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传统饮食健康思考阅读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阅读说说
笑话童话
思考爱好
社交魅力
健康生活
男女两性
饮食安好
周易运势
传统初中
八卦奇闻
时事新闻
企业仲裁

拳学真轨

9月5日 终离去投稿 造句
  今天早上偶然看到李小龙当年的一位姓梁的师弟写的回忆文章。他和李小龙是同学,也是喜欢练拳打架的主,听说李小龙能打,就和人家约战,结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李小龙打得满脸是血。后来又约了两次,都是输得很惨。然后李小龙就带他去见叶问。历史的场景也挺有意思。他说第一次见叶问,是个黄瘦枯干郁郁寡欢的人,平常也不大愿意直接教学,都是让前面的学生代教。叶问让他打打以前学的拳,结果刚打了几势叶问就喊停了,说不用打了,你这个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拳,不是能打人的拳。叶问的这句话很有水平。最起码叶问知道打法是怎么回事,自然叶问传下来的练法也很有针对性。
  南派拳法里很多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拳,说白了就是后天肌肉上做功,做功太大了于身心无益。南拳王某先生也是走得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就做功需要心肺支持血液的输送,和练健美是一个道理。心肺消耗大了,心肺负担重了,是要减寿损命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后天上练得太大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容易造成肾水枯竭。在用时,肌肉上做功的日积月累,使肌肉形成了记忆,一动手缺乏变化,基本都是挨打。所以叶问这个话说得真不错。他能当佛山的保安团长,毕竟也得有点水平。借着叶问这个故事,就说说我看到的、我经历过的学拳的误区。
  我16岁开始练武术,一开始是从少林启蒙的。为什么是16岁?因为人只有16岁以后筋骨才齐全,之前就是筋骨未全,练传武会影响发育。因为我们练的是筋骨膜,并非西方体育那样只是运动型的肌肉做功。当然了,如今的官面武术基本也都脱离了筋骨膜的宗旨,变成体育运动式的体操,孩子们浅尝辄止倒也无所谓。只是脱离了整体的系统单独拿出来的套路练习,对、尤其是关节还是有损害,所以凡是有家长来找我,希望教孩子练形意拳,我都是一口回绝,让他们等孩子16岁以后再来。不然就是害人,尤其度孩子的伤害更要不得。孩子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发育,像游泳、慢跑,以及一些舒展身体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网球都是可以的。
  形意拳的功夫,是从站桩开始入门筑基的。别的门只有混元桩,唯独孙公加了个无极桩。无极桩一开始是为了返先天,等到功夫深入了就是对筋骨膜皮肉的全面改造,此非过来人不知。混元桩初步是为了旺盛气血提升体质,功夫深入了就是把丹田养出来。丹田出不来,就都是筋骨上的功夫。丹田出来了之后就如虎添翼了。孙公和薛颠在拳谱里都说过,把小腹放在大腿根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用丹田。丹田出来也只能算初步功夫,一开始的时候筋骨是筋骨,丹田是丹田,再深入就是筋骨丹田合一,两家变一家,就能体会“周身龙虎任横行、霹雳一指万人惊”了。此时就不是练拳,而是作拳。打任何拳式都是对身体功能的无限放大。
  与丹田同步来的,就是丹田鼓荡,别的门叫虎豹雷音。李仲轩不是说到这一步决定了人的成就,随着雷音看境界嘛,其实就是看返先天把握一气的程度。返先天程度越深,把握一气、也就是内劲的能力越强,自然功夫越大。丹田鼓荡是自己来的,当你体证了无极,把握了一气,鼓荡自己就来了。也可以说是人类一种兽性功能的回归。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到动物园里去试,有些动物你到它身边就会起反应。因为在兽性的本源上都是相通的。平时遇见遛狗的,有些大型犬老远看见你过来就趴在那不动了,那是从兽性上对你的臣服。一般而言动物都有鼓荡,猫科动物比较明显。
  练到这种程度才知道天高地阔,也就可以隐约看见前辈高人门那么大功夫的缘由了。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成就,也只是往空空静静深里头去,来也都是自己来,只管耕耘莫问收获。那么如今是社会上的拳法练习,首先是站桩上从三体式开始。三体式站桩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你神经得够粗,能把肌肉酸痛这关熬过去,然后再返先天出功夫。如果只是为了提高肌肉的持久力,无论养生还是技击都毫无益处。形意拳或者说所有的内家拳,返先天都是第一步,不返先天功夫就无从谈起。如果从返先天的角度,三体式远远不如无极桩和混元桩。有人觉得练肌肉就是王道,借用刚才叶问那句话,练肌肉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不是技击实用之学。
  我们是练和用筋骨膜的,在先天一气的指挥下,肌肉跟着筋膜走,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肌肉是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上。但凡练肌肉就是错的,主动用肌肉也是错的。我常举一个例子:再结实的肌肉,用刀子一拉就切开了。同样的刀子,你去切牛筋试试?那么是肌肉推着骨头打人厉害?还是筋拽着骨头打人厉害?不言而喻嘛!站三体式非常辛苦,但最后走的还是无极桩和混元桩返先天的路,所以过去老辈人是不站三体式的,只是学生不开悟、领会不了先天,才让他去站三体式。执着于后天的人非得吃点苦受点罪弄点有形有相的,他才觉得是真理。比如齐公博,孙公今天教了他一式过几天就忘了,再教还是忘,没办法就让他站三体式,一站三年反而觉悟了。后来被人称作“活电瓶”,跟人动手一接对方就飞出去。这就是我说的先后天、也就是筋骨膜和丹田合一了。不过没有几个人能下到齐公博的笨功夫,大多数人都是半途而废,少数人倒是能支持下来,但是不得先天真传,不知道桩到底应该怎么站,最后也就是得点强化强化心肺功能的好处。
  历朝历代以来,武术都是在民间私密地小范围流传,所谓侠之大者都是社会大众的传说,想真见到一个高手其实非常难。因为封建统治者忌讳老百姓练武,所以有各种对民间习武的禁忌。武术只有在国有大难时,那些大隐们才出山救国救民。那个时候自身难保,同时需要练武的帮助巩固政权,统治者才会有所放开。清末时候就是如此。像郭云深这样的巨擘出山,就能够影响和带动一大批人。49年以后,国家层面肯定不会支持打打杀杀的武术,所以就慢慢变成体操武术了。群众武术其实是从清末民初就开始的。武术都放开了,国家层面也支持,那时候从杨澄浦到孙禄堂都是民国一级教授的待遇,每个月拿的钱比胡适这些人还高,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地位。群众有练武术的需求,于是就有改良了的武术体操传播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站桩说完了再说说练拳。谁都知道形意拳要从劈拳开始练。很多人练劈拳,都是胳臂腿带着身体走,这就是始终在后天神经指挥肌肉做功上。先天动物的本质都是腰胯驱动身体,我管它叫虎豹驱动。我们练在先天,用也在先天,身体上不返先天是不行的。所以练拳第一步要找到丹田,使用丹田,而后通过丹田内动找到三催,把身体内部打通,而后才能在拳法上慢慢回返先天出功夫,身体里头也才能起变化。大家可以观察普通人走路,都是用脚拽着身体走的,所以走路多的人伤膝盖。普通人拿东西更是如此,都是膀子上的劲。普通人打架也是看谁膀子粗拳头大。这些都是后天的形态以及肌肉上的消耗。这么练永远出不了功夫。练大了还会加速生命的消耗。
  还有就是练拳使劲或者发力的。老虎豹子没事练发力吗?人家从小到大都是从打斗游戏中学会捕猎的。既然是打斗游戏就是仿真。凡是家里养过狗狗的都知道,狗狗和你开玩笑,有时候会咬住你的手,但并不是真咬,而是含着劲不真发力。同样道理,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练习捕猎的游戏,也都是形态上逼真,但力量都是含着的。关于含着劲练拳的道理,我在书上以及平常的文章中反复提过。李仲轩用庖丁解牛来做比喻,这个也非常对。一般而言这个也是练法的秘密。来我这面授的我都当面演示了,含着练是怎么回事?真正的发劲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平时是不练发力的。因为发力的训练会伤害心脏和大脑,同时形成记忆一动手就使不出来了,因为缺少变化。平时自己门里人比划看不出来,你跟专业的搏击运动员比划,马上就能看出来,一是速度慢,二是缺少变化。形意拳在发劲的具体实践上只有一句话:束展之下一命亡。
  再说说用。一句话:“练有形,用无形”。真动手时千变万化,我们只是依仗原则让身体在先天自觉变化而已。平时练得规规矩矩,一动手时没有任何规矩。郭云深动手就是崩拳,但绝对不是标准的崩拳架势。一出手就是自己几十年功夫积累的集中体现。看着是崩拳,但里头可能还有马形,还要蛇形。可能是斜着打的,也有可能是钻着打的。首先是快。这个快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反应出来的。李仲轩不是说形意拳练得就是个“敏感”嘛,这个敏感是先天的自然反应,好像急刹车,而不是后天刻意做出来的身体动作。因为你在先天反应,所以要超过后天身体运动速度几秒钟。先天敏感的反应带动身体变化只有0。6秒。好像踩急刹车,瞬间踩住了,过几秒种主意识才回来。前头那个自己出去的是先天,后头那个才是后天,先后天对比要差好几秒钟。所以练拳不返先天全无是处。返了先天,敏感有了,要跟身法结合起来,是一不是二,遇见事才能瞬间启动,所谓“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火机发而物落”。“人被打而不知”。只有瞬间反应沾上对手,才能谈得上打倒还嫌慢。接下来的一打,就是筋骨膜联合作用,筋拽着骨头像拉弓放箭那样,在先天神意的指挥下,刹那透入对方身体毁坏其脏腑组织。
  文章最后说说我理解的意拳“四形”。大约是前年,我写了一些关于意拳的体会文章,有朋友约我谈谈对“四形”的理解。就我个人的认知,王芗斋先生的功夫是从混元桩里悟出来的。我是在混元桩里培育出了丹田,而后出了爆炸力后,从站桩的双重姿势转变成技击的单重姿势,瞬间就理解了芗斋先生的创拳本意。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培育出丹田内炸。而站桩达到的四如境界,就是意拳体系对筋骨的锻炼。二者合一,也就是我上头说的先后天合一,筋骨膜与丹田合一。当然这只是意拳的体现,而非形意拳的体现。二者有相通之处,也有较大区分。关于“四形”具体的应用方法,芗斋先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关键是核心的丹田培育和做功。混元桩必须把丹田培育出来,而后出现全身内动,也就是薛颠讲的“以神意慢慢舒展四肢增长力气”,这时候的境界,身体内部会出现极其细微的蠕动。在这种内部蠕动的状态下,再去理解“四形”就非常容易了。无论是腰胯的起伏开展、大龙的抻拔曲直,身体的悠然蜿转,都是在先天状态下身体自然呈现的束展变化。而这种外事安闲、内事空静的状态,就会体现内家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先天本质。以上体会仅供参考。
  (文:鹿飞雪)
评论 转载

造句:拳学真轨
造句:拳学真
我学练太极拳的几点心得体会和对太极拳运动。。。刘振年201211一、我学练太极拳的几点心得体会:我不是太极拳的名家和高手,也未受过名家的指教,更不是某家某派太极拳的承传人。只是自1981年离休后有了闲暇时间,为了强身……沧海一声笑道家功夫教学展示之摇橹功摇橹功,是换劲功夫的一部分,主要是练习脊柱的抻拔与脊柱的鞭劲和你撑劲,动作要求:1、前腿弓,后腿绷;手臂基本伸直又不完全直,手臂不发力,腰肌不发力,基本靠脊柱发力。……浅谈丹田修炼罗山主注:本文作者小李无刀,文章短小,但言简意赅。修炼传武,丹田是绕不过的坎,下面浅谈丹田的有关问题,供参考,不当之处,欢迎指正。1。何谓丹田丹田,本是道家名……开边筋,“小金钩抓地”古传太极拳下盘。。。开边筋的单操是“小金钩抓地”。接触婴幼儿,观察其独特“劲力”:在“争夺”食物时表现明显,“夺得”食物即送入口中。整个过程,虽小胳膊小腿,却活劲充沛,整劲完美。但婴幼……拳学真轨今天早上偶然看到李小龙当年的一位姓梁的师弟写的回忆文章。他和李小龙是同学,也是喜欢练拳打架的主,听说李小龙能打,就和人家约战,结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李小龙打得满脸是血。后来又……六合心意拳内功,乃内家拳之鼻祖,传系南宋。。。六合心意拳内功,乃内家拳之鼻祖,传系南宋岳飞首创六合心意拳,乃内家拳之鼻祖,传系南宋岳飞首创。此六合心意拳内功系根据山西省戴文俊家传拳谱和姬隆风祖师留下之拳论……王映海传戴氏心意拳“身法六要”(图解)身法与劲力所谓身法六要,是指构成身法的六种动作:鸡腿、龙身、熊腰、鹰膀、猴背、虎豹头。这六种身法各有其妙,鸡腿取其独立之能,龙身取其活跃之态,熊腰取其力大之势,鹰膀取其扑……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调身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大致两肩宽,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上升,抬至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呈剑指,右手在内握固。接着向左做拉弓状,剑指指尖向上,转头凝视远……3个简单健身动作,床上就可以锻炼,强化生殖。。。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科学文化的普及,使得我们对自身身体的了解也不在神秘,科学健身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的一部分,除了锻炼我们的肢体之外,是不是也能有针对性强化生殖器官的呢?健康……瑰宝八卦连环腿(下)左右穿手踢腿:接上势,动作不停,右腿下落足着地,左步往左掰步,身体180度转身,两手不动,目视前方。(图114)动作不停,左足尖往左转,同时左手由下向上再往左划一小……“喝水都长胖”,奶奶教我的减肥土方子,7天。。。哈喽,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最新一期的闪闪哥哥课堂。每天给大家分享不一样的知识供大家学习。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时尚闪闪哥哥”,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了……搓手功法(作者:邢卫国)我二十年前于青海工作时,得一位老武师传授一搓手功法。多年来坚持,自身与亲友大得益处,现献给读者,请君一试。此功法简便易行。做功时十指相合于胸前,掌指向前上;用两手鱼……
曾国藩的识人之术,这三种人不易共事,轻则。。。老实人吃大亏,鬼谷子教你做个有心机的精明。。。终身受用的社交潜规则,非常实用饭局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对不同的人怎么敬酒,才更招人喜欢?试试4句。。。一个人越虚伪,这些表现越明显,别深交饭局被邀约时,关系再好,也有“四不去”,。。。成年人必知的31条为人处世道理曾国藩《冰鉴》里的7种“鉴人术”,让你一眼。。。成年人社交的基本礼仪,少去破坏别人的兴致曾国藩识人术:一个经常将这2句话挂嘴边的。。。鬼谷子识人法:看人不看脸,3招看清一个人,。。。
就这样慢慢长大盘点修颜款中分发型引领潮流新款时尚魅力2017年盼春节小学三年级作文推荐与众不同的我明朝李自成都被老鼠搞死了为何清军没被传染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五大淡水湖(中国五大淡水湖)再荐1部另类谍战片渗透沙溢反潜当卧底,自毁形象装废柴六大绝招使老年人胃口大开治愈文案西北眼镱行(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中国移民成主力军,还想带走亿万资产?国家已出手整治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