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麻省理工模拟早期宇宙介于暴胀和大爆炸之间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称,大约138亿年前,宇宙发生了一场大爆炸;由一个体积无限小,无比致密的奇点状态,开始膨胀、冷却,并引发一系列反应,造就了第一批恒星和星系,以及今天我们见到的所有物质形式。
  ▲宇宙大爆炸示意图
  物理学家相信,就在大爆炸将宇宙推向不断膨胀的轨道之前,早期宇宙还经历了宇宙暴胀的阶段,其持续时间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在暴胀期间,低温、均匀的粘稠状物质以指数级的速度膨胀,随后大爆炸继续进行,宇宙以更慢的速度膨胀,并形成初期宇宙。
  近年来一些独立的观测结果支持了大爆炸和宇宙暴胀的理论。但是,这两个过程是如此的截然不同,以至于科学家一直难以理解它们是如何先后发生的。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尼恩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详细模拟了早期宇宙的一个中间阶段,而这个阶段可能连接了宇宙暴胀和大爆炸。研究人员将这一阶段称为"再加热",发生在宇宙暴胀的末期,其过程是将已经膨胀的低温、均匀物质转变成温度超高且成分复杂的"汤",为大爆炸的开始做好准备。
  "暴胀后的再加热时期为大爆炸创造了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这使‘大爆炸’变得名副其实,"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史和物理学教授大卫·凯泽(David Kaiser)说,"正是在这个桥梁时期,一切都开始松动,物质的行为变得非常复杂。"
  凯泽和他的同事详细模拟了在暴胀末期的这场混乱中,多种形式的物质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的模拟显示,推动暴胀的极端能量以同样快的速度在更短的时间内重新分布,并以某种方式产生了大爆炸开始所需的条件。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量子效应改变了物质在极高能量下对引力的反应方式,偏离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物质和引力的相互作用方式,那么这种极端的转变将会更快、更有效。"这使我们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从暴胀到后暴胀时期,再到宇宙大爆炸,甚至更远以后,"凯泽说,"我们可以追踪一系列连续的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已知的物理过程。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合理的方式,让宇宙呈现出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与自身同步"
  20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艾伦·古思(Alan Guth)首次提出了宇宙暴胀理论。该理论预测,宇宙最初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物质点,可能只有质子的1000亿分之一大小。这粒"微尘"充满了超高能的物质,其能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内部的压力产生了一种排斥性引力——这就是暴胀背后的驱动力。就像引信上的火花一样,这种引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新生的宇宙向外爆炸,在不到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将宇宙膨胀到接近原始大小的10^25倍(1后面有26个0)。
  凯泽和同事们试图弄清楚再加热的最初阶段——宇宙暴胀末期和大爆炸之前的过渡阶段——可能发生了什么。"再加热的最初阶段应该用共振态来标记。一种高能物质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在广阔的空间中与自身同步来回摆动,导致新粒子的爆发,"凯泽说,"这种行为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一旦它开始将能量转移到另一种形式的物质上,它自身的波动将在空间中变得更加起伏不定。我们想要测量的是,这种共振效应需要多长时间才会破裂,产生的粒子才会彼此分散,并达到某种热平衡,类似于大爆炸的情况。"
  计算机模拟显示了一个大的交错结构,他们在上面绘制了多种物质形式,并追踪了它们的能量和分布如何随着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模拟的初始条件基于一个特定的暴胀模型,即一组关于早期宇宙物质在暴胀期间可能如何分布的预测。
  科学家之所以选择这种特定的膨胀模型,是因为它的预测与宇宙微波背景的高精度测量结果非常吻合。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大爆炸38万年后发出的辐射残余,人们认为其包含了暴胀时期的痕迹。
  对引力效应的调整
  该模拟跟踪了两种可能在暴胀期间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的行为,与最近在其他实验中观察到的一种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非常相似。
  在进行模拟之前,研究小组对模型的引力描述进行了微调。我们今天看到的常规物质,会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测的方式响应引力;具有更高能量的物质,如可能存在于暴胀期间的物质,其行为应当有所不同。它们与引力相互作用的方式可能受到量子力学影响,或在原子尺度相互作用。
  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引力的强度表示为一个常数,物理学家称之为"最小耦合",意思是无论一个特定粒子的能量如何,它都会以一个通用常数设定的强度对引力效应做出反应。
  然而,宇宙暴胀预测的高能量下,物质与引力的相互作用以稍微复杂一点的方式进行。量子力学效应预测,当与超高能物质相互作用时,引力的强度在空间和时间上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非最小耦合"。
  凯泽和同事们将一个非最小耦合项纳入了暴胀模型,并观察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如何随着量子效应的上升或下降而变化。
  最后,他们发现,经过量子力学修正的引力效应对物质的影响越强,宇宙从低温、均匀的暴胀物质过渡到更热、更多样的大爆炸特有物质的速度就越快。通过调整这个量子效应,他们可以使这个关键的转变发生在2到3"e-fold"时。e-fold指的是宇宙(大约)膨胀3倍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成功模拟了宇宙膨胀到2至3倍的时间内再加热的过程。相比之下,暴胀本身发生在约60 e-fold时。
  "再加热是一个疯狂的时期,一切都乱了套,"凯泽说,"我们发现,当时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它可以相应地迅速‘放松’下来,为大爆炸创造了合适的条件。我们不知道实际是不是这样,但这是从模拟中得出的结论,采用的都是已知的物理学。这就是让我们兴奋的地方。"

哈勃在M61星系观测到带有黑暗触须的发光心脏哈勃在M61星系发现了壮观的带有黑暗触须的ldquo发光心脏rdquo,图像显示,该星系它被蜿蜒的螺旋臂和黑暗的尘埃卷轴所包围。除了常见的明亮的恒星带,M61的螺旋臂上还镶嵌着红宝研究揭示格陵兰冰川前部湍流羽流的复杂表现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对冰川下泄羽流进行了连续监测,使人们对冰川峡湾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冰川的融化,冰川中的淡水与海水相互作用,形成亚冰川下排放羽流。众所周知,这些湍研究人员揭开火星神秘蜘蛛地形面纱据外媒报道,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揭开了神秘的ldquo火星蜘蛛地形(spidersfromMars)rdquo面纱。他们首次提供了证明火星表面这些独特特征可能是由二氧化碳冰的升研究表明大自然的声音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卡尔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大自然的声音不仅令人愉悦,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多种益处尽管找到这些声音并不总是那么容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展示新型脑机接口技术据外媒报道,将神经活动映射到相应的行为是开发脑机接口(BMI)的神经科学家的主要目标读取和解释大脑活动并将指令传输到计算机或机器的设备。虽然这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现有的BMI可以17亿像素的银河系全景平面图来了历时12年拍摄成果惊艳你知道银河系是什么样子吗,加州星云泡泡星云郁金香星云都长什么样?历时12年拍摄时长1200个小时,芬兰摄影师通过234个图像,合成了一张像素宽度约10万总分辨率高达17亿像素的银河科学家认为闪电在地球生命起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外媒报道,一些地质学家表示,在创造地球生命出现的完美条件方面,雷击和陨石一样重要。长期以来,40多亿年前陨石中输送到地球的矿物质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关键成分。科学家们认为研究长时间的零重力太空任务中可能会引发认知问题据外媒报道,随着长时间的太空任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寻找新的方法来减轻重力降低对人体的负面影响。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微重力会对认一颗小行星将于3月21日飞掠地球与地球亲密接触3月1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小行星2001FO32将于3月21日在距离地球约20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进行ldquo最亲密接触rdquo,这为研究人员在人体中发现42种来源不明的神秘化学物质据外媒报道,来自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日前展示了一种可以更好识别人体中人造化学物质的新筛选方法。这项概念验证研究发现了1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55种是以前从未在研究称火山爆发或跟恐龙灭绝并无关联据外媒报道,人们普遍认为恐龙从地球表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小行星的毁灭性撞击。希苏鲁伯陨石坑是证明这一理论成立的最好证据,并且研究我们脚下深处岩石和沉积层的科学家们的发现也支持了这一理
SpaceX放弃猎鹰9火箭二级回收计划全力转向新火箭11月18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SpaceX曾经希望尽可能多地重复使用猎鹰9火箭,而不只是重复利用第一级。但现在该公司将改变想法。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SpaceX计划不再针对可重复蓝箭航天公布朱雀一号搭载卫星未能入轨调查报告北京时间10月31日下午消息,10月27日,蓝箭航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但三级出现异常,导致搭载SpaceX再次成功发射并回收二手火箭,将第三次发射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下午4点50分左右,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旗下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卡塔尔卫星公司Esha一箭六星!美国航天初创企业RocketLab首次商业发射成功据CNBC网站北京时间11月1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六,美国航天初创公司火箭实验室(RocketLab)利用其小型火箭Electron,将归属多家公司的6颗卫星及一艘航天器成功送入预专家谈朱雀一号相比SpaceX蓝箭首射就是三步跳IT之家11月12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7日,中国首颗民营火箭在甘肃酒泉发射升空,但发射后未进入预定轨道。对此媒体专访蓝箭航天相关负责人。负责人称航天探索的魅力在于曲折和位英国拟投12亿英镑开发全球最强气候预测超级计算机IT之家2月17日消息IT之家获悉,英国政府周一表示,计划投资12亿英镑(约合109亿元),以开发其所称的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以提供更准确的天气和气候预报。这台新的超级计算机将全球超算500强美国顶点蝉联榜首,中国上榜数量增加IT之家11月19日消息当地时间11月18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出炉。美国超级计算机顶点(Summit)和山脊(Sierra)位列前二,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和天几百万美金享受私人太空服务,NASA送你去太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考虑向公众提供太空旅游服务。此前曾有俄罗斯富豪乘坐航天器前往太空,单次花费约数百万美元。此外,由亿万富翁支持的三家私人太空公司也在考虑让游客享受太空俄国人称SpaceX不算什么正造核动力可重复用火箭11月14日消息,俄罗斯一家主流太空研究机构称,正在研发核动力火箭,它7个月就能够到达到火星,而且能够在降落后的短短48小时内再次进入太空。这家名为莫斯科克尔德什研究中心的负责人VSpaceX拟降低互联网卫星轨道高度,减少太空垃圾据科技博客TheVerge北京时间11月10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目前正在修改其Starlink卫星互联网计划,希望能够在比原计划更低的高空运行部分卫星,从而减少太空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IT之家1月11日消息据人民日报报道,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1月11日,当被誉为中国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