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地球磁场正在不断减弱,它最终会消失吗?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地磁场消失,会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答案是:不会很好,但也不会像灾难片描述的那么糟糕。
  地球的磁场称为地磁场,源于地球内部,向外延伸至太空。这个磁场由地核的剧烈运动产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保护了地球免受太阳粒子的影响,为导航提供了基础,甚至可能在地球生命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如果地磁场突然消失会如何?无数的带电太阳粒子将会轰击地球,使电网和卫星失灵,并使人类暴露在更高水平的致癌紫外线辐射下。换句话说,地磁场缺失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但不一定是灾难性的后果,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地磁场一直在减弱。即使是现在,也有一些地磁特别薄弱的区域,比如南半球的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导致该区域上空的低轨道卫星会受到粒子影响而出现技术问题。
  关于地磁场,首先要了解的是,即使减弱,它也不会消失,至少在几十亿年内不会消失。地磁场的形成源于地核外核中熔融铁、镍的对流运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约翰·塔都诺(John Tarduno)表示,随着地核的增长和固化,地核内部释放的热量推动了这一对流运动,进而产生电流,从而形成地磁场。据估计,地核每年大约增长一毫米。
  这种关于地磁场形成的理论,被称为发电机理论,而地核作为磁场的"引擎",已经运行了数十亿年。根据2015年的一项研究,科学家认为,目前的地核结构可能在大约15亿年前就已经稳定下来,当时的磁场强度出现了飞跃。但是,塔都诺和他的团队在地球上最古老的矿物锆石中发现了磁场存在的证据,并且可以追溯到42亿年以前。这表明,地核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产生磁场。
  塔都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这台"发电机"启动的原因,但很可能是导致月球形成的那次大规模行星撞击造成的。这次撞击发生在地球形成后大约1亿年时,可能促使地核中发生物质分层,进而导致了对流运动,至今仍驱动着地磁"发电机"。
  在遥远的未来,地核很可能最终会变得足够大,以至于外核的对流运动不足以产生电流,磁场也会最终失效。但这种情况太遥远了,也许还需要几十亿年的时间,现在还不值得为此而失眠。
  不断减弱的地磁场
  与人类生活更相关的是,地磁场正在减弱。在过去的160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用地磁观测站和卫星直接测量这种减弱趋势。160年以前,地磁场是否已经开始减弱,以及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都不明朗。塔都诺表示,目前的地磁场大约有80%为偶极子磁场。这意味着地磁场更多地是像一块条形磁铁。如果你能把铁屑洒在地球周围(这里需要除去太阳风的影响),由此产生的磁场线将呈现出明确的北极和南极。但是,还有20%的地磁场是非偶极子磁场,这意味着地磁场比条形磁铁更复杂,会出现局部的变化。
  在以往的地球历史中,地磁场曾发生了多次地磁逆转,即南北磁极互相换位。最后一次逆转发生在78万年前,大约是直立人(Homo erectus)的时代。由于地磁场的减弱通常发生在这些逆转之前,因此一些人对又一场地磁逆转是否即将到来提出了疑问。不过,地磁场有时也会先减弱,然后在不逆转的情况下再次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为"漂移"(excursion)。
  塔都诺和他的团队发现,在南非地下的地核中,有一个奇怪的漩涡,可能是造成这种磁场减弱的部分原因。这一漩涡似乎就是南大西洋异常区形成的原因。该异常区从巴西以东约300公里处开始,横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是已知的地磁场薄弱区域。在这片地区,来自太阳风的带电粒子会比其他区域更容易接近地球。在地理特征上,南大西洋异常区并不特别明显。但是,地球轨道卫星在那里遇到了更多具有破坏性的太阳粒子,曾在国际空间站上飞越该地区的宇航员报告称,他们看到了流星的视觉现象。科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那里的近地轨道辐射水平相对较高造成的。
  塔都诺的团队怀疑,南非地下的地幔变化可能触发了以往的地磁逆转。好消息是,即使磁场在减弱,或者即将逆转,地磁场也不会消失。没有证据表明地磁场会在逆转过程中完全消失。
  即使发生地磁逆转,"地球仍然会保留一部分磁场,这将是一个非常弱的磁场,"塔都诺说道。这个磁场强度很小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首先,你的指南针不管用了。"它将指向磁场强度最高的区域,"塔都诺说,"这一区域可能离你很近,也可能非常遥远。"
  到了那时,北极光和南极光在低纬度地区也将都能看到,因为这些绚烂的景象是太阳喷射出来的带电粒子(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极光只出现在两极附近,循着地球的南北磁场线,但较弱的磁场将允许粒子穿透地球大气层,照亮赤道附近的天空。
  南大西洋异常区上空的卫星异常现象可能在全球变得普遍,这将引起许多技术故障。太阳粒子会轰击电子设备,造成所谓的单粒子翻转(single-event upsets,SEUs),即计算机中CMOS电子元器件发生电位状态的跳变,从而破坏内存。当太阳粒子与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相互作用时,也会把电子从分子轨道上撞击出来。这些自由电子会干扰用于通信的高频无线电波的传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风和地球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会破坏臭氧层,这将增加全体人类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并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马丁·阿彻说(Martin Archer):"虽然没有磁场可能不会对生命造成完全灾难性的影响,但地球上的辐射剂量会高得多。"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以往历史中地磁场的变化影响了地球生命。不过,马丁·阿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磁场无疑参与塑造了地球的表面,有助于防止地球脆弱的大气层被无情的太阳风吹到太空。
  磁场对于大气层的形成并不是决定性的,例如金星就没有磁场,但它具有浓厚的大气层——超过96%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地磁场确实起到了额外保护层的作用。火星曾经拥有磁场,但在大约40亿年前失去了,它的大气层也几乎被完全剥夺。马丁·阿彻指出,如果有某种方法能让月球拥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太阳风就会将其化为乌有。

NASA利用TESS发现前所未有的脉动红巨星集合据外媒报道,被称为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简称TESS)的NASA任务非常成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系外行星。TESS是专门为探测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而设计的,但NASA也利科学家创造探测奇异物质的新方法有助于原子和粒子物理学的研究物理学家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观察有关材料结构和组成的细节,它改进了以前的方法。传统的光谱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照在样品上的光的频率,以揭示它们的细节。而这种新技术,即拉比振荡光谱学科学家提出在月球上建立引力波观测站的计划范德堡大学天体物理学家KaranJani领导了一系列的研究,为月球表面的引力波基础设施提供了第一个案例。他表示,这项被称为宇宙学引力波月球观测站(GLOC)的实验,利用月球的环境和研究表明在行星撞击灭绝之前恐龙已衰退了1000多万年66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业内共识是由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造成的。不过古生物学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在撞击发生之前它们是否已经在衰退了。今天发表在NatureCommuniSpaceX计划5月9日凌晨发射新一批60颗星链互联网卫星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9日(当地时间周日)发射新一批60颗星链互联网卫星。据悉,SpaceX的ldquo猎鹰9号rdquo火箭计划于金牌火箭深夜立功!一箭送多星成功上天据中国航天科技官方消息,5月7日2时11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送入太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征马斯克可能很快尝试再次发射星际飞船原型SN155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三,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际飞船原型SN15成功发射并着陆,这使其成为唯一一个在高空飞行测试中幸存下来的星际飞船原型。周三的测试给了SpaceX星际飞船原型SN15成功着陆马斯克发文马斯克又兴奋的发文了,毕竟SN15完成高空飞行测试,并成功着陆。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完成了对其ldquo星际飞船rdquo最新原型SN15实施超级月亮与月全食将同日上演错过再等14个月4月27日晚,我国经历了一场超级月亮天文奇观,而在两天后的5月26日,超级月亮将再度上演,而且这次还有日全食(红月亮)一起组CP,不容错过。据介绍,26日9时50分,月球运行到距离维珍银河成功完成两年多来首次太空载人飞行据国外媒体报道,上周六,太空旅行公司维珍银河(VirginGalactic)成功完成了两年多来的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上周六的飞行中,该公司的宇宙飞船VSSUnity搭载一架名为VM俄罗斯宣布将使用中国重型火箭发射本国载人登月飞船在航天探索上,中国与俄罗斯已经达成了各种合作协议。现在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方将使用中国研发的重型火箭发射该国的载人登月飞船,这还是第一次。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
研究受气候变化影响地球对流层正在扩张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地球的另一种方式。几十年来的气象气球和卫星数据显示,地球的对流层正在扩张,即使将自然变化考虑在内。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从陆第一块陆地出现在地表的时间约在30亿年前日前发表在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估算出了来自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最古老的陆地碎片(称为板块)的岩石的年龄。据悉22点到23点时间段就寝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据NewAtlas报道,通过深入研究身体时钟被打乱的影响,即被称为我们的昼夜节律的24小时周期,规律健康的睡眠模式在抵御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继续变得更加清晰。新发表的关于就寝时间与心哈勃拍下行星状星云埃及艳后之眸倩影ldquo埃及艳后之眸(Cleopatra39sEye)rdquo即NGC1535是位于埃里达努斯星座的一个行星状星云。这个星云有一个不寻常的结构,跟更著名的NGC2392相似,其NASA称阿尔忒弥斯任务要到2025年才登陆月球据CNET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并没有遵守特朗普政府为其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制定的时间表,该计划最初旨在到2024年将宇航员送回月球表面。ldquo我很清楚,该机受海星启发!科学家打造出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兴趣所在。这种技术最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应用,包括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一些有用功能,诸如有针对性的药物输送微手术程序等等。移动性是该技术产生的最大问消息称NASA正在追踪一颗飞近地球的小行星据BGR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已发出警告,称一颗ldquo潜在危险小行星rdquo(PHA)将于12月中旬飞近地球。据DailyRecord报道,这颗小行星比90的小行SpinLaunch使用动能发射系统首次完成原型飞行SpinLaunch是一家致力于动力空间发射系统的初创公司,它已成功完成其第一次原型飞行。对于这家成立七年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正在努力测试其全面的系统。该系统背天文学计划将建立大规模望远镜来研究系外行星和黑洞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十年调查(Astro2020)公布了其报告,下一代甚大阵(ngVLA)在未来十年内建造的新地面观测站列表中获得了高度优先等级。这份报告旨在为天文学大脑可以回忆并重新唤醒过去的免疫反应正如生理学家伊万middot巴甫洛夫(IvanPavlov)在19世纪90年代所展示的那样,习惯性地在吃饭时间听到铃声的狗会成为经典的条件反射,只要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它们的大脑空间太阳能电池板收集能量为地球提供不间断的电力太阳能一直是人类清洁能源一个关键部分。我们在太阳能农场上铺设大量的阳光收集板,许多人在他们的屋顶铺设矩形太阳能板为他们的家庭供电。但是这种奇妙的能源有一个注意事项。太阳能电池板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