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阿波罗11号登月秘密(十)不想quot掉队quot的印度

  看过《西游记》的人,大多知道唐朝高僧玄奘曾不辞劳苦到西天取经。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记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对于"印度"这个词,玄奘不但译得准,而且译得也雅。他说"印度"二字在汉语中含有轮回不息、如月照临的意思。印度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常把自己的国家称为"婆罗多",而这个词在古代梵文中的原义就是"月亮",这是北印度一个民族的名称。
  由此可见,印度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月亮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别情愫。
  在1976年之后,美苏登月竞赛告一段落,人类"探月引擎"一度熄火。
  在1990-2010,这20年的人类探月进程中,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强势崛起,令国人信心倍增的同时,也令世界为之侧目。然而,"嫦娥"一次次成功"奔月",也常常会让我们忽略一点,"探月"舞台上的选手,不单单只有中国。
  在这第二轮探月大潮中,日本、美国、欧洲宇航局、印度等等这些新时期的"弄潮好手",各自又都表现得如何呢?功过是非自有评判,我们且慢慢回溯诸方探月强国各自的历史"高光时刻"。
  2008年的印度:"超中赶美"
  早在1999年的时候,印度的航天学者就曾在当年印度科学院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了要开展一次印度探月科考活动的想法。这个想法,在随后于2000年举办的印度航天学会上,再次得到了参会印度学者的热烈讨论。
  根据这些印度论坛学术成员的建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ISRO)组建了一支国家探月任务工作队(National Lunar Mission Task Force),众多印度国内的航天界领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都加入到了这个探月队伍当中,他们对印度开展探月任务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详细探讨了这个任务的重点和组织架构。
  在2003年前后,考虑到近些年来,国际社会重新燃起的"探月热",尤其是各国所提出的针对千禧年之后的那些令人振奋的探月计划,在印度国家探月任务工作队里,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印度应当开展一次探月任务。
  除了出于"不掉队"的考虑之外,印度的航天专家们还认为,该探月任务能为印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提供必要的推动力,这其中包括促使ISRO研发出能"超越地球轨道"的新技术。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项目还能吸引大量的印度青年才俊,让他们加入到印度的基础领域研究工作。
  在2003年的时候,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ISRO所提出的关于开展首个印度探月任务的提议,而这项任务被命名为"Chandrayaan-1"(月船1号),在古代梵语中,Chandrayaan的就是"月亮飞船"的意思,这个命名寄予了印度人对月球的美好幻想。
  尽管当时的印度在航天技术方面,与其它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有很大的差距,但印度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还是非常慷慨的,他们甚至还喊出了"超中赶美"的口号。
  2008年10月22日上午,在印度南部城市钦奈90公里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印度国产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带着"月船1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
  "月船1号"总质量为1380公斤,造价约8300万美元,它的身上还携带11台分别来自印度、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和保加利亚的探月仪器,
  其中,一台名为"月球撞击探测器"(Moon Impact Probe)的无人探测装置最为重要。
  这台由印度自行研制的"月球撞击探测器"的总重量为29公斤,它就像帽子一样装在"月船1号"的顶部。为了更好地见证印度航天器与月球的初次接触,该探测器还被印上了印度国旗的标志。
  在"月船1号"进入绕月轨道后,"月球撞击探测器",以每秒75米的速度从飞船上弹出,按照计划与"月船1号"实现了分离,并脱离了月球轨道,向月球表面撞去。在下降期间,它以稳定旋转的形式在月球表面上空进行着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月球撞击探测器"上所携带的月球矿物质绘图仪(Moon Mineralogy Mapper)还检测到了微量的水蒸气。这一点,在2009年9月份的时候,得到了NASA的证实,因为"月球撞击探测器"上的这台月球矿物质绘图仪就是NASA所研制的。
  "月船1号"原本计划绕月球飞行两年,并且在这段期间内,对月球的地质结构和矿物资源进行调查,然而在2009年7月份的时候,"月船1号"上的星体传感器出现了严重故障,此时离"月船1号"的发射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故障一度影响了探测器定向导航功能的正常运行。
  祸不单行,同年8月29日,ISRO发表声明,称当地时间29日1时30分,"月船1号"与地面站突然失去无线电联系,而"月船1号"地面站最后一次接收到探测器发回数据的时间是29日零时25分。
  ISRO发言人萨蒂什在当时表示,地面站此后多次与"月船1号"联系,但均告失败。
  "如果仍然无法与探测器建立无线电联系,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该探测器。失去控制的"月船1号"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坠毁于月球表面,"在当时,萨蒂什这样评论道。
  当然,萨蒂什在媒体采访时还补充强调,称"月船1号"已经完成了它的绝大部分任务。
  而这一发生在"月船1号"上的事故,也说明了在探月这件事情上,印度的空间技术仍然不成熟,鉴于近些年来中国的航天技术也在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印度要想实现其"超中赶美"的小目标,或许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自中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以来,这十年间,中国又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探月活动的印度,自"月船1号"失利后,其探月进程便陷入到了一片沉寂。
  ISRO原计划于2011年向月球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并使一个登月机器人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然而该计划先是被推迟至2013年执行,之后又被推迟到了2014年,而到了2014年的时候,又是杳无音信。
  2019年,印度原计划将于当地时间7月15日凌晨2时51分发射的"月船2号"无人探测器因运载火箭系统存在技术故障,在发射前的56分钟被叫停。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18日宣布,7月22日重新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

朱诺号完成16次飞越绕木星轨道任务已进行一半IT之家12月18日消息2011年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经完成了它的第16次木星飞越任务,这为木星地图绘制工作和对了解木星的运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朱诺号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人员土星上的一天是10小时33分38秒IT之家1月21日消息日前,卡西尼号探测器的众多数据已经完成分析,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出炉。根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卡西尼号探测器的回传数据,发现土星表面的一天为10小时33劳逸结合,嫦娥四号也有个夜间模式IT之家1月20日消息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同样有着昼夜之分。相应地,不久前刚登陆月球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也有一个夜间模式,日前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就发布了一篇文章,对月球的夜间模式进行了科NASA正就嫦娥四号任务与中方展开合作IT之家1月19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航天局18日发布公告称,正就嫦娥四号任务与中方展开合作,美国将在本月31日利用月球勘测轨道器对嫦娥四号着陆点进行成像。NASA称,过去一个月一颗直径3米的太空小石块掠过地球,距地仅2。7万公里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就在过去不久的12月1日,有一颗非常小的太空石块从非常接近地球的位置上飞过,但观测数据显示其轨道不会与地球发生相撞。由于这颗小行星真的非常非常小,直径只有大2019年值得关注的暗物质搜寻实验北京时间1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暗物质研究而言,2018年是重要的一年。然而,与往常一样,天文学家其实并没有找到任何暗物质。我们的望远镜观测不到它们,但它们似乎又占据了宇宙马航正就是否继续推进波音737采购计划进行评估IT之家6月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马来西亚航空正就继续推进27。5亿美元波音737采购计划进行评估,该公司已经要求波音就该机型的安全性作出进一步的保证。此前,埃塞俄比亚航空和印尼狮A股大飞机版块拉升,消息称中国或与欧洲签署历史性航空协议IT之家5月16日消息据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称中国和欧洲的航空监管机构接近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将让飞机更容易在双方彼此的市场上获得认证和销售。据了解,中国民航局与欧杨利伟介绍中国载人航天进展第三批航天员开始初选IT之家12月18日消息在16日举行的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情况。杨利伟首先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发展历程,随后介绍我国空间站研制SpaceX火箭迎来神秘乘客,3。6万蠕虫将登上空间站12月2日消息,当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周二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时,它将把一批神秘乘客送往国际空间站,而且这批乘客的数量达到了3。6万。它们就是蠕虫一群在塑料袋中蠕动长征五号B火箭将转入试样研制阶段,未来将承担空间站建设IT之家12月1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日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牵头的长征五号B火箭项目将转入式样研究阶段,该型火箭将在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首飞,并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
平方千米阵这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阵列射电望远镜北京时间2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缩写为SKAO)项目的第一个理事会会议已经定下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在地球上组建最大规模的望远镜。该项目成员国也已经批准2020年最佳太空图像宇宙暗礁和太阳特写镜头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有许多精美的宇宙图像,其中包括哈勃望远镜发射30周年拍摄的宇宙暗礁太阳特写镜头等。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宇宙暗礁哈勃望远镜是迄今科学家设计美国将重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前期投入800万美元IT之家1月2日消息据外媒spacenews消息,位于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电天文望远镜将计划进行修复。去年12月1日,这个运行了近60年的望远镜因为支撑结构老阿雷西博望远镜倒塌,我们要在月球上建造阿雷西博二代吗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60岁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在2020年倒塌时,我们不仅失去了世界上最杰出的射电望远镜,我们的射电天文学的未来也遭受了沉重打击。阿雷西博是有点年2020最后的天文盛宴,双子座流星雨绽放夜空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如果你遗憾错过了2020其他的流星雨观测机会,那或许正在进行中的双子座流星雨能够弥补遗憾。12月4日至17日是双子座流星雨的活跃期,并且在12月13日至1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倒塌,曾是世界最大单碟射电望远镜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刚刚,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日上午8时左右,在经过四个月两次电缆故障后,波多黎各最古老的天文学设施阿雷西博Arecibo射电望远镜因结构失控而倒塌。据报失去阿雷西博望远镜,人类将更容易受到太空岩石的伤害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不知危险逼近,或许可以自得其乐而未雨绸缪可以在危险到来时提高生存几率。但是在行星防御这方面,不知危险将至,却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阿雷西博望远超大规模望远镜下的自然常数银河系超大质量黑洞内的疯狂活动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人员。他们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预测黑洞,并确认银河系的中心是哈勃捕捉黑洞影子光束,有人在太空打哈欠在哈勃太空望远镜显示的图像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现象。巨大的阴影从星系IC5063的中心延伸到几万光年以外的太空,好像有什么东西挡住了那里的光线,看起来就像是有人在太空中打哈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进入倒计时,首批空间站航天员正训练备战IT之家2月23日消息据北青网报道,负责执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目前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与准备工作,于昨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我国空间站核心舱任务有序进行,长征五B火箭正运往发射场IT之家2月18日消息据微博中国航天报消息,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正有序推进,长征五B火箭春节期间正在运往发射场的途中,空间站核心舱大小组合段总装和地面设备展开正在有序进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