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心理个人纠纷职场创业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创业工作
技能技术
职场职业
社会安全
纠纷案例
幽默乐趣
个人母婴
家庭家居
心理治疗
作文范文
美文笔记
历史解密

被诸葛亮污蔑头生反骨,世皆为其鸣冤,他真的冤吗?

9月1日 终离去投稿 造句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将军,演义中一出道便被诸葛亮污为头生反骨,是个叛徒的材料,但他一生随刘备南征北战,并深受刘备重用,乃至超过义弟张飞,从未起过叛变之心。及至到最后,他也没有北降曹操,东降孙吴,却被马岱杀死,还被夷了三族,成为三国时期千古第一大冤案,他就是蜀汉大将魏延。
  魏延,字文长,河南桐柏人。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魏延便是“中国盘古之乡”诞生的英雄,身体里流淌着战天斗地的血液。说魏延头生反骨,是罗贯中演义中言,史无记载,而且,诸葛亮说其头生反骨,恰恰这“反骨”表现的,正是魏延对刘备的忠诚。诸葛亮为什么说魏延头生反骨呢,因为魏延办过两件事,第一件:刘备与曹操大战时,被追的妻死子失,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意欲襄阳一避,但襄阳守将文聘拒不开门,原来他早与刘琮投降了曹操。魏延久慕刘备仁德大名,此时正在襄阳,因此私开城门,并与文聘大战,打算放刘备进城,建一大功。功高莫过救驾,刘备此时并未称帝,且被曹操的虎豹骑追得草木皆兵,但魏延在刘备最落魄时慧眼识主,这份心还不够真诚么?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刘备并未进城,与魏延失之交臂。魏延无奈,失去了在襄阳的这份工作,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赤壁之战后,刘备派关羽进攻长沙,韩玄派部下黄忠迎战关羽,黄忠与关羽本是敌手,但二人却英雄惺惺相惜,黄忠马失前蹄,关羽不忍乘人之危杀之;黄忠有百步穿杨的箭术,却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不忍射之。对于韩玄来说,黄忠显然有通敌之嫌。大战在即,与敌人关系暧昧,岂是为将之道。韩玄于是果断判黄忠死刑,斩立决。此时魏延正在长沙,听说刘备的军队来了,正是第二次投效明主的机会,因此斩了韩玄,救了黄忠,献城投降。他虽不是刘备部下,但对刘备的这份忠心,惟天可表。
  但魏延对于刘备的这份忠心,却被诸葛亮污为“头生反骨”,按诸葛亮的逻辑,魏延既便伺侯的是一个废物,是一个昏君、暴君,是一个国家蠹虫,也应为其尽忠,否则就是“头生反骨”,天理何在啊?三国时代,良禽择木而栖,臣择主而事,为选择明主几次背叛的战将谋士比皆是,就连刘备本人也降过公孙瓒、袁绍、曹操等人,忠义如关羽,也曾投降过曹操,赵云也曾几易其主,诸葛亮怎么不说他们头生反骨呢?所以,说魏延头生反骨,实在是先入为主,对魏延的偏见、成见了。
  当然,这是我们按三国演义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实际上正史并没有这回事。正史中刘备大军一到,韩玄太守就投降了。韩玄非但不是“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的昏庸残暴之主,反而是“威信智略,足以服人”,困为其“宽厚爱人“,深得民望。韩玄主动投降了刘备,自然关羽与黄忠并未交战,魏延也并未斩杀韩玄。说他背主卖城,是罗贯中污韩玄,捎带脚污魏延的结果。
  比诸葛亮高明的是,刘备是慧眼识人用人的帝王之才。刘备看中了魏延是个人才,破格任用;看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我们分析刘备的用人之术。当初选派汉中太守时,人们皆认为必是张飞,汉中要地,派自己的兄弟去镇守,既有守的能力,又忠诚无二,非张飞为何?但刘备不这么看。张飞好喝个酒,喝了酒又爱鞭打士卒,岂是守城之才?之前他早犯过因酒醉丢失徐州下邳之过了。最合适的人是魏延。刘备重用魏延,史载“一军尽惊”。所有人都很吃惊,自然也包括诸葛亮了。刘备委任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问魏延:“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端的是气壮山河,豪言壮语哉!魏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还真不是吹牛逼。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有如蜀汉长城,曹操攻之不动。
  事实上,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在历史上对魏延都是非常重用的,刘备称帝后,加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北方是曹操,刘备用魏延镇曹操之意也。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加封魏延为都亭侯。武将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封侯吗?李广一生战功,老了也未封侯,深以为耻。魏延在刘禅继位后的建兴元年就封侯了,可见朝廷对他的重视,自然这是与其战功显赫分不开的。诸葛亮驻军汉中时,对魏延也是相当重用的,任命魏延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后又升职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晋封为南郑侯。司马在三国是公府,将军,校尉的属官,主军事,诸葛亮是丞相,他把丞相府主管军事这个重任交给魏延,应该是对魏延非常倚重的。诸葛亮本人就是军师出身,他当丞相后,升魏延为“前军师”,前军师是干什么的,相当于丞相府的参谋长,筹划军机。所以诸葛亮不但用魏延的勇,还用魏延的谋。为何封魏延为征西大将军?因为魏延率一只偏师远征凉州的曹魏大将郭淮,大胜之。郭淮是谁?曹丕深为倚重的大将,曾平定安定羌大帅辟蹄的反叛,威镇边疆,胡人视之若神明,后来还打败过诸葛亮的高徒军神姜维,但他为魏延所败,可见魏延军事指挥艺术水平之高。
  魏延是有“假节”之权的,假节代表一种权力与名望,魏延有假节之权,说明不管是刘禅皇帝,还是丞相诸葛亮,相当一段时期是非常信任魏延的。所以魏延与诸葛亮的合作,也有一段“蜜月期”。魏延与诸葛亮的分歧,反映在伐魏的战略战术上出现不同。魏延主张出奇兵,诸葛亮主张谨慎稳重用兵。史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魏延只是诸葛亮的参谋长,诸葛亮是前敌司令员,最后的采用权与否决权都在诸葛亮。诸葛亮否决了魏延的“合理化建议”,魏延非常生气,深以为恨。他恨什么,他恨自己是个韩信式的天才,却在诸葛亮的部下。而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敢大胆用兵,自己又没有独立指挥权,专长发挥不出来,不能施展平生报负。因为路线分歧,魏延与诸葛亮渐行渐远,乃至到了诸葛亮快去世时,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竟然不请二把手魏延参加,且防备魏延有变,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魏延的性格,颇象关羽。关羽是“为世虎臣,刚而自矜”,魏延是“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二人其实同败在“自矜、矜高上”。因为这个性格缺陷,关羽有朝廷中没有什么好朋友,除了刘备、张飞以外,所以最后他败走麦城时,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刘封、孟达见死不救,诸葛亮竟也未发一兵。魏延也是一样,当他与杨仪发生意见分歧时,各自上表状告对方谋反,但朝中大臣却没有一个替他说话的。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这些诸葛亮向刘禅推荐的忠臣,“咸保仪疑延”,魏延虽然军事上行,但在朝中没有得到“人心”,他人生的失败,就在于此。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认为自己等来了机会,他是军事上的二把手,诸葛亮死了,他认为凭自己的资历、威望、军事指挥艺术能力,代替诸葛亮的地位理所应当,他这么认为,很多大将也这么认为。但最后诸葛亮却让他的政敌杨仪自代,这给魏延当头泼了一瓢冷水。矜高的性格,让他失去了理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但这时失去理智的魏延不再服从,杨仪按诸葛亮临终前的命令撤军,魏延却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魏延不但不服从杨仪的命令,而且公开蔑视主帅,“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不但是这么说的,而且将自己的愤怒落实于实践,“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魏延虽未投降魏国,但所作所为,形同“造反”。你再看不起杨仪,那是国家的军事统帅啊,杀杨仪等同抗旨不遵,所以他的部下军士们都认为魏延疯狂了,没有跟着他造反,所以一轰而散。堂堂大将魏延,最后竟然成为了孤家寡人,被马岱所杀。
  魏延冤吗?一点不冤。在人生的最后,他因为个人私怨,虽未投降,形同造反。他不是死在投降曹魏上,而是死在军人不执行命令上,死在抗旨不遵上。这样的军人,岂不令皇帝担心?不但害了他自己,而且害了家人。魏延被夷灭三族,成历史最大遗憾。(作者:陆弃、孙玉良,历史春秋网专栏作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评论 转载

造句:被诸葛亮污蔑头生反骨世皆为其鸣冤他真的冤
造句:被诸葛亮污蔑头生反骨世皆为其鸣冤他真的冤吗
三国蜀汉政权灭亡的十大原因!蜀国灭亡时间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蜀汉相对东吴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诸葛亮善于治国是历史上所公认的,在三国之中蜀国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蜀汉有谥号的十二位大臣蜀汉立国时间短,得谥的大臣并不多,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这样记载:“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三国还有多少个“三顾茅庐”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不惜枉驾屈尊到诸葛亮的住处,终于以诚心打动了诸葛亮,从此开启了自己“如鱼得水”时代。这件事情被《三国演义》加以渲染成为一段佳话,这就是“三顾茅庐”……汉末西部政局与张鲁政权张鲁政权以其政教合一的独特性而倍受学界关注,但以往的成果多集中在张鲁政权及五斗米道的孤立性研究方面,而忽视了张鲁政权在汉末三国初年西部政局变化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有鉴于此,笔者……被诸葛亮污蔑头生反骨,世皆为其鸣冤,他真的冤吗?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将军,演义中一出道便被诸葛亮污为头生反骨,是个叛徒的材料,但他一生随刘备南征北战,并深受刘备重用,乃至超过义弟张飞,从未起过叛变之心。及至到最后,他也没有北降……赤壁之战:曹操百万大军竟然败在自家谋士手中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如果赵云当初没能夺回阿斗,蜀汉命运将会变成什么样?人们对于三国这个时代一点也不陌生,可以说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故事,从黄巾起义再到三国归晋,可以说三国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现了群雄鹿逐,斗志斗勇的一个精彩瞬间。……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秘密:内部问题让其操心操肺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曹操为什么将自己的周昌免官刘邦曾经想废了太子另立,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其中大臣周昌,更是被刘邦按着脖子强令他低头,可他就是不肯,还结结巴巴地说出了那句历史上很有名的话:“臣期期知其不可!”为这件事吕……曹操病逝之前,留下了4个字,令后世人称赞上千年曹操,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谋略家,乃至书法家。在曹操的笔下出了很多诗词,其中最为出名的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除了诗词之外,曹操一生最大的成就或许就是一统中国北方,……蜀汉竟然被一个结巴灭了国人们都知道,诸葛亮在人生的最后,收了一个得意弟子姜维。姜维深得诸葛兵法,九伐中原,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其……谁最后搞乱了汉朝天下?董卓进京,改变了后汉帝国历史的行进方向,游戏从此多了一个另类的玩家。董卓废掉何太后的儿子刘辩,立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是为汉献帝。后来的评价,都以此指责董卓擅立,因为从汉家……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分别是谁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排名土木堡之变有多惨?详解土木堡之变真相朱元璋为何不定都西安呢明朝三次中兴是哪三次明朝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兴南明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南明是怎么灭亡的为何说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简说嘉靖和万历奇葩在什么地方朱元璋有多少儿子他为何传孙不传子张皇后为什么不管朱厚照?朱厚照真的不是这个张皇后亲生的简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帖木儿如果不死,能灭掉明朝吗朱佑樘的张皇后怎么死的最后结局如何
风向有变!钢价要涨了?真涨还是韭菜?热传聚热点网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翻译(李白)女生的5种反应让你抓准告白时机产品合同古代接生婆是怎么接生的?母亲真是太伟大了游玩科技馆网易云温柔短句回忆内方外圆,方显修身之道血蛤能冷冻保存吗冷冻保存血蛤可以吗古代民歌《二犯月儿高(烟锁垂杨院)》原文及赏析婚前检查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