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有些人会感觉到比他人更强烈的疼痛?

  据国外媒体报道,看过美剧《老友记》的人可能会记得这样一段剧情:菲比和瑞秋一起去纹身,最后瑞秋纹了一颗爱心,菲比却因为怕疼而退却了,只留下了一个黑色墨点。这段有趣的情节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瑞秋和菲比对疼痛的忍受能力不同?许多从事"疼痛遗传学"(paingenetics)领域研究的学者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驾驭这种差别,从而帮助像菲比这样怕疼的人,使他们变得更像瑞秋?
  在我们寻求医疗帮助时,疼痛是最常报告的症状。正常情况下,疼痛意味着受伤,此时我们自然的反应是保护自己,直到身体恢复并且疼痛消退。不巧的是,人们不仅在感知、忍受和应对疼痛时有差别,而且在报告疼痛以及对各种治疗做出的反应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使得医生难以准确、有效地治疗每一位患者。那么,为什么每个人的疼痛感不一样呢?
  健康状况的个体差异通常源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社会心理、环境和遗传等。虽然疼痛可能不像心脏病或糖尿病一样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疾病,但也涉及到许多同样的因素。我们一生中会经历无数的疼痛体验,基因背景会使我们更加敏感或更不敏感。而我们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以前的经历——痛苦的、创伤的——以及环境等都可以调节我们的反应。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各种情况下个体具有不同疼痛敏感程度的原因,那么,通过开发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疼痛治疗方法,就可以更进一步减少人们所受的痛苦。这些方法与目前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误用、耐受和滥用风险。最终,这将意味着我们能知道哪些人会经历更多的疼痛,或者需要更多的止痛药,然后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控制疼痛,使他们恢复得更快。
  "疼痛基因"
  ▲个体对疼痛的感知差异取决于与疼痛相关的基因
  通过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我们知道了许多人类DNA中基因数量和位置的信息。在这些基因中,科学家鉴别出了数百万的小型突变,有些已知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有些则不会。
  这些突变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但最常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简称SNP),即单个核苷酸的改变引起的DNA序列的改变。
  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1000万个已知的SNP;一个人的SNP组合组成了他/她的个体DNA编码,并且与其他人的编码区分开来。当一个SNP很常见时,它会被认为是变型;如果这个SNP很罕见,只出现在不到1%的人群中,那么它会被称为突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数十个基因及变型决定着我们的疼痛敏感性,以及我们使用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的效果,甚至我们患上慢性疼痛的风险。
  忍耐疼痛的历史
  关于"疼痛遗传学"的最初研究是针对一些出现极罕见病症的家庭,特征是没有疼痛感。在有关先天性疼痛不敏感症状的第一份报告中,研究者描述了一位马戏团人体针刺表演者的"完全痛觉缺失"。20世纪60年代,有报告称一些有耐受疼痛儿童的家庭在遗传上存在关联。
  当时还不存在确定这一病症原因的技术,但是从这些罕见的家族中我们得知,这种疾病——学术上称为离子通道相关的疼痛不敏感性(Channelopathy-associated insensitivity to pain,简称CIP)或遗传性感觉及自主神经病变(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y)——是传递疼痛信号所需的单个基因出现特定突变或缺失的结果。
  最常见的罪魁祸首是SCN9A基因中的少数SNP之一。该基因所编码的一个蛋白质通道是疼痛信号传送过程中所必需的。这种情况很少见,在美国只记录了少数病例。虽然感觉不到疼痛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其实这些家庭必须始终保持警惕,避免发生严重的伤害或致命疾病。通常情况下,孩子摔倒时会疼得大哭,但对于对疼痛不敏感的孩子来说,膝盖擦伤和膝盖骨损伤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疼痛不敏感意味着在心脏病发时不会感到胸痛,在阑尾炎发作时也不会感到腹部疼痛,而这些疾病可以在人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之前导致致命后果。
  对疼痛过于敏感
  为什么不同人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很大?答案就隐藏在我们的基因中
  SCN9A基因中的变型不仅会导致疼痛不敏感,而且还可能触发两种以极度疼痛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原发性红斑肢痛症(primary erythermalgia)和阵发性剧痛症(paroxysmal extreme pain disorder)。在这些疾病中,SCN9A基因发生的突变会导致比正常情况更严重的疼痛信号。
  这些可遗传的疼痛疾病类型非常罕见。可以说,对相关遗传突变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可能导致正常人群个体差异的更微妙的突变。然而,随着公众对基因组医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更精确的个性化医疗保健策略的呼声也越来越大,研究人员正在将他们的发现转化为与患者基因相匹配的个性化疼痛治疗方案。
  遗传变异会影响每个人的痛觉吗?
  我们知道,科学家一直在鉴别能影响疼痛感知的主要基因,以及其他新的基因。SCN9A基因在控制人体对疼痛的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工作机制是激活或沉默钠离子通道。但是,该基因是否会放大或减轻疼痛,取决于个体所携带的突变。
  据估计,高达60%的疼痛差异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简单来说,这意味着疼痛敏感性通过正常的遗传过程在家族中流传,就像身高、发色或肤色。
  事实证明,SCN9A基因在正常人群的疼痛感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基因中相对常见的一个SNP被称为3312G>T,发生在5%的人群中,已被证明可以决定人体对术后疼痛的敏感性,以及需要多少阿片类药物来控制疼痛。SCN9A基因中另一个SNP会使人体对由骨关节炎、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幻肢和胰腺炎等引起的疼痛敏感性更高。
  来自海洋生物的新止痛药
  ▲河鲀产生的神经毒素能够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在治疗疼痛时,我们一直在使用局部麻醉剂,包括利多卡因,通过诱导离子通道的短暂阻滞来阻止疼痛的传递。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些药物一直被用于安全有效地缓解疼痛。有趣的是,研究人员正在评估河鲀毒素作为止痛药的可能性。河鲀毒素是一种强效的神经毒素,在河鲀和蓝环章鱼的动物的体内产生,能够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在癌症疼痛和偏头痛的治疗中,河鲀毒素已经显示出初步疗效。这些药物和毒素所产生的效果,与先天性疼痛不敏感者体内的状态是相同的。
  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疼痛治疗工具——从源头治疗疼痛并减少副作用和健康风险。通过了解基因对疼痛敏感性、慢性疼痛易感性甚至镇痛反应的贡献程度,我们可以设计出针对疼痛原因的新疗法,而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已经开始设计更精确的疼痛控制策略。只有当我们更多地了解疼痛为什么会因人而异时,这些策略才能真正地造福人类。

最新!中国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发射成功IT之家7月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日11时1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任务搭载发射了西柏坡官宣北斗三号系统收官卫星有效载荷成功开通!感谢IT之家网友刺客的线索投递!IT之家6月30日消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宣布,6月30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有效载荷完成开通,经过北斗卫星短报文独一无二,高精度应用目前仅国内有IT之家6月29日消息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这标志着北斗三看着SpaceX喜事连连,民营火箭公司们表示太难了在全球深陷疫情暴力种族分歧的阴沟时,连续多起航天事件将人类仰望星空的向往再次带到眼前。SpaceX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后,又一口气发射了58颗星链卫星昨日北斗卫星也传来喜讯随着最后未来战警上太空,俄罗斯机器人搭乘飞船成功抵达国际空间站IT之家8月27日消息据NASA报道,搭载俄罗斯首位机器人宇航员费奥多尔的宇宙飞船27日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莫斯科时间8月22日6时38分,搭载携带人形机器人费奥多尔的联盟MS1人类第一次拍到的黑洞有了个夏威夷语名字,寓意深刻IT之家4月13日消息欧洲南方天文台最近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据CNN报道,这个黑洞有了个夏威夷语名字Powehi。这个名字意指无限创造的黑暗源泉,源自于一个讲述创生故事的霍金女儿我真的希望父亲能看见黑洞第一张照片4月12日消息,前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教授的女儿对记者称,科学家们周三公布的第一张近距离黑洞照片也会让他的父亲大吃一惊。露西霍金(LucyHawk印度月球2号登陆器已硬着陆,目前仍处于失联状态IT之家9月9日消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高级人士米斯瓦米安纳杜拉伊表示,印度月球2号探月卫星的登陆器维克拉姆号据推测在月球表面硬着陆,与该设备恢复联系暂未成功。9月7日维克拉姆号登陆器银河系最耀眼烟火表演超级耀斑或将威胁地球北京时间7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探测银河系边缘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银河系中一些最耀眼的烟火表演超级耀斑(superflare)。超级耀斑又称超级闪焰,当这类事件发生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IT之家6月17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历史一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IT之家6月17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聂海胜刘
为更好诊断炎症性肠病,志愿者喝下自己的血液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项最新研究中,16名志愿者以更好诊断炎症性肠病为名进行了超越自我的研究他们喝下自己的血液。这项吸血鬼研究揭示了一种诊断克罗恩氏病等疾病常上海微系统所实现片上亚纳米量级的超灵敏位移传感IT之家7月6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网站,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合作在硅衬底上提出了基于布洛赫表面光场的非对称传输特性实现超灵敏位移测量的方法,并实现了亚纳米级的位移传感。光学科学家发现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风暴本文简介了近期科学热文1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5月15日中国首个火星车祝融号登陆火星,现已正常启动运行,祝融号是天问一号的一部分,天问一号是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于今年2大气中飘浮的微塑料在全球范围内循环北京时间4月23日消息,一项新的研究称,地球的大气层中飘浮着大量的微塑料碎片,随着空气流动甚至能穿越整个大陆。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这一环境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并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我们如何将石油转变为塑料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海洋学家查尔斯摩尔称,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制造出大自然无法消化的垃圾。据悉,1997年他在太平洋航海勘测时发现了海洋垃圾带,这些垃圾主要是塑料垃科学家开发出再生纸隔热材料,有望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IT之家1月19日消息在货品运输中,经常会用到一次性泡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包装,这种包装不可生物降解且难以回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据外媒newatlas报道,近日,德累斯顿工业3D打印也能造出核燃料和反应堆组件了!北京时间3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伴随着金属和高科技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现已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增材制造也被视为生产小型安全的下一代核反应堆的官方科普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打吗,哪些人需要打IT之家9月3日消息目前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已经在全球流行,我国多个省份报告出现该病毒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9月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0。8亿剂次,其中有蓝色起源首席执行官透露太空航班的定价会超过100万美元IT之家7月2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蓝色起源表示,希望能在今年至少再进行两次载人飞行。目前,蓝色起源官方尚未公布其即将推出的太空航班的定价,但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勃史密斯透露,公司将与贝索斯一同上太空,新谢泼德号82岁乘客感悟挤并快乐着北京时间7月21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周二早上,蓝色起源公司将首批乘客送到了太空边缘。大约10分钟后,机组人员在失重状态下只呆了三分钟就回到了位于得克萨斯州西部的沙漠。参与了本次飞行贝索斯的一小步竞争推动人类走向太空贝索斯的一小步穿着蓝色宇航服的贝索斯带着牛仔帽迈出太空舱,向在德州沙漠里等候降落的人群微笑挥手。11分钟的飞行很快结束,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孩童时期的梦想,至少是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