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被严重西化的韩国人

  壹
  这几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韩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存在感明显高了起来,尤其在欧美地区,影视歌获奖项目逐渐增多。
  像《寄生虫》、《鱿鱼游戏》、Kpop偶像等等,成为一种独属韩国的文化符号,被刻在大众印象里,做得挺成功。
  专业媒体人早就将这些作品和偶像团队剖析得明明白白,而作为不专业的我,会去留意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在看完大部分作品后,还真的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我这里先抛一个不成熟的观察结论:韩国无论是影视圈、艺术圈、偶像圈,或是融入大众的生活圈,都很努力地向西方靠拢,给我一种西里西气的感觉。
  从最浅表角度来看,首先是名称西化。
  作为韩流输出的典型代表,Kpop偶像团体的名称几乎全是英文。我印象里能用韩文或中文叫出来的团体名,都已经属于时代的眼泪,例如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神话、水晶男孩......
  翻看现役的年轻偶像团体,我看到的是清一色的英文团队组合。组合里的每个偶像,艺名要不直接取一个英文名,要不用韩名翻译成英文的拼写版来作为官方艺名。
  至于输出的Kpop音乐作品,从专辑到单曲名称也都是英文,这里我就不举例了,你打开音乐软件,进入韩国分类区,看看热门歌手的主页就足以验证。
  这股风气,已经影响到了韩剧圈,有部分剧名会使用全英文,有些是韩英文夹杂,属于温水煮青蛙型,暂时没掀起太大风浪。
  可能有人会说,名称西化是为了更好地向全球输出韩流文化,减少外国人的欣赏壁垒。
  能这么理解,但这恰恰说明了韩国的文化不自信,它只能通过降低门槛,来向全世界兜售整齐划一的工业文化。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迎合。
  名称西化只是表面,内核西化才是韩国流行文化的最大问题。
  在地缘板块上,韩国这么多年附庸于美国,天然就适合作为美国向东亚、东南亚国家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
  韩流,本质上是西方文化的二次加工。
  从很早开始,韩国娱乐公司一边复刻着欧美音乐风格,一边摸索如何高效产出……说白了,就是搞山寨文化工厂。
  可以说,Kpop音乐是欧美流行乐的一个分支,早期流行乐模仿的是披头士这类乐队风格,到90年代的韩团鼻祖H.O.T,开始走欧美组合老路。
  后来,YG娱乐公司捧出来的艺人也更具欧美风格,无论是凭借《江南style》火遍全球的鸟叔,还是Bigbang,2NE1,BlackPink......粉丝甚至以此为荣,将自家偶像与高级、有品位画上等号。
  防弹少年团的基本盘直接定位本土和欧美,甚至说出一些「辱华言论」,也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毕竟讨好本国和欧美市场受众才最重要。
  事实上,很多韩国音乐人早年是在欧美成长或接受教育,他们本身的创作思维和风格就更贴近西方人口味。
  Kpop的风格其实很局限,基本圈定在电子乐,通过高密度的动感节奏和电音,配合整齐划一的舞蹈演绎,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产生洗脑效果。
  加上韩国娱乐公司经常外聘欧美知名音乐人才参与编曲项目,还会把这个作为专辑卖点,最后再配合青春靓丽的年轻肉体,边唱边跳大胆露骨的性感舞蹈……这样几重buff加持下,很难不西化。
  就这样通过不断迭代,韩国已经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流水线造星模板,从练习生的无限内卷,到对艺人的极限压榨,最终成批量产出迎合大众生理需求的快餐爽文化,还硬是让他们闯出世界了,让人瞩目。
  说到底,韩流的本质是向世界兜售令人感到愉快的工业化产品,与韩不韩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韩国音乐的另一个问题是断层严重,体现在音乐制作口味始终在讨好年轻一代。
  因此你总会看到一些刻奇景象:卷成麻花的90后、00后现役偶像在跳韩团舞,大浪淘沙坚守下来的80后偶像(SJ、少女时代等)也在跳韩团舞,本该佛系躺平的70后老前辈(神话)还在跳韩团舞......
  至于韩国影视,它输出的内容相对尴尬,也是在符合西方思维的基础上夹杂一些韩国文化碎片。
  近些年的爆款剧多少都跟政治正确沾点边,要不就是阶级矛盾、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啥的,流量密码属实被玩明白了。
  《寄生虫》的奉俊昊导演,在拍摄电影时喜欢延续好莱坞工业技术的基础,并融入自己的叙事风格。《寄生虫》讲贫富矛盾,最后却在奥斯卡获奖,由一个财阀发表获奖感言,那画面其实挺魔幻。
  《鱿鱼游戏》是一部节奏感很强的爽剧,底下一群人拼命厮杀,而上面戴着面具看戏的,是一群说着英语的西方人,直接把讨好摆在明面上了。
  一些架空题材电视剧,如果设定是现代皇族,基本照搬英国皇室的模式,例如《宫》、《皇后的品格》、《The King:永远的君主》(又要加点英文)......
  这里得说一句,甭管韩国是不是在玩流量密码,至少近几年拥有现象级的全球爆款,我国的影视行业依然任重道远。
  另外,韩国文化输出也离不开成熟的营销手段。
  举个近一点的例子,前段时间讨论度很高的《单身即地狱》,把一个网红包装成自信放光芒的「大女主」。
  她告诉女孩们要自信要独立,却没有实用方法论,内核还是在搞竞争,在中国的营销力度不小,可做的都是表面功夫,倾授化妆教程、穿搭思路和减肥秘籍。
  真要论飙金句,还不如十几年前《粉红女郎》陈好的那些台词实用。
  贰
  韩国影视剧和综艺还有许多「西化」现象,比如韩国人在日常语境里,经常会夹杂各类英文单词,而且非常高频,高频到让人疑惑。
  请注意,这里的韩英夹杂,已经不仅仅是外来词汇在本土没有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选择音译这么简单了,说是「滥用」一点都不为过。
  就连正常的动词,韩国人也习惯用英文单词进行表达,以强调重点。
  继续举例子:
  对于外来词汇,我们汉语体系是如何处理的?
  动词,一律翻译成中文词汇,因为在汉语体系里根本不存在无法精准翻译的情况,倒是经常存在外语无法准确翻译汉语的情况。
  名词,能翻译成汉语名词是最好的,更方便国民对词汇的理解,像「手机」,我们不会说成「handphone」,电梯也不会说成「elevator」。
  一些无法合适表达意境的词汇,我们一般采用音译原则,将外来词汇转换成汉字,造出新名词,例如咖啡、可乐、汉堡、沙发、巧克力......
  再来看韩国,几乎所有来自西方的词汇,都直接采用英文形式,而且由于韩语中的部分发音缺失,韩国人只能用其他辅音进行替代,例如f用p代替,v用b代替,r用l代替......
  F4用韩式念法,变成了「诶普破」,听上去莫名喜感。
  至于动词英语化滥用,辐射范围更广,属于张口就来型,多发生在韩国年轻人身上。国内有一部分留学群体和喜欢每一句话里夹杂「英文动词」的都市精英,也同样有这种迷之优越的怪毛病。
  这种属于无意识习惯,每当有重点要强调时,就会换个英语词汇输出,似乎这样显得更有气势。最合理的推测是,在韩国人的骨子里会认为,说英文能让他们更自信,与西方沾亲带故能让他们更强大。
  事实上,韩国文字的底蕴并不好,在谚文成为全民通用文字之前,汉字才是朝鲜半岛的主流文字。
  世宗大王之所以创造出谚文,就是给目不识丁的底层百姓用,这项举措在当时可以说力排众议,却依然没有改变接下来几百年里,上层贵族使用汉字的习惯。
  为什么呢?
  除了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历史因素外,还有很重要一点:谚文根本无法精准表达词义。
  谚文这玩意,说起来有点像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只要会说会读就会写,甚至连英语单词都能用谚文形式呈现。
  一定程度上来讲,使用谚文作为主流文字,对韩国扫盲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谚文没有造字功能,它灵魂在于「音」,极度依赖上下文语境,如果单纯把一个词拿出来,可能会出现同音同形不同义的情况。
  比如「shiyi」,在中文可以读理解成诗意、失意、失忆、十一、事宜、适宜......而在谚文里只有音,没有具象字,书面化难以区分词义,处境很尴尬。
  所以我们经常在韩国综艺里看到各种谐音梗,韩剧里各种因谐音造成的误会梗,看似搞笑,其实有点心酸。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人身份证上必须有汉字名,因为单纯的谚文写法会导致重名率大大飙升。
  韩国的宪法、法律条文,为了方便韩国年轻一代学习,都转成了谚文版,但在条例后面还是会附加汉语注释,以防止曲解意思。所以为了保证严谨,学法的人是需要学习汉语。
  韩国的去汉化运动从1948年开始,而让汉字从韩国主流视野完全消失,朴正熙(就是朴槿惠她爹)功不可没。
  上世纪70年代,在朴正熙的大力干预下,韩国中小学教科书里的汉字被完全抹去,此后十几年间,韩国出版物也难以看到汉字。
  为了去汉化更彻底,韩国政府这几十年间做了不少努力,首都汉城也改名为首尔。
  好的,去汉化是去得很彻底了,后果是什么?
  最直接的是文化断层。
  朝鲜历史古书都是用汉字记载,许多韩国人根本看不懂史料。
  这时候,野鸡专家跳出来大放厥词,民众也愿意相信这些历史谣言,毕竟谁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国家以前是被中国长期统治。
  韩国现在的情况属于野史压倒正史,学术权威堪忧,所谓的专家一开口就能引发全网高潮,洗脑洗个几遍韩国人自己也都信了。
  国内网友近几年因为「文化归属」的问题,经常与韩国网友对垒互撕,讽刺韩国为「偷国」。韩国年轻一代的网友,一边拥护汉化,一边又听信历史谣言,将中华文化占为己有,这也是韩国文化断层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是影响民族特性的主要因素,如果这个民族的文化无法独立,最终只有被同化的命运。
  现在的韩国正逐渐反噬,他们将文化自主权交到西方人手里,原本用语言文字建立起来的东亚文化壁垒被一步步瓦解,而且回不了头。
  滥用英语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人们像使用韩语一般频繁地使用英语单词,有些表达方式连韩国人自己都不一定看得明白,就连官方也经常会使用非正式用语。
  韩国年轻人一边无视拼写规则,熟练地输出韩式英语,一边又看不懂自己国家遗留古迹上的文字,自创韩式英语词汇在年轻人眼里就是社交货币。
  看上去是不是有点熟悉?我们当下的互联网语境里,也经常出现各种yyds、yysy、awsl等拼音简写现象,年轻一辈认为这是潮流时髦的象征,我看不懂也理解不了。
  如今对于去汉化、全盘西化这件事,韩国内部意见其实并不统一,很想跟西方建立亲密关系,可骨子里的儒家文化思维容易产生冲突,既混乱又矛盾。
  有些韩国学者看到西方的文化殖民本质,担忧会对韩国文化认同造成威胁,呼吁恢复汉语教学;有些人心态依旧傲慢,看不起中国一切,坚决拥护去汉化。
  总之,如果民族思想层面不统一,就容易出现极端、古怪的思潮,例如邪教和各种人权组织,韩国女权魔怔化和韩国男权的反击,恰恰是思潮对抗的象征之一。
  叁
  在饮食方面,韩国也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本土美食的荒漠化,一个是外来饮食习惯的全盘接受。
  许多韩国人引以为傲的美食,是从外国引进后进行本土化改良。
  我们的炸酱面被他们直接搬过去,改一下酱料就成了「韩式炸酱面」;日本的寿司被他们改造成紫菜包饭,鲷鱼烧的模具都不带改,就成了韩国鲫鱼饼;韩国部队的锅,灵感来自于美国军队的剩肉剩菜......
  韩国传统饮品是大麦茶,现在已经被大街小巷的咖啡店取代了。
  韩国人对咖啡的喜爱一点都不亚于欧美人,即便寒冬大雪里,在街上也能见到裹着大衣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一杯冰美式。
  一方面是饮食文化被西化,另一方面是在三餐泡菜的习惯下,钠摄入含量普遍较高,韩国人经常会有水肿现象,所以需要依赖美式咖啡即时消肿。
  在韩国,遍地都是炸鸡、咖啡店,街边小吃,除了传统的炒年糕、鱼饼、米肠、紫菜包饭,就是各种经过改良的韩式中式快餐,例如汉堡、披萨、热狗肠,特色是含有非常多的芝士。
  这里我真的忍不住吐槽,韩国人对芝士似乎有什么执念,总能整出各种想象不到的奇怪搭配,排骨要裹芝士,炸鸡也可以裹芝士,年糕要加芝士,部队锅也要淋上一层芝士,无芝不欢。
  当然,韩国餐饮给我们的印象是讲究卫生,不仅灶台、厨具干净,处理食材也十分有耐心,小到一把葱都能洗个好几遍,让观者感到很舒服,这一点值得国内餐饮业学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韩国餐饮「标准化、精细化」的背后,是被低估的隐性成本。
  一盘卖相好看的肉,需要剔除筋膜、将不规整的边缘切除,最终处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近的方块,这个过程产生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而顾客需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这盘肉块的附加价值买单。
  除此之外,韩国在饮食方面的选择性真不高,本身地小资源少,大多食材原料简单,而且十分依赖进口,本国的农产品反而要比进口货贵很多。
  受「身土不二」观念影响,又让他们更推崇本国产品,自己给自己设限。
  我记得03年韩剧《大长今》在亚洲爆火的时候,国内许多餐厅都蹭了这个热度,开起韩餐馆,什么泡菜饼、石锅拌饭、参鸡汤,来来去去都是这几样。
  这些韩餐馆的结局,基本都以倒闭告终,因为在中国本土,这样的菜色毫无竞争力。图新鲜吃个一两顿还行,久了也就那样,完全竞争不过中国各地本土美食。
  如果有吃货被韩剧里眼花缭乱、品种繁多的韩食种草,想去韩国开展美食之旅,那么大概率会感到失望——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
  韩国的美食土壤真的太贫瘠,这么说吧,如果真要拍「舌尖上的韩国」,一集拍完时长还有剩,剩余部分要用大量风景素材填充。
  可韩国人不觉得自己吃得不好,相反,他们真的挺容易满足,我接触过的许多韩国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引以为傲。
  他们烤点五花肉,弄个炸鸡啤酒,搞点野菜拌饭,甚至煮个泡面就能吃得很香,喝口烧酒能爽得龇牙咧嘴,这倒不是演出来的。
  肆
  当然,我认为影响最深的还是宗教。
  1919年3月,朝鲜半岛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起义的青年学生大多来自YMCA(基督教青年会),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33个运动领袖中,有15个是基督徒。
  虽然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基督教却深深影响了一代朝鲜人,成为反抗日本殖民的象征。这也让韩国人信基督教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二战后,韩国经济崩溃,百废待兴,李承晚在美国扶持下成为大韩民国第一任总统。苦于日本奴化教育的朝鲜人,没有别的期望,只希望能过上填饱肚子,摆脱贫困生活。
  然而总统不这么想,他把心思全用在讨好美国上,为了报答美国老大哥的经济援助,1955年越战爆发,李承晚派了5万大军援助美方。
  朝鲜半岛笼罩在穷困、迷茫与绝望中,战后没有统一信仰,本土萨满教影响力也不够,这时候基督教开始攻城略地,创办学校、医院,大兴赈灾,免费治病施药,用韩文教学、传教......
  传教士对他们说:「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主依然爱你,会带你脱离苦海。」
  如此,既解决了民众的实际问题,又给予精神输出。此后韩国社会对宗教传播很宽容,对基督教的热情,连欧美人都自叹不如。
  可以说,韩国是基督教在亚洲影响最深的地区,全方位影响和改变了韩国文明。一到周末,韩国很多商店都会关门,去教堂做礼拜。
  同时,韩国也是基督教在海外传教士最多的国家。
  中国在他们眼里是一个超级大商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里数以亿计的迷失灵魂需要拯救」。
  在我看来,信教应该遵循自愿原则,不能被强迫灌输,被刻意引导,所以我国的公共场合禁止传教,这是违法行为。
  于是韩国人跑去中亚地区传教,足迹遍布各地,连阿富汗、伊拉克这些伊斯兰国家也不放过,相当头铁。之前我曾简单讲过,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者非常保守,欧美传教士都不敢在伊斯兰国家晃悠,韩国人倒好,直接雷区蹦迪。
  在2007年,一群韩国人跑到阿富汗传教,直接被阿塔扣留,死了两个人质。韩国政府苦苦周旋,支付大笔赎金后,剩余的人才被释放。
  韩国境外传教据说还有一个「战略目标」,那就是到2030年,将在海外拥有46万名传教士,听上去相当疯狂,只能祝他们好运。
  相比之下,韩国其他宗教的存在感特别低。
  萨满教作为朝鲜的原始宗教,根基太差,只有底层大众才会信奉,因此信奉萨满教意味着「无知、低俗、迷信」。
  从韩国影视作品可以看出来,萨满教通常作为神棍形象出现,作法神神叨叨,甚至有些邪门,却少有人黑基督教、天主教,那些拍出来的作品多是爱情片,以浪漫为基调,如《主君的太阳》、《神父教育》、《圣殇》......这也是潜移默化传播基督教的一种方式。
  另一个对韩国影响比较深的是佛教,受众仅次于基督教,在影视剧也有很多呈现,更多是祈愿、安抚民众心灵的作用,体现佛教的禅意、安定。
  所以,佛教寺庙经常被韩国人当作修养、避难、学习的场所。
  此外还有数百种小型教派,这里省略不讲了。
  韩国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只要能对圣经提出独到见解,即便教会只有你一个人也能自立门户。正因如此,许多野鸡教派拔地而起,每个教主都在给自己加光环。
  客气一点的,就说自己是上帝代言人,胆大点的说自己是救世主,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有犹太人内味)。
  为了吸引信徒,他们会根据韩国本土国情做改良,在普遍认可的宗教观里加入一些私货,使新教义看上去更自由灵活,奉行自由民主的新时代韩国人也会更容易被鼓动入会。
  他们精通金融投资,熟练掌握割韭菜技能,洗脑功力十分强劲,以熟人亲友为纽带,搭建起紧密的利益网,将镰刀挥向毫无防备的普通人,神学产业化算是给玩明白了。
  当一个成功人士「真诚」传教时,他可信度会很高,甚至让人觉得有机会实现阶级跨越。
  看起来十分离谱,现实中相信的人还真不少,结合财阀统治下的韩国社会,一切显得荒诞又合理。
  伍
  韩国作为东亚小国,它发展到当今的高GDP水平已经是极限高度,之前分析地缘格局的时候我说过,南韩地缘位置极差,一直在踩钢丝,唯一出路是抱紧美国大腿。
  最初它选择用资本来推动文化传播,结果发展越来越畸形,文化产品的制造不断朝着资本逐利方向靠拢。
  他们也想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惜输出的韩式元素流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独属韩国的内核输出,最终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但许多韩国人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文化贫瘠,反而集全世界文化精髓,在他们的挪用改造下焕发全新的泡菜口味,被打上浓重的韩式风。
  他们坚信,自己才是宇宙文化的中心。

夜空浮现海底龙宫五彩缤纷的鱼灯将夜空点缀成欢乐的海洋。游鱼是遂溪北坡人喜爱的传统活动。栩栩如生形态优美色彩绚丽在正月十五的遂溪县北坡镇北坡老圩,盏盏鱼灯汇聚成条条光河,带着璀璨光辉点缀夜色,让人仿简化了的GUCCI,花哨了的ETRO,浪漫了的FENDI男装周你变了!2023秋冬米兰男装周告一段落,又带来了最新的流行趋势和元素,无论是简约了的GUCCI,还是走路带风的FENDI,以及轻松有型的ZEGNA等,都让人感受到了新一股风潮的袭来。PRA出一口气,威少不忍了,开始反击!矛头指向詹姆斯,拒绝得寸进尺威少已经离开湖人队了,这是很多球迷都能预料到的结果。然而,让球迷想不到的是,湖人队竟然连续攻击威少。此前,湖人队要威少让出球权,威少做了,要威少打替补,威少也做了。把威少送走,威少峰回路转,K60又买了两斤焊条,门又被焊死了现在的中端机市场越来越好玩了,其实国内的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定下来了,高端除了小米冲击成功了,其他都在试探边缘。低端机基本没有手机厂商做了,很多小众还卖799以下的手机,但也只是刷刷存拿下奥迪订单推出首款VR一体机,HTC大步奔向元宇宙智东西作者徐珊编辑云鹏智东西2月13日报道,今天HTC在北京举办了旗下首款VR一体机产品VIVEXRElite的新品体验会。该产品采用了高通骁龙XR2处理平台,支持4K显示,并且支2022家居风云榜践行顾客第一打造服务标杆红星美凯龙用诚信服务持续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前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22年,重庆家居行业在经历了疫情高温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轮番冲击后,给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面对困局,有的企业茫然无措信心丧万亿咖啡市场行业从不寂寞库迪会是第二个咖啡陪你吗?2023年,对于从未平静的中国咖啡市场来说,注定又是特别的一年!2月6日,横空出世的库迪咖啡(COTTICOFFEE)宣布开启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2月6日至3月31日,六大系列70一A股公司创始人去世!2。3亿股份将办理继承2月13日,三力士(002224)发公司公告称,2023年2月11日,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创始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吴培生先生家属通知,吴培生先生因病不幸逝世。公告称,吴培随便聊聊关于财富货币和投资(七)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那时候能在市场流通的商品只主要有两类,一个是农产品,另一个是手工制品。虽然还有其他物品参与市场流通,但是数量相对较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个时期还是农业社会时期,湖屯镇起跑即冲刺,确保一季度开门红春节过后,肥城市湖屯镇各企业已经陆续开工,组织工人紧张有序地返岗复产。抓订单拓销路忙生产,企业撸起袖子赶进度,掀起新一轮生产热潮,确保实现2023年第一季度开门红。泰安鑫佳机械有限保利发展净利降30仍1350亿拿地负债达3639亿刘平为冲规模批量甩卖12公司回血财务承压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明鸿泽接棒铁娘子宋广菊一年多的刘平,在豪掷超千亿拿地财务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通过甩卖资产和压减分红继续推动保利发展(600048。SH)冲规模。2022年
A股有色金属行业低位绩优龙头名单(附股)消息面印尼拟禁止铝,锡出口,此前,印尼已经暂停了镍出口。基本面2021年有色板块,创造历史最业绩,有望在今年延续高增长。近期看,小金属有爆发迹象,有望引领有色。东方钽业,有粉丝可还中国股市被低估的三大锂电池行业龙头(附名单)锂电池具有以下四个优点第一,能量密度高,是普通电池的十几倍,高能量密度可以让锂电池一次充电后用得更久,续航能力更强,而且还能节约电池内的空间,使电池更轻薄,整体重量更轻。第二,使用南美心灵之旅智利文化之都海边的壁画之城瓦尔帕莱索若你千里迢迢抵达智利,却没有到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这座临海的壁画之城,那么你的智利版图,将缺少一块最色彩缤纷的拼图。Valparaiso是智利最为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时凡尔赛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室内装潢富丽豪华园林设计别具匠心法国凡尔赛宫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不修筑或至少彻底改建宫殿。在这一时期内,整个欧洲都在兴修宫殿。之前的世纪里也建造过许多宫殿,然而兴修活动从未这样集中智利吃货自由不得不说,现在的人真的是将见异思迁演绎到了极致。喝着智利葡萄酒,想去欣赏智利的酒庄风光吃着价格略贵的智利樱桃牛油果,想着在智利一定不会这么贵,一定可以任性吃。在国人眼里,各种好的智不同品种的茶叶,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作用?茶叶作为世界三大功能性饮料,又被誉为人体最天然最健康的饮料,坚持喝茶能够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还能促进全身的血液流动,及时将血管中的杂质垃圾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健康,爱乐养生正值夏季,拖累完尤文又拖累曼联,C罗该退了,否则下一个就是葡萄牙去年夏天曾经写过尤文为何因C罗的到来出现断崖式下滑,如今曼联的遭遇比尤文还悲惨,话不多说,直接纸面事实来谈C罗加盟之前两个赛季,曼联在索尔斯克亚的领导下,获得成绩如下1920赛季积全乱了!一场30令葡萄牙队队内再变天,22岁边锋给C罗一道无解题北京时间5月23日凌晨,在意甲联赛第38轮比赛中,AC米兰队在客场对阵萨索洛。这场比赛,米兰很快便进入比赛状态,而进球也是接踵而至,他们在第36分钟时便取得了3粒进球,吉鲁梅开二度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果园藏芳华葡萄初盈满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杨孝永摄初夏时节,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生态旅游示范区葡萄园里的葡萄正茁壮成长。葡萄长势良好,葡萄树下的溜达鸡,也与葡萄共生长。丰收年一定是阴天和晴天比例正好520周杰伦演唱会全网刷屏,本尊却忙着秀恩爱,晒十几万葡萄酒昨晚全网都在520这一天看周杰伦演唱会重映,千万预约人数也看得出时至今日,周杰伦的影响力依旧无可超越,他的歌声再次唤醒了无数歌迷久违的青春记忆。杰伦粉都在清一色刷屏,网友更是直呼回图说苏州园林(二)怡园怡园里面一片幽静,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慢慢地逛着。怡园,是个小而精致的园林,有其独特之美,尤其雨中的园林,更有味道。坐在小沧浪亭,看细如丝线的雨落在荷叶上荷塘里听雨声滴落于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