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曉妝日日隨香輦,多在牡丹坡。 曉星纔上候,明月夜歸時。 曉際,第四舶通事、知乘等被免趍來。 曉趨天仗拜王春,喜睹陽回聖德新。 一卷,不曉義理,在世盡不通曉此經。 曉出彰山北,北風何淒涼! 曉公子之言,則知公子之行矣。 曉暢兵機、才堪將帥,目中未見其選也。 曉撐太華半峯月,晚載西湖十里香。 吾曉大道包含天地,明哲盡矣。 曉帷初捲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 曉東暮西,風之所自,與中土頓殊。 曉起登山隴,攜笻緩步行。 曉向虛空探海嶼,扶桑真見水中移。 曉看衣全濕,寒衝酒不醺。 曉達金木之旨,則造化歸乎掌握。 曉風忤裾,心旌裊蕩,不禁若晴絲縈縷,徐徐薄空。 曉晴霜太重,冬暖日偏明。 曉得這些關捩子,自然雷雨遍虛空。 曉鍊西山雲,夜前北斗星,城南告樹精,吾家在瑤京。 曉陽初破千家睡,晴空絳都圖展。 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游子,聆之者莫不傷思矣。 曉日籠葱,送嘉祥於視履。 曉起出門行,逍遙步紫陌。 曉天紅日放高晴,小坐山輿踏雪行。 曉色凝不來,鴉嗁去何許。 曉旛夜蛾,同集尊前,真良辰也。 曉起惟聞雀斗爭,夜來還有白鳩鳴。 曉色千松逗冷,照人眼底長青。 曉視之則已走,空無一人,遂渡錫箔江。 曉怨凝繁手,春嬌入慢聲。 曉谷輕煙鎖,青林薄霧關。 曉得你心兒裏有些怪我。 曉雞未唱發清謳,面壁聲聲試玉喉。 曉悟六道中,常與法為伍。 曉來綠水橋邊,青門陌上,不忍見、落紅無數。 曉會其義,此乃通靈之人,何愁大道不成。 曉日曈曈上柳梢,尚隨雛鳳住香巢。 曉坐寒塘鏡碧開,蘋香風引上樓臺。 曉上闗城吟畫角,暗馳羌馬發支兵。 曉諭贛州,極言滇兵棄城之罪,不許容駐。 曉艶欲開孫武陣,晚風爭墜綠珠樓,來如急電無因駐,去似驚鴻不可收。 曉來鏡裏添白雪,上床和鞋履相別。 曉其大綱,則眾理可貫。 曉齋主人歸自巴黎,與冷紅生談巴黎小說家均出自名手,生請述之。 曉市花猪肉,宵檠菜子油。 曉雨半林鳩語雜,薰風十頃稻花肥。 曉霜殘雪滿弓刀,萬壑嚴風競怒號。 曉雨洗新妝,艶艶驚衰眼,不趁東風取次開,待得清霜晚。 曉色初分,出舍行二里許,皆在霧露中。 曉色馮公嶺,春風慶朔堂。 曉洞雲歸濕,青山草木新,夭桃含宿雨,嫩柳裊輕塵,蝶翅寒猶怯,蜂衙晚漸陳,香風簇羅綺,已有蹋青人。 曉日旌旗明輦路,春風簫鼓遍環橋。 曉發髙平鎮,前旌路未分。 曉駕朱轓理公事,夜燒銀燭校餘經。 曉萬理以還元,凝一真而妙用。 曉來蜃氣侵人冷,夜半濤聲入耳愁。 曉然若盲之開目,冷然若聾之通耳,言不可旒纊也。 曉岸洞明仙隱隱,寒潭朗照月依依。 曉策穿嵐浦,靈巖引鶴颱。 曉日輕籠,綽約而影搖河漢。 曉風弄笛聲微咽,宵露蜚珠淚暗投。 曉露染成雞舌紫,東風吹作麝臍香。 曉來清露滴,一一金杯側,插向綠雲鬟,便隨王母仙。 曉得情來鈐性法,人心不起道心園。 曉攻守之術,則有勝而無危。 曉來吹角徹蒼茫,鹿耳門中幾戰場。 曉望孟城山四面,海天無際浪無驚。 曉得,曉得,吾晚上必來。 曉起推紙窗,積雪當檐額。 曉鶯啼過落花雨,獨立淮南宰相家。 曉荊二,魁梁七,寶雍六,金揚九,鼎豫五,昴冀一,銅徐四,罡青三,蒼兖八。 曉色樓前,處處動傷春之思。 曉望五云三島現,長生歌曲奏金仙。 曉餘殘片擁,晴外亂紅翻。 曉夜籌思,欲為國省餉、為民紓困,莫若就閩省福、興、泉、漳四府沿邊察系出鹽處所,令該汛防弁,陸續招回鹽丁,開曬食鹽,除納正供鹽課之外,取其贏餘以為修船之用。 曉了名為物外人,保身不葬杜門塞。 曉燈垂燄落銀缸,猶自春眠近小窗。 曉諭該洋官嚴飭所屬毋許駕船分赴各處勾串銷貨。 曉妝如玉暮如霞,濃淡分秋染此花,終日獨酲干底事,晚知爛醉是生涯。 曉出酸棗門,暗與夷山别。 曉起惟聞雀鬥爭,夜來還有白鳩鳴。 曉來雨過急起耕,惟恐田中草復生。 曉山如拱玉,吟不斷、隔江青。 曉分日月懸苔壁,晴列蛟龍擁翠屏。 曉日明如茜,春波凝不流。 曉辯字林云,辯,慧也。 曉霞洵彩覆東洲,海曲人家逐岸流。 曉來佳氣聚,慶謫仙、初駐雲駢。 曉澗哀泉添熱血,暮煙衰草送歸魂。 曉來極目望平疇,禾黍離離正晚秋。 曉月殘風皆寄託,春花秋柳亦精神。 曉井斟殘月,春爐釋夜澌。 曉天下之憒憒,瑩天下之晦晦。 曉之妻手制一布鞋,送老師。 曉事,卻不敢為,亦恐未可也。 曉煙溪畔,曾記東風面,化工與重裁翦,頭黃明艶粉,不共妖紅輭,凝露臉多情,正似當時見。 曉示合堂,常加覺察,毋致違犯。 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曉無子,有一女,甚愛之,亦先曉卒,人以為深刻所致云。 曉夜採花忙,合和成、誰人啖汁。 曉鼓愁方亂,春山睡正酣。 曉觀山市晴嵐色,夜聽松猿叫月聲。 曉暢水師、緝捕勤奮,熟悉外海風土情形。 曉便宜而巳柰何以大臣之節望之夫呂后之王諸呂、其安危大幾、甚於易后。 曉日矇嚨漸起雲,山色慘澹不全真。 曉東暮西,風之所自與中土頓殊。 曉井斟殘月,春爐釋夜漸。 曉匣影喻,羽也,喉音。 曉啼珠露渾無力,繡簇羅襦不著行,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 曉風涼,旭日遮青障,信步荒蕪上。 曉隨千仗入,暮惹御香歸。 曉起開門望翠微,大屯山上雪霏霏。 曉聞啼好鳥,何期來遠方。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曉暢兵機,才堪將帥,目中未見其選也! 曉東、暮西,風之所自,與中土頓殊。 曉夜朝元去也,怎忍捨大夫松。 丁丑,以溪州團練使彭允足為濮州都指揮使,義軍指揮使彭允賢為衛州都指揮使,珍州錄事參軍田思曉為博州都指揮使。 曉音律,所作雜劇凡三十餘種,散曲百餘,雖才情末至,而音調頗諧。 曉來雨洗千峰碧,一點翩翩海上鷗。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沈重無驚飛,墜紅殘萼暗參差。 曉然知死生之不迷,灼然見古今之不變。 曉天金馬路,晚歲石霜心。 曉嵐受詔續通志,漫士先生以夾漈舊研贈之。 曉來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錢米。 一書辯之,若句句能明,章章洞曉,方是真師。 曉鐘未動雞銜日,暮樹多寒鳥背山。 曉音律,作鼓吹曲及晉郊祀諸歌。 曉諭之意,以蘇息萬民為意,取舍之謀,以優卹萬民為謀。 曉煙吿廷鶴主僕令疾走。 曉入瑤臺露氣清,坐中唯有許飛瓊。 曉天文、卜筮者皆遍召,以至管軍臣僚、陛下親信內侍,無不著意。 曉日瞳曨翻玉篆,天風披拂振金聲。 曉得個哉,五兩三錢一大封。 曉風池沼水瀾翻,春盡淮南麥秀寒,院落無人日停午,柳花如雪滿闌干。 曉風殘月憶從前,不道因循過了十多年。 曉露精神、暮煙情態,別連旬而不見,隔三秋而重來。 曉物理之尚簡,知天道之惡盈。 曉來溪上看梅花,虎跡新移大如碗。 曉登泰山道,行行入姻霏。 曉出玉臺道,山川稍夷曠。 曉而喻博,有移檄之意。 曉來雨過西風急,策杖憑高看呼吸。 曉起瀹茶親供養,慈雲甘露至今垂。 曉物情人為曉事,知時態者號知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