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城投能破产了,政信必然暴雷?

  这篇文章也是上段时间发布说明了这个问题,随着监管的趋严,经济的下行以及企业经营情况的恶化,无论是信托、资管计划还是私募基金或者定融计划等,目前出现逾期和暴雷的现象是越来越多。
  目前业内公认风险比较小的区域,大概就是江浙沪和山东等经济强省。其他省份都是要挑的,直辖市除外  。
  引用一句话" 半吊子投资人从半吊子销售那里买到了半吊子机构发行的半吊子项目。  "选择项目首先肯定根据【城投平台的核心是什么?为甚么我要选择它】来选择项目,其次最重要的是谁来负责这个项目后续跟进,而不是买了项目后等就行的!
  政信项目跑路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受公众监督融资平台,但国家并不会出台相关措施来强制地方融资平台按时还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与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相悖了,融资也是需要市场化,遵循市场规律的。
  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出台并实行 "地方政府债务终身问责" ,比如前任官员离职了,留下的债务问题,不能拍屁股就走了,撒手不管,没处理好的债务问题伴随到这官员的终身制,以此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
  之前可以和银行理财一较高下的信托,自从2017年达到26万亿规模巅峰之后,现在规模上节节败退,从地产到资金池,从资金池到消金,从消金到工商企业类融资,最后到政信,然而基建政信竟然久存至今!现在政信非标管控,地产管控,更加严格的标准让信托脱离刚兑走上正轨。
  但是今天说到所谓政信类地方债所信仰,那是指以前政信债不要说发生坏账风险,甚至连违约的风险几乎都没有,仅仅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债券市场刚兑的不断打破,才有少量零星的政信类地方债出现违约,媒体一般报道这类事件时,就扣上了政信"踩雷"的帽子。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政信收益低,不计较的客户还能捏着鼻子做几个,更多的投资人是一点都看不上,一个县级市一年募资十几次,没有人大决议,没有财政局出函,只有城投公司担保,遇到行政级别低的地区,可能融资方还愿意抵押郊区的一块地,地级市的平台融资,除了信用担保,基本什么抵押物都没有,收益降到最低6%,爱做不做。
  看到这情况,投资人一赌气,心想:我不做了,大不了等几年再说,手握大几百万上千万,每年少收几万块利息,对咱没影响。
  政信项目为何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第一、之前违约的政信项目,当地政府都会明确给出还款方案;
  从去年到现在,听说的政信项目延期的案例,大概都有十多个,这些项目,我都在持续关注,大部分是在半年内连本带息全部解决掉了,就连最让市场担心的GZ省,也在一年内给投资人兑付了80%的本金,还有云南政府的强烈回应 【云南昆明强信心,签订到期债务"零违约"责任书】 这要比市场很多延期的工商企业项目有良心的多。
  上海陆家嘴金融知道某些地方政府跟普通民企打交道,有拖欠账款的毛病,可是没有哪个政府敢和正规金融机构这么搞,如果真把金融机构逼急了,请几个媒体记者一报道,再把融资方和担保方一起起诉到法院,不管官司打不打得赢,那这个地区的名声一定是臭了,以后也很难通过金融机构募资了,哪个地方政府不是在举债发展,信用一旦破产,基本就没得玩了,对此,GZ省的政府应该是深有体会。
  说实话,有些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还真不怕你告,反正都穷得叮当响了,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但是上级政府要脸啊,所以最后还是有人管。
  如果是行政级别高的地级市那就不用说,偌大一个地级市,每年GDP上千个亿,手上资源多不说,关键是违约成本高啊,当地政府一旦有违约问题出现,那立刻会有一堆债权人上门来挤兑,本来是3个亿的债务要还,没准一下就变成30亿了。
  此外还会影响接下来的招商引资工作,谁也不愿意和不讲信用的政府打交道啊,没人去投资,还怎么发展经济,经济不好,后面就会衍生出一堆的问题,比如就业问题、人口流失问题、养老金不够等等,这就是"违约成本",有的事情,做成了不一定能有多大好处,但是搞砸了,那后果非常严重,这种情况下,这事儿吧,大概率能成,比起趋利人更有动力避害。
  第二、2018年、2019年,中央大力支持各地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满足当地的发展所需。【坚决遏制地方隐性债务,3万亿地方债"整装待发"】
  有的投资人做项目喜欢看融资方的财报数据,其实如果是政信项目就没必要了,真的,因为这些城投公司的信用是和当地政府信用绑定在一起的,如果这些公司违约,媒体会直接把矛头指向当地政府,不会提是哪个城投公司,而且所谓的城投公司,里面的资产、营收、利润也都是地方政府一手安排的,这些公司的董事长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公司主营业务有哪些,这要是普通民企老板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于城投平台这就在正常不过了。
  到这儿,大家应该就可以明确一点,政信项目违约成本太高,对于当地政府名誉影响更是大。
  投资人清楚这一点之后,肯定更乐意通过政信项目的方式直接把钱借给融资政府了,因为安全度一样,收益更高嘛!
  融资政府和中央也清楚这一点,既然不管怎样都要还钱,何不把钱通过低成本的债券和银行贷款这些渠道,来获得资金呢?之前也是有解释过 【为什么说政信城投债稳?低成本资金是主战场,全用低成本资金?慢】
  有人担心政府会破产会耍无赖,多虑了,因为政府是有征税权的,中国政府还可以收"土地出让金",这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啊!
  有读者留言问,说有些施工单位干了城投公司的项目可是钱款不太好拿的事情,这个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情况,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资金优先拨付的现实。
  第一最优先拨款:农民工工资。 尤其是年底的时候,再困难的都要把农民工公司拨付了;
  第二次优先拨款:向散户募集的资金。 比如像我们这类定融政信的散户资金,因为这类资金的成本最高,涉及人数最多,一旦违约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最不好,有些地方政府平台甚至都是很反感定融政信类的募资方式,怕影响不好;
  第三次优先拨款:外地金融机构的钱。 政府平台很难有更好的办法反制这些金融公司,您不还它钱,它就跟您协商、沟通、发律师函、甚至起诉您,然后冻结您政府平台的公司银行账号,甚至连担保公司一起跟着受牵连,这种很难受。
  第四次优先拨款:当地的金融机构。 这类金融机构不仅要长期在当地混,而且还要受当地的监管,这类机构更好谈,就比如去年湖N那边某领导给当地金融机构放话说的,你给我续贷,我还你利息,你不给我续贷,我不仅不还你本金,我还要找JW的查你。不过这仅仅是个段子的演绎,何止湖N那边是如此的,其实就连美国的国债放出去后,它其实压根就没打算过要还,它只需要到期滚动续债,每年把利息还上就可以了,实际上是不用偿还本金的。
  第五次优先拨款:这时候才是一般的施工单位的一些款项。 以前很多施工单位的部分工程款都是施工方在先垫付,应该是从今年开始,不允许再垫付,以杜绝施工工程中偷工减料。但一般施工单位都是在当地揽活做,不仅平时各个部门要监管着您,以后还有很多优质的项目等着开发,当这次政府平台很困难时,施工单位帮着撑一撑,下一次给您一个更优质的项目,那不就赚回来了啊!如果您这次不配合,下次有好工程的时候就给您穿小鞋,看您配合不配合。这就是像某位读者说的,有些工程款,尤其是尾款不太好要的原因,另外政府平台很多时候还要拿这些尾款来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社会就是互相牵制中前进的。
  最后偿还:才是银行的钱。 给大家说个段子,前段时间一家政府平台他们跟银行是这么对话的:以前的银行贷款快要到期,要不就续上吧,如果我们把钱拿来还了,然后再贷的话,还要惊动政府平台那边更高层领导和银行那边更高层领导,惊动了后还是要贷款,不如直接续贷省事,还不用麻烦更高层领导,然后银行那边就答应给续了。还有一个近期案例,是一家信托机构的数亿资金快到期了,信托不再给续贷,然后政府平台找银行贷款来续上,刚开始时银行支行那帮人这查那查,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最后还差两三天信托那边资金就快到期了,然后政府平台这边动用高层领导和银行那边更高层领导沟通后,银行高层直接给的死命令就是:限当地支行工作人员在两天内把资料准备好,然后支行的那帮人加班加点的搞完,最后钱还是及时的放到了政府平台公司账上了,这些都是最近我们身边发生过的真实案例。
  因为我们不像美国,美国的地方政府是允许破产的,但国内坚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历史上也没发生过有跑路或者破产的政府平台,最多就是被并购或者叫资源整合,其实政府平台一般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低。在50%-70%之间的比较多,哪像一些地产公司动不动就80%,甚至9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 而网贷平台公司有些更狠,还有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净资产为负的公司,比如这段时间已经出现重大危机的网信,还有极个别的上市系P2P公司,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当别人抽贷时,你不违约谁违约啊? 如果负债率控制的比较低,净资产比较充足,当真的发生机构抽贷时,如果续不上,大不了把一部分资产处理掉就可以了,政信类地方债的信仰除了有隐形的政府信用在里面兜底外,手里优质的资产合充足的净资产率也是有信仰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是有些政府是"无限政府",它可以自行决定征不征收、征多少税、征什么税,(备注:中国政府还可以卖地)这样的政府怕是很难破产的。

年轻人注意控制好四大消费,掏空钱袋子,你都占了哪几项?随着网络的发达,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都可以通过网络传到大家的耳朵里,而现在老一辈人也开始渐渐退出市场,90后和00后正在逐渐成为当下社会的消费主力军。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对全球通货膨胀来袭,货币贬值,普通人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钱袋子?神仙也没有办法。全球都在货币贬值,物价猛涨,中国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在经济衰退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咱老百姓钱存银行吧,利率太低,永远跑不赢通货膨胀率,表面看着还是一百元,实际上内里己做T降低成本战法在我们的实战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大盘指数或个股持续的下跌调整,如果没有及时脱身,深度被套也是很常见的。那么,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呢?一种策略是割肉,眼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富有国家美国被剥夺了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称号,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麦肯锡公司在一份报告中宣布了全球财富排行榜的变化,首先爆料的彭博社表示,中国的价值从2000年的7万亿美元飙升至许国俊,被强制遣返回国!新中国最大银行资金盗窃案,涉案40亿元!案件细节公布(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20年前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的三名主犯之一许国俊近日被强制遣返回国,至此,涉案资金高达40亿元的开平支行案三名主犯已经全部追逃回国。涉案资金达40亿元三名主犯11。19日晚上发布的公告公告集锦(000422)湖北宜化拟参加土地使用权竞拍(000544)中原环保投资建设新密市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并成立项目公司(000551)创元科技控股子公司苏州电瓷在国亲哥哥借给我60万买房,每年收取1的利息,这样做合理吗?身为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亲哥哥愿意借给你60万买房,而且每年只收1的利息。他不但是你亲哥,还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我们只需要计算出,你哥收取的利息有多少。再和银行购房为什么有些专家每天都是晚上说当天的股市,然而对第二天的股市却无准确的建议?任何专家只能分析当下,不能预知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只看见专家在每天大盘收市后就开始说当天市场的行情走势,然后预测后期可能的走向,有对有错,有的庄家更是次次精准判断失误,是因为中国央行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夏宾)中国央行19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11月22日上市公司发布最新事项公告精选(四)1三夫户外(002780)公司将向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各雪上项目国家集训队赞助XBIONICXSOCKS品牌产品,成为国家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队供应商。2睿智医药(3001深挖京味富矿,凸显城市特色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蜜来哎冰糖葫芦儿哟!传承百年的叫卖声,曾是胡同里小贩招揽顾客的方式,也是北京消费生活的独特剪影。如今,久违的叫卖声又出现在了高端商场里,为北京的消费场景平添
布林肯抹黑中国投资非洲基建,被尼日利亚外长当面反呛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声称,美国谋求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无关,而是旨在提高非洲的基础设施水平,并让各国避免债务缠身。尼日利亚外长当面反呛称,中方世界十大超一流的农机巨无霸一美国约翰迪尔(经营规模297亿美元)约翰迪尔是世界领先的农业和林业领域先进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拥有着180多年悠久历史的世界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巨头,是主要的建筑草坪和场地养护景观工程2022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有多大?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又一家大型民营医院被收购了复星医药又要买下一家大医院了。作者萧秦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斥资8亿!复星又收了一家大型医院复星医药又要买下一家大医院了。11月9日你经历过的最惨的一次亏损是什么样的?谢谢邀请!往事不要再提,股市尽是陷阱!若说亏损,自是在股市中,要说亏损最多的一次,也是在股市里,一天亏损近三万呀!说起来都心痛!!如今远离股市,心态平和!也奉劝工薪阶层,为了身体健奔驰E级拿下10月销冠,C级车市场大幅反弹来源中国经济网王跃跃随着芯片短缺危机得以初步缓解,国内车市也随之好转。作为驱动车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国产C级车市场迎来了更大幅度的反弹。数据显示,10月,国产C级车的累计销量为655什么是马耳他投资者签证?马耳他投资者签证(MRVP)是境外投资者合法获得有效的欧洲永久居留许可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于2015年正式启动,在投资居留计划下,外国公民可以快速获得马耳他永久居留许可。它允许投中国股市千亿赛道氢能源迎来第二春,这十大龙头强者恒强板块上氢能源板块爆发,中泰股份阳煤化工京城股份美锦能源东方电气阿科力春晖智控涨停,厚普股份富瑞特装等涨超10,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已经2025年规划要达到1万亿的产炒现货白银,现货黄金为什么老是亏损?你好,我是头条作者暮夜点金。金融行业从业十年,专注投资风险控制,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炒现货黄金,现货白银老是亏损,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亏损最大的原因之一频繁交易。现货黄金打工人如何财务自由来源新浪财经如何实现财富自由,胡润今年公布了在我国实现财富自由的门槛,一线城市最低标准1900万,二线城市最低标准1200万,真是打工人看了流泪,中产阶级看了沉默。这个标准十分不接首日火爆后理性回调北交所首周交易扫描经济观察报记者姜鑫李沁伴随着2021年11月19日收盘,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开市后的首周交易划上了句号。数据显示,北交所亮相的这5个交易日里,累计成交210余亿元,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