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华人博士回收了虚拟版SpaceX火箭,项目现已开源

  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可以说带火了"火箭回收"这一话题。
  这不,连粉丝们都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用自己的方式挑战起了这个技术难题。
  例如一位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华人博士,就用强化学习试了一把回收火箭!
  他根据现实中的星舰 10 号一同进行模拟,还真在虚拟环境中稳稳地完成了悬停和着陆 !
  这个项目迅速在 Reddit 上引发了大批网友们的关注:
  那么,他是如何实现的呢?给火箭回收设立"奖励机制"
  要在模拟环境中回收火箭,那么大一只构造复杂的火箭肯定是不能直接抱来用的。
  于是,这位 SpaceX 的铁杆粉丝首先基于气缸动力学,将火箭简化为一个二维平面上的刚体:
  这个火箭的底部安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能够提供不同方向的可调的推力值(0.2g,1.0g 和 2.0g);同时,火箭喷嘴上还增加了一个角速度约束,最大转速为 30°/秒。
  火箭模型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设定为与速度成正比。
  现在,这个模型的一些基本属性就能够以下面两个集合来表示:
  动作空间:发动机离散控制信号的集合,包括推力加速度和喷嘴角速度
  状态空间:由火箭位置、速度、角度、角速度、喷管角度和仿真时间组成的集合
  而"火箭回收"这一流程,则被分为了悬停和着陆 两个任务。
  在悬停任务中,火箭模型需要遵循这样一种奖励机制:
  火箭与预定目标点的距离:距离越近,奖励越大;
  火箭体的角度:火箭应该尽可能保持竖直。
  着陆任务则基于星舰 10 号的基本参数,将火箭模型的初始速度设置为-50 米/秒,方向设置为 90°(水平方向),着陆燃烧高度设置为离地面 500 米。
  ▲星舰 10 号发射和着陆的合成图像
  火箭模型在着陆时同样需要遵循这样一种"奖励机制":
  当着陆速度小于安全阈值,并且角度接近竖直 0° 时,就会受到最大的"奖励",也会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着陆。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基于策略的参与者-评判者的模型。
  接下来就是进行训练:
  最终,在经历了 20000 次的训练 后,火箭模型在悬停和着陆两个任务上都实现了较好的效果:
  最终,模型得到了很好的收敛效果:
  而这枚模拟环境中的伪・星舰 10 号,也就像开头展示的那张动图一样,学会了腹部着陆,稳稳地落地了。下一步:增加燃料变量
  这一项目一经发出,就引来了红迪众多网友的围观和称赞。
  有人觉得用强化学习来解决传统任务非常有趣,因为它具有更好的鲁棒性(Robust 的音译,也就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指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能力)。
  作者也在下方回复表示:现实中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成为环境制约因素,而强化学习则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在称赞之余,也有网友提出了最直接的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可以使用经典控制方法找到这些任务的最优解,那为啥 SpaceX 之前没人做?
  下方有人解答到:这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数字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技术并不成熟,采用新方法就意味着要重新设计火箭的关键部分。
  这也就是控制系统层面之外的"工程类的问题" ,而 SpaceX 正是在这些相关领域中做了改进。
  而那些较为传统保守的航天航空工业则会使用使用凸优化(Convexification)来解决火箭着陆问题。
  也就是评论区有人贴出的这篇论文中提到的方法:
  不少评论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下一步开发的新思路,比如这条评论建议将"剩余燃料"也作为一个变量,模型燃料的减少或耗尽也是现实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是很容易添加的有趣设置,安排!
  密歇根大学华人博士
  开发者已经为这一项目建立了一个网站,在主页他这样介绍到:
  这是我的第一个强化学习项目,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些"低水平代码"尽可能地从头实现包括环境、火箭动力学和强化学习 agent 在内的所有内容。
  作者叫 Zhengxia Zou,是一位来自密歇根大学博士,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遥感、自动驾驶等领域。
  他的论文曾被 ICCV 2021、CVPR 2021 等多个顶会收录:
  下载链接:
  https://github.com/jiupinjia/rocket-recycling
  项目主页:
  https://jiupinjia.github.io/rocket-recycling/
  参考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qt2tws/pr_rocketrecycling_with_reinforcement_learning/

美国防部组建新办公室调查UFO目击事件1月13日消息,美国国防部正在组建一个新办公室,专门负责调查不明飞行物(UFO)目击事件,该部门归国防部负责情报与安全的副部长办公室管辖。不过,许多批评人士担心,军方可能会隐瞒相关日本探月活动在2022年正式启动,首先将发射两个探测器IT之家1月5日消息,根据日经中文网消息,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为中心的探月活动将在2022年正式启动。探月计划将分为几个阶段进行,首先要发射两个探测器,将尝试在月国家航天局探月四期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下一步是探索小行星IT之家12月27日消息,据央视报道,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国家已批复探月工程4期任务,中国航天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国吴艳华称,国家已经批复了行星探测工程,行日本隼鸟2号采回龙宫样本证实为太阳系里已知最原始的物质IT之家12月21日消息,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对日本隼鸟2号团队对小行星龙宫(Ryugu)上采回的样本进行了分析,证实这些黑色颗粒是太阳系里已知最原始的物质。IT之家了解到,隼鸟2号是载人探月火箭百吨级重型火箭捷龙三号这些中国火箭新成员即将登场IT之家12月10日消息,据新华社,载人探月火箭百吨级重型火箭捷龙三号这些中国火箭新成员即将登场。IT之家曾报道,今日,我国在酒泉卫星用一枚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院士王赤中国空间科学年投入仅NASA五十分之一,目标是2049年接近精彩观点1地球就像是飘在宇宙中的一叶小舟,人类需要了解地球家园的深空环境。2虽然中国的空间科学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有关数据仍需引起关注我们国家对空间科学经费的投入,只相当于欧空局的土木双星伴月,双11天宇奏响星月交响曲IT之家11月10日消息,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行星。据新华社,明日天空的夜空中将会发生木土双星伴月的奇特天象。天文科普专家介绍,11月11日,多情的月姑娘会来到太阳系八颗神秘小行星谷神星有水或许孕育生命北京时间11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小行星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一些体积较大的小行星被称为矮行星,而一些小行星直径仅有几米,探索太阳系小行星对于揭晓太阳系形成以及地球生命起源是至太阳系有多少是由外来物质构成的少之又少北京时间10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太阳系中探测到的星际天体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太阳系有多少是由外来物质构成的?而新研究发现,答案是少之又少。哈勃望远镜在2019年10月1奇怪的太阳系天体既像小行星又像彗星近日,科学家发现了一颗非同寻常的太阳系天体,兼有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征。该天体被命名为2005QN173,具有与其他小行星一样的轨道,但大多数小行星都由岩石组成,在穿越太阳系运行时变化最新研究地球或位于太阳系一个巨大神秘的磁化隧道中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可能位于环绕整个太阳系的一个巨大磁化隧道中。银河系可能存在两个起源不明的大型高磁性纤维状结构,有点像巨大的磁化隧道。加拿大国
中星9B卫星成功发射,一图看懂同系列广电卫星IT之家9月10日消息我国中星9B卫星于9月9日晚成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卫星将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用于广播电视直播,支持4K8K高清视频节目传输。官方表示,该卫星海南大学团队发现新机制,高性能氢离子电池研发有了新途径IT之家11月7日消息,据海南日报等,海南大学教授文伟团队及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以表面诱导水合氢离子去溶剂化实现高效质子电池锐钛矿型TiO2负极为题发表在纳米快报上,海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光的进化曲电力承载网的升级之路熟悉我们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各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讨论中,电力行业经常被反复提及。确实如此。由于电力产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数据众多业务复杂数字化要求多元以及地域跨度广的华龙一号再传喜讯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开始装料IT之家11月7日消息,近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喜讯频传。中核集团宣布,继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机组热试成功之后,11月6日,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入堆,华龙一号中国科大团队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近日,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图片来源中国科大中国科大消息显示,在本实验中,研究组首先利用多点泵浦的自发参量全球首次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成功发射感谢IT之家网友情系半生nh的线索投递!IT之家4月24日消息,据央视新闻,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北京星箭天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地面发射试验,今日上午SpaceX通过猎鹰9号成功发射NROL85卫星IT之家4月17日消息,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13,SpaceX在范登堡空军基地4E发射台发射火箭,利用猎鹰九号B1071。2成功为为美国国家侦察局(NRO)再次发射一颗军事侦察卫星。SpaceX猛禽2火箭发动机已就位,预计五月进行轨道飞行测试北京时间4月27日,马斯克在推特发文称,位于Starbase的猛禽2发动机已就位,每台可产生超过230吨的推力。SpaceX的猛禽2发动机可以在海平面上产生超过230吨的推力,而上俄罗斯质子M火箭将发射AngoSat2号卫星IT之家4月16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消息人士表示,此前运抵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俄罗斯质子M重型火箭,将于2022年把安哥拉的Angosat二连升空!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IT之家4月16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2时1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在飞机上也能快速上网,SpaceX将为JSX航空提供星链网络服务IT之家4月22日消息,马斯克旗下SpaceX正式进军机上WiFi市场,现已签下一大笔Starlink卫星互联网协议,已与一家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将利用其星链卫星网络为独立航空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