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美国放水,中国买单?深入解读后疫情时代中国的财富风险和挑战

  幸福里BANNER
  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四百二十四期(NO.424)
  专栏内容提要:
  美国放水不止,美元通胀冲击全球经济,中国是否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深入解读国际货币博弈的内在逻辑,充分认知未来中国国内经济和货币环境面对美元通胀下的财富机遇,风险和挑战。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客观行文,理性看事。 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我是@熊猫贝贝小可爱,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房地产楼市观察者,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熊猫贝贝第424篇原创文章:
  先不说美国疫情损失有多少,疫情后又将如何恢复经济,但是眼下看来,美国通过美元超发,无视经济和金融风险,掀起新一轮的全球的通胀狂潮的行为,是停不下来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便开启"无限印钞"模式,截至2020年12月17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已高达7.34万亿美元,而去年1月底这一数字为4.1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1年时间之内,美联储印钞规模已经达到3.21万亿美元。
  进入到2021年之后,美国方面的刺激计划并没有结束的意思。在3月6日时,美国方面正式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让外界对于全球性通货膨胀更加担忧了。
  在外界担忧的同时,美国方面却还有着更大的"准备",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内阁内部已经在讨论一项数额更大的"刺激计划",涉及金额将达到4万亿美元之多,目前已经从很多信号渠道开始"吹风":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的美元,世界的问题,难道全球大通胀就要来临了?
  在稳定平和的国内环境中,很少有人能对这种来自于宏观的风险预警和威胁感受有什么直观的感觉和反应:反正普通老百姓,该吃该喝该睡,要通胀,也是外面国家倒霉,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大错特错!别的不说,衣食住行是不是民生关联?
  房价上涨老百姓好过吗?消费物价上涨能说和你们没关系?金融投资震荡波动和投资群体没有关系?
  目前主流有两个比较靠谱的判断:
  第一个:美元超发,是美国从2008年开始就已经使用的,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国的危机成本转嫁给国际社会。
  这个笔者最近文章已经进行过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占用篇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以下文章:
  (美元疯狂洗劫世界:1.9万亿尚未消化,新一轮货币洪水又来了?)
  ( 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大通胀袭来会对大众产生什么影响? )
  第二个:转移危机,也得看接盘的国家有没有这个实力,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也以美元为主。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达到1.1万亿美元的高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0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7亿美元,降幅为0.18%。
  1月20日凌晨,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增至1.06万亿美元,较10月环比增加90亿美元,属于过去6个月首度增持(截至2020年11月)。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美元国债持有数量第一的,是日本,作为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国,日本却在11月环比减持87亿美元,令其美债持有规模降至1.2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日两国在过去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不一致的操作。
  很明显嘛,日本从1990年以后陷入平成萧条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为美国90年代的经济危机买了单,结果整整30年,日本的经济陷入事实上的萧条,美国一次的危机,竟然需要日本一个国家牺牲30年的经济发展来填坑,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持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毫无疑问是美国本次疫情损失和经济成本最佳的转移对象,除了中国,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承载量和经济体量能够接下美国这次风险转移,就像前几天土耳其金融市场的全线崩溃,人家美元还没有加息回流,只是市场动荡了一下,美元一流动,就把土耳其这么一个国家的经济给摧毁了。
  现实也是如此,近期矛盾交锋,甚至是全方位的国际形势,政治对抗,其实本质上,都是美国在穷极一切手段,试图让中国承接风险和损失。
  这是非常理性,客观,并且具有一定本质洞察能力的结论。
  中国手上持有这么多美元资产,还要面临美元在国际货币环境中超发必然带来的输入型通胀的风险,那么中国这一次,会不会被美国成功得逞?
  这篇文章,就从理性,客观,尊重事实和逻辑关系的角度出发,深入地对当前中美交锋,经济博弈的本质关系进行分析和解读,对接下来,因为美元发动的货币战争,可能会对中国国内货币和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判,给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做出风险和机遇的认知建立。
  关联输入性通胀,房价资产行情,金融市场动态,以及民生消费环境。
  大国博弈,经济关联,牵动民生,关联财富。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读者通过文字选择作者,作者也在通过文字选择受众。
  图片来源:网络一、"美国印钞,中国买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美元超发,收割全球是真,但是收割中国,恐怕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说法。
  绝大多数中国人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很容易带有所谓的民族情绪和立场态度,特别喜欢结合自身的境遇去判断对错是非。
  如果坚信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和货币政策(利率收放收割博士)就能让中国把改革开放以来,加入世贸以后20多年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生产价值和贸易回报给收割走,那下面的内容基本上不用看了,心怀偏执的流氓无产思维,是社会认知环境中的毒瘤。
  事实上,美国通过超发美元,转移国内经济和金融风险和损失,对于金融和经济系统相对封闭安全的中国来说,是有免疫的效果的,当然不是完全100%的没有影响,但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包括经济环境的变化,在过去的2008年(中国已经加入世贸)以后,其实已经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制度,对美元收割,是有抵抗力的。
  这就和疫苗的原理一样的:即使有抵抗力,但是一定或多或少会存在副作用和影响。
  中国的经济制度对于美国的美元霸权和货币掠夺政策来说,或许是美国对中国最为反感和不甘心的情绪根源。
  中国的人民币,至少到当下来说,是没有国际货币结算能力的,只能在国内流通,而美国的美元想要割中国的羊毛,在不能进入中国经济和货币环境自由兑换的规则限制之下,只能通过超发,然后让美元贬值(简单理解就是大量印钞稀释美元),用廉价货币通过贸易低成本,甚至近乎0成本的从中国把各种工业,原料产品运回美国。
  大家都看明白这个逻辑了吧?关键点就在于"汇率"二字。
  如果中国不想被美国割羊毛,那必然要稳住汇率,也就是说,美元超发随便你,我国内的货币一样跟随超发!你印得多,我印得更多!美元多了,人民币也多了,大家的交换价值就不会存在收割。
  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只要国内经济和货币环境能消化,就是中国反向割美国羊毛!
  于是乎,美国一旦遇到危机,试图往国外转移的时候,到了中国这里,就行不通了,这也是美国一直在贸易层面和中国对抗争执的关联核心原因。
  说的虽然轻松,但是人民币是不能出境结算的,这样的应对措施会有什么后果?
  人民币对冲美元增发,无法宣泄,就会在国内的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形成"内涝",也就是中国投资市场常说的"大水漫灌"。
  大家记住这个逻辑: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对冲美元的货币超发=保汇率=保外贸=铁公鸡!
  国内通胀是必然结果,但是又不可能影响民生,所以中国必须要有一个体量庞大,风险可控的"货币蓄水池"来承载国内对冲美元的超发人民币。
  这就是中国房价从2009年开始,一路走高,涨无止境的底层逻辑。
  这就是中国应对美国货币掠夺的手段,而且这个办法已经用了10多年了。
  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于中国这样只进不出,肉烂锅中,肥水不流外人田,再加上铁桶一样的经济壁垒,是不是气的咬牙切齿?
  这就好比劫道的土匪遇到了武艺高强的镖师,抢劫不成,反而还被人家下了行头……
  哈哈哈哈哈,写到这里我都挺开心的,美国百试不爽的货币霸权来中国吃闷亏,还没什么办法。
  中国的经济制度优势就在于,肉都烂在自家锅里,反正只要外贸源源不断地赚钱,房地产承载对冲货币,经济发展就能持续保持,然后用赚回来的钱进行投资和收入提升,用全民的财富增长去夯实超发货币的泡沫和消化蓄水池里面的水。
  其实客观来说,别说当前房价高,2010年的时候北京买房,一点也不比今天轻松,但是站在10年后的今天回头去看,那会的房价和还款压力还是个事情吗?
  得,美国这套货币霸权,别说薅羊毛了,反而给中国带来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全民一心,共创财富的造富时代。此消彼长,让长期吃白食,当大佬的美国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可想而知。
  所以,"美国印钞,中国买单"是不是个伪命题?
  当然,客观的来说,美元这样无节操无底线的超发,对于中国国内的经济和货币的持续压力也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就是房价增长过快,甚至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和购买力产生脱节的风险和趋势,关联房价和地产领域的矛盾,也在持续酝酿,比如深圳千万级别的刚需门槛就很尴尬,如果人均月收入10万那还好说,问题是通胀传导到社会财富终端很困难,特别是中国产业链和科技处于瓶颈阶段,在外贸市场上依然还是血汗工厂,低附加值的赚辛苦钱,终端收入提升同样进入瓶颈。
  有一说一,当前各行各业内卷现象的出现,和这个美元超发的压力和冲击,密不可分。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并不用担心美元超发让中国买单,更重要的,是两个问题:
  1、国内通胀的消化需要时间和空间,这个是国家经济大计,相信国家就好,反正肉烂在锅里,疫情担当的祖国也不可能让老百姓饿肚子,这一点笔者坚定相信和支持国家;
  2、美元超发在国际贸易环境中导致的"输入性通胀",这是被动影响,难以避免,这个被动影响,将直接对中国国内的经济和货币环境产生冲击和影响,也算是"美元通胀"的间接伤害。
  注意,这里说的是伤害,不是影响,输入性通胀,一定会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环境产生危害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二、输入性通胀才是关键风险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所有的内部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在强有力并且高度凝聚力的制度和领导力量之下得到圆满解决,这一点,已经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得到了验证,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的制度优势得到了空前的验证,国人向心力和凝聚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内部有困难有问题,比如国内通胀高房价,教育不均衡还有医疗门槛等等的关联民生的经济和货币现象,只要给国家时间和空间,一定能得到完美解决。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实现了全面的"扶贫攻坚的胜利",也只有中国政府不计成本,不看身份地位全心全意维护中国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基础保障。
  但是,美元超发,引发的国际货币环境通胀,对于处于贸易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的中国来说,必然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和影响,前面一个环节也说清楚了,中国的经济和货币制度是能够对冲抵御美元的掠夺意图的。
  而大环境的货币通胀,就会造成对中国国内经济和货币环境,带来"输入性通胀"。
  什么是输入性通胀?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我国就是这类型 。
  解释来源:百度百科
  我国的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存在着较为固定的联系时,这种情形才会发生。
  因为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不仅仅是美国使用,而是所有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都是用美元,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输入性通胀,这种通胀并不是由于国内货币放水导致,而是由外部价格上涨传导所致。
  这倒霉催的……真是不省心的美元。
  大家看到这里也应该反应过来了,发行美元的机构,也就是美国的美联储,就是罪魁祸首。
  先不说和美国的贸易往来,就是正常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美元超发导致美元贬值,对应的就是美元购买力缩水,衡量价格水平降低,直接会导致国际市场原材料(原油、矿石、橡胶)和其他大宗商品(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价格出现上涨。
  为了应对这样的输入性通胀,中国国内经济想要不被国际货币环境所干扰和冲击,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就是保汇率,要涨价一起涨,这是货币跟随策略:保住了汇率,就相当于保住了贸易价值恒定。
  结果呢?就是国内通胀……如果国内不通胀,入口生意就没法做了,简直是天价收购,血亏不止。
  现在最大的风险不是美国一个国家超发货币,而是全球所有国家为了避免被美元薅羊毛,都跟着国内超发货币。
  如果只有美元超发,而没有其他国家跟进,其实对于中国这样的对冲策略来说反而有利于中国出口,美国一家超发,要么产业回迁自给自足,要么就是花高价买东西,就这么简单。
  其实全球国家跟随美元国内通胀,就是美国威逼利诱的结果,因为这个世界上,国际货币只有美元一种,并且美元背后的国家是世界第一大国。
  地位决定话语权,经济制裁也只有美国能干的出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立场转换,不过如此。
  所以,当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和货币环境,最大的风险,其实不是什么美元通胀,不管什么形式和渠道的美元并不是想进中国就能进来的。
  中国有非常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不是货币能够自由兑换的开放市场,拿着美元在中国是无法正常使用和流通的,不换成人民币,可能还不如卫生纸,所以国际环境中的热钱,投机资本,还有各种居心叵测的做空资本绝对不可能实现想来就能流进来,想走又立马能走。
  就像横行世界的量子基金,金融大鳄索罗斯,这辈子恐怕对"做空中国,炒爆人民币"想都不敢想。
  而最大的风险,是因为国内通胀的压力和市场惯性,导致的投机市场情绪和贫富分化矛盾。
  中国楼市和股市的泡沫,除开货币对冲,保汇率的必然需求以外,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市场投机惯性和国内的逐利资本凭空吹起来的。
  比如其实房价上涨10%就可以应对美元一个阶段的通胀压力,结果这10%的国内货币超发,传导到房地产和楼市,在杠杆效应下,甚至会产生超过30%的价格上涨。
  (比如经营贷,1个亿进入市场,全杠杆的撬动贷款可以撬动2个亿,30%首付,70%贷款)。
  当然,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保持很好的对外贸易,这样的价格泡沫还是能消化的,时间问题而已,房价高,收入跟上来,泡沫被夯实,财富被稳固,很理想。
  但现实不是这样,当前中国经济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外部美国试图打破货币对冲,掠夺中国财富,全球美元超发导致输入性通胀,内部房价过快增长,货币蓄水池水位过高,风险凸显。
  所以才有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全国楼市调控升级,金融收紧,监管加强的"反常逆周期"政策态度。
  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不是房地产作为货币蓄水池不能用了,而是快装不下了。
  所有的外部的风险和挑战,都比不过内部的隐患来的凶险,中国的房价,出于经济和货币环境需要,即使需要涨,也是国家说了算。
  图片来源:网络三、关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人民币的关系和未来思考
  综合上面的内容来看,其实大家也应该感觉到当前中国的经济和货币环境其实是处于一个非常关键,并且不稳定的危险临界点之上。
  首先美元印不印,我们说了不算,美国也不可能听其他国家的意见和建议,一切以美国的利益优先,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商品和最高效率的经济掠夺工具,所以不会停。
  其次,是中国已经用了20多年的货币对冲,国内通胀方法,现阶段因为蓄水池风险,也趋于临界点。
  后疫情时代,有一个经济关系其实已经得到了共识: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美国就是全球总体运转的发动机。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美国其实超发美元一方面是为自身利益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对被疫情冲击和伤害的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进行刺激。
  毕竟货币因为利益流动的效率,是拉动经济的终极手段。
  只要足够有钱,甚至可以在迪拜这样的沙漠国家里面造出人工湖泊,这就是货币流动的力量。
  美国的存在,美元的信用价值,其实也是维护当前世界经济环境的重要基础,即使这个环境非常脆弱。
  而实现增长,无论是从消费市场,还是工业产出,甚至是经济体量带动性上来看,有哪个国家能和率先从疫情中得到恢复的中国可以比呢?
  所以,理性客观一点地来说,中国和美国,角色不同,但是意义和作用都很重要。
  当前的中美交锋,各种对抗矛盾,无非就是利益谈判:都想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烂摊子应对问题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少的责任承担。
  这就是一场世界头号两大国家之间,关联国家利益的拉锯战,最终的目的,还是以合作的形式,共同面对和处理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经济局面和损失。
  这就像两个人负重前行,总是有一个人想要偷懒,偷奸耍滑(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美国),而另一个人不乐意了。
  对应到现实,美国甩锅给中国的一切手段和伎俩,都是因为这是策略博弈中最省事的选择。
  但是这一次,中国显然不跟了,不然,绝对没有去严控楼市,监管金融市场的必要。
  一方面,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霸权地位和结算功能不可能马上消失,否则世界经济动荡乱局一触即发,美元本身就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和地位建立的一种市场秩序;
  一方面,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人民币和欧元,伴随中国成长和欧盟的独立结算模式的实验,未来逐渐进入国际货币结算环境,和美元分庭共存,是必然的趋势。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这个趋势肯定是必然的。
  美国也不好过,相比中国,美国虽然有世界第一的地位,有军事武力强权,有美元结算霸权,但是疫情之下,内部矛盾和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集中爆发,盛极必衰的魔咒正在上演。
  而中国的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技术和科技没有突破瓶颈,没有具备引领全球经济的力量以前,同样也没有实力去扛起这个大旗。
  这就是对于当前中国人民币和美国美元,最客观理性的认知理解。
  图片来源:网络四、写在最后,普通人该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障自身财富,实现平稳过渡?
  那么,货币战争的逻辑和当前中国国内货币和经济环境的风险和挑战看明白了,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有哪些启示和认知,可以帮助现实中的决策和行动呢?
  1、输入性通胀很残酷,商品价格上涨绝对是板上钉钉(比如进入3月电器价格上涨就是一个信号),民生领域不用担心,国家一定强力控制想方设法控制通胀进入粮食领域。
  而且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很长时间,没办法,来的太快谁也受不了,但是毕竟要来的,所以在这种输入性通胀环境里面,不必要的消费要缩减,不利于创业尝试。
  2、输入性通胀必然会传导至资产领域,对于中国的房价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房价还会涨,特别是好城市好地段好学区的房子,肯定还要涨,到了通胀环境下,所有的上涨都是货币现象,其实已经不是人性欲望和资本逐利天性所导致的了,特别是一线,新一线,高首位度省会的房价,首当其冲。
  现在国家调控楼市,金融配合,其实也是在为即将全面到来的输入性通胀做准备,留出必要的货币膨胀空间,而不是提前被投机群体和食利资本给钻了空子。
  理性一点看,现在在大城市,热门城市抢房的群体,哪个不是人精?
  3、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输入性通胀是有套利机会的,但是政策市背景之下,这样的波动会非常剧烈,中国不是货币环境开放的国家,每一次美元通胀落地,在很多国家都会创造金融市场的狂欢和高潮,但是这和中国的货币稳健,经济平稳不协调,所以风险很大。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风险很大,没有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贸然入场,血本无归的可能性比一夜暴富更大!
  4、输入性通胀对应的货币和经济环境,会成为下半年中国国内的市场规则。
  虽然规则本身不会创造,收割和转移财富,但是总会有人和资本利用规则去套利。
  这不是贬义的说法,是只能说到这个点上,记住,任何时代,利用货币潮汐进行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的,即使暴富,也必然不得善终。
  所以,好自为之,量力而行。
  5、输入性通胀环境,有利于良性负债,不利于透支型消费和恶性负债。
  如果收入来源和经济基础不稳固的群体,建议提前处理债务问题,因为在这种被动通胀的环境里面,最大的危机,是手头货币的流动性和购买力。
  收入不稳定,通胀就是灾难,收入稳定,通胀就能稀释债务。
  大环境的通胀,不是雨露均沾,更多的人,面对的是什么?
  是滞涨。滞涨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经济学魔鬼,是绝大多数人的经济困境。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一下这个定义,包括滞涨这种环境是如何被输入性通胀所创造的。
  所以,量体裁提,重视风险。
  文章郑重声明:
  本文仅作为认知交流和思考分析所用,至于是否正确合理,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并且熊猫也乐于在财富之路上的一些认知思考和理解和各位分享交流
  文章没有任何投资建议和投资引导,投资有风险,都是成年人,风险自担是最基本的价值认知。
  以上。
  2021年,经济波动和暗流涌动正在恢复平静,但是影响视野的大雾依然没有散去。
  预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能够心志坚定,做好准备,在2021年实现迷雾冲破,快意逐浪!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或赞或骂,还请留个声音,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
  思考,是对世界的尊重。探索,是对未来的准备。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时代的权力,但是时代绝对可以选择人。
  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是一个眼界和思维决定的未来。
  希望能与有伟大格局和理念的群体同行。
  做时间的朋友,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命运的主宰,做财富的主人!
  仅以此文,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熊猫地产观,讲究和追求的就是在纷杂繁乱的信息时代,输出一种稀缺,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本人自媒体的态度和初心:不做什么大路货,通过写作分享,记录对世界的认知。
  熊猫不稀罕吗?你觉得我的文章不稀罕吗?哈哈哈哈……
  不当什么专家,也不敢大言不惭说自己高明,只想通过写作分享,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基金怎么买才不会亏?基金不是保本型产品,有亏损本金的可能,亏损本金由投资者自己承担,不过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些操作策略来降低亏损的概率,比如1高抛低吸,基金主要是赚取买卖差价,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才能赚到钱连环爆!中国云南工业矽遇限电减产90价格8月以来已飙涨近3倍太阳能恐将进一步涨价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中国云南是工业矽生产重镇,云南政府为降低能耗双控,要求矽业者自9月起至12月减产90,工业矽价格自8月以来就已经飙涨近300。工业矽提炼后的多晶矽,是太缠中说禅这种交易理论到底怎么样?缠论是由新浪博客名为本ID的博主李彪写的108篇博文而来,后来广大股民把这108整理成本,出版社发行成书。缠论到底如何先不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彪这个天纵奇才的轰动事迹,是怎样的一许家印家族占恒大股份百分77,为何不拿钱出来救?曾经的中国首富许家印,几千亿身家(公开信息)可能拿不出钱来救恒大股份吗?如果站在他的立场上想想,他或许也不愿救!因为1。97万亿的银行债,还有募集基金债,公司欠购买地皮款债,工程材32岁负债15万多,网贷9万,信用卡6万,没有固定收入怎么办才好?年轻,是你最大的本钱。32岁负债15万。其实也不算多。找准机会,找对了目标,也须一年半载,甚至三两个月就能咸鱼翻身,还清债务。人生,有点压力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压力可以激发动力,关键恒大集团负债2万亿,还能指望谁?当年救王健林的人会救他吗?当年王健林是自救!王健林是第三个发现房地产行业即将暴雷的人。第一个人是李嘉诚,他是爆赚离场,秉承他一贯作风绝不赚取最后一个铜板!第二个人是华夏王文学,他是要钱卖公司,在不声不响中交谁是券商股的龙头?我认为是东方财富。理由只有两点。一,东财是唯一(不是之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券商。其业务不受外界突发事件影响,比如新冠肺炎的影响就明显小于其它券商。而目前仍然是互联网天下。传统券商无钢铁价格暴涨,紧跟着暴跌,伤害了谁?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爬得越高,跌得越痛!从2020年3月份之后,钢材价格一路不断飙涨,过去一年多时间,钢铁价格已经涨幅一倍以上,但是最近几天时间,钢铁价格却突然转向迅速下跌。我们以螺纹币安监管加密世界时代变迁的标志长期以来,监管机构从根本上来说,基本上或根本上不清楚是否或如何处理加密货币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毛球科技认为,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大规模增长,以及传统机构和主要投资者的兴趣增长,这种情四川4个地级市由1个地区拆分而来,1市GDP超3000亿,1市成副中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更加均衡协调,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以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等为代表的西部省市,更是开启了全面加速度,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事关中国,印度开始不安起来近日,美国媒体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点,那就是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国家内的活动感到越来越不安,印度方面可能认为中国与印度洋周边国家之间的广
元宇宙已经发疯或正在发疯路上,下周碳中和会不会跟上元宇宙已经发疯或正在发疯路上,下周碳中和会不会跟上晨报记者韩忠益本周大A受央行决定12月15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消息刺激于周二双双高开,但虎头蛇尾,当天股指2022年房价会跌吗?理由是什么?昨天写了关于房价会不会涨的文章,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下。关于文章标题,我想所有写文章的人都不能拍着胸脯说能准确预测明年房价走向。基本是从往年的经历走向以及现行条件的政策做个大致的预判。入世二十年,中国与世界是典型的双赢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18时39分,卡塔尔多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的木槌落定,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今年是中国股市里所谓的不看指标不看消息,能把握热点做好股票吗?市场每天消息资讯说不胜数,每个热点都可能被市场资金挖掘后炒作,去深挖这些热点去布局股票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较难,还有通过技术分析中指标寻找即使爆发的个股,而爆发的个股往往是市场的热点理财产品到底保不保本?从法律的角度上讲,不能做到保本保息但是从产品的结构设计上讲,基本上可以。我国法律规定了,如果私募基金在合同上不得出现诸如保本保息的字样,一旦出现,属于违法行为,合同也属于无效合同。汇率飙涨,小微出口企业如何止痛?人民币汇率这东西,小微企业根本没有办法左右,同时,人民币汇率因为某些原因也无法预测,所以小微出口企业在做外贸生意时,就只能承受汇率风险了。不过,汇率的宏观趋势其实也是能猜一猜的。比银行办公明明只要一两层,为什么会盖个大厦?其他楼层用来干嘛?若此现象是属于普遍性的问题(不知题主是否做过调查而得出的结论?),那么唯一可解释的通的理由是讲排场,比阔气!是应了那句马靠鞍装,人靠衣妆。为了充分体现银行的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给储请给股票的最低点下个定义,请问怎么找到股票的最低点?做一个事情首先要搞清楚你做他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来买股票是为了挣钱,而不是为了买最低点。你就算买到了最低点,它不涨起来有什么意义?同样浪费时间与机会成本。多少人手里有三万多闲钱,想把它投入到基金,请问怎么玩一天有三四百盈亏?这个东西有风险只能回答说谨慎持有,基金经理也不敢说包赚钱,说包赚钱要被证监会罚款的,还要停业整顿。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很多人认为,基金是安全的,基本上都是赚钱的,其实这个说法是近些年旅游团为什么越来越便宜了?我前些年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进入了一家旅游公司工作。之前我一直以为旅游是有钱人的事,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好多的旅游团看起来便宜的过分,甚至还有不要钱就能旅游的,这简直让人不敢相想买基金却不知如何挑选,有哪些好的方法吗?面对错综繁多的基金产品,长久以来选基金真的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如何下手购买适合自己的第一只基金,也成为很多人想踏出理财投资的第一步。对于大部分基金理财投资者的这种现状,我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