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专访华生在宝万之争中发挥作用有特殊性,独董制度应该怎么改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康美案一审落槌后,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以下简称"独董")出现了一波"辞职潮",也让独董制度站上了"风口浪尖"。
  今年,正值我国独董制度诞生20年之期。由康美案判决引发的独董职业生态变化,揭示了独董制度的哪些问题?独董制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如果继续存在,下一步该如何改革?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万科独董的华生。
  华生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是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三大重大变革:价格双轨制、国资体制创建、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之一。同时,华生在2016年"宝万之争"中,用实际行动对独董应发挥的作用,作出了深刻的诠释。
  在华生看来,康美案一审判决对于推动解决独董制度问题,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是一件好事。否则,独董制度的问题再过20年得不到关注,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华生指出,目前A股上市公司独董成为"花瓶",与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不无联系。A股的独董更多是由大股东进行"挑选",因此独董的独立性如何,从一开始便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另一方面,独董的很大一部分职责,便是监督大股东和管理层。"被请的人去监督请他的人",且先不论独董的个人资质如何,要正常履行监督职责注定是比较难的,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天方夜谭"。
  "说句实在话,我在万科担任了两届共6年时间的独董。其中,前5年其实与绝大多数独董一样,基本上‘啥也没干’,因为也确实‘没啥可干’。我也不是孙悟空,在参加董事会议前看一下会议文件,是很难一眼看出文件背后东西的。所以,前5年时间我也基本是个‘花瓶独董’。"华生坦言。
  对于2016年的"宝万之争"中万科四位独董能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华生认为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是当时万科的独董们都比较有担当。另一方面,则是万科的股权结构,是当时中国证券市场上极个别具有"股权分散"特征的公司,董事会中应该说形成了大股东、管理层、独立董事"三足鼎立"的局面。
  "客观来说,假如当时万科大股东占绝对话语权,那么即便我或其他某个人再勇敢,也不能很好地发挥独董相应的作用。"华生笑称。
  对于独董制度,华生认为,通过20年来检验一个制度,基本上能够看出很多。在过去20年,独董的"声音"一直不大,这在绝大部分企业、绝大部分时期、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
  "虽然不能说独董制度在过去20年一点作用没有,但也仅仅停留在增加公司董事的视野,为其提供一些信息和建议的程度。可以说,是停留在‘开卷有益’的那种状态。独董制度对上市公司发展中真正起到大作用的,凤毛麟角,需要很多特定条件才能实现。"华生表示。
  对于独董制度的存废,华生说目前他倾向于通过修改《公司法》,把独立董事制度取消、重新设计公司治理的制度结构的观点。当年我国在引进独董制度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对证券市场的功能和运行认识还不深,因此对独董制度中的国情差异重视不够。
  "独董在海外上市公司是‘多数派’,在董事会中起主导作用。而国内上市公司独董作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少数派’和‘外人’,很难发挥作用。"华生说。
  华生进一步指出,如果对独董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两方面内容值得关注。一方面,或者修改取消《公司法》中关于独立董事的规定,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制度规定去厘清独董到底应该怎么产生、应该履行什么职务、相应的要给独董什么样的任职条件等等,研究这些补救和改革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需要重视监事会的作用。在本次针对独董的讨论中,监事会的问题被忽视,可以说是一个不应该的遗漏。
  以下为澎湃新闻记者对华生的专访实录(略经编辑):
  澎湃新闻:康美案近日一审宣判,5名独立董事(以下简称"独董")被判承担巨额连带赔偿责任。目前,事件本身和带来的影响,都在持续发酵。您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华生:康美案一审判决引发市场各方较大反响,应该说是可以预料的。
  一方面,该判决改变了先前外界对独董这一职务的风险和收益认识,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在揭示独董的任职风险的同时,推动了人们对独董董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度思考。
  就这方面而言,虽然康美案一审判决并非完美无缺,或者说判决的具体之处还可以进一步推敲研究。但总体上,该判决对于推动解决独董制度问题,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是一件好事。
  否则,独董制度再过20年得不到关注,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澎湃新闻:目前,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独董一年的报酬普遍在10万元左右。您认为,康美独董承担过亿元连带赔偿责任,冤枉吗?
  华生: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看。
  就法理层面而言,判决是根据《公司法》对所有董事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罚。独董作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公司出现重大违法行为是需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的。
  同时,对独董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层面并非是以其收入来作为判罚尺度的。康美案一审判决中,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会计师便被判承担100%的连带责任。因此,并非说"拿钱少"就应该承担责任也少,而是要看相关渎职或滥用职权的行为,造成了哪些危害。
  可以说,本次判决在量刑中已经考虑到了责任的区分。不仅是独董与其它任职人员,在独董成员之间,也对不同独董应承担的连带责任进行了区分。
  因此,从法理的角度上,不能说相关独董是冤枉的。只能说他们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作为具体个人来说也有不幸之处。从他们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可以进一步做一些申诉的。
  同时,从国际惯例来看,虽然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很少被追究责任,但当出现如安然(Enron)这样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时,独立董事也难以置身事外。而康美药业某种程度上不是也可以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国的安然"吗?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即我国的独董制度构造下,独董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法律的预期,在"应不应该"和"能不能够"之间,应该说还有值得研究的大问题。
  澎湃新闻:当下,"花瓶"是不少人对于独董的第一印象。您也曾提说过:"A股市场几千家上市公司中几乎听不到独立董事什么声音。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并没有发挥多少真正的作用。在您看来,独董缘何一步步成为"花瓶"?
  华生: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到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上来。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通俗来讲,即独董董事要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管理层没有关系。
  但是,A股的独董制度规定,是大股东和管理层提名独立董事。而在大股东进行"挑人"时,独董的独立性如何,已经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目前,独董是否"独立",更多是以其和上市公司是否有表面上的法定关联为主要依据。但一个人最好的朋友,往往都不在本单位。一些与实控人或大股东个人关系特别好的"独董",真的可以说与上市公司没有关联吗?
  另一方面,独董的很大一部分职责,便是监督大股东和管理层。而大股东"挑"来的独董,是很难履行监督职责的,这方面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天方夜谭"。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客观来讲,"被请的人去监督请他的人",且先不论独董的个人资质如何,要想其在任职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注定是比较难的。
  因此,才出现了A股几千个上市公司的万余名独董,每年直接间接费用巨大,但却并未起多大作用,广大独董被诟病为"花瓶"的现象。
  澎湃新闻:您也担任过独董一职,在独董的履职中,您是否也遇到过一些"痛点"或"难点"呢?
  华生:独董在履职过程中,参加董事会会议是其天然的权利。不过,每家上市公司,一年的董事会议次数,是比较有限的,通常都是10次以内。同时,董事会决议的事项都需要公告,所以会议内容比较形式化,如季报、年报等。
  就我担任独董期间的经验看,广大投资者看到的相关公告,独董基本上也就是会上或提前几个小时或天把看到。如果有隐藏的问题,公告出来后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各方都仔细研读不出的问题,要独董在几个小时内发现是不现实的。
  同时,在制度安排上,除了参加董事会外,其它的事情也并没有要求一定要通过独董,加之独董一般都是兼职,因此在日常中独董的工作是不多的。
  总的来说,虽然要求独董一年至少要在上市公司工作15天,但并没有制度规定,在这15天内独董的吃住行以及相关的工作条件都是由谁来支付和保证。如果一定要一个兼职人员一年内有15天到上市公司上班,并苛责独董去发现任职上市公司的潜在问题和"猫腻",恐怕也不现实。
  说句实在话,我在万科担任了两届共6年时间的独董。其中,前5年其实与绝大多数独董一样,基本上"啥也没干",因为也确实"没啥可干"。
  我也不是孙悟空,参加董事会议前看一下会议文件,很难一眼看出文件背后的东西。所以,前5年时间也基本是个"花瓶独董"。不过,我在担任万科独董时也没有从公司拿钱,所以还多少可以自我安慰。独董如果不开会,基本上谁也见不着谁,所以其他人是否做的事情多一些,我还真的不知道。
  澎湃新闻:在2016年的"宝万之争"中,包括您在内的四名独董,通过公开发声和投票等,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事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包括您在内的四位独董,当时为何能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呢?
  华生:客观来讲,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万科独董们,能够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有其特殊性。
  当时,时任深圳证监局局长的张云东力邀我去担任万科的独董,一开始我是谢绝的,后来通过向我介绍了万科的特殊情况包括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后,我才同意担任了万科的独董。万科也是我唯一担任过独董的一家上市公司。因此,我这个独董,既不是大股东请的,也不是管理层请的,我跟他们都不认识。
  一方面,万科的股权结构,确实是当时中国证券市场上极个别具有"股权分散"特征的公司,华润作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也仅在百分之十几,加上管理层的股份和机构投资者,董事会中应该说形成了大股东、管理层、独立董事"三足鼎立"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与当时任职的独董有担当分不开。不过,客观而言,假如当时大股东占绝对话语权,那么即便独董们再有独立性和担当,也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
  因此,万科股权分散的特征,是当时独立董事能够在公司遇到危机和问题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
  澎湃新闻:您曾提出:"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是我们在引进中又丟掉了其中一些精髓。"虽然"宝万之争"后一切重归寂静,但康美案一审落槌后,A股上市公司独董"出现了一波"辞职潮",引发了市场对独董制度的长时间关注与思考。在您看来,独董制度在引进之初,有何问题?
  华生:整体而言,西方的上市公司结构,与中国的上市公司结构是不同的。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股权分散这一特点。
  西方上市公司很少有持股比例特别高的大股东,因此作为长期发展演化的一个产物,产生了对独董制度的需求,因而出现和发展出了独董的相关制度规则。
  我国证券市场在建立之初,借鉴了不少海外市场经验,加快了建设速度,也少走了很多弯路。不过,虽然证券市场建设有很多共同规律,但中国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大股东控制,与20世纪初期之前几百年中海外证券市场上的情况差不多。这与20世纪中期之后,国外的上市大企业逐步演变为股权分散的市场结构之后,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出现的背景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大股东说了算的情况下,独董制度如何发挥作用从一开始便面临难题。海外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董占多数,同时董事由独立董事提名等,都与国内实际情况有着基本差别。因此,国情上的巨大的差异,从一开始便注定国内市场不太具备独董制度发展的"土壤"。
  如别人的独立董事制度要求独立董事需要在董事会占多数、独立董事应当选举自己独立的负责人、定期举行无外人参与的独立董事会议、一年至少召开二次无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参加的经营层会议等一些独董制度的规则精髓,也并未引进。
  不过,对海外独董制度的精髓部分,我们肯定是丢弃了许多,但是否一定需要"拿来",也是不一定的,毕竟国情并不一样。
  澎湃新闻:截至目前,A股独董制度已走过20年。实践的20年中,关于独董制度您是否有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事件?
  华生:公正的说,独董制度20年内起的作用很小。在绝大部分企业、绝大部分时候、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独董的"声音"一直不大。
  可以看到,独董制度在近20年内没怎么发生过大的变动,也从侧面反映了"路径依赖"的现象。
  不过,也不能说独董制度一点作用没有。一些外部的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发表的观点和提出的看法,多少也会增加公司自身董事的视野,为其提供一些信息和建议。
  交往总会有收获,获多获少而已。不过,可能程度上在"开卷有益"的那种状态。这个其实通过请顾问、经常请专家名家召开咨询会议等也能够实现。独董制度对上市公司真正起到大作用的,凤毛麟角,需要很多特定条件才能实现。
  澎湃新闻:您也曾提出"独立董事不起什么作用,只是多少沦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安排自己外部友好关系人士分享福利的渠道。这种有名无实、花费不菲而又四不象的抄袭模仿,是否还有必要"的问题。目前,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取消独董制度的声音。对这一观点,您现在持什么看法?
  华生:我倾向于认为应该通过修改《公司法》,把独立董事制度取消、重新设计公司治理的制度结构的观点。通过20年来检验一个制度,基本上能够引出一些结论。
  应当说,当年我国在引进独董制度时,对证券市场的理解和认识深度都不够,因此忽略了独董制度中的国情差异问题。
  独董在海外上市公司是"多数派",在董事会中起主导作用。而我们在引进中,国内上市公司独董作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少数派"和"外人",很难发挥作用。
  澎湃新闻:对独董制度如何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似乎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您认为独董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哪些可行方向或值得探讨的点?
  华生:整体来看,有两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一方面,是要考虑是否取消《公司法》中关于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规定,当然这也要通过充分的论证。如果有人认为还是应当要保留,那也要论证清楚独董制度要怎么改革,才能够实现大家预期的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这包括要厘清独董到底应该怎么产生、应该履行什么职责、相应的要给独董什么样的任职条件等等,这里有一系列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在各方面是否可行等。
  另外一方面,则是要研究和关注监事会的作用。现在人们对独立董事所起作用的预期,实际上很多都与《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及监事的职责,相互重叠。监事会作为企业内部的常设机构,本来更应该起到实际监督的作用,现在更是沦为花瓶。在本次针对独董的讨论中,监事和监事会的问题被忽略,可以说是一个不应该的遗漏。
  责任编辑:是冬冬 图片编辑:张同泽

A股意外下跌,又见洗盘行情?周二,股市展望周一,A股冲高以后频频回落,因上档3100受压点上破未果,故而向上拓展趋势消耗完毕。短线攀升困难叠加股票表现不一,引发多空能量处在均衡的时候。上档有受压,下档有支撑的横盘整理,那周上周预判全对,今日再次奉上超前研判凌晨两点了,再过七个小时,A股市场就要开门了,经过周末两天消息,大家可有看出点明堂?相信很多股友处于懵懵的状态,那么就让坚强哥给大伙分析几点1周末期间央玛带了好消息,下调首套房贷率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上调意味着什么?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5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这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贷款降息了,能省多少钱?已上车的也能降吗?该怎么做周末,朋友圈都被房贷降息这个消息刷屏了!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看点在于对于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15天36城上演花式松绑,涉及限购等楼市政策随着4月底以来稳楼市信号的释放,各地优化楼市调控政策的节奏再次加快。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份仅过半,就有36城花式出台楼市支持政策。并且就内容看,除了继续深化此前的传统手段原董事长落马不到两个月,江西银行副行长董秘徐继红被查港股上市银行江西银行(01916。HK)又一名高管落马。5月9日晚间,江西银行在港交所的公告显示,江西银行董事会谨此宣布,徐继红于2022年5月9日向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信,徐继红今日,突然反弹,A股,释放了两个信号昨晚,睡觉前都在后悔自己没空仓的朋友,今日,会觉得自己又是浪费感情了,不仅没有跟着美股大跌,反而突然大涨!这就是炒股,到了最后,只有心态,没有技术。昨晚,早盘前都迫不及待想码几个字刚刚,两个利空消息落地!今日,A股会下跌多少?不平静的一个交易日,美股再次大跌,纳指跌幅超过4。利空消息不仅仅只有美股下跌,还有原油下跌,大宗商品下跌等,今日,A股会下跌多少?下跌多少,外围的影响,并不是决定因素,而是A股自己美欧开会欲在两大产业上防中国,专家想改变产业链布局仍是一厢情愿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德国商报14日报道,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将于15日和16日在巴黎举行第二次会议。根据会前披露的本次会议最终声明草案,美欧欲在太阳能电池和人民财评企业要当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责任人来源人民网近日,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特斯拉lululemon等企业被点名批评。继315期间一系列消费乱象与典型案例集中曝光后,消费维权问题再次引发热议。企业与消费者央行银保监会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22115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
过河拆桥,乌克兰下令没收马达西奇100股份,中企投入打水漂日前,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将会收回马达西奇全部股份,结束长达20年的私有化,此言一出立即就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以及中企与投资者的反对。众所周知,在2014年因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恶,失FIL币价一天一个样,重回50美金时代的时机是何时?小神婆本人观察,从3月15日左右FIL币价从50美金左右一路到18日最高涨至97美金,三日的涨幅接近100,可谓是一路高歌走街串巷说红就红。矿机的价格也是也是一天一个价,从平均六千医药板块的回调,是风险还是机会?机会。美国的疫苗有问题,想空手套白狼拿走中国的疫苗。我们有自己的供应全球的方式,即合作生产,不会拱手让出。除非美国允许世卫组织入镜检查美国的相关生物实验室,切底查清病毒来源。否则免张坤一年狂赚120,却有80基民亏损!为何炒股不如买基金,大量基民却不赚钱?这很正常,之前号称世界基金之王,平均年化回报29的麦哲伦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自己也早已名声在外,但结果是同期投资麦哲伦基金所有的投资者中,超过7层的投资者还是赔钱的。所以张2021。03。21本周小结各位伙伴们,大家周末愉快啊!本周最大的亮点就是中美贸易谈判了,这两天的谈判显示了中国目前的态度强硬,比往次的谈判更加的有底气,这也说明目前中国的环境是世界最好的,所以我们的金融市场3月31日油价能否下降?油还想着降价?不接着涨都不错了,老美应为这次疫情,印一万多个亿!美金!而美元作为外汇流通货币,在全世界占到60,什么概念!他老美每印一块钱,就有六毛流通在外面,这无形之中就把财务问基金跌1。5和涨1。5的金额为啥不一样呢?涨跌金额相同,涨1。5和跌1。5的金额是相同。比如100元涨跌1。5都是1。5元。但是同一支基金,先涨后跌或者先跌后涨,金额就不一样了。还是100元基金先涨1。5,涨1。5元就变成金融与货币,强者与弱者金融和货币,真的是一种很冰冷很残酷的东西!当今世界,战争不一定是铁与血的决斗,很多时候,是软刀子杀人不觉疼。比如大国的经济博弈,就是一种没有硝烟的对决。当前的国际社会,其游戏规则很明天大盘走势行情早知道,投资者看过来。周末市场最重磅消息莫过于证监会主席的讲话,总结分析后传达了以下几点1全面推荐注册制,但接下来会更侧重质量,不合格的就别想了。ipo堰塞湖不存在,ipo抽血危机可以解除了。2控股券商这么多人靠虚拟货币财富自由,那么谁亏了?实现财富自由的都卖出了落袋为安的!而且,卖出的币买的时候价格是很低的。因此,一句话,有了低买高卖才有了盈利。相反,还没卖出的总有一天也要卖出才能收获财富。至于谁亏了,就是高买低卖的国债利率并不高,为什么排队购买呢?国债(储蓄国债)最早的雏形就是1981年恢复的国库券(俗称实物债),1994年改为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储蓄国债基本成型,至今也有接近30年历史,而每年每期的发行确实热度持续不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