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其他星球上的雨滴是什么样的

  北京时间 5 月 24 日消息,地球并不是唯一会出现降雨的星球。物理学家认为,在宇宙的其他地方,肯定也存在类似地球降雨的现象。从天空坠落的物质种类几乎和行星本身一样千差万别。哈佛大学凯特琳・洛夫特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整个太阳系中构成雨的所有液体物质都有一个相似之处 —— 所有雨滴,不管由什么物质组成,其大小都大致相同。
  不同星球的重力条件和雨滴大小,从上到下分别是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和土卫六
  降雨是地球天气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差异很大。降雨过程不仅带来了不同的天象,也塑造了地面的景观,雨水侵蚀山谷,填满了河流和湖泊。科学家已经知道,其他星球上也有类似的过程,比如土卫六也具有河流、湖泊、峡谷和降雨,只不过其中的液体是液态甲烷,而不是水。
  火星似乎也有降雨的痕迹,尽管要追溯到几十亿年前。木星和土星等气态巨行星并没有像岩石行星那样的表面,但在其大气层的巨大风暴中,雨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在大气中传递热量。
  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这些星球上,雨滴是什么样的?它们和地球上的雨滴有多相似?凯特琳・洛夫特斯和罗宾・华兹华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他们指出,在任何给定的大气中,无论雨滴如何形成,决定其大小的只有三个因素。正因为如此,其他星球上的雨滴很可能与地球上的雨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云层的动态机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当水蒸气凝结在更小的颗粒(如气溶胶)周围时,雨滴就会在云层内形成并生长。这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凝结过程会重新分配云层的热量和湿度,反过来影响未来水滴的形成。这一现象在广阔的云层空间尺度上是如何发生的,科学家还知之甚少。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液滴是非常相似的。大多数雨滴的大小约为 1 毫米,几乎不会大于 4 毫米,因为任何更大的雨滴都会破裂。雨滴的大小是一致的,因为无论如何形成,它们穿过大气层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都是一样的。
  洛夫特斯和华兹华斯表示,只有三种属性 —— 形状、最终速度和下落时的蒸发速度 —— 决定了雨滴的大小。他们说:"从这些属性中,我们证明了在各种各样的行星条件下,只有体积相对较小的雨滴才能从云层到达地表。"
  木星的降雨循环图示,其中可能还涉及到氨冰雹
  相对而言,科学家对雨滴的形状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根据雨滴大小的不同,它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但从来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泪滴形状,"研究人员说,"随着雨滴质量的增加,它们会球体演变为扁圆球体,形状类似汉堡包的上层。"
  研究人员还确定了不同星球大气中雨滴的最终速度,这取决于向下作用的力(即重力)和反向作用的空气动力阻力。反过来,阻力又取决于雨滴横截面、雨滴穿过大气层的速度、大气层的密度和粘度等因素。当这些力达到平衡时,雨滴就会以稳定的速度落下。
  在地球上,雨滴下落发生得非常快。洛夫特斯和华兹华斯指出,即使是最大的雨滴,也会在总下落距离的 1% 内加速到其最终速度的 99%。他们还研究了雨滴大小的变化 —— 比如由蒸发引起的变化 —— 会如何影响这个其降落速度。事实表明,差别并不大。因此,在其他星球大气中的雨滴很可能也和地球雨滴十分相似。
  最后,两人研究了雨滴的蒸发速率。这有点复杂,因为液滴表面的蒸发速率取决于周围的湿度、大气密度、水蒸气扩散方式,以及液滴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液滴在空气中运动时,会通过传导作用改变其温度;在更高温度下也可以通过辐射来传递热量。因此,这其中涉及的物理学是复杂的。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在考虑所有因素之后,蒸发速率可以用单一参数来表征。
  他们的模型结果显示,正如预期的那样,半径小于 1/10 毫米的雨滴在落到表面之前就蒸发了,而半径超过数毫米的更大雨滴会分裂成更接近平均大小的雨滴。表面张力
  两位研究者继续计算雨滴在各种条件下的体积增长情况。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正是这种力使雨滴保持形状完整。但是,当外力超过表面张力时,液滴就会破裂。正是这一过程使地球上的雨滴的直径只有数毫米。
  两位研究者指出,类似的极限也存在于其他星球的大气中,而且范围很广。一般而言,地外世界的雨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和地球上的雨滴大小相似,并不会出现数量级的差异。"对于类地行星而言,能够将凝结物体输送到表面的雨滴大小只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异,"他们说,"我们通过一系列冷凝物和行星参数证明,最大雨滴的体积不会有显著变化。"
  其他行星上的雨滴可能与落在地球上的雨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还指出,同样的物理原理也适用于非水液体组成的雨滴。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名为 WASP-76b 的系外行星具有温度极高的大气层,可以超过 2750 摄氏度,足以使铁气化,并飘到行星较冷的一面凝结并降下"铁雨"。这种"铁雨"的雨滴很可能也遵循和地球雨滴同样的规则。事实上,在流星撞击地球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高温和类似的"铁雨"现象。
  即使是更大的行星,雨滴也没有明显的大小差异。木星或土星上的雨滴在大小和形状上与地球或火星上的雨滴很相似。同样,雨滴的组成成分对其大小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例如,在土卫六上,雨滴主要由甲烷组成。研究发现,尽管土卫六的重力和天气模式与地球截然不同,但这些甲烷液滴中最大的只有地球上平均雨滴大小的两倍多。
  目前还不清楚导致这种均匀性的确切原因,但研究小组认为这与雨滴成分的密度和表面张力有关。了解雨滴如何在其他行星上形成,将帮助行星学家了解系外行星的大气情况。随着更强大的系外行星观测卫星在不久的将来发射升空,这将成为一个更有预见性的话题。
  "在对不同环境下雨滴和云层的思考中,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将是理解系外行星适居性的关键。"华兹华斯解释道,"从长远来看,它们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本身的气候。"

20亿年后宇宙碰撞或将地球甩出银河系IT之家1月10日消息日前,英国杜伦大学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指出,大麦哲伦星云可能在20亿年后与银河系相撞,地球在这次撞击中会被甩出银河系。目前,这一研究已经在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中国科考队16名队员顺利抵达南极昆仑站IT之家1月5日消息据新华社消息,经过18天1250多公里风雪跋涉和沿途科考,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16名队员于当地时间4日17时30分顺利抵达南极昆仑站。据新华社介绍,本次贝索斯下周将创造历史实现首次无人驾驶全平民飞天北京时间7月15日消息,虽然私人航天第一人的风头被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抢走,但是杰夫贝索斯(JeffBezos)有望在下周创造历史,他将参与完成世界上首个由蓝色起源7月20日贝索斯飞行直播将从北京时间1930开始贝索斯旗下太空飞行公司蓝色起源官方发布推特称,下周二(7月20日)太空飞行活动的直播将从北美中部夏令时间(CDT)0630开始,也就是北京时间7月20日的1930。蓝色起源是贝索斯贝索斯和布兰森即将飞往太空,二人均未购买保险7月9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和维珍银河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本月晚些时候将飞往太空,到目前为止,二人均没有购买我国科学家找到可控核聚变高性能稳态运行模式IT之家7月3日消息近日,中科院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超导托卡马克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高性能稳态等离子体运行模式,并系统验证了其与未来聚变堆若干运行条件的兼容性。研低成本高效太阳能装置可将海水转化为可饮用水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目前,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利用太阳能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制造安全的饮用水。尽管地球上有充沛的水资源,但大部分都是不可饮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首架实现完全自主着陆的飞机问世,无需机场协助IT之家7月7日消息许多客机可以自动着陆,但实际上它们并不真正自动降落,因为机场会用无线电信号引导它们(仪表着陆系统)。许多较小的机场没有这个功能时,客机甚至无法降落。然而,慕尼黑老嬉皮士布兰森抢先贝索斯上天,却被嘲离太空还有14公里有四分钟的时间,可以让布兰森和其他机组人员体验太空失重感。他们解开安全带,准备好好凝望那颗蓝色星球。这时,飞船正升到53英里,进入亚轨道飞行状态。四分钟之后,宇航员们陆陆续续系好安我国首个地球系统模拟大科学装置启用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等IT之家6月2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日,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并试运行,这是我国首个研制成功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该装置中国空间站两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已成功出舱IT之家7月4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止11时02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
科学家开发可附着在植物上的电极促使捕蝇草按需闭合据外媒报道,植物是复杂的生物体,它们利用电信号来感知和回应周围的环境。我们之前已经看到过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利用这些能力制造出了机械人植物,它们可以驱动自己向着光亮的方向前进,或者充研究人员发现致命性大脑疾病形成的关键步骤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首次精确地指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正常蛋白质转化为病态,导致克雅氏病和库鲁病等疾病。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小组还测试了一种阻断这一过程的方法,这可能科学家在木星大气发现速度达900mph的巨兽强风据外媒报道,木星以其标志性大红斑上的巨大风暴而出名,但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能够测量这个气体巨星两极附近的风,这使得该风暴看起来就像一阵强风。科学家在位于明亮极光可以在两极被观察到下的平因FAA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抵达SpaceX推迟SN11发射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29日周一,SpaceX的StarshipSN11似乎已经准备好飞行,它的襟翼被解开并在通往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4号高速公路上进行测试。然而这家公司的CEO外媒地球使者近距离拍摄土星的春天据外媒报道,春天不只发生在地球上,春天也发生在太阳系的一些邻近行星上。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土星经历了无数次春分,这一次的春分是在明暗交错中捕捉到的。这是地球ldquo使者rdquo第科学家开发微型游泳机器人被切成两半后能自愈据外媒NewAtlas报道,我们最近听到了很多关于微型机器人的消息,有朝一日它们可以执行任务,比如从环境中捕捉污染物。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制造出一批坚固的这种机器人,当被切成两半时,它SLS热火测试足迹连远在太空的卫星也捕捉到了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NASA试射了巨大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的核心级。该火箭旨在为该机构雄心勃勃的Artemis探月任务提供动力。地面拍摄的画面非常壮观,四个引擎科学家在太平洋下发现新型岩石在海底火山爆发时产生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在太平洋下面发现了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是在异常炎热的大型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包括利兹大学在内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钻透太平洋海底后发现了这种此前未知的玄武岩形式。研究称受季节和沙尘暴影响火星仍在失水据外媒BGR报道,现在的火星干燥多尘,很难想象它此前有水的场景。火星陨石坑ldquo伤痕累累rdquo的表面布满了裸露的岩石,其大气层十分稀薄,支持生命的机会很小。然而过去情况可能国内科学家团队发布超大规模AI预训练模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四个超大规模人工智能预训练模型,统称为ldquo悟道1。0rdquo,涵盖中文语言多模态认知蛋白质预测四个领域,是帮助国内企业机构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的大型基NASA正利用洞察号着陆器测量火星熔核的大小在研究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时,火星是被研究最多的。目前,有多个探测器和航天器在红色星球上运行。其中一个在地表的着陆器是美国宇航局的InSightLander(洞察号),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