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专家详解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惊心动魄9分钟两万公里时速降到零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昨日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宣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据央视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只有 50% 左右,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失败在了着陆火星阶段。
  IT之家了解到,天问一号从进入火星大气到最终着陆成功,大约经历了 9 分钟的时间,考虑到天问一号与控制中心距离遥远,通讯延迟甚至达到 18 分钟之久。毋庸置疑,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着陆火星可以说是闯过了重重难关。
  央视昨日请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大家进行讲解,并通过动画向大家展示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是如何在这短短几分钟内将速度从每小时近 2 万公里的状态降低到零,并且安然着陆的过程。
  ▲图源:中国探月工程
  1.环火 3 个月
  5 月 15 日凌晨 4 时许,火星上空,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中的"两兄弟"在做最后的告别 —— 相伴 295 天后,环绕器和承载着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正式分离。
  随后,环绕器抬升自己轨道,迎来新的使命 —— 为火星和地球之间架起通信桥梁。
  此时,着陆巡视器独自上路,它调整姿态,防热大底朝前,沿着进入火星大气层的轨道滑行,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狭窄"走廊"。3 小时后,它进入火星大气,迎来整个火星探测任务的惊心动魄时刻。
  "天问一号"距离家乡 3.2 亿公里,是走得最远的中国远行客。去年 7 月 23 日,它从海南文昌启程,迄今已跋涉 295 天。
  今年 2 月 24 日,它踩下了"史上最难"的太空刹车 —— 通过 3 次近火制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顺利飞抵火星。在火星上空踩下的这几脚刹车,分寸有多难拿捏?正如科学家比喻的那样,就像从巴黎打出一个高尔夫球,让它落进东京的某个球洞里。
  到达火星上空后,"天问一号"没有立即降落,而是环火飞行数月。中国首次探测火星,最重要的是妥妥成功,因此,"天问一号"选择了最稳妥的模式 ——"先绕后落"。
  在近 3 个月时间里,"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上"兜圈"式飞掠,不停地鸟瞰着陆点 —— 乌托邦平原。它借助携带的相机和光谱仪,看清了火星的地形地貌,监测到了火星沙尘暴的当季动向,也看到了着陆地区的坡度、凹坑等。
  科研人员根据观察到的最新情况,不停地完善火星着陆方案,避开恶劣的火星天气,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实施火星着陆计划。
  2. 自主闯险关
  火星着陆素有"黑色 7 分钟"的说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火星探测任务,揭示着陆过程的险象环生,具体耗时却不尽相同。中国"天问一号"任务中,探测器从进入大气到着陆火星,全程预计 9 分钟。
  火星稀薄的大气屏障曾让数个人类探测器殒命。一头扎进不可知的大气环境,是世界一半以上火星探测器着陆失败的主要原因。"天问一号"在赢得荣誉前,先要经受世所罕见的残酷考验。主要是因为火星大气环境的特殊性。火星有一层稀薄的大气,这使得火星着陆与登陆月球相比,不能仅采用动力反推的方式,还需增加气动减速和伞系减速等环节,因而着陆控制更为复杂。虽然地球也有大气层,却与火星不同。火星表面的风沙和尘暴,会对着陆火星产生致命干扰。
  另一个难点在于,当火星探测进行到着陆最为凶险的一步时,探测器与地球将短暂"失联"。火星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王闯介绍,首先,探测器高速再入时和稀薄大气积压产生击波,形成等离子鞘层,导致通信中断;其次,因为火地距离 3.2 亿公里,无线电信号一来一回要 35 分钟左右,着陆过程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你我根本来不及干预。
  3. 两万公里到零的降速
  7 时许,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飞向火星大气层,"惊心动魄 9 分钟"拉开序幕。此前人类 21 次尝试着陆火星,美国取得 8 次成功,苏联火星三号着陆 20 秒后失联,其他尝试均告失败。现在,中国队来到赛道。
  着陆巡视器快速冲向火星,时速高达 2 万公里,约为"和谐号"高铁时速的 70 倍。从火星上空到达火星表面,总共不到 10 分钟,如何在这么短时间里把速度从 2 万公里降到零?火星着陆的终极手段是降速。
  "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共分为 4 个阶段: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动力减速段、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段。"火星着陆过程复杂、动作繁多,环环相扣、步步惊心,一招出错、全盘皆输。"耿言说。
  第一阶段为气动减速段,火星既有的稀薄大气与进入舱产生摩擦实现减速。着陆巡视器被装在进入舱中,进入舱分为背罩和大底,大底是一个盾形结构,飞入大气层时,大底斜向下对抗冲击和烧蚀。航天科技集团的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风洞试验,从积累基础数据开始,最终完成了进入舱气动外形和热防护的研究、设计。
  气动减速阶段有一个环节是展开配平翼,目的是减少探测器的晃动,给后续打开降落伞创造更好条件。
  气动减速过程克服了高温和姿态偏差,约 5 分钟减速后,着陆巡视器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 90% 左右,降到每秒约 460 米。这时,着陆巡视器距离火星表面约 11 公里,着陆进入第二阶段 —— 伞系减速段。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508 所总工程师黄伟介绍,着陆火星,我国要首次在超声速、低密度、低动压的条件下开伞,以往航天器的降落伞不适合在火星使用,要么是不能在超声速下完成对降落伞的稳定充气,要么是不能满足低密度低动压条件下的稳定性需求。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降落伞设计师首次设计使用了锯齿形盘缝带伞型,并采用了新研制的特纺材料,创新了伞绳插接工艺,提高了降落伞的强度与可靠性。
  随着红白色巨型降落伞的展开,着陆巡视器下降变得更慢,随后进入舱的大底抛开,承载着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平台率先与火星打了照面。
  4."祝融"稳落火星
  降落伞把速度降到每秒约 95 米,着陆巡视器距离火星表面 1-2 公里,此时,降落伞携带进入舱的背罩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祝融"露出头来,呼吸到了火星上的新鲜大气。
  但降落还没有停止,惊心动魄时刻并未结束,此时,推进系统开始担纲主力,火星着陆进入第三个阶段 —— 动力减速段。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推进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韩泉东介绍,着陆巡视器上配置了 1 台 7500 牛变推力发动机和 26 台姿控发动机。在多台发动机的作用下,着陆下降速度从每秒约 95 米降至每秒约 1.5 米。
  距离火星表面 100 米时,着陆巡视器悬停下来,但还不是休息的时候,火星着陆过程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 —— 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段。
  人类探索火星的减速方式大致相似,但到了最后一步,距离火星咫尺之遥时,方式开始多样起来。综观以往,最后一步大致可分为气囊弹跳式、反推着陆腿式和空中吊车式。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采用的是反推着陆腿式在火星表面软着陆,这同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着陆月面的方式类似。悬停在空中后,着陆巡视器搭载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光学相机等 6 台仪器都同时开启,对火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判断出火星表面哪里更平整,在哪里"落脚"更安全。
  7 时 18 分,4 条着陆腿与火星表面第一次亲密接触。触地后,带有缓冲装置的 4 条着陆腿有效抵挡了着陆瞬间的冲击力,在与推进系统共同作用下,重 1.3 吨的着陆巡视器稳稳地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预定着陆区域。
  闯过"惊心动魄 9 分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平安抵达火星表面。从上空俯瞰,"祝融号"像一只展翅的大鹏,不日,它将驶下着陆平台,在火星表面轧下第一道"中国印"。

今年最亮的彗星即将造访12月16日最接近地球IT之家12月9日消息据今日美国报道,天文爱好者们即将看到一个惊喜,今年中最亮的彗星下周就飞过夜空。这款彗星名为46PWirtanen,它即将成为1950年以来接近地球的10颗最接神秘星际物体Oumuamua引热议,或为外星人杰作IT之家11月9日消息一颗名为Oumuamua(奥陌陌)的星际物体在2017年末造访太阳系,这颗被认为是外星人杰作的神秘星际物体近日又上了媒体的头条,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研究人新实验称地球生命基础物质很可能来源于彗星在285公里距离处拍摄的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研究人员认为,一旦地球上的环境条件允许(大约41亿年前或更早一些),生命就可能通过已经发展出生命的彗星播种到地球上。近期一项研俄航天局与SpaceX达成换座协议,女宇航员将搭乘载人龙飞船升空12月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三,俄罗斯航天局(Roscosmos)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DmitryRogozin)表示,该机构已经与SpaceX达成所谓的换座协议,俄罗斯我国首台大尺寸单晶硅生长设备在西安试产成功,12英寸硅晶圆不再受制于人IT之家12月27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消息,我国首台新一代大尺寸集成电路单晶硅生长设备在西安实现一次试产成功。这是由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奕斯伟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本次制成的单晶硅我国科学家在太阳能无人机研究中获进展可增强高空长航时的智能规划能力IT之家11月30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无人飞行器实验室团队在基于能量优化的太阳能无人机轨迹规划研究中获得进展,该研究为增强高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自主飞行智能规划火箭发动机异常,SpaceX首次商业载人飞行发射推迟10月11日,美国宇航局(NASA)周六证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的首次商业载人飞行任务已经从原定的10月31日,推迟到不早于11月初或11月中旬发射。在这段美国詹姆斯183韦伯太空望远镜通过关键测试,有望在明年10月发射IT之家10月8日消息美国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现已通过环境测试,NASA仍计划明年10月部署。此次环境测试主要是评估了该太空望远镜能否在发射中幸存下来。图源NASANAS美国宇航局耗资2300万美元为国际空间站建造新的太空厕所IT之家10月4日消息据外媒cnet今日报道,美国宇航局最近设计了的一种适合女性使用的钛制太空厕所将被送往国际空间站(ISS),该太空厕所已于本周五发射升空,预计将于周一达到并开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月15日前将具备正式开航条件IT之家9月9日消息据央广网报道,目前,大兴机场已经完成民航专业工程行业验收总验和使用许可审查终审。开航前,民航局会正式颁发机场使用许可,9月15日前将具备正式开航的条件。大兴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月20日左右载客首飞IT之家9月5日消息日前,东航南航中联航等航空公司公布了在大兴机场运营航线的详情。南航透露,本月20日左右将执行大兴机场第一个商业载客航班,计划投入A380飞北京广州航线,具体日期
深圳无人机管理办法3月1日实施改装最高罚五万元IT之家2月27日消息3月1日起,深圳市开始施行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该办法规定,改装无人机破解无人机系统或者篡改无人机产品标识的,由市场监督管理SpaceX发射60颗太空宽带网络卫星,开始建太空互联网5月24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四晚些时候,埃隆马斯克(Elon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了60颗太空宽带网络Starlink卫星,这是马斯克建立太空互联网为全世囧科技小米发布年轻人的第一支火箭小米1号IT之家4月1日消息据小米官方消息,今日是愚人节,小米也发布了一些符合愚人节气氛的一些产品,其中就有年轻人的第一支可回收火箭小米1号火箭。据介绍,小米1号火箭全长27m,直径160长五遥三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12月底前发射感谢IT之家网友浪迹无痕Pro的线索投递!IT之家12月21日消息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近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恶魔长这样美NIAID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最新彩色显微镜图像IT之家2月15日消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目前仍然没有消退,人们抗击疫情的战役也到了关键的时刻。但是至今,我们似乎还没有近距离认识这个让人人心惶惶的恶魔究竟是什么样子。当地时SpaceX今年第六次发射猎鹰9号,二手火箭再次回收6月13日消息,据TheVerge报道,今天上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南加州进行了2019年第六次猎鹰9号火箭发射任务,将三颗加拿大卫星送入轨道。发射后,Space成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失利IT之家5月23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5月23日上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遥感三十三号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工作异常,根据测量数据监视判断,火箭三级SpaceX将为152位逝者太空葬骨灰装入金属胶囊,收费5000美元IT之家6月23日消息当地时间6月24日,SpaceX计划发射第三枚猎鹰重型火箭,其中一颗卫星将携带152位死者骨灰进入轨道飞行。参与者包括了儿童太空爱好者科学家宇航员作家等。据该SpaceX下周将发射光帆二号太阳帆IT之家6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下周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将执行第三次发射任务,而这枚火箭发射的航天器中包括一个巨型太阳帆,这一太阳帆被命名为光帆二号。光帆二号的制造阿波罗飞船计算机挖矿能力如何,挖个币需1380亿亿年北京时间7月10日消息,控制阿波罗飞船登月的阿波罗导航计算机(以下简称AGC),是美国航空航天局阿波罗载人登月项目取得的众多技术突破之一。在那个计算机大小与冰箱相当,甚至能塞满一间参与阿波罗任务的宇航员们都吃些什么?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们在起飞前会享用一顿含有牛排和鸡蛋的早餐,这些都属于低纤维食物,可以防止宇航员升空不久后就想上厕所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1961年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