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了定居火星,科学家想将水熊虫DNA与人类细胞结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将水熊虫的DNA和人类细胞结合起来,是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定居火星?
  ▲水熊虫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太空环境中存活的动物,它们的DNA或许能为人类的火星之旅提供帮助
  克里斯·梅森(Chris Mason)是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遗传学家,也是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太空飞行的遗传效应,以及人类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将探索领域进一步扩展到太阳系。他说,在未来的火星任务中,保护宇航员的方法之一——或许是最奇怪的方法——可能是利用缓步动物(俗称水熊虫)的DNA。这种微小的动物能在最极端的条件下生存,甚至在真空的太空中也能存活!
  为了研究双胞胎宇航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和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定了10个研究小组,克里斯·梅森领导的研究小组便是其中之一。在2015年发射升空后,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将近一年,而他的孪生兄弟马克·凯利则留在了地球上。
  通过比较凯利兄弟在这段时间内对不同环境的生物学反应,科学家希望更深入了解长期任务对人体的影响。梅森与其他数十位致力于评估太空飞行遗传效应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大量数据。截至目前,这些数据已经揭示了许多关于太空如何影响人体的新发现。
  这项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的分析能为未来宇航员在长期任务中保持健康提供参考。10月29日,克里斯·梅森在纽约举行的第8届人类遗传学会议上讨论了这项研究的部分结果。
  除了梅森在会议上讨论的研究结果之外,研究人员还在撰写另外7篇论文,对双胞胎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不过,他们仍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大样本的新数据。"我们想做一些类似的纵向研究,对象是地球上的人和太空里的人,"梅森说道。
  减轻影响
  克里斯·梅森表示,具体而言,这些工作主要是研究某些基因在太空飞行的不同阶段(包括返回地球时剧烈冲击的阶段)如何表达,从而为未来减少太空飞行的危险提供帮助。
  例如,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证实重返地球对人体有害,科学家就需要寻找防止这些有害影响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的数据还很少(双胞胎研究只涉及两个人),科学家还没有做好准备,无法开出任何具体的治疗或预防药物来改变人类对太空飞行的基因反应。"我认为我们采用的是科学上通常的做法……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可以先在小鼠身上进行试验,"梅森说道。
  梅森指出,研究人员甚至可能会发现,并没有必要开出任何处方来改变在斯科特·凯利等宇航员身上看到的效应。他说:"有些变化虽然很剧烈,但也许就是身体需要做出的反应。"
  未来宇航员和水熊虫DNA
  ▲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位艺术家描绘的载人火星任务。遗传学家克里斯·梅森最近表示,人类有朝一日或许能用通过基因工程来减少太空旅行和定居火星的风险
  未来的宇航员可能会利用处方药物或其他手段,帮助他们减轻在这项研究中所发现的影响。不过,也有科学家在研究基因编辑等工具,希望通过这种新技术使人类有能力前往更远的太空旅行,甚至到火星等星球定居。
  太空旅行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是辐射暴露。如果科学家能找到一种帮助人体细胞抵御辐射影响的方法,那宇航员就能在太空中更健康地生活更长时间。梅森指出,在理论上,这种技术也可以用来减少癌症治疗过程中辐射对健康细胞的影响。
  然而,修改人类基因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争议。梅森强调,在这类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之前,可能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我没有任何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里对宇航员进行生物改造的计划,"梅森说,"如果在未来20年内,我们能有纯粹的发现,能更好地描绘我们认为已知的东西,验证其功能,那么也许20年后,我们可以说人类在火星上能更好地生存。"
  那么,通过基因工程让一个人更好地在太空或其他星球上生存,这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呢?梅森解释道,科学家改造未来宇航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表观遗传工程,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将"开启或关闭"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或者还有更奇怪的方法。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将其他物种(如水熊虫)的DNA与人类细胞结合起来,使宇航员更能抵抗太空飞行的有害影响,比如辐射。2016年的一篇论文探讨了这一疯狂的想法。梅森和他的团队打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尝试通过使用恢复力极强的水熊虫的DNA,研究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飞行有害影响的方法。
  梅森表示,为太空旅行而进行基因编辑可能将成为人类生理自然变化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或许会发生在人类在火星上生活数年之后。"重点不在于我们是否演化,而在于演化的时机,"他补充道。
  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张到地球之外,人体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梅森认为,有一种方法可以负责任地进行这项科学研究。"就自由意志而言,你是在设计一个将获得更多机会的未来人类,假设我们没有剥夺任何机会,"他说,"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我们决定证明人类在地球以外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剥夺了他们在地球上生活的能力的话,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换句话说,如果基因工程能使人类更安全地居住在火星上,而不影响他们在地球上的生活,那这样的基因工程可能就是合乎伦理的。水熊虫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太空环境中存活的动物,它们的DNA或许能为这项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9月17日1421更新今日14时15分,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已安全顺利出舱。IT之家9月17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今日13点34分,神舟十二号载第一位携带假肢的宇航员进入太空,为什么我们需要残疾人宇航员北京时间9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SpaceX公司宣布,29岁的海莉阿尔塞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美国宇航员,她也将成为第一位携带假肢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阿尔塞诺在1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星辰号舱冒烟响起警报,或因蓄电池充电导致IT之家9月12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诺维茨基近日向飞行控制中心报告称,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响起警报,宇航员看到了烟,也闻到了烟味儿。检测仪器证实SpaceX壮举平民机组训练几个月也能上太空2021年美国东部时间15日晚上8点(北京时间16日上午8点),人类将会铭记马斯克的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和猎鹰9号火箭将首个全平民机组送入了太空轨道。这次任务被称为InspirNASA向蓝色起源等5家公司授予1。46亿美元合同开发月球登陆器概念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包括SpaceX蓝色起源和Dynetics在内的5家公司授予总计1。46亿美元的合同,为其阿尔忒弥斯(Artemis未受烟雾报警影响,俄宇航员顺利完成太空行走9月10日消息,本周四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诺维茨基(OlegNovitskiy)和彼得杜布罗夫(PyotrDubrov)进行了一次太空行走,为国际空间站最新的科学号实验舱安装调试设备NASA月球探测器将于2023年发射,目标在南极寻找水IT之家9月21日消息在周一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NASA的研究人员透露了即将进行的VIPER月球冰调查的着陆和探测地点。NASA总部行星科学部主任洛里格拉斯宣布,VIPER任务将于NASA首席科学家吉姆格林将于2022年退休IT之家9月20日消息NASA即将结束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首席科学家JimGreen(吉姆格林)在该机构工作了40多年,计划在2022年初退休。吉姆格林在1980年开始开发NA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船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近日择机进行发射IT之家9月16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图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下同目SpaceX首次送四名平民入太空已进入轨道飞行,将绕地球3天IT之家9月16日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今早使用载人龙飞船和猎鹰9号火箭发射了首次纯商业载人太空飞行任务Inspiration4,第一次将四名平民送入太空。据官方消息普通人也能坐飞船,SpaceX送4名平民进太空,没有老司机带路北京时间9月16日8时3分,全球首次全平民太空飞行任务灵感4(Inspiration4)的四名机组乘员,搭乘的SpaceX公司三手龙飞船与二手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纳尔角L
嫦娥玉兔完成第23月昼工作,嫦娥一号发射13周年IT之家10月24日消息据中国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完成第23月昼工作,分别于10月23日21时40分和12时,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IT玉兔二号发来中秋祝福,还公布了一项发现IT之家10月1日消息刚刚,月球车玉兔二号在官方微博上送出中秋祝福。还画了一张玉兔二号和玉兔号两只兔在这块月亮上蹦跶的图。据IT之家了解,玉兔二号是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携带的巡视器(中核集团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实现双堆临界IT之家11月11日消息,今日中核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11月11日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2号反应堆首次临界。这座示范工程位于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厂,核电站具有第四代核废料去了哪里大多数压缩并固化装桶浅地层贮存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可以利用核裂变来发电,但同时也会产生核废料。这些核废料可以安全地储存,直到最终衰变,然后安全处理。托卡马克是一个通过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力箭一号火箭箭地合练试验在山东烟台完成,明年3月发射IT之家11月14日消息,据央视报道,昨日上午,力箭一号箭地合练试验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在烟台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顺利完成试验。据介绍,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是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首款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遥五火箭此前飞行试验失败,现已完成故障归零的各项工作11月13日消息,今年8月3日,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遥五(SQX1Y5)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行过程中,因整流罩未分离,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未达到预期目的。飞行故障发生后,星际我国首个月球样本实验室公开,静候2kg月球样本归来IT之家12月6日消息据央视军事官方微博今日报道,我国首个月球样本实验室建成,目前已经做好各项准备,随时可以接收嫦娥五号返回舱带来的月球表面样品。该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嫦娥五号任务时间过半,返回器预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IT之家12月6日消息据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时间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今日5时42分,月球快递择机返回地球,嫦娥五号探测器对接组合体成功分离IT之家12月6日消息人民日报报道,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欢迎回家!轨贝索斯蓝色起源将于2024年将首位女性送上月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表示,其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Origin)将于2024年将首位女性送上月球表面。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于2021年初做出决定,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样品在轨转移IT之家12月6日消息据人民日报报道,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