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黑洞那么贪吃,最后会被撑死吗?

  2018年3月14日,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霍金生前提出很多关于黑洞的理论,给科学界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黑洞的好奇和想象……
  黑洞也许是宇宙中最"霸蛮"但又很神秘的存在。说它"霸蛮",是因为它太"贪吃",可以吞噬临近区域的任何物质;说它"神秘",是因为真的很好奇,如果人掉进黑洞,会不会吓得立马"当场去世"?黑洞真的不挑食,难道不会被"撑死"吗?
  黑洞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属于一种很奇异的天体,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既然光也逃不出去,自然外面也看不见。别说用肉眼,就连很多高大上的科学仪器,都无法捕捉它的身影。
  黑洞的形成和恒星的坍塌脱不了关系。中国古代就有记录,某一天天空突然冒出了一颗特别亮的星星。后来我们才知道,那颗星星是因为"体重"超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己塌陷了,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辐射,我们才看到它发出的很亮的光。
  总结一下,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当其能量耗尽就会变成一个黑洞。那质量小一点的恒星呢?在能量耗尽后,会变成中子星,再小点的就会变成白矮星。
  对黑洞的研究始于何时?
  黑洞研究已有100年历史,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科学界开始了对黑洞的严肃研究。嗯?难道之前的研究都是闹着玩的?
  1783年,英国牧师兼自然哲学家,地震学之父约翰·米歇尔的人提出了一个和"黑洞"特性相近的疑问,但在当时有很多问题大家还没弄清楚,就没有"严肃对待"米歇尔的说法。
  事情在1915年发生了转变,那一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正式发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个假设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黑洞"。四年后,1919年,英国人证明了爱因斯坦这个假设是对的
  直到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正式开始使用"黑洞"一词。
  如果人类掉进黑洞会怎么样?
  黑洞里面仍然有时间和空间,有可能黑洞真的是长生不老,而且会长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胖。
  接下来是开脑洞时间:如果宇航员驾驶一艘非常结实、不会被引力压坏的飞船进入黑洞,会发生什么呢?科学家会严肃地告诉你:首先,飞船是否结实不是关键,宇航员自己是否结实才是最关键的。
  事实上,一旦"掉"进黑洞,宇航员会感受到沿着下落方向的巨大拉伸力,估计就像是一个人被沿着头和脚的方向用力拉扯吧!如果他进入的黑洞的质量比较小,宇航员会被"扯"成面条。如果他进入的黑洞质量很大,开始进去时他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但是进去之后就会一直往黑洞的中心奇异点落去,直至最后粉身碎骨,
  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恐怖或奇妙的事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黑洞这么"贪吃",它真的能装下这么多东西?
  我们在开头提到,黑洞会吞噬临近区域的任何物质,不禁让人疑惑,它真的是"肚里能撑船",装得下"一切"吗?
  1974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黑洞的辐射理论,即霍金辐射。根据这个理论,黑洞会通过霍金辐射损失一部分质量和能量。
  虽然霍金辐射会让黑洞"冒汗",但是消耗的量远远比不上它们贪吃的量,所以也就根本无法减肥。
  事实上,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最后都可能落入到这些贪吃的黑洞的内部,到那时候,宇宙中就真的是漆黑一片了。
  让我们先挣脱想象,回到现实,严肃地科普一下目前关于黑洞的研究进展。
  目前,人类在银河系已发现近20个恒星级黑洞,而银河系中预计共有1000万个黑洞。我国科学家也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利用我国的重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即LAMOST)去发现银河系中更多的黑洞。
  我们对黑洞的研究这么上心,对科学的发展有啥意义呢?
  科学家说了,对黑洞的研究就是我们要理解这方面自然规律,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解量子力学和引力理论的关系以及黑洞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
  这也不是说黑洞比其他现象重要,只是很多人对这个感兴趣,而很多东西我们又还不理解,所以进行研究。至于弄清楚后,能否实现时空旅行等人类美好的愿望,就是应用问题了。

三千公里5G远程手术,我国医院成功完成帕金森病脑起博器植入4月11日消息,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凌至培主任坐在北京的演播室里,依靠5G技术,成功操作了海南三亚的这场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据悉,家住海南省海口市的冯大哥今年69岁,他患上帕想划分月球?美国与七国签署阿尔忒弥斯月球探索协议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包括美国在内的八个国家已经签署了名为阿尔忒弥斯协议的国际协议,组成了该机构所说的致力于标准化月球探测的国家联盟。在与美国国务院和国家空间委全球最大电动船舶长江三峡1号正式开工电池实现多项突破12月24日,宁德时代宣布消息,近日由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全球最大纯电动绿色商用船舶长江三峡1号正式动工。这艘邮轮预计投资将达1。5亿元缓解电池供应紧张难题斯坦福IBM正用AI勘探研发新材料3月5日消息,IBM矿业勘探初创公司KoBoldMetals和斯坦福大学正在利用AI技术来搜寻新的电池材料,它们的研究可以使电池的材料和矿物开采环节更加环保。有学者预计,2050年金刚石芯片关键技术获得突破从根本上改变金刚石的能带结构IT之家1月11日消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韩杰才院士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在金刚石单晶领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该项研究成果现已通过微纳金刚石单晶的超大均匀拉伸弹中国航天日!专访欧阳自远院士中国要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4月24日消息,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此来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激发探索热情,今年已是中国航天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欧航局局长欧洲宇航员正在学中文IT之家10月4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欧洲航天局局长扬韦尔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航天局希望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加强合作,一些欧洲宇航员正在学习中文,为将来可能的合作做准备。我们知道我国重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6月23日择机发射!IT之家6月22日消息央视新闻报道,我国重新启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6月23日择机发射!报道称,6月16日推迟执行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相关技术问倒计时!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即将发射IT之家6月14日消息人民日报报道,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按照发射技术流程,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测试推进剂加注和发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2031年前将火星样品带回地球!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正联手进行一项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火星的样品带回地球。这项耗资数十亿新冠疫情爆发震动航天业多项会议活动取消或推迟北京时间3月17日消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的名单一天比一天长,而这场爆发的影响正扩展到航天领域。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截止日
40年,安徽芯片崛起之路近日,长三角周边疫情对当地半导体企业的生产供应以及运输造成了较大影响,除了对中国半导体第一城上海,其周边安徽省也遭到了一定的冲击。为此,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增开大阪仁川中科院发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对严重行为终身追责IT之家2月18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监督与审计局发布了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学术论著署名规范一般由学术界长期形成的惯例自行确定,根据学科领域甚至不同的科技期刊均两年实现Nature和Science双发,一位电子科大博士火了两年实现Nature和Science双发。最近,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博士有点火。他叫杨超,2019年末以一作身份发表首篇Science论文,成果解决了三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量子金属态问题模仿剪纸艺术,科学家研发出更透气的可穿戴传感器据国外科技媒体TechXplore报道,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无线的可穿戴和灵活的心电图监测器,而且能在App中显示相关数据。这个日本研究团队从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得到灵感,开发了中科大新研究新型锂离子电池可在5。6分钟内充入60电量,11。4分钟充80IT之家5月2日消息,为了缩短电动汽车的插电等待时间,中国研究团队一直在积极寻找新方案。中科大科研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就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池阳极方案,可在6分钟内充入60的电量俄罗斯航天集团月球25探测器计划9月底发射IT之家5月31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表示,月球25(Luna25)探测器计划9月底发射。罗戈津此前表示,月球25探测器应于2022年9月底之前NASASLS火箭将再次进行湿彩排,阿尔忒弥斯1号有望在8月首飞IT之家5月2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登月项目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之间的各项安排。第一阶段首次无人试飞有望于今年8月发射升空。据悉,大突破!研究人员首次在月球土壤中种出植物,48小时就能发芽IT之家5月13日消息,5月12日发表在通讯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在月球的土壤中成功种植出了植物,这是植物第一次在月球土壤中发芽生长,也是月球和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拟南用月壤生产氧气和燃料?南京大学等发现,有望实现零能耗地外生命保障系统感谢IT之家网友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IT之家5月8日消息,据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近日,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详细分析嫦娥五号月美国航天局局长俄罗斯没有退出空间站,希望双方按计划合作至2030年IT之家5月4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美国认为俄罗斯至少在近期将继续开展国际空间站工作,并希望按计划合作华盛顿大学最新研究长时间玩手机易得老年痴呆沉迷手机,可能年纪轻轻就患上老年痴呆症?你没看错,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过量的手机和无线网辐射会导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早字说明,这种老年痴呆症可能在65岁之前开始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