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狀如鯉而闊,色綠,嘴尖而句曲,似鶯哥,故名。 貌狀並如嬰兒之形,九真同法爾。 狀元紅,花重紅,徑可二寸,厚半之,瓣濶而短厚,有紋,其末黃,其紅耐久,開早,葉似貓腳跡,綠而麗,亞深,葉根冗,枝幹如鐵,高僅三、四尺。 狀元就是星士說的馮京。 狀不必童童當作同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 狀願天鑒不違,神心善應。 狀元榜眼屬兩郎,與我追隨結深契。 狀頭前有李公旻,後有茅公瓚,皆止吏部侍郎。 狀如牛脾,細鱗紫色,一面一目,相合乃行。 狀如獺,遍身鱗甲,居土穴,常吐舌誘蟻食之。 狀聞千神效職,酆城乃職憲之都曹。 狀,容也,義而不朋,中立而不倚也。 狀其起落不定之勢,與婉孌乃對文也。 狀似燈蛾而大頭,有斑點。 投狀于操江林都御史臺下。 筑狀似琴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筑。 狀如指,長二、三寸,有花文,紅綠相間,尾鮮紅有黃點,善鬥。 雍狀所論易事皆非大罪,其論災傷自合如此。 狀如黃狗,人面,頭如雄雞。 狀公者為里人莊得全太史,其言無虚美,遂損益其語志之。 狀如鶴,一足赤文,靑質白喙。 狀如人,赤色、戴蓋,乍黃乍赤,味甘。 狀類牦牛,偏氣使然,故謂之犏。 狀類鶴,但小而無朱頂。 狀似星非星,六十四變,總名日曰祆彗也。 狀似豕,角善爲弓,出胡休多國。 狀申靈寶大法師某君先生,伏乞告齋登壇,依式宣行,謹狀。 狀其岳翁江西布政司右參政項公之行,以公之季子刑部主事錫來請銘於金陵新泉之館。 狀出南中閒草木,咫聞端合傲嵇含。 狀留之義,此數語揭盡之矣。 狀難寫之景,含不盡之意,何詩為然? 狀稱,伏念某幸因宿慶,叨際真風。 狀若生銅,五節連環之柄,上有隱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兩。 狀元相度,該如此端莊,不輕開口。 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狀如長刀,無鱗,多刺,然味美。 一為煅錬文致之所惑,而不推其情狀所由起,未有不錯謬者矣。 狀如蛇,赤色、白裏,味甘酸。 狀似馬鮫而腹白,故名。 狀如水中雞頭,即芡也。 狀元、榜眼、探花,士人狀元而外,不誇榜眼,爭羡探花,豔其稱也。 狀鷄子之未分,仰猶龍而莫睹。 狀如香櫞,但有如人指,屈伸長短,錯落不一。 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陶以爲索。 丁亥,詔自今京朝官選舉人家狀內,合具本貫外,其寄貫別州者,仰更朱書某州軍。 狀其事而不言其名,則謂之隱語。 狀元夫人回鄉,想我小妹正去,再得有只好處。 狀元大人如何再三不允。 狀似鱉,四足漫胡,無指爪。 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脚短爪長,尾三尺許,飛且乳,亦謂之飛生。 狀如虎頭,巨口無鱗,長不盈尺,肉軟而美。 狀貌雄偉,懷材未遇,為漳州城門把總。 一、申狀一函,上詣蓬萊都水司投進。 狀如狗有角,文身五采。 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 狀似捲荷四寸長,手環相擊響丁當。 狀大小非一,夏末始實,秋中方熟,霜後堪爲器。 狀如三歲小兒,赤黑色,赤目,長耳,美髮。 狀子便弗准,一個人倒准子去哉。 狀異口將耕曠土,性馴宜用駕安車。 狀如人掌,無葉,枝青嫩而旁有刺。 一名血尸神,神形如鳥毛之猴,朱目白眉,或化蛇,或化蜘蛛、蝦麻之狀,多著婦人身中,以食人五臟精華,飲人肌血,令人日瘦,作病命亡,其鬼卻化本形復入別人體中,今之男女以傳襲癆病是也。 狀,則冕女孫之駱居敬所輯。 丁阜,王元,易芳,周彬,宋昌,並直符狀,面青,金甲,朱衣,執斧。 狀如桐花,香聞數百里,煉液為香,一日驚精香,二日震靈香,三日返生香,四曰震檀香,五日鳳精香,六日卻死香。 狀如鳴蜩,狀似三合盃,有翼能飛,無目而利耳,口中有橫物角弩,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瘡,中影者亦病,而不即發瘡,不曉治之者煞人。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工。 狀如藍,故名蛤蟆藍,香氣似蘭,故名蟾蜍蘭。 狀況發生,或在出神狀態發生。 狀本為形貌,轉為敘述事件情狀。 狀似悠閑的坐進椅子裏,段延慶再次開口,當年的事情他一直以為是場夢,可是如今…… 丁卯,雄州言,容城縣狀稱戎人大驅馬越拒馬河放之,其長遣人持雉兔來問遺,求假草地。 狀如章魚,八足,中有一足極長,腹大無骨。 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狀中言,吴靖方已别兼差遣,蓋從熙意欲隨從。 狀紙,依青詞紙,高低以狀。 狀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 狀如黍,實如石榴子,一葉一穗,穗各百數粒。 狀如覆舟,天陰埋影,晴霽則見。 狀實猿類,體被金毳,皮以藉焉,中國之貴。 狀類御愛黃,但心有大小之分。 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綯以爲索。 狀,蚌含淵月,秋兔懷胎。 狀處內邊與前相對,貼於奏狀前。 狀元公有所不知,尊夫人請俺上過學來。 狀下三司不以聞,輒牒發運司依所申及牒三班院照會,吉還自辨,故劾之。 狀元過來,認了丈人翁罷。 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狀如室官,如車馬,如龍虎,如飛鳥,五色無常,百一十種。 狀元聞了小姐的死信,怎麼樣光景? 狀如蝤蛑,螯足無毛,後兩小足薄而微闊,類人之所食者,然亦頗異,其大如升,南人皆呼為蟹,八月間盛出,人採之,與人鬥,其螯甚巨,往往能害人。 狀似雀,頭有冠,五色如方勝。 狀如楠樹,皮甚薄而味辛香。 狀元,你已前也有些罪過,看下官面分,和了罷。 狀元在蘇府住了幾天,才回了張家府第。 狀元根出張門,天生是張門的骨肉,禮宜歸宗。 狀如薑石而有銅星,熔取鋼也。 狀如鱉,四足漫胡,無指爪。 狀謹申上東嶽泰山府君。 狀類景象其形,響和其聲也。 狀情與記意,二者皆能精。 狀似蓬壺,亦如人之身形。 狀如烏翣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 狀如虎頭,巨口、無鱗,長不盈尺。 狀見來欲,鬼小有敢,祥不却袪,里千尸辟。 狀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早療,下入腹中,入腹不療十日死,寒熱不不去者亦死。 狀似燈蛾而大,能折損花。 狀似牛脾,細鱗,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行。 丁名士美,己未狀元,官至亞卿。 狀本鮮肥,熟則拳縮,意取新婦踧踖也。 狀與藤異,似木通,浸酒服之,可治風疾。 狀貌山川,皆連接數十百字,漢賦此類極多,所謂字必魚貫也。 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 狀如鱖,居逵,鱖魚犬目,大口,細辨,有斑彩。 狀元紫,花似紫玉蓮而色深。 狀較諸黄河、永定兩廠,廢財耗力,尤無限也。 狀元盧生不肯拜我門下。 狀內但言為某事處斬或徒、流訖,皆不錄罪款及夫所用之條,其犯者亦不分首從,非惡逆以上而用斬刑。 狀謹申上第一壘土皇府。 狀首全矩年七十一,又易狀以次為首。 狀元,還是過來認了岳丈。 狀如朽鉄,中人無血立死。 狀如塵灰,收取其藥,更入鼎。 狀似穿山龍,心實無孔,治魚口便毒、刀銃傷甚效。 狀惟悉察其僧等緣身衣如前。 狀公事績、官階,乞余銘其幽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