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房价还要涨?央行直接给了明牌

  这两天重磅的发布太多,有点目不暇接。
  一面是国家统计局数据开局平稳;
  一面是刘鹤出席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会议,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另一面,几个小时后,央行发声,其中有"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
  看的我都有点眼花缭乱,连翻重拳出击搞的脑壳都有点昏昏然。
  已经已经有人在问,是不是又到买房的时候了?!
  简单捋一捋,因为这些关系到就业,也关系到房地产。
  (一)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相关数据,评价是开局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老实讲,这个数据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我仔细找了下,一季度国内GDP是270178亿,而进出口总额是94151亿元,两者不直接关联,但从进出口与GDP的比值达到34.85%,也能意识到进出口在经济中的分量。
  所以前天我在文里说过,众人担心的中美脱钩短期内是不会发生的,真脱钩了就等于互相捅刀都得重伤,但是作为发展中的我们伤害会更大。
  保持合作不脱钩需要巨大勇气、更是大智慧。
  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收入,数字还挺让人惊讶的,不是因为低,而是我感觉挺高的,毕竟起码还有6亿人人均月收入不足1千的。
  统计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9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9%。价格因素占1.2%。
  啥叫可支配收入?
  直白点说,可支配收入就是工资、兼职薪酬、开滴滴赚的钱、出租房子赚的房租等等加起来的收入。
  那个数据换算下来,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448元,人均月消费支出2131元。
  我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会感觉,一家三口赚的还没六千多,咋花出去六千多呢?!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个数字跟自家真实情况差不多。
  但是这个统计数据可能并没有包含房贷!
  我翻了这两天发的文件,也没找到人均消费支出里包含房贷。
  换句话说,如果人均支出里没有包括房贷,那么加上房贷的话说不定支出就超过收入了!
  而且,绝大部分只有工资收入,并没有什么开滴滴赚钱、出租"闲置房产"收租的来源,所以人均月收入3448还是跟别人"平均"来的!
  上面表里,1-3月份平均工资收入是5871元,平均到每个月就是人均1957元!
  这才是大多数只靠工资的人的平均收入水平!
  而且这么看平均消费支出就明显大于工资收入了。
  而且这里头应该没包含房贷支出,侧面也说明很多人在买房前不但掏空六个钱包,还房贷也要全家一起还。
  不单是收入,连支出我们都是跟老马一起平均的。
  相比支出,收入真不算高。
  (二)
  4月18日,刘鹤出席的物流畅通促进会议上,要求"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在这次会议上提到一个重磅消息,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啥意思呢?
  按隔壁刘大爷的话说,就是经济稳定性还是偏弱的,现在是想着法儿精准浇地,哪块弱就浇哪块地,而不是大水漫灌;
  说白了就是给一些板块放放水,但这个水也不是一下子放完的,肯定是优先科创和物流上用扶持贷款长期做的,不过但凡刮着边的应该都能有很长一波红利。
  这么理解方向应该没错的,而且表明着重在科创和物流上,似有似无的脱钩和疫情都在给咱们反复提醒了。
  没过几小时,央行就说已上缴6000亿结存利润!
  前面刚刚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才释放5300亿,这还是间接的。央行上交的这6000亿是比0.25的降准还厉害,而且是实打实的现金,直接就能花的!
  报道说,这些钱是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等于是给很多地方政府做补贴的!
  赚钱的省市、国央企,最后很多钱是用在不发达城市的教育、医疗等等,这就是宏观调控的一种。
  但同时说明,不发达区域的经济、企业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更脆弱!不支持说不定很多地方的C政连工资都发不足了。
  (三)
  同一天,央行、外管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
  《通知》里囊括了23条举措,包括对物流、支农、粮食、煤炭、外贸、受疫情影响群体等等的金融支持。
  其中与基建和房地产有关的有两部分:
  一是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加大对水利、交通、管网、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惠民生、补短板项目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动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实物工作量;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二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面两条,映射更多的是保就业,有就业才能促经济。
  为啥会开口发布这个,一图看清所有:
  房地产的销售、拿地、贷款、按揭等等统统都在降低,不得不说的是这涉及到几千万人的生计、就业。
  房价升跌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交易量降的太厉害就等于就业人员狂降,没活干可不就得失业嘛,这才是最受不了的地方!
  不论是新基建还是老基建都是解决经济增长、保证就业的不二选择,毕竟不论高科技产业再怎么发达,可产生的就业岗位并不多的。
  基础建设不同,产业链上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岗位。
  而房地产更不用说,它虽然是"渣男",但是确实香啊!
  能吸纳众多产业链创造无数就业岗位。
  3月份以来上百个城市的银行在自主下调房贷利率,下调首付的城市同样不少。
  现在央行直接把话"明牌"了,房子涨不涨不知道,但是肯定是在促进房产交易量的,交易量上去了就能把房地产经济拉回来。
  现在的政策看来,今年第一位的应该是保就业、保增长!
  必须得有足够的岗位,才能化解千万毕业青壮、失业人群;没就业没收入,所谓经济增长就无从谈起。
  不过今年确实非常难,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疫情封城、免费治疗,国家耗费巨量钱财,个人要就业生存、还得面对不菲的生活成本!都挺难!
  只是基建无疑会继续增加地方债务规模且难收回成本;
  而房地产则会增加个人负债规模,且助长生活成本继续走高。
  一方面限制债务规模,一方面又期待其拉动经济,
  刀尖上跳舞,真的难以预料。

事涉昊华能源28亿虚增资产旧案,京能电力董事长或因市场禁入去职亏损的京能电力(SH600578)再遇风波,董事长耿养谋事涉并购旧案被罚。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获悉,8月31日晚,京能电力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因非本公司事项收到行政股民需要学习股市知识吗?为什么股民宁愿亏钱也不愿意学习?有哪些靠谱的学习机构?进入股市投资,学习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作为20多年的股市交易的老司机,分享我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开车都需要驾驶证,否则禁止上路,为什么?因为没有必备的技如恒大破产,购房者和持有商票的供货商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恒大破产,购房者和供货商都将损失惨重,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难,维权注意事项如下。购房者面临的风险。如果恒大破产,恒大的房子可能面临下面几个问题房子成为烂尾房,欠缴各种税费,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基金在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价格低,这样操作是很管用。应该说基金在每一次上涨的过程中都有一些回踩,基金净值也跟着回撤,也恒大碧桂园万科融创绿地保利金地龙湖中海新城,你最看好哪个开发商?感谢邀请,都说优点,我来说说缺点1,恒大园林造的那是没话说,郊区大盘,不过你仔细想想你见过的恒大是不是一个样?再跟你说个好玩儿的,如果两个城市都叫恒大绿洲,你会发现你到了另外一个城2021年社保的补缴方式,不满15年的统一处理,记得互相转告社保对于大家的重要性都知晓吧,可以说现在人找工作时都会询问企业社保缴纳情况,我国也多次提醒居民需要按时足额的缴纳社保,这样才能享受到社保的诸多福利待遇。社保也是我们常说的五险,其中时机已到,房地产市场终将进入正常化最近自媒体开始集体唱衰楼市,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最早是说环京燕郊暴跌,后来说深圳下跌了,前两天土拍流拍,这两天二手房历史最低,这么多信息充斥在耳边,难免让不明群众分不清形势,我觉得财报风云融创中报业绩稳步上升,却喊出安全才能发展在地产圈里出了名的拼命的融创,都喊出了房地产下半场安全才能发展。撰文李白玉随着8月过去,各大房企接连发布中报,中报季也接近收官。今年的房企中报有点难,即使是头部房企,也难免有个别指今日资讯强!美国重申中美贸易人民币升值德国经济增长等中美贸易视频会议,重申贸易关系重要性近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与美国商会中国中心顾问委员会以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高层举行了视频会议。双方就中美贸易问题交换了意见。戴琪指出,美国正在全面社保断交后果很严重,如果有辞职计划,有3种方式续缴社保职工社保包含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个险种,社保断缴对每个险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逐一来分析第一,养老保险根据目前执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累计交够15年的最低要求,退休后就可以快报中兴通讯要涨了中兴通讯从年初56元到最低27元,现在又会到34元,什么时候能回到56元,涨到100元啊。中兴通讯事件公司于7月9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
港股太惨了,市场到底在担心什么?今天港股跌惨了。恒生指数大跌4。97,自2016年以来首次跌破两万点关口。最惨的是恒生科技指数,跌11。03,创记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回港中概股集体重挫,小鹏汽车跌超22,理想汽车三大诱因引市场暴跌,基金投资者如何操作(上)2021年国内股票市场持续了一年震荡行情,进入2022年以后,股票市场连续深度调整,多数基金净值回撤幅度很大,很多2021年新进场的基民开始恐慌,甚至一些老基民也产生不安情绪。但是3月15日复盘大盘继续下跌,空头力量非常强商品大盘大盘今日为拐头后的第二波下跌,这波空头力量和昨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日线MACD大盘开始出现死叉信号,后面大概率还是以阴跌和小震荡为主。油脂油脂大盘也是一样,不断下探新低。最低档社保交满15年,等到60岁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GDP再次突破110万亿元大关,成功达到了114。4万亿元,增长速度为8。1。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2021年GDP数据来看,我国不但垄断才是最好的投资,A股哪些公司才算垄断?(附名单)最好的投资就是垄断!为什么这么说?一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背后有宽阔的经济护城河,经济护城河是垄断型企业的基础,是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普通企业要想继续成长,还得靠生产的爆款产品楼市下半场房地产还会再回暖吗?2022年的楼市迎来了寒冬,而今年两会上对房地产市场的定调还是房住不炒。楼市变冷,地产商建筑商金融行业日子都很惨淡。后面房地产会不会回暖?今天我们就结合人口货币和城市化这三个要素,杭可科技实控人曹骥违法被罚亲属短线交易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证监会网站近日公布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5号)显示,经查明,当事人曹骥存在以下违法事实2019年7月22日至大跌跌出机会!钾肥供应紧俏,谁会最终受益?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编辑菠菜的星空排版星空下的慕斯春天万物复苏,也是播种的好时机。但偏偏此时,普京和泽连斯基的冲突在各行各业引起了蝴蝶效应,其中就包括农民伯伯的肥料之一钾肥。今年3月2022年全球百强创新企业阿里巴巴蚂蚁京东方华为TCL等中国企业上榜(全球TMT2022年3月26日讯)全球信息服务公司Clarivate(科睿维安)近期发布Clarivate2022年全球百强创新企业。该榜单基于Clarivate拥有的专利数据库赶紧收藏!今年将全面推行电子身份证,电子身份证概念股有哪些?1科蓝软件公司2019年即完成科蓝eID人证合一网络身份验证平台研发,科蓝eID已在国内几十家银行客户投产商用,其全场景安全应用包括数字人民币钱包数字银行卡等数字金融场景创新。2神3月15日周二新闻联播要闻18条3月15日周二新闻联播要闻18条财联社3月15日电,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1习近平致电祝贺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当选土库曼斯坦总统。212月份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3保面积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