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心理个人纠纷职场创业
创业阅读
新闻投稿
创业工作
技能技术
职场职业
社会安全
纠纷案例
幽默乐趣
个人母婴
家庭家居
心理治疗
作文范文
美文笔记
历史解密

范蠡的人生三部曲,靠的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理

7月19日 赤雷榭投稿 造句
  导语
  范蠡之所以能让越国以小博大,让自己趋吉避凶,并积累家财万贯,靠的就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理。
  所谓的审时度势就是在混乱和变化莫测的事情面前,要认清、看准和分析透,而后就要毫不犹豫的实行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不能只观望和等待,不敢下决心,必定会痛失时机。
  范蠡帮助勾践对付吴国,就是对吴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认为可以一举击败的时机已经到来,到那时没有一丝犹豫,直接了当的拿下吴国,助勾践坐上霸主的宝座。
  都说功臣都没有好的结局,范蠡也一样,拥有家财万贯的他,最后连自己孩子的命都救不了,走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地步。
  越王勾践的委屈求生之路
  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被越军射中脚趾,不久之后因伤病而死,从那之后,吴王夫差便夜以继日的练兵,目的就是要报杀父之仇。
  越王勾践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夫差一定会攻打越国,与其挨打,不如先发制人,干脆抢先发动攻击。
  范蠡告诉勾践,兵器就是凶器,战争本就是违天德之事,只有事情发展到不得已的地步,才能动用武器,暗中计划发动战争,这是上天有所不容的,也一定对自己不利。
  但是勾践心意已决,觉得这是一场不能不打的仗,一心求战的勾践根本不听范蠡的劝阻,率领军队开始攻打吴国,结果吃了个大败仗,自己的五千甲兵还被困在会稽山。
  事后勾践非常后悔当初没听范蠡的劝阻,才会落到这种地步,试问范蠡如今应该怎么办!
  范蠡觉得要想保全国家,就要效法上天,不能自满,想要扭转危机,就要学会谦卑,想要事情有所成就,就要像开垦土地一样,不能马虎,如今想要得到吴王的求和,就得恭恭敬敬地给吴王送礼去,他若不答应,那就只能让越王自己去吴国当奴仆。
  对勾践来说这是一个难堪的局面,但是为了扭转残局,也只能硬着头皮照着做,他派大夫文种当代表,以一种亡国奴的姿态向吴王跪地求饶,眼看吴王就要答应,半路却杀出来一个伍子胥阻挠了一切。
  勾践想把宝物焚毁,妻儿杀掉,然后和吴国决一死战,但还是被劝阻了,后来文种带着美女和贵重礼物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请求伯嚭在吴王面前讲情,这才让夫差点头答应,然而吴国退兵以后,越国也成了吴国的属国。
  卧薪尝胆和计然的强国之法
  勾践返回国都后,从此在座位旁放置一颗苦胆,不论坐卧和饮食都要去尝一尝,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时刻不要忘记什么叫作苦,不能忘记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
  从此他放下了国君的身段,亲自下田耕种,他的夫人自己织布,吃的饭和菜不比别人多,穿的衣服样式不比别人好看,礼遇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慰问丧家,还和百姓一起劳作。
  勾践想让范蠡治国理政,范蠡认为在军事方面文种不如自己,但是在内政方面自己不去文种,于是勾践把国政交给文种,而范蠡和另外一名大夫则去吴国斡旋,在吴国当人质,两年后才被返回。
  计然是范蠡的老师,他也和范蠡一起帮助勾践,计然也对经济方面颇有研究,教导勾践要了解掌握物品的用途和使用它们的时机,把它变成强国之道的一部分:
  有丰收的时候,就有歉收的时候,干旱时要多储备一些船,闹水灾时要多储备一些车,因为天旱之后会出现大雨和水灾,而水灾之后会出现旱灾,都要有准备。
  粮价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定的太低,若定的太低,农民没有报酬,利益就会受损,若定的太高,商人得多花成本,利益就会受损,不高也不低农民和商人才能同时得利。
  物品要完好,不滞留。
  物品交易时容易坏的东西尽快卖出去,不囤积货物想求高价。物价扬到极点是会跌下来,跌到极点时也会上扬。物价高时脱手,物价低时收购。
  勾践接受了计然的这套说法,用来发展越国的经济,而范蠡作为计然的学生,也将计然的理念推广到了极致。
  越国励精图治,蓄积实力,臣服于吴国,同时与齐、楚、晋等大国发展友好的关系,十年后国富民强。
  而吴国连年对外征战,一心想跟齐、晋等大国一较长短,国力日益衰落。
  勾践成为霸主
  吴国对齐国用兵这件事情上,夫差和伍子胥两人发生了分歧,伍子胥一直劝告夫差要重视越国的问题,认为越国才是吴国的心头大患,相对来说,齐国只是吴国身上的一块癣。
  但是夫差总想着逐鹿中原,争当盟主,后来在第二次出兵攻打齐国之前,夫差听信了伯嚭的谗言,赐死伍子胥,这样一来等于是拔掉了越国背上的一根刺。
  过了几年勾践问范蠡,伍子胥已经死了,而吴国境内多的是阿谀谄媚的人,这场仗可以打了吗!范蠡认为时机未到。
  又过了一年,吴王率兵北上大会诸侯,由太子和一些老弱的部属留守国都,勾践又问范蠡可以打了吗!范蠡认为时机已到。
  于是勾践迅速发动攻击,杀了吴太子,当时的吴王正在与诸侯会盟,极力争取盟主的地位,因此全面封锁战败的消息,会盟之后,夫差花钱向越国求和,越国眼看一时灭不了吴国,就答应了。
  四年后,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国由于连年对外征战,精锐都死在前线,兵力疲弱,被越国军队围困三年都无法突围。
  吴王被围困在姑苏山,夫差派使者来跪地求饶,表示愿意做越国的属国,并提醒勾践夫差曾经饶恕过他,勾践不忍心,准备答应吴国使者的请求,但被范蠡劝阻了。
  范蠡认为越军当年被吴军围困,是上天赐给吴国的好机会,但吴国没有把握,如今老天赐给越国这么好的机会,难道越国要违背上天的意思吗!
  最后勾践虽然没有杀死吴王,但决定把吴王流放到小地方,夫差觉得很难堪,因此自杀了,死前夫差用布蒙住脸,认为自己没脸见伍子胥。
  灭吴之后,勾践也继续向北方发展,与齐、晋诸侯会盟,并尊奉周王室,当时的天子周元王把祭祀的肉赏给勾践,封他为霸主。
  勾践分别送还了土地给楚国和鲁国,又把吴国从宋国那里夺取的领土归还给宋国,从此越国的军队在长江和淮河以东地区畅行无阻。
  同甘不共苦
  勾践成为霸主后,封范蠡为上将军,此时范蠡的荣耀达到顶峰,然而他却写了一封信向勾践请辞。
  范蠡在信里写道:君主若有忧患,当臣子的就要不辞辛劳,君主受到屈辱,臣子就得舍命,君王在会稽山受辱,我之所以不死,就是求取今天的成果,如今已经一雪前耻,我应当为当时没做好的事领受惩罚。
  勾践对范蠡说:我要将这个国家分一半给你,你若不接受,我才会真的惩罚你。
  但是范蠡心意已决,乘船出海后再也没有回来,其实范蠡领受惩罚只是表面上的说法,他之所以离去,一是他认为自己名位太高,难以久安,二是经过多年的相处,他发现勾践是一个“同甘不共苦”的人。
  文种和范蠡是好朋友,范蠡出海后到了齐国,派人送信给文种,信里说的还是勾践的为人,劝文种早点离开勾践,不然会引火焚身,文种看了范蠡的信,假装生病不上朝。
  但有人向勾践谗言,说文种想作乱,于是勾践赐了一把剑给文种,对文种说:你教导我说讨伐吴国可以用七种谋略,我只用了三种就打败吴国,剩下的四种请你为我到先王那里试试看。
  文种听后,举剑自尽。
  改名换姓
  范蠡来到齐国后,自称是鸱夷子皮,鸱夷是皮革做成的袋子,当年伍子胥自杀后,吴王就是用鸱夷装他的尸体,伍子胥对吴国的功劳甚大,却落到如此的下场,范蠡自称是鸱夷子皮,应该就是拿伍子胥的事时刻提醒自己。
  范蠡这些年经过计然的教导,学到了经济策略能治国,便也用来治理家业,没多久范蠡就积累了数千万家财。
  而齐国国君听说鸱夷子皮的贤名,便邀请他为国相,三年后范蠡归还了相印,他认为享受了太久的荣耀,并不是一件好事,然后把钱财分给好友和相亲,来到了陶。
  范蠡觉得陶这个地方位于天下的中心,是贸易和交通的枢纽,在这里做生意可以致富,于是他又改名字为陶朱公,和家人一起在这里生活、做生意,没过多久范蠡成了巨富,从此陶朱公的名声传遍天下。
  楚国救子
  范蠡住在陶邑时生了一个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范蠡的次子因杀人罪被关在楚国,范蠡认为杀人抵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拥有千金的孩子是可以免死的,于是派小儿子去探视二儿子,范蠡长子请求前往,但是被范蠡拒绝了。
  范蠡长子说自己身为长子,二弟现在犯了罪,不派我却派最小的弟弟,莫非是认为我不够资格,之后便闹着要自杀,范蠡没有办法,只能让大儿子去。
  范蠡拿了黄金和一封信让大儿子带给楚国他认识的庄先生,还嘱咐大儿子庄先生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千万不要狡辩。
  大儿子到楚国后去拜访庄先生,把黄金也给了他,庄先生让大儿子快点离开楚国,就算坐牢的弟弟回来了,也不要问为什么!然而大儿子告辞后没有离开楚国,私自就在楚国,还把身上所带的黄金送给楚国的权贵,作为拯救二弟的活动费。
  庄先生并不贪图陶朱公的黄金,只是想在事成之后归还给他,因此大儿子把黄金送给他后,他嘱咐他的妻子如果自己有个三长两短,来不及归还,就让他的妻子还给陶朱公。
  后来庄先生去见楚王,他告诉楚王某颗星现在已经移到某个位置去,这对楚国不好,楚王很信任庄先生,问他如何行事!
  庄先生告诉楚王只有实行德政,才能免除灾祸,接着楚王派人把储藏各种钱币的钱库封了起来,范蠡长子买通的那位楚国权贵告诉他,楚王已经开始大赦,每次楚王大赦,怕人乘机在大赦前打劫,因此会把钱库封起来。
  范蠡长子一听要进行大赦,认为二弟一定会被释放,把那么多的黄金送给庄先生,实在没有必要,于是又来求见庄先生拿回黄金。
  范蠡长子要回了黄金,高兴地走了,庄先生眼看自己被范蠡长子戏弄,非常不高兴,于是去见楚王,他告诉楚王有路人在说陶邑富人朱公的儿子犯了杀人罪被关在楚国,他家里拿了大笔钱贿赂楚王的部下,大王因此才进行大赦,而不是为了体恤楚国的人民。
  楚王听完非常生气,当场下令杀了范蠡的儿子,隔天才下达大赦令。
  其实范蠡不让大儿子去就是怕他不舍得花钱,大儿子从小跟随范蠡吃苦耐劳,了解谋生的困难,所以把钱财看的很重,最小的儿子出生后,只看到了范蠡的财富,一天游手好闲,根本不懂钱的来之不易,因此出手也阔,而刚好大儿子做不到这点,葬送了二儿子的命。
  结束语
  范蠡的一生就像一出三部曲,第一出是协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第二出是设法避免勾践可能对他的伤害,第三出是经商致富,不论哪一出都表演的很出色,成功诠释了一个人的生存之道。
  而他的生存之道靠的又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学,时是时机,势是形势,看清现实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范蠡的成功蕴含着比一般成功更多的人生智慧,难怪史太公会这么欣赏他!
评论 转载

造句:范蠡的人生三部曲靠的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理
造句:范蠡的人生三部曲靠的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
民国仅有的一对:一见钟情却分手50年后再相。。。(说历史的女人第1183期)爱情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候一个人的一个眼神,就可以决定另一个人的一生。这不是传说,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可能还有。但民国时的这一对,可谓其中……阜阳一组爱国卫生运动老照片,“有的历史照片信息量是很大的,只要仔细观察,里面可以发现许多很重要的信息。这些照片从不同角度去看,都能发现她的价值所在。比如这组照片内容是60年前的1958年,界首的爱国卫生运……范蠡的人生三部曲,靠的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理导语范蠡之所以能让越国以小博大,让自己趋吉避凶,并积累家财万贯,靠的就是审时度势的生存哲理。所谓的审时度势就是在混乱和变化莫测的事情面前,要认清、看准和分析透,而后……〔人物传记〕人类航空史重要人物之一斐迪南。。。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FerdinandGrafvonZeppelin)(1838年7月8日1917年3月8日)。德国贵族、工程师和飞行员。出生于巴登大公国的康斯坦茨(现属于德国……什么是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真实原因,是鸦片。。。1840年,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因为清朝出大事了!清朝以前也不是没出过事,只是这次不一样。因为一场决定清朝国运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的结果现在大家都已经知……末日王者的决斗M103A2PKT10M重型坦克的绝唱号称“终结一切战争”的一战催生了坦克这一陆地霸主,但是受制于当时动力、装甲以及火炮技术的限制;坦克设计师们只好把坦克区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个类别,以牺牲部……三代坦克的先驱T64主战坦克本文共计5066个字,6张配图,浅谈了T64主战坦克各个子系统与其来历,而非单纯的分析其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最为看重陆战的国家,苏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囤兵百万,并……历史的谜思:胡亥即位问题,《史记》和出土。。。(秦始皇风云战国剧照)胡亥即位之事,两千年来云山雾罩,历来学者认为他是篡位,但新出土的材料却说他是合法即位。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两种说法背后,又有怎样的历史因缘?……二战德军“轻装师”和“轻快师”与装甲师有。。。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军以“闪击战”的方式大举进攻波兰,其核心突击力量是七个装甲师、四个摩托化师以及四个“轻装师”。所谓的轻装师就是“轻型装甲师”的简称,它是德军在坦克数……武汉建城史:3500年前建成盘龙城、1800年前。。。武昌、汉阳、汉口因长江与汉江的交汇而各自在水一方,但这三城在历史上并未被江汉水系阻隔往来,而是日益紧密地发展成为一个联合体,构建起今日大武汉的城市核心。在这个经历了两三千年演变……诸子百家为何产生于齐国?为何只为这一个概。。。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巅峰,相继出现了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孙子、惠施、公孙龙等等学术大家,形成了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最……燕麦与黑豆:农作物如何影响古代中国和英国唐代初年,宰相曾经给唐高宗李治上了一封奏章,开头就是:“师行必籍马力,不数十万,不足与虏争。。。。。。”在唐代君臣看来,进行一场对外战争,几十万军马是基本的前提,相……
千年帝王封禅史!为何自宋以后再无帝王泰山封禅?梁山最聪明的好汉,装病从宋江身边逃走古代的夜生活是怎样的?古人的夜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谁是赵匡胤之死的罪魁祸首?西夏为什么没被北宋吞没?是宋高宗的议和政策害死了岳飞嵇康与儿子的殊途同归史上唯一有皇后之名无皇后之实的女人王安石、苏轼和司马光斗法那些事儿一千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强?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寇准宋朝差点出了第二个武则天
金世宗时期,出现了明确记载的冬猎,此时冬猎已形成一定制度春天的大自然10年前男子藏了1箱茅台,孩子婚宴上才拿出来,宾客都傻眼了热 游驼梁蜜蜂是怎样泌蜡造脾的?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的吴啊萍受审讯画面曝光:想跟所有人忏悔女王节文案哄女神开心是头等大事塑料拖鞋染上色咋洗leonorgreyl全线护发产品测评leonorgreyl心理专家教你改善不合群心理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工序控制及管理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签需要怎么赔偿?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