物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对调整机体生长发育还有钙质平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人类来说,甲状腺可以调节身体基础能量代谢效率,也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制造,是人体健康发育入春后吃春,这5款美食中老年人要多吃,养胃助消化,吃饭香吃春是民间入春当天节令食俗,又叫咬春或者啃春。但它并不是只限于入春当天吃春,而是指入春后,万物复苏,我们要吃一些适宜养生的食物,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节气才对。而在自然界中,衰老是谁人到晚年老伴走了,自己又疾病缠身怎么办?听听过来人的聪明做法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可愿望是好的,但现实却大多不尽人意,毕竟人吃五谷,哪能不生病。尤其是人老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会衰退,而那些疾病就会慢慢出现,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一血脂高就不能吃油?控制血脂的4个方法,医生为你说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健康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约有四成以上存在血脂异常。不健康的饮食会推高血脂,但高血脂到底是什么样?最近,武汉的王先生就有了一次直严惩!建议禁赛2年!黄大宪再找失利原因,这回是一点脸都不要了冬奥会速滑项目竞争非常的激烈,能否夺得冠军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实力外道次也极为重要,韩国队在速滑一直是传统优势项目,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也有着很强的对抗能力,但很多都属于违规动作和超谷爱凌拒绝妈妈保银建议,不可思议夺金背后的家庭教育谷爱凌,这个既飒又美的姑娘赢了,绝地反击,副项也能拿冠军决赛最后一跳,保银or争金?副项没有成功过练习受过伤,恐怕只有爽文里的天选之女敢选B吧?妈妈也建议稳妥一点,好赖也是副项,老立春时节,给身高偏矮的310岁儿童,5条饮食建议门诊中,儿童矮小最常见的3大原因是1。生长激素缺乏病理性原因2。遗传身高不占优势3。脾胃不和,吸收差营养不足其中第3条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也是比较容易干预的。这类孩子因脾胃功能差,挑为什么你的脸上色斑频发?多与这4种原因有关,医生教你解决方法不知道为什么,色斑顽固反复出现,医生我还能不能有个光滑白嫩的皮肤了?前阵子收到这样一条私信,相信不少女性都有过这样的困扰。色斑无疑是养成干净皮肤的路上,最大的天敌。那么关于色斑难祛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3件小事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是从古至今,长寿一直是人们的共同追求,甚至在古代,不少帝王还努力追求各种长生不老之术,尽管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精力,但任谁都没有实现再活五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