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80后中产返贫路线

  · 这是第4479篇原创首发文章字数 4k+ ·
  · 过蝈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穿不起的优衣库
  前几天的新闻说,优衣库关门133家。作为优衣库粉,我早在2019年夏写过一篇文章《疯狂的优衣库,失落的Forever21》。彼时人们在优衣库疯抢Kaws的联名UT,跟前不久抢菜差不多。当年,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以249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净值击败软银孙正义,成为当年日本第一大富豪。
  也就三年,优衣库危机重重。诚然,因为去年的"新疆棉"事件,一些顾客因为民族情绪抵制优衣库。近些年国潮、新消费崛起,外来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
  但优衣库更大的危机在于——它的客户群已经逐渐"穿不起"它了。
  我问了问身边的朋友,他们跟我一样大多是80后中年人,对国潮不太懂,有自己青睐忠诚的品牌,比如华为、surface。他们的回复是:"你还买优衣库?我顶多618、双11打折买一些!"
  他们在我眼中可是一线大城市中产人士了,随身也不乏几个大牌傍身的,连他们居然也说穿不起优衣库了?有朋友说出其中的秘密,优衣库从2020年疫情后就开始涨价了,品质也没以前好,和淘宝一比又没有性价比优势。然后她跟我分享了一类淘宝女装——淘宝预售!
  在她的分享下,我也关注起"淘宝预售",看了大跌眼睛,图片都是美轮美奂的,从下单到发货早则15天迟则三个月。价格真心低,同样一个淘宝款式能有多种不同价格,预售款的价格极可能是现货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当然预售也不一定都是低价,其中一家价格不菲的淘宝女装店,已经做成上市企业了。
  现在卖衣服都搞期货啊!万物的尽头是金融。被她点拨后,我稍稍研究了一下。我问朋友,价格相差巨大,东西能一样吗?朋友说,当然不一样,面料版型都有差别。具体差多少,得看你的淘宝经验值,也得凭运气。
  预售女装这个商业模式还蛮有趣的,大部分店铺都极度压缩自己的运营成本:设计是淘宝"爆款",免去设计研发成本;图片是别人家的,免去了模特和拍照的成本;货,是拿了订单再去做的,免了库存和压货的风险;只用一招低价吸引流量,其他成本能减则减。
  不知道这种模式算不算侵犯版权,女装一直是"卷王"。我一边浏览,一边因为价格低图片漂亮,也随手下了几单,发货排期已经排到6月份了。心里还不免有些哀伤,想想自己应该也是能被定义为"中产"的,怎么现在都成为淘宝"低端用户"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符合"优衣库"的客户定位,大城市小中产、崇尚舒适简约、一家三口的衣服都能在这里买。
  优衣库,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期崛起的品牌。一直以"基本款"著称,其产品理念LIFE WEAR——服适人生,强调"衣为人用"的原则。据说,优衣库当年都没有Logo,因为它只被当作中产阶级的"内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最巅峰的时候,很多日本中产买优衣库的T恤衬衫来搭配Burberry的风衣。当年优衣库的设计师怕Logo太抢眼,抢了大牌风头索性都不放了。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也不知道,但我辈中产,还没等来买得起Burberry风衣,优衣库已经先买不起了!
  M型和K型社会
  说穿不起优衣库只是一丝自嘲,背后深层的含义是——消费信心不足。本来中年人的消费就抠抠搜搜,既有房贷,又有吞金兽;既要给父母养老,还要被股市楼市信托理财各类收割。对中年人来说,消费升级大概就是去去盒马、山姆和Costco,曾经有过的大牌皮包还不如去换几门兴趣课程。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大前研一曾提出一个概念叫"M型社会",描述了日本社会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中产阶级逐渐消失。大前研一写道:"你别再以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还会回来,你可能已经从中产阶级沦落到‘下流社会’而不自知。"
  我读《M型社会》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2009年前后。彼时2008年经济危机刚过,全世界被中国拯救。国内经济蒸蒸日上,GDP年均增速都在8%以上。我们80后初入职场,各行各业都朝气蓬勃、信心满满。虽然现在说80后是混得最惨的一批人,但那时候还是满怀希望的,大家都咬紧牙关、背负远超薪资的贷款买房子置业。
  那时候不流行"精致穷",也没那么多"花呗"小贷借钱给你消费,大家为还房贷从泡面吃到泡饭,也毫无怨言。现在看,买房大概率是80后一生中最英明的选择了。那时还不流行"中产"这样的标签,但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这么认定自己的。
  当然中国"中产"的标准是非常模糊的。2021年胡润研究院定义的新中产阶级标准出炉,资产达到300万则可以称得上是中产阶级,年收入20万是最低标准。按这个标准,生活在包邮区的绝大多数市民都是"中产",但资产大部分是房产,每个月收入要还贷,也没那么敢消费。
  我国GDP增速从8%陆续降到5%,期间经历这么多年也是很不容易的。增速下滑,表面看是数字,背后则是个体生活的辛酸。近些年,尤其是疫情后,国内有人提出"K型社会"的概念——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少数富人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不断往上走;大部分中产失去竞争力,随着资源、要素重新分配,逐渐沦落到中下阶层。
  美国五大湖铁锈地带的白人恨我们,认为中国抢走了他们的就业;可谁知道,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在被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的人民抢走饭碗呢?
  其实不论是"M型"还是"K型",都指向了同一点——我们的中产层正在塌陷。
  有些人把中产塌陷、"K型社会"归罪于新冠疫情。我觉得也不是,GDP增速从8%到5%,经济换档变速、除旧革新,有些行业是必然要面临转型阵痛的。
  以我所在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房地产若一直是地方经济的"路径依赖",这绝对是不健康的、不长久的,但转型、探索需要时间,需要试错成本。企业、职能、岗位也不是说转就能转的,一句"转型"说来轻松,但光探索出一个方向可能就要好些年,等到盈利又要好几年。而且"转型"多来自老板高层的决策,我辈80后打工人,无非是中层执行者,不都成了转型要优化的"代价"吗?
  "转型"的沙,落在个人头上,也都变成了一座山。
  中产返贫路线
  最近几年,我观察了一下身边,中产返贫不外乎以下几条路径:
  1、降薪裁员
  以房地产为例,外人以为都是普遍高薪,其实高薪的也就是大公司高管、明星职业经理人、甚至"里应外合"的炒家。收入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大部分老老实实的员工,不过是高周转上的螺丝钉,折算到单位时间也不能算高薪。
  富裕的时候没有雨露均沾,爆雷的时刻却要一视同仁。更不幸的是,还有不少地产人工资投了公司理财爆雷、买自家公司期房烂尾。昨天还是打工人,今天已是维权者。
  昨天世界五百强,今天坑你没商量。房地产是一个产业链特别长的行业,"大甲方"房企的爆雷媒体还比较关注,很多产业链中下游的供应商,早已经悄无声息地死去。有些供应商本身也是巨无霸,比如被恒大拖死的南通六建,目前正面临破产重组,2021年还跻身于中国500强榜中,曾承建过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恒大拖垮的不仅是六建,还是整个南通的建筑产业。巨头都在陨落,员工又走向何处?
  4月25日,央行召集6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AMC机构句行专题会议,为房企纾困,首批12家纾困房企包括世茂、恒大、奥园、融创、富力等。政策也在纠偏,也不过是定向输血,能输到什么地步也未知。
  前段时间还有天量"法拍房""断供潮"的说法,虽然陈述有点夸大,但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某北京、深圳、杭州等一线大城市的互联网中年中层,前几年高薪加股票年薪百万,信心膨胀购买千万大平层,背负巨额贷款,现在被公司裁员了,还不起月供。有些版本还充满细节,比如"老婆刚怀二胎"等增加情感色彩。
  这样的故事流传甚广,只是地点不一、数字不同,但面貌几乎都是互联网大厂、中年中层。互联网更残忍的地方在于,他们只裁员不降薪,要裁也是一锅端。互联网企业增长快、扩张猛,在最短的时间、招最多的人、干最"风口"的事儿。风口散了,整条线也就散了。条线之间难以兼容,换岗也困难。并且降薪不利于保留优秀员工,于是一锅端地裁。逻辑听听很清晰,但也没什么人情味儿了。
  传统行业增长没那么快,扩张也没那么猛,很多时候用降薪来代替裁员,抠抠嗖嗖活一天是一天。前几年房地产势头好,房企也要去"传统",跟着互联网学。其他没怎么学,大面积裁员率先学到了。
  人到中年,传统挺好。因为一不小心,你已经就会成为了那个"代价"。
  2、个人创业
  我朋友在上海开广告公司,也是服务众多品牌房企的。本来行情就不好,催款回款艰难,疫情更是雪上加霜。疫情期间,请款的材料、发票都无法快递,导致甲方回款也缓慢,现金流十分紧张。往年金三银四正是一家公司最忙的时候,全年的项目量都是这个时间决定的。上海因疫情停滞,他的客户又多在外地,也不找上海的公司投标了。还有外地客户,因上海公司无法正常与会,终止了合同。这下相当于整个2022年都荒废了。底下六七十个员工,工资还得发,租金、财税又能免得了多少。朋友给我发来一张自拍照:一夜白头的,原来并不只有伍子胥啊。
  我朋友的创业已经算成功了,资产也早已超越了"小中产",他都如此焦虑。那些小商小贩、餐饮老板、理发店老板、面包房老板、健身房老板等等呢?……
  3、股市基金炒房
  我是一介打工人,虽然没有老板的烦恼,但也很郁闷。股市失守3000点,十几年了,来来回回还在3000点上拉锯。可我的真金白银早已灰飞烟灭。投资这种事情也是很诡异的。到处都跟你说着"认知"啊,"赛道"啊,"风口"啊,你好像啥都懂一点,赚钱吃肉的时候也有过,但其实都是浮云。到了熊市,更像爱上了渣男,明明遍体鳞伤依旧不肯分手。自认"价值投资",但终究只是韭菜。
  不过身为房地产人士,我觉得最惨的是买错房子。毕竟股市要么捂着回本,再不行就割肉,还有流动性。买错房子,下跌不说,一点流动性也没有,环京的房价几近腰斩,无人接盘。日本有一个"负动产"的概念,就是房价下跌到覆盖不了当初的负债了。在国内有些地区城市,可能"负动产"的时代也已经到来。
  政策要给信心与曙光
  三条返贫路线,踩中哪条都很正常。三年里,几轮疫情又加剧了中产塌陷。现在大城市家庭都是高负债、低储蓄,遇到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抗风险能力非常低下。
  我们80后早些年都目睹过父辈的国企下岗潮,对失业是很恐惧的。其实90年代下岗潮,父辈们是没有负债的,房子是分配的。当时社会转型也有大量岗位,"糊口"并不难。但现在的失业,面临的不只是吃饭问题,还有负债问题,情况只有比90年代更复杂。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但往年能吸纳大量毕业生的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都正值寒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考研考公,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现在"体制"才能带给人们安全感。
  可哪来那么多"体制"性的岗位?绝大部分的就业不还是靠着中小型民企吗?政策严、疫情难,民企又哪里来足够的冗余资源,可以用空间换时间的?就更别说小本经营的小公司、私人业主、个体户了。
  虽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政策,但我觉得力度不够,前几天的降息都被调侃为利空,就因为力度太小。再比如贷款延期,延期是不够的,很多人都失业了、没收入了,延期有用吗?这时候银行就该针对房贷打折减免,和业主一起共担风险!
  北京针对朝阳区辖区内的每家企业停业累计最高可赔十万,服务型企业员工,保险每人每天可赔100元,最高赔偿期21天!
  北京的这个政策,我们长三角是不是也能实行呢?就算不发真金白银,每人每家发点超市券、消费券、电商券也好,全市通用,既能纾解小企业的危困,也能缓解居民生活压力。
  发钱发券是权宜之计,更长远的,希望政策还是首先能好好照顾"老板们"。对我们打工人来说,有企业家才有企业,有企业才有就业,有就业才有生活。有人吃肉,大部分人才能跟着喝汤。企业家都喝汤,员工只能喝西北风。
  至于,是不是拥有"中产"这个标签,有没有塌陷一点也不重要,这只是一些说法、概念。重要的是,无论是金字塔中上层的企业家,还是中底层的我们,都要看到信心和希望。
  抗"疫"、股市、消费、经济甚至是三胎生育,哪个问题不是源于信心?信心不是自嗨的,信心要来自政策的曙光!来个令80后欢呼的政策吧!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9月29日早盘突然!外围大跌了一今日头条周二收盘后的消息,主要有2个,国网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全力守住民用电底线,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用电,周期化工等,可能继续承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558,继续保持限电限产影响大宗商品供需业界热议走势和机会来源证券日报近日,拉闸限电出现在全国多个地区。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基金和期货公司等机构专业人士,他们认为,导致当前多个地区限电限产政策的主因在于电力供应不足,不得不采取用电指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仍有望维持在56区间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刘琪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金融研究2021年第9期刊发的文章中国的利率体系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易纲在文中指出,资产购买工具不属于常规货双焦季报潮水终将退去,金还是金,土还是土观点小结一双控不是目标,只是中间过渡手段,能源革命才是根本出发点二钢厂在四季度会持续压产,焦炭需求继续边际走弱三焦炭被动式推涨仍将继续,焦化利润仍将低位徘徊四焦炭供需双弱格局有望在东风公司发布十四五规划商乘超百万,研发过千亿文Autodealer综合欢迎供稿Autodealer163。com9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举办2021东风汽车品牌秋季发布会暨第六届科技创新周。现场,苏筱芮立足绿色,让数字人民币与科技企业更好互动来源中新经纬作为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其推出一方面致力于构建安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可提高支付工具多样性三峡能源最新公告拟出资3。2亿元参设乌海抽蓄公司三峡能源公告,公司拟以货币形式认缴出资3。2亿元与内蒙古电力公司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乌海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乌海抽水蓄能有限责任面临465年刑期的中国前首富,他是怎么翻船的呢?来源商业人物又一位曾伫立潮头的首富,翻船了。他叫刘忠田,是亚洲最大铝业公司中国忠旺集团的创始人,2009年曾以240亿资产加冕中国首富。最近,他摊上大事儿了。媒体报道称,据美国司法央行又来救火了房地产行业大面积债务问题全国多地限电停电原材料价格大涨企业被迫停工停产祸不单行,麻烦四起。困难时刻,央行准备再次出手。就在昨日下午,央行官网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内容。也许在拒绝阴谋论,拉闸限电背后的深层原因9月中旬以来,内地多个省市拉闸限电限电限产,范围持续扩大,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以至于东北三省,从工业波及到民生。这几天东北停电新闻刷爆网络。比起大量南方省份限制工业企业开工来说,东北吉利也造换电站了?五年内将开通5000座换电站,蔚来能保持优势吗还记得蔚来汽车的换电站嘛?毫不夸张的讲,特斯拉的超充站和蔚来的换电站绝对是当今新能源车充电的一种好形式。随着蔚来换电站的大热,其他的传统新能源厂商看不下去去,也决定建造换电站。没错
15年房贷已经还了8年,想提前还清,划算吗?银行经理太亏了目前中国有多人背负着房贷呢?根据现在网络上的主流说法,现在我们国家一共有4亿房奴。这个说法源自一份银行公布的房贷报告,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国家大约有2亿家庭背负房贷,而平均每个家庭会有全球汽车市场一季度销量报告,中国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德语VerbandderAutomobilindustriee。V。,简称VDA)发布的全球汽车销量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在很大程度有色金属板块再度拉升机构称行业配置性价比逐步凸显丨牛熊眼周一早盘,有色金属板块再度拉升。截至发稿,中矿资源云南储业涨停,格林美章源钨业等多股涨超5,南山铝业北方稀土贵研铂业等纷纷跟涨。近期,有色金属价格重拾升势。截至发稿,伦铜报9239直涨30000元吨,这些化工原料集体暴涨昨日(19日),全球六氟磷酸锂领域龙头企业之一的多氟多化工发布公告,称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六氟磷酸锂市场情况,经多氟多化工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该企业六氟磷酸锂销售价格在原价基A股汽车板块集体沸腾,华为自动驾驶概念火热招来李鬼随着传言已久的华为造车落地,华为卖车不仅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更是点燃了A股市场的汽车链行情。4月19日,A股汽车概念板块全面爆发,领涨两市。新能源车概念无人驾驶概念掀起涨停潮,锂电开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创业板跌0。64,汽车行业持续爆发金融界网4月20日消息经过周一的放量大涨,今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沪指跌0。3,报3467。15点,深成指跌0。39,报14062。5点,创业板指跌0。64,报2880。06点盘2021年养老金迎来第17连涨?新计划已出台,不知道的尽快了解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物价的不断提高,那些只依靠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随着下降。为了让那些退休人员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我国已经对基本养老金进行连续16年的上调。2021年刚刚拉开序幕京东物流计划4月底上市聆讯!未来物流行业将走向何方?近日,据市场消息称,京东物流或将计划4月底上市聆讯。截至发稿前,京东物流尚未作出回应。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京东物流目前仅融资一轮,时间为2018年2月14日,投资机构包含招商局资本高消息中石油中石化人事变动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中石化4月16日,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标志着石油工程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篇章。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股份公司高级副总招商基金投研团队集体入驻,展望未来市场走势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2002)100号文批准设立,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截止2020年底,招商基金母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1。1亿元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个总投资454亿元来源人民网原创稿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申佳平)今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4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介绍,一季度,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