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东西

  北京时间 11 月 10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宇宙中,却是没有什么比黑洞更可怕了。
  黑洞,是宇宙中一处引力极其强大的区域,任何物质都无法从中逃离 。最近,黑洞这个话题也时常见诸报端。202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罗杰 · 彭罗斯,获奖原因是他的数学工作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引力论的不可避免结果。安德里亚 · 格兹和莱茵哈德 · 亨泽尔共享了另一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黑洞尤其可怕的理由有三。如果你掉入一个恒星死亡时形成的黑洞,你将会被撕碎;同样地,所有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仿佛永远都是饥肠辘辘;以及,物理定律在黑洞内不再适用。
  克里斯 · 英佩研究黑洞已有 30 多年,尤其专注研究潜伏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黑洞处于非活动状态。但是,一旦活跃起来,它们会吞噬恒星和云气,靠近黑洞的区域会比该区域所在的整个星系都更加耀眼。有活跃黑洞的星系,我们称之为类星体。尽管过去数十年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有关黑洞的信息,但仍有许多谜团等待我们去解决。死于黑洞
  一颗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可能会形成黑洞。恒星的核燃料用尽之后,其核心塌缩成为密度极大的物质,是原子核密度的一百倍还多。在如此大的密度之下,质子、中子和电子不再是离散的粒子。由于黑洞漆黑一片,所以我们只能在黑洞绕一颗正常恒星运行时,才能找到它。正常恒星的特性可以让天文学家推测出该恒星的黑暗伴星——黑洞的特性。第一个被发现的黑洞是天鹅座 X-1,也是天鹅座星座中最明亮的 X 射线源。
  黑洞是物质的坟墓;任何物质,甚至是光,都无法逃离黑洞。任何人掉入黑洞,等待他的命运将是一段非常痛苦的 "意大利面条化"过程。这是斯蒂芬 ·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出的一个有趣比喻。在意大利面条化过程中,黑洞的巨大引力会把你拉得很长,把你的骨骼、肌肉、筋骨乃至分子一个个分开。但丁的诗歌《神曲》中刻在地狱之门上的文字——"入此门者了断希望",非常生动地描绘了这个过程。每个星系中的饥饿怪物
  在过去 30 年中,人们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所有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洞。星系越大,黑洞也越大。
  大自然知道如何制造出质量天差地别的黑洞,从数倍于太阳质量的恒星残骸到几百亿倍太阳质量的怪物等等。这之间的差距,好比一只苹果和吉萨金字塔之间的差距一样。
  就在去年,天文学家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张黑洞照片和其事件视界。这是位于 M87 椭圆星系中心的一个质量为 70 亿太阳质量的巨兽。
  它比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还大一千倍。这些黑洞大多数时候都是漆黑一片,但是当它们的引力吸引附近的恒星和云气时,它们会爆发出剧烈的活动并释放大量辐射。大质量黑洞的危险性存在于两方面。首先,如果你靠得太近,巨大的引力会将你吸入黑洞。其次,如果它们正处于活跃的类星体阶段,你可能会被高能量辐射烤焦。
  类星体有多明亮?想象一下,夜晚,你盘旋在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上空。汽车、房屋和街道的灯光就是星系中的恒星。以此类推,活跃状态的黑洞就好比洛杉矶市中心一个直径 1 英寸的光源,却照亮整座城市。类星体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天体。奇怪的超大质量黑洞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黑洞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400 亿倍,或者说是太阳系直径的 20 倍。太阳系外行星的轨道周期是 250 年,而这个超大质量天体却可以每三个月旋转一周。它的外边缘的移动速度是光速的一半。和所有黑洞一样,超大黑洞也隐藏在事件视界背后,让人无从知晓其真面目。而黑洞的中心则是一个奇点,即密度无限大的一个点。我们无法了解黑洞的内部,因为物理定律在这里不再适用。时间在事件视界处冻结,引力在奇点处变得无限大。
  但有一个好消息是,如果你掉入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你可能有幸存活下来。和小一点的黑洞相比,虽然它们的引力更强,但张力却弱一些,所以不会要了你的命。坏消息是,事件视界犹如深渊的边缘。一旦进入了事件视界之后,再想出来绝无可能。所以,你掉入其中之后,即便没有死,也逃不出来,更不用说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根据斯蒂芬 · 霍金的说法,黑洞正在缓慢地消失。在宇宙的遥远未来,所有恒星都死去之后,所有星系在加速的宇宙膨胀作用下越来越分散之后,黑洞将是宇宙中最后留存的天体。
  最大的黑洞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消失。而这个很长时间,接近永恒。换言之就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体近乎永恒存在。

NASA分享欧罗巴快帆航天器制造过程的幕后照片据外媒报道,NASA分享了一些欧罗巴快帆(EuropaClipper)航天器建造过程的幕后图片,它们详细展示了其团队在为轨道飞行器任务做准备时所做的工作。NASA称这个创造过程是一华中大在强关联电子体系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消息显示,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付英双教授领导的低维物理与量子材料实验室团队在强关联电子体系的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据了解,1TTaS2因可能存在量子自旋液NASA机智号直升机在火星上的第五次飞行将是不同的据外媒报道,一百多年前莱特兄弟在地球上完成了首次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飞行。而人类有幸在117年后在另一个星球上完成了同样的事情。但这种比较不应停留在第一次飞行上。ldquo机智号r累计发射超1500颗!SpaceX第25批星链卫星升空当地时间4月28日23时44分(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44分),SpaceX第25批星链卫星升空。本次,共有60颗星链卫星乘坐ldquo猎鹰9rdquo火箭从美国弗洛里达州升空。SpaceX让第一艘完成软着陆的Starship原型机二次着陆SpaceX公司刚从其星际飞船开发项目的高潮中走出来,但据首席执行官ElonMusk说,它已经在展望可能重复其最新的成功,进行一次计划外的早期可重复使用性实验。本周早些时候,Spa马斯克SpaceX可以在2024年将人类送上月球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和SpaceX达成协议,SpaceX的ldquoStarshiprdquo火箭将在2024年将人类重新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局目前正在努力运作NASA的机智号火星直升机表现都超出了预期据外媒BGR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直升机已经在红色星球上完成了四次飞行。根据ldquo机智号rdquo(Ingenuity)团队的说法,它已经完成了成功所需要的一切,但我国首次实验实现量子信息掩蔽秘密发送了一张图片近日,中科大官网发文中国科大首次实验实现量子信息掩蔽,该成果2021年4月3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NASA毅力号火星车拍摄到腕龙形状的岩石据外媒CNET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探测器正在火星上进行科学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从这个ldquo探险家rdquo自2月登陆以来发现的一些奇怪的岩石中找到乐趣。SpaceX又发射了60颗Starlink卫星超过50万份预订单在特别挑选的星球大战日,SpaceX公司又发射了60颗Starlink互联网宽带卫星,这距离它发射上卫星只有5天。自3月初以来,该公司已经交付了420颗Starlink卫星。这次发Ingenuity在火星完成壮举NASA开始展望未来据外媒报道,NASA已经凭借其Ingenuity火星探测器创造了历史。这架直升机的首次飞行证明了动力飞机在火星上是可行的,而它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飞行则证明了无人机可以在不坠毁的情况下
意念手写登Nature封面码字不用手,准确率99脑机接口(BCI)技术新进展又一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Nature的封面!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破译了与手写书信相关的大脑活动,并结合人工智能(AI)算法,实现意念写字。这使得瘫痪我国科学家从实验数据中提取质子质量半径IT之家5月13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日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质子质量半径值,相关研究成果以快报形式发表在PhysicalReviewD上。据介绍,纳米尺寸的晶体管来了湖南大学团队成功展示小于1纳米的晶体管原型IT之家5月11日消息据参考消息,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刘渊教授团队使用范德华金属集成法,成功展示了超短沟道垂直场效应晶体管原型器件,其有效沟道长度最短可小于1纳米。据报道,更远更清!中国科大实现200公里单光子三维成像IT之家3月25日消息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徐飞虎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一件T恤解决充电难题,Nature子刊新研究用人体当发电机3月9日,一篇自然通讯上的论文介绍了可以存储人体能量的可穿戴微电网。如果人们穿戴了这种设备,运动产生的动能与汗液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该论文由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盘点2020年硬核科学发现火山闪电巨型星系碰撞流浪地球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2020年,科学家获得了多个硬核科学发现,其中包括嗜食同类的恐龙爆腹鳗鱼狂暴星系等。1火山闪电火山闪电并不罕见,但在2020年1月,我们观测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科学杂志展望2021年11个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2021年的到来,生物医学科学家仍将继续与致命的疫情作斗争,好让我们的世界恢复如初。尽管新冠病毒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却中核集团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磁体安装首吊成功,为全球重量最大难度最高超导磁体之一IT之家4月24日消息从中核集团获悉,当地时间4月21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第四个重大部件极向场超导线圈PF6成功落位,吊装工作圆满完成中国人造太阳EAST将挑战可控核聚变1亿摄氏度运行100秒IT之家3月25日消息据新华网消息,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一轮升级改造,向芯部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100秒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科研新目标发起挑战。此前该中国量子计算专利数领跑全球达3000多项,约为美国两倍3月15日消息,据日经亚洲报道,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量子技术将成为在中长期影响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之一。下一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有望彻底改变工业材料和医药的发展,以中国科大在硅基半导体锗纳米线量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李海欧等人与中科院物理所张建军和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在硅基半导体锗纳米线量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在硅基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