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医疗暴跌30,葛兰赵蓓的基金可以抄底了吗?

  最近的市场让人很陌生,指数天天涨,但手上的基金要死不活。
  去年火爆的核心资产跌成屎,消费跪了,白酒不香了,就连医疗也扛不住了。
  在二季度时,医疗和新能源、半导体一样,还是黄袍加身的好赛道,高呼yyds。
  但两个月后,医疗暴跌31%,赶上了白酒大半年的跌幅。
  医疗基金短时间回撤巨大,葛兰、赵蓓"医药女神"的光环也逐渐黯淡,从神坛跌落凡间。
  医药(疗)为何惨遭毒打?集采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医疗还能起来吗?
  财报季收官,我们从中报来找找线索。
  01
  中报业绩概览   1、医药大盘   根据东莞证券统计, 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总营收1.08万亿,同比增长22.2%,净利润1231.9亿元,同比增长45.9%。 行业取得这样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去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以及今年医药景气度回升所致。   但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行业营收增速14.6%,净利润增速22.2%。环比增速降低,这说明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行业的发展也将回归正常水平。   2、医药子行业   医药子行业较多,由于发展阶段和景气度不同,市场追捧的态度和给出的估值有明显差异。   a、高速增长的有:生物制品、医疗服务   生物制品   上半年总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5.5%,净利润186.6亿元,同比增长101.4%。二季度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32.5%和108%,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持续继续增长。   生物制品连续高增长,核心驱动是国内仿制药市场被集采压缩,推动生物药蓬勃发展。此外上半年新冠疫苗开打,由于迅速放量,对行业规模拉动明显。   医疗服务   上半年总收入461.2亿元,同比增长52.2%,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103.4%。二季度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6.8%和5.22%。   细分板块中,CXO保持在50%以上的中高增速,连锁医疗(眼科、牙科、医美整形等)因为去年受损于疫情,今年取得了100%以上的高增长。   正是因为亮眼的业绩表现,这两个细分板块是今年表现最好的医药子赛道。   b、中低速增长的有: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   医疗器械:上半年总收入1292.4亿元,同比增长43.9%,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68.9%,2021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和8.87%,可见增速几乎是断崖式下滑。   原因是由于去年疫情影响,很多医疗企业(医疗手套、口罩、新冠检测试剂、呼吸机等)爆赚,但今年不再具备这种条件。   中药:上半年中药板块总收入1665.8亿元,同比增长14.1%,净利润183.6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二季度营收增长8.9%,净利润增长53.4%,维持住了上升的势头。   医药商业:上半年总收入4320.8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增长29.5%。2021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94%和19.64%,环比一季度增速有所下滑。   c、不增反降的有: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   化学原料药:上半年总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5.9%,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二季度营收增速7.31%,净利润增速下降8.15%,不仅业绩增速降低较多,净利润已经是负增长。   化学制剂:上半年总收入1668.6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159.9亿元,同比增长7.9%。到了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6%和下降5%,同样是增速下降,净利润负增长。   化学原料药工艺成熟,技术壁垒低,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国内化学制剂以仿制药为主,正是被集采重点关照的领域,市场规模被压缩将成为常态。   02
  医药头上三把刀   从上可知,虽然各子行业的基本面各有优劣,但整体规模仍在增长,这也说明医药的成长性良好。   但从7月份开始,医药全行业杀跌,几乎不留活口。   这又是为啥?   综合来看,引发医药大跌的因素有集采、集采预期、估值过高,以及疫情影响消退等因素。   1、集采打残一哥   具体到医药企业,最让市场意外的是恒瑞炸雷。   恒瑞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132.98亿元,同比增加17.58%,净利润26.68亿元,同比仅微增0.21%。   糟糕的是二季度,营收增长只有10%,而净利润同比下降13%,这是恒瑞数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   业绩变脸的后果就是暴跌。   截止目前,恒瑞遭遇腰斩,市值蒸发3000亿。恒瑞曾是涨幅超百倍的"药茅",是典型的好学生,今年这种跌法把许多投资者搞懵了。   恒瑞的业绩困境,主要在于仿制药被集采重锤。   在第5轮医保谈判中,恒瑞丢掉两个重磅产品,其中就有市占率超过50%的碘克沙醇注射液。   此外中标产品报价较低,使得仿制药的销售额大幅下滑。   再加上创新药大单品卡瑞丽珠单抗,在今年3月份的医保谈判中降价幅度达到85%,这都影响了业绩的增长。   2、集采预期的恐慌   集采会大幅压缩产品的市场空间,对企业的的盈利能力造成显著影响。   这已经在恒瑞、乐普医疗、华东医药等白马股上屡屡验证,如果连龙头都扛不住,大多数医药同行可能会更惨。   正是在这种担忧下,一旦被扣上"集采预期"的帽子,不管业绩如何,先杀为敬。   今年5月,广东16省联盟带量采购名单中包含了对生长激素相关产品的指导意见,在该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的长春高新,开启腰斩之路。   7.30日,安徽宣布将对医疗设备和检测试剂进行集采。市场担忧此举可能会在全国推广,相关公司业绩恐暴雷,龙头迈瑞医疗单日暴跌17%、安图生物跌停。   8.22日,宁波医保局会谈进口牙供应商。市场预期如果牙科被集采,那么眼科也跑不了。牙科、眼科产业链双双爆锤,牙茅通策医疗接近腰斩,眼茅爱尔眼科跌幅超过40%。   综上,无论是长春高新、迈瑞医疗、还是通策爱尔。这些都是医药板块的明星股,曾经涨幅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市场的关注度非常高。当他们的走势崩坏,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恐慌,对整个板块的悲观情绪也会急速扩大。   所以集采可怕,集采预期也很可怕。这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只要一天悬在头顶上,这种不确定性就会让市场担惊受怕。   3、高估值的恐慌   除了集采扰动,医药此轮暴跌,还跟自身估值过高有关。   去年疫情爆发,医药医疗受到催化,迎来了超级大牛市。   巅峰时行业估值被炒到70倍以上,龙头股普遍100倍起步,可见市场之疯狂,泡沫之巨大。   就拿恒瑞来说,春节前估值高达104倍,就算腰斩也还有50倍。半年报业绩炸雷之后,市场发现50倍也不便宜,所以走势萎靡,反弹无力。   医疗服务是上半年表现最好的医药子行业,其中以卖水的医药外包(CXO)和自费为主的专科医疗为代表。   市场偏爱的主要逻辑就是集采免疫,但由于被资金集火猛攻,估值也被打的很高,CXO普遍在40倍以上,其中有6家在100倍以上。   同样的还有专科医疗。   在此轮调整前,像通策医疗、爱尔眼科、欧普康视、爱美客等估值均在150倍以上,在大跌后,也还有100倍。   虽然这几个细分板块没有暴雷,但业绩增速还是无法和估值匹配。当全行业下跌的时候,由于恐慌情绪传导,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牵连。如果再出现预期外的利空,高估值就会受到动摇,比如牙科集采,下跌幅度也会更为猛烈。   此外,去年很多医疗企业因为疫情赚的盆满钵满,但今年疫情消退,市场担忧这些公司的业绩难以为继,成为空头做空的主力军。   03
  医药能买了吗   1、医药长牛   尽管经常受到政策扰动,医药的长牛属性不改,板块批量产出大牛股,是A股的核心资产之一。   其实不止A股,美欧日等市场,医药都是机构超配的长牛资产。   医药行业长期走牛,核心原因就在于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这就决定了这是一个增量市场,而且看不到天花板。   而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医药市场全球第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以及无比广阔的成长空间。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2020年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88万亿,2016年来复合增长率达到7.5%。   此外,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医药消费意识觉醒,再加之老龄化社会加速,用药需求规模只增不减。   综上,医药的增量非常确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逻辑。   2、投资建议   既然医药是坡长厚雪的赛道,那经过暴跌之后,是不是可以抄底了?   以全指医药来看,暴跌后的估值来到37.12倍,略低于中位值;PE百分位43.19%,只比过去56.81%的时间低。   从估值波动走势来看,2015年大牛市时医药也曾到达过70倍以上的泡沫区间。此后经过了长达3年半的估值回归,一度被压缩到极度低估的25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此轮医药泡沫和上次接近,当前也正在向均值回归。从位置上看,已经靠近30分位值的低估警戒线,处于合理的状态。   根据医药的长牛属性,每一次挖的坑都是黄金坑,因为从坑里爬起来,以至于再创新高都是大概率事件。   但无法确定的是这次估值回归是不是也要用时三年,或者估值同样被压缩到25倍区间。如果真要跌到25倍,潜在的下跌空间超过30%。   而医药本身的位置也不算特别低,特别是刚刚经历了一轮牛市,调整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市场的短期涨跌不可知,操作上需要非常谨慎。如果担心还会暴跌,那就耐心等到低估以后再布局;假如害怕踏空,可以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采取分批买入的策略。   如果涨了,哪怕买的少,但没有浪费千载难逢的调整期;如果后面接着跌,也不怕,因为有充足的子弹可加仓。   很多人总是喜欢满仓或者加杆杆梭哈,但30%以上的跌幅极有可能把人搞崩溃。如果忍不住割肉,或者爆仓就更糟糕,因为就算后面涨起来,涨的再高,都已经享受不到了。

海南的未来你真的看懂了吗?未来的海南将有多重身份自海南成立自由贸易港以后,海南就占据了热度的前线。海南如今的发展可以说是升空的火箭,正在朝着太空的高度飞去。都知道海南未来是自贸港,但除了自由贸易港,海南未来可能还会多出几个身份,卓越深圳土拍陪跑,斥资百亿北京拿地,掌门人曾卷入贪腐案文AI财经社田晏林编辑董雨晴继北京首批集中供地告一段落后,5月13日下午,深圳也拉开了首次集中供应土地拍卖的序幕。但作为深圳本土房企的卓越地产此次却在陪跑,与前两日在北京拿地时的凶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北京杭州上海居前三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4日电13日,智联招聘课题组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北京杭州上海位于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前三名。其中,北京百余个项目落地北三县,副中心与北三县政务区域通办启动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水之隔的河北省廊坊北三县迎来更大产业发展机遇。5月13日,在北京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上,两地现场签约39个项目,涉及产业公共服务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意向第十三届北京茶博会开幕4月23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本届茶博会以茶润春色万象更新为主题,展览云集了西湖龙井贵州绿茶恩施富硒茶10年收入3。6万亿,彩票行业却被质疑?3个月销售800多亿,谁在买这些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91981亿元之多,这个数字相比前几年有了明显的增长。不过不管我国居民收入情况如何增长,股价疯涨4倍后爆连环雷!投资人暂缓投资,存坐庄黑幕?6。5万股东周末无眠每经编辑杜宇十连阳后,妖股ST众泰(000980)的疯涨之路戛然而止,有投资者认为,或将开启下跌模式,发生了什么?此前,ST众泰存在着业绩亏损生产停滞退市风险控股股东破产等诸多利空现在想开个夫妻老婆店,选择什么项目,能每个月稳妥赚一万元呢?这是一个粉丝的问题。实话实说,目前市场上开实体店的,日子都不太好过,特别是一些投资比较大的,有时连房租都保不住,那么,现在想开个夫妻老婆店,选择什么项目,能每个月稳妥赚一万元呢?我汽油柴油价格再上调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安蓓)继4月28日小幅上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5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油汽油柴油价格再上调每吨均提高100元据新华社电继4月28日小幅上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5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00油价喜迎上调,今日5月15日,加油站最新油价调整后92号汽油价格今日油价最新调整消息今日2021年5月15日,星期六。中国的成品油油价即将七连升!!车主们加一箱油将多花4元。92汽油元6。74升(0。08元),95汽油元7。23元升(0。09元
稻米行业大洗牌,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前文已述,这轮稻米行业重新洗牌,对于企业掌舵人来说,将是一场长期的起码持续35年的全方位博弈。凡事谋定而后动,做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央行稳中求进我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强化跨周期调节在今天(1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1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基于我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形势变化,强化跨周期调节。刘国强关于央行对微信支付宝收款码的一些政策,大家怎么看?这两天都在说的这个事儿央行近期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3月1号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并不是说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了,而是不能再用于经营场所。那么,问题来了,这对咱百普赛斯董秘回复公司已开发出奥密克戎Omicron突变毒株的抗原抗体假病毒及ELISA试剂盒产品百普赛斯(301080)01月1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请问公司目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新冠病毒,是否有开发出对应的重组蛋白?百普赛斯董秘投资者您好!公司已看门人莫成违法者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证监会正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证券欺诈造假背后的中介机构不勤勉尽责等违法行为。公布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证监会共查处中介机构违法案件80北向资金大幅加仓股名单1月18日,北向资金净买入23。35亿元,为连续第3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深股通净卖出19。60亿元,沪股通净买入42。95亿元。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1月18日共有667只股持房价太高影响到底有多大专家解读房价太高,影响巨大,影响教育影响医疗影响婚姻影响生育影响经济增长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削弱了出口国家的竞争力,挤占了消费和投资,加大金融风险,加剧了社会焦虑和社会矛盾地产的收并购得指望谁来出手目录一国央企当前并不热衷收并购二地产收并购的隐形障碍三收并购市场还是得指望优质民营房企出手笔者按房企面临的困境要比想象中严峻很多。2022年开年至今,两家头部房企的股债出现暴跌,几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明晰来源中国证券报今年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将在2022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16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坚持稳字当头和改革攻坚,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海力风电跌3。77超募17。6亿今年市场空间或降45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9日讯海力风电(301155。SZ)今日股价收跌3。77,报106。32元,振幅4。55,成交额4。45亿元,换手率8。12,总市值231。13亿元。2021年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将出来源经济参考报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系列政策研究提出振作工业运行的针对性措施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记者从1月18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围绕经济平稳开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