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这些城市,房价没了支撑

  文 / 子木
  "劝人买房,非蠢即坏。"
  最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言论。到底对不对呢?
  还真对,先说几个数据。
  1、2021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是0.97、1.08和1.12。
  2、2021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创下1949年以来新低,总和生育率降至1.1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3、2022年2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5.7亿平方米,创下近6年来高位。
  4、东北鹤岗化蔓延全国,多地出现几百元一平米的房价。
  ……
  这样的数据,我能找出一大箩筐,并实事求是地论证:
  楼市的确在萎缩,早就从黄金期转为青铜,甚至黑铁,且这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如果你觉得很对,那么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这时候,你突然觉得,好像哪里不对,那么恭喜你,下面的文字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达到15771套,环比2月大涨90.93%,尤其3月29日这天,二手房网签量高达1285套,创下近一年半以来单日新高。
  中关村、望京、朝青等多个板块,二手房成交火爆,房价开始上行。
  现在看来,去年年底我劝北京买房人上车,好像不是蠢也不是坏,而是抄底,无形中省了不少钱。
  北京 鹤岗。
  这个连街边玩尿泥的小娃都明白的道理,可惜愣是有人看不懂,或许不是看不懂,只是屁股决定了脑袋。
  中国城市实在太多了,每个都是独立的个体,一部分城市"城市群化",一部分城市"鹤岗化",两者呈现的比例是,2 :8。
  也就是说,劝人在80%的城市买房是在坑别人,而20%的城市,依旧是未来抗通胀的良好投资品。
  而人口就是所有城市之间竞争的砝码。
  这几天全国各地相继公布人口数据,我们必须对此深度探讨,才能在接下来的买房抉择中,作出优选项。
  1
  我们先来看,省市层面的人口流动。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大多数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都是负值 。   过去我们一直在大谈人口红利,彻底沦为了历史。   最爱生娃的三大省,广东、河南和山东,去年出生人口分别是118.31万人、79.3万人、75.04万人,而10年前,这些数值是109.44万人,121万人和110万人。   只有广东老大哥在坚持,而河南和山东光环已褪。   隔壁家老王的闺女说,生二娃太费钱,养不起,老李的儿子说,疫情搞得生意难做,怕生下来给不了最好的生活。   生孩子成了奢侈品消费。   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未来的人口增量就不再是人口出生,而是人口流入量,也就是A城人去了B城。   从图中可以看到,全国基本一半省市的人口都是净流出的,最惨的是河南省,去年人口流出量高达64.33万人。   河南省是国家复兴发展和建设的头号功臣,但产业的落后,也导致当地劳动力大批量流失。   一搜河南企业都是,思念、双汇、三全、卫龙、好想你、十三香,莲花味精……这些企业提供不了高薪工作,也意味着很难留住人才。   河南因为人口基数太大,高考也变得异常艰难,这几年但凡是有点儿能力的,基本都会选择让孩子出去。   倒数第二是黑龙江,性质跟河南一样,当地产业转型困难,年轻人流失严重。过去我们还提东北振兴,后来声音越来越小,衰退已成定局。   北京也处于人口净流出的阵营中。很多人以此判断北京楼市不行了。其实不然。   北京这几年一直在施行"非首都功能疏解",关闭了大量的批发市场和工厂。同时将一些国企央企转移到了雄安。   这种人口流失,是政策强制性的,而非自然流失。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年轻人踏上这片热土,也有不计其数的中年人不堪离去,能留下的基本都是优胜劣汰的佼佼者。无论是家庭资源还是工作能力,都是牌桌上的筹码。   不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也会持续利空周边卫星城楼市,这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在最强阵营中,江浙一带,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用多说,湖北竟然排名全国第二,人口净流入达到59.83万,让人惊诧。   湖北本身对全国人口本身不具备吸引力,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还要从城市人口榜单中,寻找答案。   2
  今年的人口净流入榜单,也是历史性的一页。   武汉以120.12万人的成绩,领跑全国,甚至比成都、杭州高出5倍,比前十名的总和都要多。   而且1364.89万人的成绩,再次让武汉反超郑州,位居中部第一。   前段时间去武汉出差,一个老者跟我说,疫情后,武汉好像睡醒了,有了江河好汉的气息。   他说,没有经历过武汉疫情的人根本不知道,那时候的武汉有多艰难。   整整两个多月封城,所有人都在未知的恐惧中度过,没有任何管理经验,一步一步踩坑,一步一步扛着压力前行。   武汉人不矫情,也没有怨言。   疫情后,武汉的光电信息、汽车产业、大健康,三大产业强势复苏,经济开始奔跑。   2021年武汉的二产增加值达6208.34亿元,增速12.1%,三产增加值11064.21亿元,增速高达12.3%,理解了经济运行,人口数据也就有了支撑。   而且很明显的现象是,近两年,身边的湖北年轻人都会选择武汉作为最后的归宿。   一方面是到了年龄,一线留不下,就只能选择离家近一些最好的城市,另一方面,武汉房价相对实际,也增加了人们返流的意愿。   其实,武汉最强的优势,还是高校,百万大学生就是天然优质的人才资源,只要招商引资做起来,留住他们,这座城市的潜力就会被彻底激发出来。   成都、杭州属于老牌人口虹吸大城,成都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也是产业不够强劲,城市宣传做得不错,但当地的年轻人都知道,工资不高,还需要时间沉淀。   杭州属于江浙地区第二大城,产业新颖,经济发达,但问题是房价太高了。   这几年为了赶在亚运会之前,大兴土木,疯狂卖地造城,地价带动房价,滨江、上城、西湖的房子每平米都达到了4、5万,余杭、萧山这种地方价格都涨到了2.5万/平米左右。   高房价制约了人口流入,再加上杭州大厂在疫情下不堪重负,纷纷裁员,导致整体购买力下降,法拍房数量达到全国第一。   跟武汉同样的GDP,但房价是武汉的2倍,房地产泡沫慢慢就会暴露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两年很多江浙年轻人选择了宁波,而不是杭州。   3
  我们再聚焦在榜单末尾。   天津,人口净流出13.6万人,石家庄,人口净流出3.68万人,唐山,人口净流出2.1万人……   我之前说过,东北化的第一站一定是河北。   自从节能减排,碳中和战略后,河北赖以为生的工业体系开始滑坡,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河北也曾做过努力,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然而高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都被北京吸走了。   北京跟沪广深还不一样,主要产业结构都是三产,高新技术和金融,这些产业很难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而深圳还有华为,能带动东莞,广州有小鹏汽车,能带动肇庆工厂。   北京的虹吸力,甚至连天津都扛不住。   想当年在建国初期,天津也是一直仅次于上海的存在,在1949年以6.84亿元处于全国第二,到了1978年,天津再以82.65亿元位列全国第三。   而在去年,天津跌出全国前十,经济不温不火,年轻人外流到北京,实在呆不下去才会选择回到天津。   经济带动人口,人口反应房价趋势。   天津房价阴跌了好几年,今年开始触底回暖,结果又遭遇疫情,除了学区房还能抗跌保值外,其他房地产价值已经被这些年累积的库存淹没了。   石家庄更不用多说,前有北京、天津,后有雄安崛起,已经沦为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了。   这几年跟着天津阴跌不止,之前强推的正定新区,给当地炒房客好好上了一课。   目前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好像只剩下了京。   4
  把握住人口流动趋势,才能读懂房地产密码。   我们之前感觉"东北化"这个概念还很遥远,但现在发现,已经在快速弥漫开来。   疫情正在催化城市格局,进行生态化反。   有些基本面太差的城市,一波疫情打击,经济难以复苏,这时候人们为了寻求更好的赚钱机会,只能迁移到其他城市。   一增一减,城市之间就有了差距。   而对于买房人来说,一定要对自己所在的地方有深刻的认识,经济是繁荣向上的,还是衰退的,人口是流入的还是流出的。   "长期看人口"已不适用,"短期看人口"才是硬道理。   当你所处的城市,逐渐东北化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禁止投资买房,甚至大胆些,租房也可以。   把钱放在更值钱的地方。

为何越来越多银发族沉迷刷手机?被窝里刷视频每天打卡领金币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为了克服同社会脱节的忧虑,银发族对于跟上时代步伐和融入子女生活的期盼强烈,而智能手机和虚拟网投行预测中国征信行业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2020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曾就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进行相关介绍,并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021乌镇时间数字时代互联网企业如何担当社会责任?听听这些大厂怎么说互联网企业是构建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到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课题和挑战。9月27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分论坛乌镇论道互联2万亿茅台涨停,原因找到了论家里没电看不见怎么办?火柴?手电筒?不,点酒精灯论家里没电取暖怎么办?抱团?棉袄?不,喝酒取暖今天的A股,比过山车还刺激!如果你刚刚睡醒看到贵州茅台涨停,千万别以为是自己没睡醒。本周三(9月28日)持有这些个股的要小心了(附个股名单)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而投资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从每天的早盘功课做起。了解资讯才能为投资做好准备,当机会来临时也才能更快把握。数据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任何意见。本周二9隔夜外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近31美股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2。83,道指跌1。63,标普500指数跌2。04创5月份以来最大跌幅。美债收益率攀升令科技股承压,谷歌Facebook跌超3,苹果50岁退休大妈,靠易拉罐年赚百亿,为何成为红牛经济命脉?她在知天命之年仍不服输,退休之后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在熟悉的行业碰壁后,她没有放弃,反而抓住了国内饮料包装行业的商机,成立了包装生产厂。面对红牛提出的苛刻条件,她咬牙坚持,引进国外技隔夜外盘欧美股市全线下跌纳指跌近3美股市场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悉数大跌,道指跌超500点,盘中一度跌逾600点,纳指跌2。83,标普500指数跌超2。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跌569。38点,跌幅1。63,报34多部门发文这些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通知明确,虚拟双碳目标深度影响航空运输业来源经济日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节能降碳成为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重中之重。实现双碳目标,关键要精准溯源。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贾钦指出,航空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源主要有两个。一是航为什么要拉闸限电?前两天,国内各地纷纷拉闸限电上了头条。有砖家评论,这是为了倒逼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输出通胀。我想了半天,没想明白。我觉得这些砖家的判断错了,错得离谱。如果要输出通胀,很简单,就一条,
今日油价1月11日汽油柴油最新价格(还是涨)1月11日,第6个工作日,预测油价累积上调265元吨,折算为0。20。23元升,调价时间为2022年1月17日24时!今年第一轮油价调整将在1月17日24时开启,当前原油变化率上涨住建部推进试点工作,使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北京商报讯(记者杨月涵吕银玲)1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对于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表严为民医药板块,风险极大盘面绝大部分个股在上涨,尽管指数一点点红,但那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以中国医药为代表的医药最近开始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我还是那句话不要发灾难财。我现在再次强调,跟任泽平博士股市结构性牛市呼之欲出继2014年中提出5000点不是梦2020年初提出新基建后,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博士对资本市场有了新的预判,结构性牛市呼之欲出。结构性牛市简单说就是某几个板块或行业涨的好,对于这个观构建数字友好型北斗生态系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当前,人类社会正站在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节点,新数字革命正在重塑世界新经济贸易秩序。中国自行研制和构建的北斗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导航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更是股市大跌应验印度神童早前的预言印度神童预言2022投资全球疫情持续,俄罗斯及乌克兰战争加剧全球经济不明朗,港股美股大幅波动。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Anand)于早前影片中曾预言,3月16日金融市场将有重世界首富,颠覆推特推特董事会成员。这是硅谷钢铁侠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拥有的最新头衔。大洋的另一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正沉迷于如何迈向元宇宙,而另一位科技狂人马斯山东80后草根,将女装卖到全球,如今身价400亿,在国内却不出名文鉴史人编辑Q有这样一个中国品牌,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亚马逊,全球化的程度更是赶超腾讯阿里。虽然在国内很少听到这个品牌,但是在国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去年,就凭一己之力,力压腾铅酸蓄电池上市公司汇总铅酸蓄电池上市公司中国动力(600482)市值419。0亿公司前身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风帆股份,是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的动力装备上市公司,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中国船舶(600150。SH)拟与中船工业集团中国动力以柴油机动力业务共同对新设公司增资等格隆汇1月11日丨中国船舶(600150。SH)公布,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动力)拟通过以各自持有的柴油机动力业务相关公澳专家认为美日澳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7日报道,一家澳大利亚智库的高级分析师周五说,澳大利亚和日本最近签署的防务协定互惠准入协定向中国发出了强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