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迈入四季度,限电限产下的涨价反应何时消退?

  受限产限电等多重因素影响,8、9月我国多种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5%,环比上涨0.7%,煤炭、黑色金属、有色、化工、化纤这五个领域合计贡献了八成以上同比涨幅。引得中下游企业大呼"伤不起"。
  无锡莫莱斯柯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涂料的生产和进出口销售公司,主营产品是压铸行业使用的离型剂、润滑剂以及周边辅助设备和材料。虽然公司产线能耗不高、没有限电限产,但其生产用原材料——硅油乳液(工业硅/单体硅产业链中的产物)在9月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硅油乳液价格9月比8月涨了40%,而硅油乳液占到了我们公司终端产品成本的40%。"该公司负责人说。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的毛利率开始下降。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的主要客户基本上是国内各大汽车零件制造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公司暂时不想涨价,目前只能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几乎没有其他适合的解决方案"。
  进入四季度,这些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种现象何时消退?
  对此专家们的看法是,从限电限产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分析,四季度我国内外需可能同时出现减弱,而双控和煤炭短缺的因素虽短期内将持续,但随着各级政府以更精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情况也会有所好转。因此原材料价格将出现回落。
  限电限产与双控考核密切相关
  事实上,我国的能耗双控由来已久。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同时,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把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推进节能减排。在这期间,节能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能效水平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总量却大幅增长。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即在控制能耗强度的基础上,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刘晓宁等发布的研报显示,从实际完成情况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了50亿吨标准煤以内(49.8亿吨),但单位GDP能耗仅降低13.2%,且从各省的能控情况来看,部分省份未完成能控目标,仍有较高的节能减排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分省(区、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等指标公报》,2020年,内蒙古、辽宁、浙江、安徽、河南、广西和云南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甚至出现正增长。
  2020年浙江的限电限产曾引起大家关注。2020年12月11日,浙江省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全省能源"双控""减煤"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听取浙江发改委关于能源"双控""减煤"任务方案的通报,对攻坚行动进行再部署、再落实。随后,浙江义乌、金华、温州等地的多家企业接连收到停电、停产的通知。义乌路灯甚至一度关停。
  进入2021年,尽管目标任务年初早已锁定,但是年中的统计数据却不乐观。国家发改委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直接点名: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地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此外,还有10个省份的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不容乐观。
  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
  "今年的能耗强度要求没有加码。"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8年要求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2019年要求下降3%左右,2021年同样要求下降3%左右。
  罗志恒分析,今年完成目标的难度客观上有所增加的原因在于:一是产业结构变化。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依然表现出较强外需拉动的特点,中国承接了境外生产,出口超预期带动工业部门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较快,而第二产业单位耗能高。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反复等原因,第三产业恢复较慢,过去通过发展第三产业降低能耗的方式受阻。2021年上半年第三产业GDP占比为55.7%,较2020年的56.8%有所下降。这种产业结构变化客观上造成能耗压降难度大。二是边际成本递减,意味着即使面临相同的目标,降低能耗的成本也会增加。
  "能耗双控是一个持续执行的长期政策。由于地方政府在今年前期执行进度显著偏慢,时间仅剩一个季度,因此选择突击完成。"罗志恒说。
  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经国务院审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的地区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奖励;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的地区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对进度严重滞后、工作不力的地区,有关方面按规定对其相关负责人实行问责处理。
  一位地方经济部门官员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次限电突然爆发,集中在9月下旬,正在三季度末考核期,不是巧合。"
  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四季度乃至今后几年的双控形势,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涨价反应何时消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5%,环比上涨0.7%。8月PPI与CPI剪刀差达到8.7个百分点,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价格传导过程不通畅,中下游企业正在承担较高的成本上涨压力。而一些原材料在9月出现了更大的涨幅。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短期来看,限产限电等措施让中下游企业承压,但这种影响不会长期持续。1月至8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仅为2.9%,较1月至6月7.8%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这背后是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上半年,国际上许多国家因为疫情防控政策收紧,钢铁等产品无法自产自足,因此使得中国的外需旺盛。而随着全球疫情的缓解,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需求也会下降。当中国的内外需求同时减弱时,原材料价格将会回落。
  "在落实双控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当前部分地区的做法行政化色彩较浓,应该建立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标准来限制企业的不当用能行为。另一方面,各区域、各行业、各企业的情况有差异,不宜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办法。各级政府应把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作为主要抓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问题。"王卫权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方案》中有两个要点值得关注:一是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方案》提出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二是强调能耗强度要大幅下降。国家继续将能耗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合理设置能源消费总量指标,并向各省分解下达能耗双控五年目标。
  "针对国家层面刚提出的这个方案,各地方还没来得及出台具体的细则,所以导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混为一谈。预计到今年年底,应该会按照新方案统一计算。也就是,拓宽可再生能源的用能空间,同时加快技术改造、循环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产能也会随之释放。因此我们认为,双控政策对于经济运行波动性的影响是比较短期的。"郭焦锋说。
  另一个导致限电限产的重要原因是电力供应紧张。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冬季电力保供。必须坚持"限电不拉闸",科学安排有序用电,严格落实有序用电,严禁拉闸限电。部分时段必须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协调好保障民生用能和部分工商业生产用能的关系。为此,我们组织各地和煤炭、电力、天然气供应企业建立了可中断调峰用户清单,制定了压减预案,必要时科学有序实施"压非保民",既要兜住民生用能底线,也要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煤炭短缺问题,国家发改委同日回应称,今年以来,受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和国际大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煤炭消费超预期增长,供需偏紧。今冬明春采暖季煤炭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通过进一步增加产量、增加进口、动用储备资源和社会库存,煤炭供应是有保障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双控因素方面考虑,限产限电可能会持续到年底,目标任务完成仍然艰巨;从电力因素方面考虑,电煤的供应量和价格取决于政府的调控力度,现在发改委等部门已经采取了多方面举措,供需紧张的局面应该很快就会好转。

油价调整消息今天12月15日,加油站调整后各地9295号汽油价格进入本周,原油价格看起来没有了上周的强劲走势,除了周一收跌1左右以外,周二盘中虽然有过一次快速上涨,但是目前依旧没能翻红,布伦特原油再次失守75美元桶整数关口,周线暂时也显示下跌1大衣哥前儿媳遭封杀?山东直播电商管理集团是啥来头?我们来看看今天,有网友在网络上上传了这么一段视频,视频显示,山东直播电商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表示他们高度关注大衣哥原儿媳陈亚楠事件,认为陈亚楠私德不修,给行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不良影响,为了统计局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43亿元,同比增长3。9比2019年11月份增长9。0,两年平均增速为4。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266亿元,增长5。4。扣除价格因国家统计局11月汽车行业缺芯状况有所缓解,汽车产量同比降7。1据中国网,12月15日,国新办就2021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答记者问时表示,11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6,比上国家统计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稳步提升,内需仍有巨大潜力澎湃新闻记者周頔侯嘉成12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消费对经济海湾国家推动清洁能源建设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核心阅读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近年来,海湾国家不断探索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以降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努力实现经济巴哈马一个靠薅美国羊毛富起来的黑人国家我们知道,世界霸主美国通过美元经济一直在薅世界人民的羊毛,但它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岛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地薅美国的羊毛,而且,一薅就是100多年。这个小岛国就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以东,加勒比又变了!从放低身段到提高标准,这些城市人才如何落户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先后出台引才新政,从落户住房福利待遇等招贤纳才。部分热门城市在放低身段引育人才的同时,也提高了人国家统计局三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12月15日,国新办举行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中国现在人口形势以及新的生育政策将对中国现在以及未来的国民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跌至低点?尿素连续暴跌,本周价格是涨是跌?你想要的消息来了尿素连续几周素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山东河北山西等主产区低端价格跌至今年5月末以来最低点。供应方面,气头企业陆续开始停车减量,但整体天然气供应情况好于预期水平山西煤头企业开工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李克强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
2021年全国碳市场交易额逾76亿元来源中证报本报记者刘丽靓2021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元宇宙细分赛道人脸识别,未来发展大趋势,真正龙头仅这四只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时代已悄然到来,刷脸逐渐成为了新的风潮。在人脸识别技术商业化应用领域不断扩张的趋势下,刷脸办事正愈发常见。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2022年投资的几点思考2021年A股基金平均收益率在6左右,中证全A指数倒是有9。17的收益率。市场呈现震荡格局,市场热点出现了比较大的轮换。茅指数垮台,宁王崛起。大盘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等有明显风口掘金!2022年六大热门行业看过来点蓝字关注,不迷路能源变革加速风光储持续景气近日,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到,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从一系列顶层规划来看2022年,美股欧股国际油价怎么走?预测来了视频加载中央视财经(记者张曼曼)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52年来最低水平,就业方面的进展使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而这将在短期内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压力2021年新增资金争相涌入A股科技与新能源最吸金证券时报记者毛军2021年A股在平淡中结束了一年的交易,在这平淡之下却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全年成交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规模创纪录地突破25万亿元,北上资金全年净买入首次超过40002021鲁股表现概览赚钱效应明显!50只个股涨幅超50经济导报记者时超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在医药板块带动下继续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57报3639。78点,深证成指微涨0。41报14857。35点,创业板指微跌报33房产税来了?任泽平预言,这16城有可能先试点有关房产税的消息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21年4月,中央文件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2021年5月11日,住中成药概念股的春天来了,你持有个股吗?中成药板块疯狂爆发,而且中成药爆发已经好些天了。你持有中成药概念股吗?而且看我头条的可能知道,我提醒中成药概念股热点已经好多天了。机会还多。因为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房企苦修内功穿越周期文余燕明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重申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还有一个新的提法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德媒西门子总裁警告不要对抗中国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2022年1月1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2021年12月30日报道,西门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兰布施警告不要与中国发生对抗,并呼吁采取尊重的方式。报道称,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