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2018年市场是怎么见底的?

  外部黑天鹅频发、美国加息周期、民营企业信用风险、核心资产泡沫估值回归……对,讲的就是2018年A股市场。
  中国股市沿着k线起起伏伏,但大可以沿着2016年截做两个世代。纳入MSCI、沪深港通的贯通、IPO常态化、投资机构崛起……一系列改革措施让A股市场从2015年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中浴火重生,2017年演绎了一场大象跳舞的核心资产牛市。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白电双雄等传统蓝筹股披上中国漂亮50的外衣,纷纷在年内实现了市值翻倍。
  中证100指数沿着五日线延绵的上涨,纠正了投资者在上一轮牛市中形成的思想钢印。有关核心资产慢牛的讨论越来越多,2018年伊始,市场的做多热情一泄如注。在雄安、基建等概念的带领下,沪指冲出了一波11连阳。市场在欢天喜地庆祝沪指再度站上3500点的同时,作为漂亮50概念的核心指数中证100,估值却早就比2015年五千点更高了。
  站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没有机构意识到,2018年会是艰难的一年。市场陷入了一种下跌螺旋:利空 下跌 鬼故事 进一步下跌,越跌利空越多。而社会面对贸易战这突兀的冲击,分歧巨大,有人空前悲观,也有人悲观得不那么极端,总之那时候一切都似乎在像坏的方面演绎。
  沪指最终从3587跌到2441,直接跌破熔断的最低点,这是一段格外艰辛的旅程。2022年沪深300年内跌幅已经超过22%,而如果从2021年的高点算起,整体沪深300的下跌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2018年。回头凝视2018年,或许会对当前的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
  按照下跌和鬼故事的拆解,我把2018年的A股分成了三个阶段:
  1月29日~5月29日:创业板商誉危机和贸易战的突袭
  5月30日~10月11日:贸易战愈演愈烈,洗洗睡了吧
  10月12日~2019年2月:从政策底到市场底,新产业龙头涌现
  下跌的开始:创业板商誉危机和贸易战的黑天鹅
  1月29日之前,市场还在积极地交易春季躁动,上证50一度出现了十九连阳,非常拉轰的开年行情。市场主线围绕着2017年强势的大盘蓝筹风格展开,而国际大宗价商品价格的强势,而让国内周期板块延续了供给侧改革以来的强势。一切欣欣向荣之中,美股因流动性收紧而导致的下跌,一开始也没能引起市场的重视。
  谁料到,美股接连的单日千点暴跌,最终拖垮了A股市场,并最终开启了一整年A股对美股的跟跌不跟涨行情。美股调整到核心原因还是流动性收紧以及估值过高,当时不少卖方都在讨论美股会不会重演1987年的股灾。但此时A股内生性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创业板商誉减值风险。
  乐视网作为昔日创业板的带头大哥,在停牌九个月后宣布复牌,失去了贾会计,乐视也失去了生态化反的魔力,巨亏百亿的业绩震撼市场。互联网+的创业板并购牛中,不少上市公司都积累了天量的商誉,这些商誉成为了全年萦绕在创业板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美股的暴跌和创业板业绩让市场暴跌,但不少投资者此时还是比较明显的牛市思维。在CDR和注册制延后的消息出来后,市场还热潮了一把成长风格。这使得开年市场走成了一个N字型,但真正的黑天鹅才刚刚飞出来。2月底,权威人士行色匆匆地进行了一趟突兀的访美,市场尽管已经对贸易战有了预期,但没想到来得那么猛。
  3月22日,川普宣布计划对至少 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25%的关税。高铁、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等1300个产品类别将受到关税影响。这个用推特操控股市的男人表示,这只是许多措施的第一步。
  还在热抄茅台和酱油的A股闻讯暴跌,3月23日中证流通指数跌幅达4%,市场各种解读蜂拥而出。日美二十年前贸易战里的套路和陷阱成为二级市场的显学,对各种贸易条款的解读也成了财经自媒体的流量密码。但彼时其实持仓还对于贸易战会不会打响存在侥幸心理,有人认为只是施压的谈判筹码。
  4月关于贸易战的唇枪舌剑包括中兴通讯的禁令,最后都在权威人士率代表团访美的期许中修复了。其实这一时期,另一重市场的担忧已经徐徐拉开,1季度的社融数据是很差的,而在2018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有一句重要的话没有被反馈在资本市场上: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3月社融开始持续下滑,信用违约风险已经不容忽视了。 暴跌的中继:贸易战愈演愈烈,遇上蒙古大夫就洗洗睡了
  5月21日,东方园林原计划发10亿元公司债,结果才发出去5000万。市场开始意识到很多高杠杆企业开始撑不住了,神雾环保、富贵鸟等知名民营企业此前就已经开始不行了。去杠杆的政策下,低资质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显著加大,这些企业普遍是民营企业,很多情绪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走向崩坏了。
  整个5月,贸易摩擦其实有所缓和的,谈判一度给了市场希望。然而川普毕竟不是正常人,在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后,居然出乎意料地在5月30日重提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当天市场暴跌2.53%,正式打响了新一轮的3000点保卫战。
  其实一直到这个时候,从指数上看,2018年还不算崩溃。沪指在2017年5月的前期有个小双底平台,技术形态上看起来在整数关卡看起来有的一战。但投资者从3500点跌下来,其实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情绪很差了。陷入了所谓越跌鬼故事越多的阶段,有敏锐的分析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股权质押风险了。
  这种时候,令整个市场崩溃的致命一击来了。6月15日美国宣布加征贸易关税,这种有悖于前期谈判共识的二五仔行为,彻底打碎了国内市场共识。6月19日,沪指暴跌3.78%,一举跌破3000点,市场彻底进入熊市,前方再无要塞可守。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也进入加速阶段,不少投资者开始认真思考中国能打赢贸易战么?
  这个阶段有一个行业事件,彼时没有被市场充分重视,但却是后来的行情关键之一,那就是531光伏新政,光伏行业也跟着市场在暴跌,但一切希望其实都已经在孕育之中,6月11日,一只新股登陆了创业板:宁德时代。
  这个阶段,社会面是非常非常悲观的,但斌在7月份对茅台做了割肉处理。另一件更有意思的事,在A股德高望重的高善文,流出了一段闭门的交流纪要。其实内容没有那么悲观,但一些话讲得比较有煽动性,被全市场转发。"遇上蒙古大夫就洗洗睡了吧"的话术,让修昔底德陷阱之外,又多了一重塔西佗陷进。刘国师和姜超都对此进行了回应,想到三位宏观大佬,一位退隐了,一位在搞小密圈说天书,另一位去做投资了,然后净值不太好,真是令人唏嘘。
  关于民营企业的讨论也开始愈演愈烈,一个傻逼自媒体写了一篇民营经济应该退场了的迎合情绪的文章,居然全网爆火,很多正经经济学者都出来回应,可见舆情已经悲观到什么地步了。社会面还有像假疫苗这种耸人听闻的恶性事件,贸易战从实体上开始对中国经济开始构成实质性影响。市场已经开始考虑四十年国运是不是走到头了的问题。
  沪指的各种整数关口2800、2700、2600都跟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根本守不住。在绝望中,政策底来了。历史级别的大双底:从政策底到市场底,新产业龙头涌现
  其实利好是越来越多的,但市场已经不听了,降准和纳入MSCI比例提高,都对于A股是非常重要的利好。但这一阶段美股市场也要死要活,A股市场的恐慌情绪最终来了一次彻底释放。2018年10月11日在美股大跌的带动下,中证全指跌了6%,抛盘好像无穷无尽,市场放量大跌。
  终于在10月19日周五,政策底来了,一行两会掌门人向市场喊话稳信心,权威人士也一一回应了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当天市场低开高走,沪指见到了本轮很重要的一个低点2449,形成了一波较为强力的反弹,这里被普遍视为是2018年下跌的政策底。随后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就更加的鼓舞士气了,都是自己人了,可以涨了。
  但好景不长,进入12月中下旬,市场又开始跌了。那个时候外资已经开始汹涌的买入了,但整个市场对各种管控政策已经ptsd了,医药的带量采购政策一出来,恒瑞在短短一个月内跌了20%。市场的心气被打崩了,最后在2019年的新年第一个交易日,见到了本轮的市场底,2440,与前期政策底形成了一个历史级别的大双底。
  我很喜欢的一个策略分析师樊继拓在当时的年末做了总结,认为2018年打破了市场当初的五大共识:
  1、产能收缩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将会大大减少盈利波动周期 
  2、去杠杆只局限在金融层面 
  3、海外资金不断流入,A股波动下降 
  4、估值还不贵,不可能有大调整 
  5、消费涨是消费升级,不是需求回升带来的,所以没有周期
  孟晚舟和华为的事件就像一把插进中国产业界的剑,提醒着所有人,再也没有任何侥幸了,贸易战已经打响了,唯有打赢,我们才不会是躺在地上的那个人。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 对的,站着;错的,倒下。
  在一切预期都被打破,在一切力量都被团结的时刻,市场就这么见底了。在那个时间节点,有很多人都已经预见到了市场底部在这个区域,但还没有卖方意识到,此后两年市场将围绕新能源双雄(隆基、宁德)展开新一轮的核心资产牛市。
  在市场门可罗雀的寂寥处,隆基已经从最底部暴涨逾50%,朱雀、兴全等第一批捕猎者已经入场了。可见在熊市深处,最重要的未必是判断底部位置,更重要的可能是要挖掘下一轮产业周期在什么方向。
  站在当下,比市场底什么时候到来更重要的,或许是回答那个问题,中国产业的下一个宁德时代在哪个方向?

广东省GDP超越韩国,韩国5200万人,普通人一月工资多少钱?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邻国俄罗斯的工资标准和工资范围,不得不说,俄罗斯的工资水平与我国大体相当,基本上对标了我国的4大一线城市和几个新一线城市。2021年,我国广东省的GD约15亿元!国际巨头泰莱集团将全资收购广东这家企业3月31日,全球知名食品饮料配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泰莱集团正式宣布已签署协议,将从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智医药)全资收购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高科)买基金性价比更高的3个小技巧我们买东西时,都会看性价比。看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是不是值得,是不是相匹配。性价比越高,东西越值。其实投资基金也要看性价比。那如何提高买基金的性价比?今天就从什么基金性价比高什么时候北方稀土产品挂牌价最高同比上涨85。24采购价格交易量双增长本报记者矫月见习记者马宇薇1月10日,北方稀土发布了2022年1月稀土产品挂牌价格。数据显示,氧化镨钕氧化钕金属镨钕金属钕价格分别为81。69万元吨89。2万元吨99。5万元吨和1国内有4家银行倒闭,储户最多可获赔50万,2种情况将得不到赔偿在普通百姓的印象中,银行是一个帮我们保管钱财的地方,还是比其他投资机构更加稳健的理财机构。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银行存钱或者购买理财产品。对于老百姓来说,稳妥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油价调整消息今天4月7日,调整后国内929598号汽油价格今日油价最新调整消息今天4月7日,星期四,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油价调整情况!美股开盘后,本来想看看如何带动欧洲,他自己却不由自主地跌下去了不过,还有个积极信号,那就是原油下跌了。最近国际油价将理性回归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本年度,国际油价将在100美元桶140美元桶的区间波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滑,需求不振,国际油价屡创新低,年均价为40美元桶,4月中甚至国际油价大跌!美联储透露加息重要信号!这一夜,市场经历了什么来源央视财经6日美股全线收跌纳指大跌2。22当地时间6日,美联储公布的3月会议纪要传递出更为激进的货币政策收紧信号,叠加欧美对俄罗斯新一轮制裁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美股当天低开低走,关于房价的一个事实一线微涨,二线保持,三线以外大跌,还买吗很多人以为一线城市的房子价格会下降,其实不然。关于房价的一个事实就是一线微涨,二线保持,三线以外大跌,这才是真实的论断,你还买吗?其实,看当地房价会不会涨,有一个客观标准,抛弃一切房地产放松调控,会不会再次上涨呢?全国各地不同城市,加大购房金融支持力度,也逐渐小范围的放开限购限贷的政策。这一轮政策放松会不会再次迎来房价上涨呢?首先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行,俄乌冲突引发动荡,国内经济形势承压。需要粤苏鲁浙,最擅长制造什么?粤苏鲁浙,是中国最强的四个经济大省,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四个工业大省。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四个超级大省,分别最擅长制造什么?为此,我找出这四个省份产量全国第一的工业品(含排名第一的
12月23日晚评明日继续涨?今日收盘3643。34点,收红!差1。64点达到预测的3645点,差距很小,符合昨日看涨的预测。大盘拒绝了很多看空,期望黑周四的人,完美收盘。沪市报收3643。34点,成交额4492021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的关系解读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人口增长48万,为最近几十年来增长最低的一年,中国人口拐点到了,比原来预判的时间提前了10年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方面的数据2股民惊呆!广州69岁独居老太太,加杠杆炒股爆仓,倒欠券商1000多万都知道中国老年人有钱,但是万万没想到可以有钱到如此程度。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判决书显示,广州一名69岁老太加杠杆炒股,中信建投证券居然能给其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如LPR利率下调,意味着什么?你的房贷可以少交多少?根据央行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下调为3。7,5年期以上LPR下调为4。6。以上LPR在下马来西亚完成RCEP核准程序新华社吉隆坡1月21日电(记者毛鹏飞朱炜)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21日发布公告称,马来西亚已于17日向东盟秘书处提交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核准书。根据RCEP规实现零碳排放,中林集团成首家完成碳中和目标央企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1月20日,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绿色交易所在京发布中林集团绿色高质量发展暨碳中和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展前期调研及研究,耶伦达沃斯力挺拜登,称其经济议程为现代供给侧经济学1月21日,美国财政部部长美联储前主席耶伦(JanetYellen)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又称达沃斯论坛),并在最后一日压轴登场。她在演讲中力挺拜登的经济议程,称之为现代供给侧经济学(为何托育门店难盈利2021年参访了数十家托育实体门店,普遍都在成长期,盈利模式单一,创业者回收投资遥遥无期,这里黄老师分享一下如何盈利一托育行业是否刚需托育行业在70。80年代时候确实刚需,那是基本你的羽绒服,正在变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作者黑加仑,编辑钊你五年前买的羽绒服,可能正在升值。寒冬降临,大部分人衣柜里最深处藏着的羽绒服,时隔一年又得到了亮相的机会。当然,如果你嫌弃过去的款式太旧准备换新,央行降息,债市怎么走?基金经理最新研判来了周一央行宣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0个基点。此后官方发言偏鸽派,明确了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全周来看,5年期主力合约创逾21个月最大周涨幅,5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11收益率本周下行新一轮跨世纪大牛市,为什么一定会来3,美国的图谋美国利益优先这是美国国内政治精英及美联储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加息,势必增加美债的利息支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加息,目前最多是做做样子。美国目前仍然处于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