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宇宙的命运取决于什么?暗能量的性质

  宇宙中存在数十亿个星系和数万亿颗恒星,还有数不清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尘埃和气体云,所有这些天体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它们又从何而来?
  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其次是氦,二者几乎构成了所有的常规物质。然而,常规物质只占宇宙的一小部分,大约5%。宇宙的其余部分都是由看不见的东西构成的,只能通过间接方法进行探测。
  大部分是氢
  一切都始于大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且密度极大的物质突然向四面八方迅速膨胀,几毫秒后,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组成了新生的宇宙,它们以大约1000亿开尔文的温度不断碰撞,做着高速运动。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已知的元素,以及宇宙中每一个天体,从黑洞到大质量恒星再到太空尘埃,都是在大爆炸期间产生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在如此炽热、密集的环境中是否存在适用的物理定律。
  大爆炸后大约100秒,宇宙温度下降到10亿开尔文,依然在沸腾,大约38万年后,宇宙冷却到足够让质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形成锂、氦和氢同位素氘,而自由电子被捕获形成中性原子。
  因为在早期宇宙中有很多的质子,氢作为最轻的元素,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成为最丰富的元素,占宇宙原子的近95%。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称,宇宙中近5%的原子是氦。在大爆炸后大约2亿年时,第一颗恒星形成了,同时产生了其他的元素,这些元素只占宇宙其余1%的常规物质中的一小部分。
  看不见的粒子
  宇宙大爆炸期间还产生了另一种看不见的事物:暗物质。然而,科学家还无法说明暗物质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探测到这些粒子。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无法通过电磁波观测进行研究,即不与电磁力产生作用的物质,目前,科学家只能透过引力效应来推测宇宙中大量暗物质的存在,因此,暗物质目前还不能直接观测到,但是我们可以从宇宙的第一束光亮,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的微小波动,从中获得相关的信息。科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暗物质的存在,认为暗物质通过看不见的引力作用,将快速移动的星系团聚集在一起。
  几十年后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维拉·鲁宾在研究恒星自转速度时发现了更多暗物质存在的间接证据,她发现星系外侧的速度比理论预期的快得多,因此推测可能存在相当数量的暗物质,使这部分不致因过大的离心力而脱离星系。
  根据这位科学家的发现,天体物理学家计算出,暗物质——即使看不见或测量不到——应该占宇宙的很大一部分,大约20年前,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比暗物质更奇怪的东西:暗能量。在宇宙组成中,暗能量被认为比常规物质或暗物质都要丰富得多,暗物质很可能由一种(或几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粒子构成,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是现代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不可抗拒的力量
  暗能量假说是对宇宙加速膨胀的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暗能量的发现,源于科学家想知道宇宙是会加速膨胀,还是会减慢膨胀,甚至向内坍缩。
  当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时,他们发现宇宙不仅没有向内坍缩,而且还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膨胀,研究人员断定,一种未知的力量——被称为暗能量——正在推动宇宙膨胀,并加速其动量,这些发现让物理学家亚当·里斯、布莱恩·施密特和索尔·珀尔马特赢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发现,暗能量占宇宙的70%到75%,与此同时,暗物质约占20%到25%,而所谓的常规物质——我们实际上能看到的东西——估计只占宇宙的不到5%。事实上,暗能量并不是真正的能量。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能量是指所有具有引力效应的事物,包括常规物质、反物质、光和暗物质,相比之下,暗能量并没有引力效应,其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效应有时被称为"引力排斥",使星系彼此远离。
  2010年,科学家发现宇宙物质的72.8%为暗能量,22.7%为暗物质,4.5%为常规物质。2013年,普朗克卫星的数据是暗能量为68.3%,暗物质为26.8%,常规物质为4.9%。
  考虑到暗能量约占宇宙的四分之三,因此理解暗能量无疑是当今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暗能量在过去的宇宙演化中没有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它将在未来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宇宙的命运取决于暗能量的性质。

NASA表示,阿波菲斯小行星未来100年不会撞击地球IT之家3月28日消息阿波菲斯(Apophis)是目前最大的一颗近地小行星之一,于2004年首次发现。该小行星编号为99942,一直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其轨道会与地球交叉。美国国家航新冠病毒灭活口罩投入生产含铜离子,可重复使用60次IT之家12月13日消息据微博中国新闻网报道,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家生产企业近日投产了可灭活病毒细菌的口罩。此款口罩外观类似普通的N95口罩,唯一不同就是无纺布材料是橙红色的。根据中国日本人工合成蚊子蛋白质,开发出高敏感度气味传感器IT之家1月19日消息央视财经报道,日本放送协会称,日本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布的研究成果表示,已经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蚊子分辨气味的蛋白质,并将其用于高敏感度传感器。据悉,吸血蚊太空也能寄快递,纳米气凝胶材料将被用来打造低温锁柜感谢IT之家网友刺客的线索投递!IT之家4月13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在即将到来的空间站任务中,纳米气凝胶材料将被用来打造天舟二号上护送太空物资的低温锁柜。据悉,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太空风口真来了美国已出现PPT太空酒店太空建筑公司OrbitalAssemblyCorp。(OAC)的CEOJohnBlincow告诉华盛顿邮报,他们打算在近地轨道上开建世界上第一家太空酒店,最早于2027年开放。50空间站的新玩法世界首家太空酒店预计于2027年营运IT之家3月5日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一家太空建设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开始,在近地轨道动工兴建世界第一间太空酒店,并将配备主题餐厅电影院spa中心及可最多可容纳400人的为了保证地球上的红酒供应,科学家准备去太空种葡萄北京时间2月26日消息,1月13日,美东时间下午8时左右,一艘Space的载货龙飞船返回地球,坠入靠近佛罗里达海岸的大西洋。12小时前,这艘龙飞船刚向国际空间站(ISS)送去三吨重AirCar飞行汽车完成首次跨市飞行,最高时速170公里感谢IT之家网友刺客的线索投递!IT之家7月3日消息根据外媒BBC消息,一家斯洛伐克公司设计的AirCar飞行汽车在两个机场之间成功完成飞行测试,飞行时间35分钟,最高时速170公中国资源三号03星成功回传数据!当日接收120GBIT之家7月28日消息7月2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资源三号03星成功回传数据。当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总计接收卫星数据120GB,所有接收数据均在第一时间完成回传,俄专家新冠病毒不能嵌入人类基因组IT之家7月18日消息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7月17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所属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叶卡捷琳堡分部负责人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表示,冠状病毒不中国2款疫苗进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疫苗库IT之家7月12日消息根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12日,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宣布,中国国药集团科兴生物分别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签署供应疫苗的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将在今
物理学家对中子寿命进行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测量据外媒报道,由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小组宣布了世界上对中子寿命的最精确测量。该团队包括来自美国和国外10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科学家,其结果比以前研究发现食用蘑菇可能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蘑菇因其各种健康益处而经常被视为一种ldquo超级食品rdquo,其可能有助于减少抑郁症的症状和风险。这种潜在好处的关键是一种叫做麦角硫因的强效研究称将冥想呼吸和VR相结合可减轻疼痛据外媒报道,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古老的冥想呼吸与现代技术即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相结合。根据该团队的一项新研究,其结果是减少了疼痛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减少使用止痛药的方法。然而,与冥想颚骨化石显示在12000年前驯养的狗狗已出现在美洲据外媒CNET报道,哥斯达黎加的一块颚骨化石表明,狗狗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早出现在美国人类的身边。如果研究人员的分析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人类最好的朋友可能已经从美洲的古代人类那里得到外媒ESO拍下太阳系中42颗大型小行星图像据外媒报道,Daphne看起来像一滴眼泪,Ausonia像一个被压扁的果冻豆,Kleopatra的形状像一根狗骨头,这些只是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所拍摄的42卫星拍摄到拉帕尔马火山喷发产生的的新熔岩流据外媒报道,自从2021年9月19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CumbreVieja火山开始喷发以来,熔岩流已经摧毁了房屋道路和农田,对加那利群岛拉帕尔马岛的西部地区造成了大规模破坏。卫星图极端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或是年轻地球被加热的答案据外媒报道,大气中非常高的二氧化碳水平可以解释30至40亿年前仍年轻的地球上的高温。当时,我们的太阳的光照强度只有现在的70到80。然而年轻地球上的气候显然是相当温暖的,因为几乎没NASA和SpaceX合作研究星舰火箭可重复使用的隔热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利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下一代星舰运载火箭平台研究以数倍音速飞行的航天器表面温度。该计划被NASA称为科学校准飞行中图像(SCIFLI)研究发现鸟类会尝试避开生活着有毒昆虫的植物认识带有明显警告颜色的有毒昆虫的鸟类,通常会向潜在的捕食者宣传它们的毒性,很快群体就学会了避开带有同样标记的其他猎物。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表明,鸟类证据表明人类在12000年前就开始咀嚼烟草了研究人员发现了远在1。2万至1。25万年前,古代北美人就在使用烟草的证据。第一个证据比之前9000年前用烟斗燃烧烟草的证据要早得多。这是在犹他州一个名为Wishbone的遗址的挖掘对外太阳系进行为期6年的搜索发现461个新天体在不久的将来,天文学家将受益于下一代望远镜的出现,如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和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RST)。同时,改进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也将使天文学家能够从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