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传统饮食健康思考阅读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阅读说说
笑话童话
思考爱好
社交魅力
健康生活
男女两性
饮食安好
周易运势
传统初中
八卦奇闻
时事新闻
企业仲裁

陈潭:人事档案:体制“阑尾”如何下刀

8月12日 亡命徒投稿 造句
  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失去了往日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唯一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视同“鸡肋”甚至成为“体制的阑尾”,人事档案制度成为流动性时代除户籍制度外的又一个人才壁垒。
  关于人事档案,人们经常深陷于两种极其矛盾的价值判断中,一种人感受到了“一纸定终身”的切肤之痛,一种人则将其视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对于单位人来说,人事档案作为个体生活在组织中的权威记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或者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到底要不要变?
  重提“汤国基案”
  2003年,几乎与孙志刚事件同时,汤国基档案事件经由媒体曝光。前者直接导致了中国收容遣送制度的变革,但是同样被公众寄予希望藉此撼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汤国基案”,却随着新闻事件的冷却淡出了视野。
  4年撼不动体制惯性的“汤国基事件”,今天重温起来越发令人“齿冷”。汤国基,湖南宁乡县人,1983年毕业于湖南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在那个急需用人的年代,汤国基毕业后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20多年汤国基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
  2002年12月3日下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汤国基生活的平静。他突然接到了由宁乡县教育局安排挂靠的单位东湖塘初级中学的电话,要他“赶快回宁乡办理精神残疾手续,以应付再就业政策的检查”。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以组织的名义认定他是一个精神病人。2003年6月,一位正直人士向他住所的信箱里投进了三份复印件:处分决定、毕业鉴定和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书。此时,汤国基才真正明白他的坎坷遭遇与他学生时代的档案评语密不可分。他的档案里明明白白地写着:该生“平时很少参加政治活动,经常不请假旷课,胸襟狭窄,多疑善嫉,经常扬言报复杀人有时精神有反常现象。”而此前,汤国基对自己的所谓“病史”一无所知。尽管汤国基“精神病史”的制造者最终大白于天下,但是这位他曾经开罪过的老师仅仅受到了道德的谴责,经他一手炮制的“组织意见”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断送了一个青年的人生幸福。
  对汤国基所形成“个性强,多疑善嫉”的人格诊断和“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的医疗诊断,使他屈从于由这种人格评价所主导的命运安排之中,显现出“组织意见”的话语霸权。片面化的“组织意见”垄断着档案文本,尽管有时仅仅为一行字或一句话,但却能决定一个人的否泰。这种非民主化的主观评定无疑掺杂着组织领导者的个人喜好甚至“恩怨情仇”,其客观公正性饱受质疑。由此可见,由“组织意见”主导的评价功能已经远离了人事档案的原始功能记录功能,组织评价中的“定性”远比工作业绩中的“定量”重要。
  “牛皮纸袋”要不要变
  今天,新的人才观和价值观,使得用人单位更加注重“行动中的事实”而非“牛皮纸袋”里的“组织意见”,“双向选择”性的市场就业政策冲击着固化的用人观念,曾经能够左右人的前途命运的“组织意见”,不再成为限制个人自由发展的“紧箍咒”。弃档、死档等档案管理的失范,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传统人事档案功能错位的有力佐证。
  根据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上海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以及各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万“弃档族”。仅成都市人才中心代管的档案中,就有五分之一的档案成为没人要的“死档”,存放时间最长的已达15年。清理“死档”已经成为存放档案的单位和中介机构非常头痛的事情。由此可见,传统人事档案的功能正在大大减弱和退化。
  “牛皮纸袋”要不要变?作者主持的人事档案制度研究调查组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在长沙市发放问卷112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对于“您认为人事档案在求职过程中重要吗?”这样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有66和68的被访者认为档案在他们求职及职业发展中不重要或作用不大,仅有30和25的被访者认为重要。但是,受访对象年龄大小及工龄长短与重视档案的程度都成较强的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或者工龄越长,越重视人事档案的作用;文化程度越高,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越高;政治面貌与重视档案程度存在相关性,党员与民主党派人士明显更加重视档案;而且在单位的地位与其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有很强的正相关,地位越高,越重视档案。但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类别与重视档案程度存在较小的正相关,性别差异对重视档案程度也有较弱影响。
  调查发现,只有19的受访者看到过自己的档案,而有8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应该有看到自己档案的权利。有35的受访者的档案不在现在工作的单位,但按时交纳档案管理费用的人只有2,可见,人们对档案的重视意识普遍不足。调查中,45的受访者认为现行的人事档案急需改革,有8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无继续存在的必要或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由于用工制度的变化、单位制度的式微及其相关政策的变迁,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失去了往日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唯一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视同“鸡肋”甚至成为“体制的阑尾”,人事档案制度成为流动性时代除户籍制度外的又一个人才壁垒。
  变革的方向是什么
  毫无疑问,人事档案制度的变革目前还缺少一些相关要素。虽然某些“档案事件”已经具备了变革诉求的某些特性以及媒体的少量关注,但是对于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制度抗争还缺乏强烈的、大面积的、广泛关注的“导火索”。
  同时,任何一项制度变革都会经过“思想斗争”和“利益阻止”,制度既得利益者希望维持原有利益格局,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进行风险性的制度转换的。由此,旧制度的惰性、刚性和惯性或既得利益者的强势及其阻碍导致制度变革的沉淀成本增大;制度系统内各要素的改变速度或新要素的成长速度悬殊,“新”“旧”之间的比拼如果仍然以“旧”占上风的时候,僵局之下的“现状维持”不可避免。此外,制度变革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压力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人事档案所涵盖的干部档案、企业职工档案、流动人员档案以及学生档案牵涉到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和综合档案部门等多个部门管理。于是,“多头管理”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目前一份人事档案每月的托管费用从10~30元不等,使用、调动都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一般只有20多名人员的县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一年的人事档案收入就达到两三百万。尽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流动人员的档案由人事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但为了“分得一杯羹”,劳动部门的职介中心、各行业成立的人才中心、外企人才服务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就业分配和留学服务机构等,都参与到利益的争夺当中。一些地方的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还以各自掌管的户口派遣、职称评定、失业登记、社保办理等权力为档案托管争夺撑腰。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等的档案管理专职人员配置以及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都不愿意“革自己的命”,觉得现状“挺好的”,显然这为改革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系数和不可能性。因此,人事档案制度变革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可见一斑。
  但是,不论如何,人事档案制度变革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事档案制度的公共政策创新必须沿着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所谓“契约化”,就是必须明确公共事业单位人员的公共雇员地位,强调其权利和义务的对称。实际上,传统的人事制度只规定“单位人”的义务而没有保证其权利,或是“契约短缺”或是“契约异化”,是与规范的公务员制度相违背的。所谓“社会化”,就是契约型的人事档案可以交给社会中介如人才市场去管理,公共权力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和公共雇员只能“袖手旁观”,既做到公正又节约成本。所谓“电子化”,就是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实际上,“单位人”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人”,人事档案制度不能全部了解“单位人”的信用状况,而电子型的个人信用卡却能掌握个人的公共行为以及诚信记录。所谓“法制化”,就是必须按照宪法及《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保密法》等法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
  (陈潭:《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评论 转载

造句:陈潭人事档案体制阑尾如何下刀
造句:陈潭人事档案体制阑尾如何下
尹冬华:以人为本:第四代执政者新共识梳理十六大以来中央的各项举措,回顾五年来最高层的各种声音,不难发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政绩观已成为第四代执政者的共识。而生态、民生、和谐、责任、公开、民意等六大关键词,则成为……闫润鱼: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研究的现状关于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成果多出自海外和台湾学者之手,如史华慈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格里德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胡鞍钢:反腐败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系新一届中纪委成立之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将纠正损害群众……陈潭:人事档案:体制“阑尾”如何下刀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失去了往日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唯一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视同“鸡肋”甚至成为“体制的阑尾”,人事档案制度成为流动性时代除户籍制度外的又一个人才壁垒。关于人事档案……陈潭:“旧村改造”岂能强迫民意拆毁住房山东省临邑县宿安乡一些村庄的“整体规划”,让不少农户吃尽了苦头。该乡正在进行的“旧村改造”,涉及拆迁的农户非但得不到一分钱补偿,反倒要自掏腰包拆掉自己的房屋;在新规划的宅基地上……刘军宁:慈善之道关键词慈善天道自由主义孔子老子政府伦理道德均富自由政治制度为什么特蕾莎修女不应成为政官员?孔子:炎热而多雨的夏天终于过去了。金色的秋天正是天堂茶话的大好季节。……齐泽克:列宁主义的自由那么,〔客观性的〕事物如何与〔主观性的〕自由共存呢?1922年,当列宁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反对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对布尔什维克的权力进行的批评时,他是这样说的:的确,孟什维……汪丁丁:再谈“医”的问题对医生来说,珍惜自己名誉的成本甚至还要更高。尽管其提供的服务是医疗行业的核心,但医生的报酬却远未市场化,在长期扭曲的报酬体制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也不得不选择屈从现实我曾……赵树凯:民间组织监管机制亟待创新基层民间组织大量出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可以解决政府和市场都难以解决的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但如果无序发展,显然也会增加社会秩序的不可控因素。政……秋风:马寅初的人口论证马寅初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有人深情地说,如果不批判马寅初,中国就可以少生几亿人。更多的人则是赞赏他坚持真理的精神。但将他的讨论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也许有另一番意味。事实上,……周其仁:宿迁医改的普遍意义仿佛出人意外,在全国率先打破医疗卫生“管办不分”体制的,居然是江苏北部的一个落后地区宿迁。完全不出所料,触动深层制度矛盾的宿迁医改,引发了潮水般的抨击、留难、负面评论和置疑。但……李强:如何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低收入者才是住房保障的目标人群在住房保障问题上,关于“中低收入者”的概念,我认为在低收入者的基础上加进一个“中”字并不妥当,中等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
雷海宗:君子与伪君子中国整体历史的观察邝健铭:“中国人”身份仍需要讨论袁伟时:制度领域传统文化没有发言权高王凌:不要忽视“农民欺负地主”钱穆: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物葛剑雄:不能脱离现代来谈传统文化田心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袁伟时:“必读书”与“知识工程”黄敏兰: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程映虹:“黄种人”的崛起?当代“中国人”认同中的种族因素葛剑雄:中国如何面对被侵略的历史沈志华:口述史的迷雾
残魂小米生态链公司石头科技加入造车战局:定位硬派越野车型全国零担30强河南7家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酒楼上吕纬甫的结局iPad9正式发布,iPad8闻声价崩,一夜跌至白菜价遭疯抢屈曲花的繁殖方法,秋季可珠芽繁殖为什么肚子会长肉(小肚子上突然长了很多肉)重返母校儿童交往能力教育紧迫热爱生命演讲稿肌营养不良有哪些并发症热博聚热点网 告别无神小眼睛,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