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5G基站被烧毁个别小区基站被迫拆除科普基站信号辐射,到底会不会影响健康?

  现如今,移动通信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手机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截止 2019 年,中国已建成 4G 基站 544 万个。预计 2020 年底,国内 5G 基站也将有可能达到 70 万个。
  在繁华的城市里,人们或许不到 500 米就能看到一座基站。在未来 5G 的某些场景下,甚至可能出现每 50 米一座基站的情况。
  越来越密集的基站,大幅改善了网络覆盖质量,给人们带来便利。然而,也有很多人,极力抵触甚至百般阻挠身边的基站建设项目。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害怕 "辐射"。
  一直以来,围绕基站辐射的纷争在各地时有发生,相关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很多时候,运营商只得无奈拆除小区所有的基站设备,撤退离场。这样一来,导致更多用户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国外部分地区的情况更为糟糕,甚至出现了烧毁 5G 基站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那么,基站信号辐射到底有多大?会不会给人体造成影响?我们距离基站多远比较合适?
  作为一名无线电的从业者和爱好者,笔者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上述问题。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研究表明,电磁波与生物体会发生相互作用。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1. 热效应
  生物体受到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并将其吸收,机体组织温度升高,这种效应称为电磁波的热效应。
  热效应又分为欧姆热效应和波动能量热效应。
  欧姆热效应的加热原理是人体内部的自由电子、离子沿电磁波场强方向定向运动,电流通过生物组织(等效通过电阻),产生欧姆热效应。在正常生活区域内,人体能接触到的电磁波能量很微弱,电磁辐射的欧姆热效应一般不大。
  波动能量热效应的加热原理是分子之间摩擦生热。波动能量加热原理复杂,这里不赘述。在实际生活中,"微波炉"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加热食物。
  简单分析下微波炉加热食物的过程:食物中含有大量水分,水分子的本征频率为 2.45GHz。微波炉使用这个频率的微波信号,在封闭的腔内照射食物。水分子受外界场强影响,每秒完成 24.5 亿次的高频振荡,分子间来回摩擦、碰撞,产生大量热量,从而达到快速加热食物的目的。
  2. 非热效应
  生物体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后,产生不可归咎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称为电磁场的非热效应。
  非热效应的本质来自生物体的内部,外部电磁场仅起触发信号的作用。电磁辐射安全主要关注电磁波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干扰和电磁波的穿透效应。
  电磁波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体在频率为 4Hz-1KHz 的电磁波环境下,超过 100mA/m2 的感应电流密度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会剧烈变化。
  出于安全考虑,在 4Hz-1KHz 的电磁波环境下,职业暴露限值感应电流低于 10mA/m2,公众暴露限值感应电流低于 2mA/m2。
  对于 4Hz-1KHz 的电磁辐射,大家也不用感到恐慌。因为 1kHz 电磁波信号需要至少 7.5 万米长的天线才能将信号辐射出去。这么长的天线是很难得到的,环境中该频率范围的电磁波非常微弱。
  高频射线穿透人体细胞带来的生物影响: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透射性越强。当频率高于紫外线时(如 X 射线、γ射线等),能够穿透人体细胞,射线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蛋白分子链断裂、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
  这类辐射通常也称为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显著危害。因此,普通人需避而远之;而从业人员,如 X 射线医师,需采用专业的防护设施。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标准
  不同国家对电磁辐射所造成的健康危害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不同国家所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有较大的差异。
  我国在制定标准时,考虑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神经效应方面的影响,比美国、澳大利、德国等国家制定的标准更加严格。
  在制定电磁辐射标准时,针对不同的暴露人群,有着不同的标准,分为职业暴露限值和公众暴露限值。
  辐射环境下的职业人员,是指暴露在已知条件下,了解相关风险而采取恰当防护措施的成年人。公众,则是指包括所有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社会个体。
  考虑到普通人不会采取防辐射措施,故公众暴露限值比职业暴露限值更加严格。
  自 1988 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GB 9175-88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和《GB 10437-19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在国标中明确规定了职业暴露安全限值和公众暴露安全限值,见表 1。
  表 1. 电磁辐射的安全限值
  表 2 中,描述的是不同国家地区电磁辐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对电磁环境辐射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其限值显著低于欧盟和美国。
  表 2. 不同地区电磁辐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对比人类与基站辐射
  多份实验报告证明,目前使用的移动通信频率及功率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
  2006 年 6 月,WHO 发布了《移动通信及其基站》的报告,明确指出:"最近的任何一项研究,都没有证明暴露于移动电话或基站的射频场会对健康带来损害。"
  4G 移动基站正常工作时,其天线口辐射的信号功率不超过 5W;4G 手机发射的功率不超过 0.1W;普通家用客厅灯的功率为 40-60W。从 "热效应"的角度分析,移动基站对人体的影响远小于家中一盏温馨的灯。
  我们经常听到 "灯下黑"这个概念。所谓的 "灯下黑"是指,基站天线的正下方处,用户收到基站的信号最小,甚至没有。
  该现象是由基站天线工作原理决定的。天线依靠振子辐射信号,对称振子天线的天线方向图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对称振子的正下方和正上方没有信号辐射。如果基站天线悬挂于楼顶,正下方的居民大可不必担心辐射的 "危险"。从基站信号强弱的角度分析,他们反倒是最 "安全"的。
  一般情况下,公众离基站发射塔多远才是安全的呢?
  根据《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推导出公众照射限值符合距离的计算公式,见表 3。
  表 3. 距离辐射源天线的安全距离
  r:距离天线最小的安全距离,单位:mf:频率,单位:MHzP:天线辐射功率,单位:WG: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增益值
  例如输出功率 5W,天线增益 13dbi(20 倍)的 4G 基站,应用表 3 中的公式计算,在其天线最大增益方向上,距离天线 1.4 米以上的距离都为安全距离。
  一般基站塔天线挂高在 30 米左右,该距离远大于安全距离 1.4 米,即公民接收到的辐射功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公众照射限值。
  在中国,公众接收到的基站信号辐射剂量很小,是安全的。正确对待辐射
  普通公民该如何正确对待电磁波辐射呢?
  1). 切忌闻 "辐"色变。大部分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是无害的,过度的担心辐射反倒影响身心健康。
  2). 理智规避有害频率源。"频率"和 "功率"是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的关键因素,比如对于高频高能的 X 射线、γ射线,公众应该非必要不接触。
  3). 穿戴正规的防辐射装备。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在辐射场强较大的环境下,应穿戴防辐射装备来抵御辐射。注意,防辐射装备也不是万能的。它的隔离性能和信号频率有关。信号频率越高,防辐射装备的隔离性就越差。对于高频辐射来说,市面上大部分防辐射服的作用不大。
  4). 正确使用手机。人们一般都会远离基站,但却对同样是辐射源的手机 "爱不释手"。考虑到距离和时长,相对于基站对人体的辐射剂量,手机对人体的辐射剂量可能会更大一些。有研究表明,手机的信号频率和功率不会伤害人体,但由于使用手机时间过长,造成视力下降和颈椎疾病的案例,越来越普遍。
  5). 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与氧化损伤有关。因此,抗氧化的食品是首要选择。如十字花科蔬菜、卷心菜、萝卜等,具有抗辐射功能。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基站辐射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发Android12!曝谷歌Pixel6系列9月发布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谷歌Pixel6系列发布时间是9月13日,比iPhone13略微提前。我们知道,去年谷歌Pixel5发布时间是9月30日,今年的Pixel6系列大概率也GalaxyZFold3耐用型测试内屏耐用性提高80?GalaxyZFold3在耐用型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官方表示内部屏幕的耐用型提高了80。知名数码博主JerryRigEverything近日对GalaxyZFold3进行了ldquo6。1英寸iPhone13和13Pro屏幕保护膜已开始销售距离iPhone13系列产品的正式发布只有几周时间,但屏幕保护膜配件已经开始销售。可以假设,当涉及到下一代iPhone时,手机壳和配件制造商已经知道会有什么期待。现在,实际上已经可iPhone13系列的5个细节新增亚光黑可以拍星星基于目前曝光的线索iPhone13将会在性能和相机方面带来重大升级。距离苹果发布iPhone13系列只有几周时间,目前互联网上已经充斥着大量关于该系列的谣传。外媒MacRumors泄密苹果iPhone13发布会活动日期和产品发布时间表苹果iPhone13发布会活动日期和产品发布时间表据知名泄密者JonProsser称,iPhone13将于9月14日公布,9月24日全球发布。一年一度的9月iPhone发布会活动即CNNIC我国已成为6G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8月27日上午90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报告在综述部分的趋势特点中提到,信息产业技术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在6G通信iPhone13发售日期偷跑9月17日全系同步开售根据此前多方预测的消息,今年苹果将继续在9月推出全新的iPhone13系列机型(也有消息称为iPhone12s系列),而随着发布时间的日益临近,关于该机的爆料也越加频繁地现身网络。疑似iPhone1312正面对比图曝光刘海面积骤减一半今天上午,有博主曝光了电商平台已上架iPhone13系列新机,共四款机型,分别为iPhone13miniiPhone13iPhone13ProiPhone13ProMax,其中显示iPhone13或首发!消息称苹果测试新型FaceID戴口罩也能使用据外媒最新消息称,苹果正在测试新技术,不知道是否会在iPhone13上使用,而虽然还是FaceID,但跟现在相比大不同。报道中显示,苹果升级版FaceID传感器阵列正在测试中,最大苹果iPhone1313Pro屏幕贴膜曝光根据此前多方预测的消息,今年苹果将继续在9月推出全新的iPhone13系列机型(也有消息称为iPhone12s系列),依旧包含iPhone13miniiPhone13iPhone1一加9RT将于10月15日发布一加今年的关门作知名爆料人士SteveHemmerstoffer(网名OnLeaks)今天再次爆料,OnePlus9RT将于10月15日发布。而这也符合AndroidCentral上个月的报道,表
北邮教授吕廷杰5G应用真正意义不是连接多少人,而是连接多少物11月7日消息,以逆势而起,砥砺前行的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0凤凰网科技创新趋势论坛在11月7日8日在线召开。在论坛的迈入5G时代议题中,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净利润187。06亿元,5G套餐用户数达6480万户IT之家10月22日消息今日中国电信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及运营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收入为人民币2926。14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5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808中国电信上半年营运收入1938亿元,净利润139。5亿元IT之家8月18日消息中国电信发布2020上半年未经审核财务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电信半年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938。03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7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71。10亿运营商流量单价贬值速度加快直逼4元GB在不限量套餐带动下,流量单价出现了快速下调趋势。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年初,我国的手机流量平均资费超过35元GB,2019年第四季度已经降至5元GB,2020年5月,价格更是直逼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递交整改回复年底前让消费者尽享套餐流量IT之家6月30日消息据浙江消保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浙江省消保委对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就腾讯王卡套餐专属流量不专属,免流软件不免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约谈,并提出了整改要求。近日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927亿元,同比增长3。2工信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927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移动通信业务收入降工信部要求严厉查处318315晚会曝光的信息通信领域违规行为感谢IT之家网友上杉稚的线索投递!IT之家7月17日消息据工信微报消息,自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共检测超过8万余款APP,推动8000余款台湾中华电信5G无限流量套餐不健康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省电信运营龙头中华电信承诺年底建设5G基站3000个,预计三年5G相关资本开支达到270亿新台币。中华电信是台湾第一家拿到5G牌照的运营商。中华电信总经理郭水义NEC承建ADC海缆系统,中国电信联通参与可承载超过140Tbps流量NEC在其官网上宣布,AsiaDirectCable(ADC)财团计划打造一条连接中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高性能海缆系统。目前,该财团已选择NEC来建造这条全长9400公里宽带分流影响太大,流量难有爆增空间6月1日消息流量单价已经从4G时代初期的15元GB降低到2019年年末时的4。8元GB左右。2020年前4个月的数据显示,流量单价依然处于可快速下滑通道中。然而,即便流量单价已经降Dell39OroQ1全球宽带接入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5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来自市场研究公司Dell39OroGroup的最新报告称,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宽带接入设备收入下降至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5。从一开始就出现季节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