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历史上的唐高宗,真的是人们口中的傀儡皇帝吗?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唐高宗的真相》,作者:孟宪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高宗为主 武后为辅
  后世为了抹黑篡位的武则天,连带把高宗也说成了懦弱无能的傀儡式帝王。实际上,高宗决策果断,敢作敢为,而高宗在世时的武则天,也是真正的贤内助,跟高宗一唱一和,配合紧密。
  在唐高宗和武则天之间,现有的流行史书的基本描写是高宗柔弱甚至窝囊。武则天则是动物凶猛、步步进逼。一切都是武则天做主,高宗如同一个没有骨头的老人,最多在一边求求情,可怜兮兮。这种关系,在他们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尤其表现突出。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历史真相,这是旧史学努力营造的结果,武则天是被妖魔化了,唐高宗呢,则被弱智化。
  那么,高宗与武则天夫妻两人的关系,真相到底如何呢?
  现在,我们努力寻找说明唐高宗性格的新资料,寻找能够证明唐高宗和武则天关系的新资料,就是为了复原历史的原本状况。
  麟德元年(664),河北的魏州刺史出了问题:贪赃。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贪污。案情严重,肯定是贪污数额巨大。但是,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他是郇国公李孝协,皇帝的叔叔,属于皇室成员。皇室成员的问题一般由宗正寺负责,于是宗正寺就提出,按照法律,李孝协应该处死,但是,他的父亲为国家捐躯,他本人也没有兄弟,如果处死,就会绝嗣。所谓绝嗣,就是绝户,没有了后人。通常,这种情况是要给予认真考虑的。但是,唐高宗很坚决,回答说:"画一之法,不以亲疏异制,苟害百姓,虽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协有一子,何忧乏祀乎!"(《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他的意思是:法律讲究的是一致对待,不能因为亲疏关系而发生变化,如果侵害百姓,就是皇太子也不能赦免。何况李孝协有儿子,哪里存在绝嗣问题。最后还是下令,使李孝协在家中自尽。
  这件事,原本宗正寺是要从中袒护李孝协,把没有兄弟说成是绝嗣,而绝嗣的真正含义是没有后代。宗正寺含糊其辞,指望皇帝一马虎,那么李孝协就可以保住性命了。哪里想到,皇帝一点不含糊,概念清晰,法制观念也不淡薄,干净利索地把李孝协处置了。十分坚定地维护法律,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一律法办,这是唐高宗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显现,是唐高宗性格的充分展现。从这里我们看到的唐高宗是态度鲜明,意志坚定,处事果敢。这跟我们一般对唐高宗的印象很不一致。
  哪一个唐高宗才是真实的呢?
  让我们再看一个事例。显庆五年(660),房州刺史梁王李忠被废为庶人。《黜梁王忠庶人诏》列举了梁王李忠的一系列罪状,如为反对派说情,派人侦察两宫动静,说梦见什么什么,又私下跟巫师占卜等,总之根据他的罪行,"考之大义,应从极刑"。这就是说本来要处以死刑的。但是为什么最后没有这么办,而是免为庶人呢?这是因为皇后武则天的请求。诏书中这样写道:"皇后情在哀矜,兴言垂涕,再三陈请,特希全宥。"(《唐大诏令集》)
  在这里,我们对于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得到了不同以往的印象。通常给我们的印象是武则天对于高宗这些亲戚,都是赶尽杀绝而后快。通常,唐高宗对于武则天的决策或者袖手旁观,或者无能为力。幸亏这个原始文件被保存下来,我们才知道对于李忠,唐高宗是主张杀的,而武则天是说情的。唐高宗是坚决的,而武则天是多情的。武则天是流着眼泪,再三陈请。于是,我们又得到了一个不同的武则天形象。以往,我们会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整天凶巴巴的女毒物,不是杀这个就是杀那个。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唐高宗的身边,一边流泪、一边陈述的武则天。本来主张坚决处理的唐高宗,面对武则天的不断求情,只好妥协,保全了这个皇子的性命。
  那么,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人的关系呢?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高宗为主,武则天为辅的基本关系。高宗在世的时候,究竟哪个武则天形象更令人信服呢?联系唐高宗对于李孝协的处置,我们可以相信,这样的资料透露出来的信息应该是更可靠的。
  电视剧《武则天》(1995)剧照。
  夫妻搭档 亲密战友
  唐高宗力排众议确立武则天为皇后,因为阻力太大,在清除了所有的阻力以后,为了自我证明,唐高宗竭尽全力树立武则天的威信。让武则天抛头露面,让武则天参与朝政。部分因素,就是要表演给世人看:你们越是否定武则天,我就越发抬举武则天。武则天威信的树立,最有功劳的人当然就是唐高宗。
  为了树立武则天的威信,唐高宗与武则天配合默契。
  废王立武之后的和解,
  用武则天上表的方式昭示给世人
  高宗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皇帝下诏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宣布立武则天为皇后。同月二十一日大赦天下。就在大赦天下的那一天,武则天上表给皇帝,说当初韩瑗、来济反对任命自己为宸妃,敢于面争廷谏,是一种真正为国的表现,希望皇帝给予嘉奖。
  《资治通鉴》卷二〇〇的记载是:
  丁巳,赦天下。是日,皇后上表称:"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廷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上以表示瑗等,瑗等弥忧惧,屡请去位,上不许。
  前面,我们提到过这件事,说这是为了表达皇后的宽宏大量。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经过废王立武的事件,朝廷经过了剧烈的动荡,如果继续斗争下去,只能对政局发生更严重的破坏。这就如同经过玄武门之变,国家受到极大的伤害,唐太宗所以在控制局面以后立刻实行全面和解一样,唐高宗如今也有和解的需要。但是,这个和解政策,却不是由唐高宗提出的,而是由新皇后武则天提出的。可以相信,武则天这个原谅韩瑗、来济的上表,绝不会是擅自做主,一定是与高宗商量之后才提出的。
  那么,为什么由皇后提出,而不是皇帝提出呢?
  第一,提出的问题不是关键问题。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长孙无忌为首的反对派反对武则天当皇后。在看到反对派势力强大以后,高宗与武则天有所退缩,退而求其次,于是提出不当皇后当宸妃的要求。结果,遭到韩瑗、来济的反对,没有成功。高宗与武则天不得已继续要求废王立武,让武则天当皇后,而最后终于成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韩瑗、来济当初不反对武则天当宸妃的话,那么武则天就不会当上皇后。所以从当皇后的意义上说,韩瑗、来济是有正面作用的。所以,提出表彰韩瑗、来济是有道理的。设想,高宗和武则天会表彰韩瑗、来济他们反对武则天当皇后吗?不会。所以,他们选择的是一个非关键问题。
  第二,提出表彰韩瑗、来济,其实也有拉拢两人,瓦解长孙无忌阵营的意义。一方面,给天下人看看,皇上和皇后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如果韩瑗、来济不接受,那就是典型的敬酒不吃。
  第三,这个政策要和解,要拉拢,如果由皇帝提出不是更好吗?不。因为对方的心理还不清楚,如果皇上被人拒绝,那就难以收场,而皇后提出,即使被拒绝,也可以由皇帝收场。
  后来的事实证明,和解也好,宽容也好,对方都没有接受。不久以后,韩瑗上书,为褚遂良求情,认为褚遂良没有错。如果褚遂良不错,那就是皇帝错了。所以和解不成。唐高宗开始有步骤地打击对手,先把韩瑗、来济贬出朝廷,然后再收拾长孙无忌。这些,在第十讲,讲废王立武的对立派下场的时候已经讲过。
  皇后的身份特殊,既不等于皇帝,又能代表皇帝。正确的就算作是皇帝的,需要修正的则是皇后的建议而已。从此以后,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经常以这样的方式,用不同的态度发表意见,使得皇帝治理天下的灵活性有了充分的体现,弹性变得很大。有的时候,用皇后的名义宣布政策,有的时候,以皇帝的名义宣布政策。然后,或者是皇帝,或者是皇后,再进行第二步行动,从而使得整个政策进退有余,伸缩自由。皇帝与皇后的配合,亲密无间,十分融洽。
  唐高宗像。
  皇帝要御驾亲征,皇后阻拦
  高宗时期,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奉行亲唐政策,百济与日本关系密切。高宗显庆五年(660),百济倚仗高句丽的支持,加紧进攻新罗,侵占新罗多座城市。新罗再次派使者,请求唐朝出兵。唐高宗派出苏定方大将军统兵十多万,水陆并进,攻打百济。四月出兵,八月传来捷报,在新罗的配合下,苏定方一举攻克百济首都,俘虏百济国王。十一月,献俘仪式在洛阳举行。十二月,高宗作出决定,要乘势攻取高句丽并且御驾亲征。
  转年是公元661年,高宗年号是龙朔元年。《新唐书·东夷传》的记载比较笼统,说"龙朔元年,大募兵,拜置诸将,天子欲自行",高宗继续在全国招兵,并且继续坚持御驾亲征。
  到了四月,35万大军已经集合,各路将军已经选派,主要的分工和基本的战略都已经部署完毕。与此同时,唐高宗宣布,亲自率领大军在诸将的后面跟进。可见,进军的部署和自身的位置,都已经安排停当。
  整个战争的部署都已经完成,当天也没有见到武则天说什么。好几个月的准备期间,也没有见到武则天说什么。但是,当这些命令宣布14天以后,皇后武则天突然发言了。《资治通鉴》卷二〇〇记载:"皇后抗表谏亲征高丽。"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如《新唐书·东夷传》的记载:"武后苦邀,帝乃止。"
  皇帝御驾亲征,唐太宗已经有前车之鉴。连能征惯战的唐太宗,尚且不能打赢一切战争,对于战争没有任何经验的唐高宗如果亲临前线的话,恐怕只能成为将军们的拖累。如果失败,对于皇帝的损失,也是很清楚的。其一,是身体的损害不可避免。即使是皇帝,也要表达跟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姿态,身体当然吃不消。当初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就严重地损害了身体。其二,精神上的损失也不可避免。因为是皇帝决策,牵动方面很多,影响会更大,皇上为此承担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这些因素,并非事到临头才可以想到啊,为什么高宗还是提出御驾亲征呢?我以为,皇帝亲征有利于提高士气,可以加大动员力度,可以诱发群众的参战热情。这应该就是皇帝提出亲征的动机。
  动员完毕,皇帝其实是不能真的到前线去的。可是,皇帝能够自己再提出不去吗?不能。那样会给人以懦弱的感觉,临阵脱逃。而皇后提出就比较恰当。皇后比别人更了解皇帝的龙体状况,皇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现在的身体不容许亲临前线等,反正皇后一番义正辞严的坚持,皇帝就不再坚持了。这是什么?这就是政治上的双簧演出,只有皇帝和皇后配合最有利,这样的戏码皇帝是不能跟大臣合演的,否则会让大臣看扁。皇帝御驾亲征泡汤了,将军们应该更高兴,否则陪着皇帝打仗,负担一定更重。士兵们大概不希望如此,有皇帝参战,政府投入应该更大,为鼓舞士气一定更花本钱。但是,已经集合起来的战士和队伍,能够因为皇帝变卦了就退出吗?当然不能。
  这是一次皇帝、皇后的密切配合。相信说他们配合默契,大家应该没有异议。
  唐高宗的影视形象。
  建言十二事,是谁的战略?
  唐高宗的统治,可以大体区分为两个阶段。前20年,高宗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几乎是四面出击。好在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军事上,将军努力,四海安逸,东西进攻都成功。从高宗即位,到总章三年(670),唐高宗的治理达到高峰。
  但是,从咸亨年间开始,出现了问题。咸亨元年(670),天下大旱,为了这个旱灾,高宗特意把年号改作咸亨。接下去,吐蕃迅速崛起,侵占吐谷浑的地盘(青海),咸亨三年(672),唐朝的军队与吐蕃大战,结果全军覆没。与此同时,东方的朝鲜半岛再出问题,新罗要统一朝鲜,与唐朝发生摩擦。不得已,唐朝在上元元年(674)正月派出军队前往朝鲜半岛。
  对于唐高宗而言,面临的问题是选择:是否继续以往的政策?如果继续两线作战,力量不支。比如,咸亨元年(670)的时候,唐朝已经讨论出兵青海,但是因为年收成不好,供应有问题,所以推迟一年才出兵。国家的财政出现了困难,而且是很明显的困难。
  如果不坚持,那就必须改变,而改变就意味着收缩,那么官场和社会是否能够理解和支持呢?这也是一个问题。面临重大的政策转变,酝酿和实施必须有一个过程,舆论宣传和说服都是必要的。
  这就是武则天所谓"建言十二事"出现的背景。
  上元元年(674)十二月,武则天提出"建言十二事",就是12条重要建议。这12项建议,《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的武则天部分有记录:
  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帝皆下诏略施行之。
  这些建议,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经济上开源节流(一、二、三、四、五);政治上纳谏防奸(六、七);意识形态上提高《老子》和母亲的待遇(八、九);提高下层官吏的待遇和提升机会(十、十一、十二)。通常大家都是这么看的。尤其很多人喜欢从皇后、皇帝的斗争哲学高度看待这个问题,认为这是武则天独立施展个人政治水准的标志。
  其他条款都容易理解。对于第九条,"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通常大家都认为最能代表武则天的女性特色。其实,这样看,仅仅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一个不重要的方面。我们知道,父亲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这是国家礼仪规定的。那么,什么人都必须如此吗?有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呢?事实上,这样具体地遵守孝道,适用者有一定的范围,即那些国家官员和读书人。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离职离岗。读书人呢,这期间就不要再去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官员的推举。对于普通百姓,其实是没有具体要求的。
  这条建议,看起来更尊重母亲了,至少把母亲与父亲的地位拉平了。因为此前,母亲去世如果父亲健在的话只要求守孝一年。现在变成三年,多出了两年,这有什么意义呢?除了在观念上提高母亲的待遇以外,最重要的不是在这里,最重要的在于缓解官场上的矛盾。
  这是怎么回事呢?
  唐高宗的时候,官场上已经存在严重的官多职少的问题。想当官的人、有资格当官的人很多,而官位很少,可以说这是官场的基本矛盾。早在显庆二年(657),吏部侍郎刘祥道就因为入流的官员太多而职位不足,建议朝廷改革。"今选司取士伤滥,每年入流之数,过一千四百,杂色入流,曾不铨简。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约准三十年,则万三千余人略尽矣。若年别入流者五百人,足充所须之数。望有厘革。"(《资治通鉴》卷二〇〇)当时新的官员有1500人,而官场实际需要只有500人,造成等待官职的人严重积压以及官场矛盾。
  《资治通鉴》记载总章二年(669),在裴行俭主持下,实行"长名姓历榜"办法,把每个人的历官和官衙的级别详细分等,然后按照资格逐渐升级。"时承平既久,选人益多,是岁,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始与员外郎张仁,设长名姓历榜,引铨注之法。又定州县升降、官资高下。其后遂为永制,无能革之者。"(《资治通鉴》卷二〇一)这个办法当时评价很高,但是官场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这个办法是增加了官员升迁的等级,延缓了每个官员升迁的速度,但是不能解决岗位少而待岗官员人多的基本矛盾。
  母亲的孝假,从一年变成三年,迫使一部分官员离职,给其他人腾出两年的位置。这样一来,全国官员按照13465名计算,加上父亲去世的孝假,每个官员就有整整6年的时间必须离开岗位。就武则天的建议来说,每个官员增加了两年的孝假,全国官员总共增加了26930年。唐朝的官员4年一个考核期,4年之后考核,考核之后先离岗,然后再任职。那么每人多两年的孝假,等于4年一共多出了6732个岗位。这个建议,母亲是否得到尊重是说不清的,但是肯定缓解了官场上的基本压力,这是确实的。
  在我看来,"建言十二事",最重要的是"息兵,以道德化天下"的具体建议。其实,所谓读《老子》我以为也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看待。李唐重视老子,认老子为自家的老祖宗,这是从高祖的时候开始的。这个时候再提出读《老子》,我以为是因为通过《老子》一书,可以阅读出来皇帝要进行政策转移的依据。无为无不为,是《老子》一书中有关辩证思想的多种表述之一。皇帝要战略转移,理论从哪里来呢?从老子这里出发,合理合法。皇帝的战略转移,广泛地说是战略收缩,具体的讲就是放弃东西两线作战的现状,集中力量对付西部。
  就在武则天提出"建言十二事"的当年正月,朝鲜半岛又出现问题,唐朝再次派出大军与新罗作战。就在建言提出以后的二月以后,上元二年(675)二月,宰相刘仁轨率领唐朝大军打败新罗,而新罗表现得很乖,立刻承认错误派使求和。一年以后,唐朝撤出所有军队,所有唐人担任的当地官员全部换人。唐朝让新罗顺利统一朝鲜半岛,从而换取双方的和平,而唐朝必须把国家的力量全部用在西部战场上来。唐朝平稳地实现了战略转移。
  那么,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通常,人们总是喜欢从权力斗争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说是武则天显示自己政治智慧的宣言书。在我看来,其实这就是唐高宗放弃全面作战路线,战略重点开始由东部转变为西部的舆论宣传。反映的是国家已经没有实力两面作战,什么以道德化天下,不过是美妙的说辞而已。
  那么,为什么由皇后提出,由皇帝肯定,而不是干脆由皇帝提出来呢?这其实就是道家主张的君无为、臣有为的观点。由皇后提出,可以试探大家的看法,如果不可以,由皇帝宣布修改或者收回,在确保皇帝权威的基础上,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后来,对于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结果是"帝皆下诏略施行之"。这个"略施行",其实就是大略施行,并不是照单全收。这可以证明唐高宗行政方面的谨慎,也证明唐高宗和武则天配合的默契。
  撰文 孟宪实
  摘编、编辑 李永博
  导语校对 吴兴发

季洁王茜的悲催,和她始终不红的原因她曾经说过,自己是演员不是警察。但是多年来她却一直得以警察的形象活跃在荧幕。她既是季洁,更是王茜。1968年,王茜出生于天津。热爱戏剧和表演的她,21岁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入离婚时把一对儿女分开,说明王宝强骨子里还是个村民王宝强和马蓉离婚好几年了,两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本来,离婚是很普遍的现象,无非就是结束夫妻关系,劳燕分飞。但会对孩子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王宝强和前妻马蓉生了两个孩子,离婚后,女盘点12位女明星素颜照,景甜很清纯,迪丽热巴底子好,谢娜很意外众所周知娱乐圈是一个争奇斗艳的竞技场,有人靠一组街拍照跻身成时尚圈宠儿,有人靠回眸一笑,斩获电眼女王称谓,也有人靠精致妆容赢得满堂彩。当然了,也有人凭借傲人的身材,频频喜提红毯女王为联想脱困突围出三招近日热播的突围,情不自禁的联想到联想!自从5G投票事件出来之后,联想的负面矿产产量与日俱增,有段时间到了高歌猛进程度,什么电脑系统中没一块中国原创配件,电脑系统软件中没一款是中国亲睡不好胃火多入睡难肝火旺爱做梦心火大?该如何解决?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休养生息的方法,对于人类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眠是最好的补药,身体可以在睡眠中快速恢复血量,恢复精力能够确保你第2天再次进入战斗中,如果长期睡眠不好或者是小岳岳脂肪瘤手术康复本来是好事,为什么却笑死在评论圈里?首先为模范夫妻点赞,在娱乐圈混能坚守一份纯真爱情不易,我其实不喜欢岳的贱贱的相声,不管是不是腕儿,这份坚守不易,祝全家都好好的。小岳岳作为大众喜欢的接地气相声演员,确实跟大家带来了胖娃会不会早发育长不高?成长的烦恼医生来解第医线一个暑假,小外孙胖了10斤!我喂得好!我家也是,结实了,浑身都是肉。临近开学,不少孩子的体重直线上升,对于祖辈来说,这些增加的肉肉可能是他们养育的功劳可对医生来说,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不敢相信!经常吃含酵母的馒头面包对身体有害?真相藏不住了一日三餐中主食是必不可少的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馒头花卷包子米饭能瞬间扫除饥饿平常很多人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馒头花卷或面包之类的食物这其中就会用到酵母粉来使面食更加松软但最近很多人说千滚水致癌?这可别信了相信不少人都听到过多喝热水这几个字,肚子痛多喝热水,感冒了多喝热水,嗓子疼多喝热水在热水包治百病的时代,却流传着隔夜水和千滚水不能喝的传说,经常被说是亚硝酸盐超标,容易引发癌症。但初冬季节,苹果和洋葱是绝配,常煮一锅汤喝,很多人不知道有啥用秋叶未落尽,冬雪迎晨新。金黄的秋叶,还一半挂在枝头,一半打落在地面,秋天好似还未走远,但冬天的初雪已经开始缓缓飘落了。初雪虽美,可温度却丝毫不美妙,原本十几多度的气温一下子趋向于了挥汗如雨!全红婵穿短袖训练,北方下雪回南方苦练,假期也不休息近日,广东体育频道报道了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的最新动态,由于北方初雪降临,因此全红婵也回到了南方,并泡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尽管现在是假期,但全红婵依然坚持训练,她的努力程度,确实
19年后,再看许亚军,才明白他当年为何离开何晴娶张澍前言许亚军是知名男演员,他的妻子张澍比他小12岁,也是演员,许亚军曾出演过寻找回来的世界风雨丽人空镜子唐山大地震青春燃烧的岁月守婚如玉太太万岁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电视剧。他长相帅这是周星驰笑点最低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点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幕后故事这是周星驰笑点最低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港片没落的开始?2016年,王晶在一档节目中谈及港片没落的原因,他说都是因为周星驰的济公。此话一出瞬间每日问答张一山近况?黄晓明女朋友?白鹿和闺蜜关系?1娱爷,鞠婧祎会变成美妆博主吗?鞠婧祎当美妆博主?是她疯了,还是你疯了???她现在正是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就算她日后过气了,也不至于就当美妆博主去啊!2娱爷,请问邢昭林与梁洁有在一起被禁播10年的神剧天道,揭露了决定普通人命运的3个底层逻辑天道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视剧。自上映以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豆瓣评分也高达9。2分。该剧内容丰富,涵盖题材广泛,文化人性警匪创业等等,重点探讨了强势文化生存法则觉悟等诸多问题,其中蕴一忍再忍的小s,敢于休夫的吴速玲昨天,台湾娱乐圈大聚会,周杰伦林俊杰大小S姐妹全都去了。大S老公具俊晔还蹭了一张跟周杰伦的合影,事后高高兴兴发了ins。众所周知啊,现在的杰伦一爱喝奶茶,二爱玩魔术,所以他们聚会中仙剑三哪一对是你的意难平?仙剑四出来了还会期待吗?说起仙剑奇侠传三大家应该不陌生,仿佛那句歌词就在耳边,把昨天都作废,现在你在我眼前。2009年仙剑奇侠传三首播,到如今已经十年多了,再次回忆仙剑,反而倒是明白了剧中的故事,虽然理解CEO从公司套现上亿巨款,是为了赔付一次不能说的自愿交易?国民奶茶妹的老公京东风云人物刘强东,虽然已经卸下CEO重任,但他最近还是很忙。四年的官司又重登热榜,自己套现巨款的行为引起了各方持续的紧密关注。最近,京东自己在财报上披露信息董事长Riverlane联手Rigetti解决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纠错步骤(图片来源网络)最近,纠错量子计算操作系统公司Riverlane和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公司Rigetti宣布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由英国创新机构InnovateUK支持的项目解决超导量子华为与谷歌决裂,苹果研发5G失败,继续采用高通芯片据消息称苹果手机5G芯片研发失败,近两年继续使用高通芯片。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5G调制解调器芯片开发已经失败,高通将仍然是2023年款iPhone调制解调器芯片的独家供中国股市人工智能概念股全名单(附股)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工业1。0是机械制造,即通过引入机械设备实现工厂机械化的制造时代。上世纪40年代进入工业2。0,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开江门鹤山美食之旅,壕叹海鲜自助晚餐早餐,网友去了还想去599江门鹤山东古玥湖酒店美食套餐,入住秀湖园景湖景房享自助早餐赏音乐喷泉灯光秀点开我的头像,再点底部活动资讯,搜索关键词东古下单预定完美夜景,玥湖风光夜色朦胧,秋风荡漾,波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