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AI提起笔来,要刺杀小说家

  "有一些事烦扰着你,像是阻止人类历史翻过新的篇章,你知道那一页后面空空荡荡,正如这一夜,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你决定完成那一件事,给整个文明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是曲折又飘渺的意境,还是不知所云的指代?
  这段文字出自科幻作家陈楸帆的短篇小说《出神状态》,在 2019 年被专门为书籍打分的 "AI 评论家"谷臻小简评为年度小说,此前,谷臻小简最喜欢的书是莫言的《等待摩西》。
  ▲《出神状态》原载于《小说界》2018 年第 4 期,该期主题为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令人惊叹的是《出神状态》文章本身也是一部由 AI 参与创作的作品。
  隔着评选与被评选的界限,"AI 评论家"和 "AI 小说家"遥遥相望,在 771 篇短篇小说中认出了彼此。
  这样的 "相认"是否代表着 AI 已经发展出自己的 "文学审美",窥得一丝人类创作的 "天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写作型 AI 的发展历史及其核心技术说起。一、回顾三十年写作之路:模仿容易创作不易
  简单的 AI 写作从三十年前就开始了,最早的一个 AI 写作系统诞生于 1990 年的加拿大,通过从数据库中产生文字摘要的 "资料转文本"系统,生成英法双语的气象报告,其后也应用在经济、商业报告和医疗报告上。
  三十年过去了,科技世界早已 "换了人间",AI 写作也从机械化的 "提取"和 "填空",升级到智能化的创作,并开始涉及更加复杂的文本创作。
  2016 年,日本两支科研团队就曾将 AI 引入小说创作中,并将其作品参加日本 "星新一奖"比赛,骗过了评委的眼睛。
  ▲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松原仁教授在报告会上演讲
  其中一支团队的负责人松原仁教授表示,自己的团队花费了四年时间来分析日本知名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上千本小说,让 AI 学习文章中使用的单词种类、句子长短、断句等写作特征。当需要写小说时,AI 会基于人类设定好的出场人物、内容大纲等自动补充其余的文章内容。
  但他也提到,AI 只在小说创作中做出了 20% 的贡献,并没有学会怎么写小说。
  开篇中提到的《出神状态》同样是基于相似的思路。
  研究人员直接调用 Github 上现成的代码,通过调整参数来让模型生成的文字尽可能接近人类写出的文章。且基于对原作者上百万字文章的学习,AI 程序 "陈楸帆 2.0"可以通过输入的关键词和主语,自动生成几十到一百字之间的段落。
  尽管模型学会了原作者的写作偏好,如更爱用什么句式、更偏好于怎样的词语描写,但这也仅仅是学会了语句统计的规律,而写作过程更像是从常用语料库中随机找到一些词,按照写作偏好拼接在一起形成段落,没有明确的写作意图或者情感,也难以称得上 "文学"之名。
  2018 年末,世界上第一篇完全由 AI 创作,无人类参与的小说诞生了。
  模仿美国文豪 Jack Keroua《在路上》的创作过程,美国小说家 Ross Goodwin 带着一个麦克风、一个 GPS、一个摄像头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上了路,并推出了 AI 小说《The Road》。
  ▲Jack Kerouac 在 1948-1950 年横穿美国,并创作了《在路上》
  在旅途开始之前,Goodwin 向模型输入了 6000 万字的文学作品训练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其中三分之一是诗歌,三分之一是科幻小说,余下的三分之一是颓废主义文学作品。
  在旅程中,摄像机画面以及 GPS 位移等变化会作为种子单词(seed word)贯连起小说情节。Goodwin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规避 AI 小说叙事混乱的问题,增加故事的连贯性。
  可惜的是,虽然神经网络可以基于种子单词关联到相关的词语,组成句子,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也不明白这些话实际代表了什么含义,最终又都会驶向 "超现实"写作的范畴,成为一堆单词的拼凑组合。
  如何让 AI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工作了。二、AI 写作的 "引擎":详解 NLG 全流程
  作为 AI 皇冠上的明珠,NLP 涵盖的范围也很广,包括文本分类、机器翻译、机器理解等,其中最与创作息息相关的就是自然语言生成(NLG,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自然语言生成的概念也非常易懂,其实就是机器理解的逆过程。
  机器理解通过将人类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二进制或其他编码方式),让机器明白人类的意图,而自然语言生成则是通过将机器语言转化为人类语言,让人类明白机器的意图。
  大部分 NLG 模型都遵循一个 "从整体到细节"的过程,具体可以被拆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内容确定(Content determination):确定文本包含哪些信息,比如今天我们需要写一篇 AI 写作有关的文章,所以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
  2、文本结构(Text structuring):确定文本的逻辑结构,例如先说 AI 写作的成就,再展开描述通过哪些技术实现 AI 写作。
  3、句子聚合(Sentence aggregation):合并意义相似的句子,让阅读过程更轻松。如将 "AI 写作在 1990 年就出现了"和 "最早,AI 写作应用于气象、商业、医疗报告等领域"合并为 "1990 年,最早的 AI 写作应用于气象、商业、医疗报告等领域。",让阅读过程更轻松易懂。
  4、词汇化(Lexicalisation):找到表述准确的词语。
  5、引用表达式生成(Referring expression generation):一些词语能指代更大的范围或引申义,例如当提到 NLG,默认其是 NLP 下的一个分支,下文可以基于这一信息展开其他内容。
  6、语言实现(Linguistic realisation):将所有单词和短语组合成表意清晰的句子。
  如下图就展示了 NLG 模型如何从一张新生儿心率图像生成文本。
  首先在内容确定阶段确定了文本需要描述新生儿的心率变化,在文本结构部分,找出了新生儿三次心率过缓的时间,按时间顺序排列。第三阶段包括了句子聚合、词汇化和引用表达生成,通过词向量的排列组合找到适合的词语,最后在实现阶段组成通顺的句子。
  最早的 NLG 模型可以追溯到 1993 年的机器翻译模型,Peter F. Brown 和 Della Pietra 将统计方法应用于模型中,实现英法语互译。
  其后更多的新方法、新突破也投入了 NLG 模型中:启发式模型、双语并行语料库、对抗性训练等,让 NLG 模型在近三十年的历史中,乘风破浪,不断 "进击"。三、AI 写作 "进阶":多创新突破理解障碍
  NLG 是怎么运行的,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但至于为什么目前 AI 还是无法成为 "小说家",说到底,还是理解不够透。
  我们以早期 NLG 算法模型马尔可夫链举例。
  ▲马尔可夫链示意图
  它会使用当前单词来预测句子中的下一个单词。
  比如,当模型仅使用以下句子进行训练:"AI 能写出诗歌"和 "AI 写出小说",那在文本生成阶段,"AI"后面一定会接着 "写",而 "写"则有一半的可能接上 "诗歌"或者 "小说"。
  马尔可夫链基于训练集中词频的统计来判断词语之间相连的可能性,这也反映了大部分算法模型暗含的问题,由于训练集的不同,预测结果很可能不同。模型大多数时候并不是 "主动"地创作文本,而只是 "被动"地根据统计结果猜测下一个可能出现的词是什么。
  这样一来,NLG 模型确实可以创作出看起来非常像小说的小说,但是仔细一读,却发现它 "虚有其表"。
  研究人员也采用了许多方法去突破这一瓶颈,其中 RNN(递归神经网络)、LSTM 神经网络和 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RNN 通过构建输入输出的非线性关系,实现更灵活的双向预测;LSTM 则通过四层神经网络(RNN 仅有一层)允许网络选择性地仅跟踪相关信息,且观测到离预测距离更远的上下文。
  ▲分别为 RNN 和 LSTM 神经网络的架构图
  而 Transformer 则是目前许多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石。
  简单来说,Transformer 可以通过编码器处理任意长度的输入文本,在执行较少步骤的同时,忽略词语位置,直接模拟句子中所有词语之间的关系。
  2020 年,美国查普曼大学的学生利用基于 Transformer 的 GPT-3 模型,创作了影片剧本《律师》,走红社交网络。
  影片开始是一个女人坐在沙发上看书,一阵敲门声响起。
  她起身开门,发现一个汗流浃背、狂躁不安的年轻人站在她家门口,他说:"我是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s Witnesses)。"
  但这个女人看起来不为所动,说:"对不起,我不和律师讲话。"
  该男子焦躁了起来,试图用一个故事引起她的注意。
  ▲影片《律师》截图
  影片制作 Eli Weiss 表示:"我们认为 AI 写作非常有趣,它将剧情带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且从故事写作的角度来看,AI 写的每一个转折都正中观众心坎。"结语:创作天机,不可泄露
  尽管 AI 写作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无论是剧本还是小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都是经过人工修改和调整。
  人们所惊叹的创造力,也不来源 AI 本身的思考,而是根据自身训练数据预测出 "下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词"。
  所以如果我们看一看 AI 生成的原文就会发现,它们句法完整、辞藻华丽,却往往不知所云,缺乏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思想性和情感共鸣。
  至于 AI 是否已经窥得创作 "天机",或许目前它最好的用法,还是作为人类创作者的参考工具。

小米MIX4发布会,雷军放出了一条狗IT之家8月10日消息今日晚间,2021雷军年度演讲召开。小米集团CEO雷军带来了小米第一代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CyberDog仿生四足机器人在内部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小米2021米粉节路由器销量破16万台,净水器销量突破3万台IT之家4月9日消息小米2021年米粉节于4月2日0时4月8日24时进行,今晚小米公布了智能家居系列产品的销量数据,统计时间为4月1日零点至4月8日24时。在米粉节期间,小米路由器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走进清华大学,能否秒杀众校友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已经走进清华大学,目前已开启了自己的课程学习和研究生涯。而在这背后,有关于AI伦理的问题,也再次引发讨论。华智冰比大多数普通学子更聪明吗?而在培养并毕业后AI版创造101来了不仅出单曲还拍电视剧,真人偶像迎来失业危机?6月21日消息,最近,韩国人工智能公司Pulse9推出了一个完全由AI打造的韩国流行音乐女团,Eternity。Pulse9通过该公司研发的DeepReal技术打造了11位AI女团佳能在中国办公室安装AI相机,只有微笑员工才能进入IT之家6月19日消息佳能中国子公司在办公室安装了一种具有微笑识别的摄像头,只有面带微笑的员工才能进入房间或预订会议室,目的是让员工开始工作前能拥有好的心情。然而,这一系统遭到了网终于不瞎编了AI学会了谷歌一下,回答问题正确率达90语言模型总是给出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已经成为它最饱受诟病的问题之一。现在,DeepMind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让模型像人类一样,学会谷歌一下,回答问题同时还能给出论据。这个模型名叫G上海交大自主研发滑雪机器人有六只脚,灵活避障IT之家1月18日消息,据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消息,灵活避让障碍身姿矫健通过旗门人机交互并肩滑行和机器人一起滑雪,相信大多数人都没体验过。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发的六足滑雪机器人前NASA工程师让钢琴开口说英文,还能自弹世界上最难曲目当一位前NASA工程师,遇到一架钢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以为就是弹弹琴?年轻了。他能让这架钢琴说!英!!语!!!瞧,这台经过改良的钢琴Chopstix(筷子),跟他对话的画风是这样AI靠语意理解把照片变抽象画无需相应数据集,只画4笔也保留神韵只用几笔,如何勾勒一只动物的简笔画,很多人从小都没整明白的问题如今AI也能实现了。下面图中,左边是三张不同的动物照片,右边是AI仅用线条来描出它们的外形和神态。从32笔到4笔,即使7句话让Codex做了个小游戏还是极简版塞尔达,一玩简直停不下来什么,7句话就让AI给我生成了一个小游戏?还是极简版塞尔达这样的经典冒险游戏,不仅能捡金币躲怪,地图也不重复的那种。这是一位名叫AndrewMayne的小哥的真实经历,整个过程中,萤石举办2022智能家居春季新品发布会,发布全无线电池相机系列新品IT之家3月18日消息,今日下午,萤石召开2022春季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新款全无线电池相机系列新品。目前,萤石全无线电池相机由室内电池相机室外云台机室外4G筒机三个产品线组成。
小米有品上架iRoboti7扫地机器人自动集尘系统IT之家6月19日消息对于绝大多数扫地机器人使用者,在扫地机器人提供自动清扫便利的同时,唯一的不便之处可能就是需要手动清洗集尘盒了。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扫地机器人和其自动集尘系统iR1988元,华为WATCHGT2尊享款(46mm)12月12日0点正式开售IT之家12月11日消息今天华为官方预热,华为WatchGT2尊享款46mm将在12月12日0点开始限量发售,售价1988元。据悉,华为WatchGT2搭载全新的麒麟A1芯片,支持英伟达将展示6款机器人真人大小,力举千斤IT之家2月24日消息除了显卡之外,老黄近几年也越来越关注AI与机器人,在下月举行的GTC2020上,英伟达宣布将至少展示6款机器人,它们高矮胖瘦各不同,具备不同的功能。英伟达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科大讯飞刘庆峰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的新十年IT之家7月10日消息昨日,首次线上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正式拉开帷幕。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表主题演讲用人工智能点亮人间烟火。刘庆峰表示,疫情期间,科大讯飞成立了五月花号自主驾驶航船将横跨大西洋,IBM和英伟达提供AI技术IT之家3月9日消息根据英伟达的官方消息,五月花号自主驾驶航船将于2020年9月起航横渡大西洋,其AI船长系统依搭载了IBM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由NVIDIAJetson提供支持的边缘华为再度预热智慧屏旗舰新品全屏声场加持IT之家4月3日消息早在3月底,华为消费者BGIoT产品线总裁支浩Jerry曾暗示过华为智慧屏旗舰新品的消息,支浩表示这将是目前华为最贵的终端产品,并且会是继手机后又一款中心级产品OPPOBandStyle手环将于3月8日在印度发布可持续监测血氧IT之家3月5日消息根据OPPO印度地区官方推特账号消息,OPPO将于当地时间3月8日1900在印度地区发布OPPOBandStyle智能手环,将支持持续监测血氧水平(SpO2)。华为WatchGT2Pro新年款明天开售蓝宝石玻璃钛金属表框,2388元IT之家1月14日消息根据华为官方的消息,华为WatchGT2Pro新年款(新年红)明天开售,采用了红黑尼龙编织表带,售价2388元。IT之家了解到,华为WATCHGT2Pro手表三星GalaxySmartTag追踪器通过认证实拍图曝光IT之家1月1日消息三星正准备在1月份推出下一代GalaxyS系列智能手机。除了旗舰机之外,该公司还将推出一款新的追踪器。今天,外媒91Mobiles已经发现了由NCC认证提供的实苹果AppleWatch单圈运动表带新增三种配色金桔色粉蓝色和梅子色IT之家11月11日消息苹果今天在其在线商店中增加了新的AppleWatch单圈运动表带配色,扩大了两种表带可供选择的颜色数量。总共新增了三款颜色,分别是金桔色粉蓝色和梅子色。梅子小米手环5京东开启预约精准心率监测磁吸充电IT之家6月10日消息距离小米手环5的正式发布还有一天,目前这款新品已于京东商城上架,开启预约抢购。从外观来看,小米手环5相比前代产品拥有更大的屏幕。根据官方的介绍小米手环5还将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