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划重点了!数学公式告诉你,你的TA是否真的爱你

  北京时间1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数学方程式,试图理解真爱到底是什么。
  苏基·芬恩(Suki Finn)是来自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她的方程式据称能够分辨出无条件和有条件爱情的区别。在方程式中,她将推理和概率(贝叶斯概率理论)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找到恋爱关系中涉及的条件。
  无条件的恋爱关系在方程中的解是"1",意味着没有任何逻辑和理由可以动摇一个人的答案。有条件的恋爱在方程中的解介于0到1之间,可以随着恋爱的进程而改变。苏基·芬恩博士表示,恋爱类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分,但确实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形式。
  苏基·芬恩博士借助贝叶斯概率理论的数学概念提出了这一方程。贝叶斯概率理论创造了一个框架,将推理和概率结合起来。芬恩博士说:"通过在有条件/无条件的爱情之间,以及在有条件/无条件的相信之间建立平行关系,我尝试理解这种既令人困惑又异常复杂、我们称之为爱情的情感。"
  在Aeon杂志的一篇深度专题中,苏基·芬恩博士详细介绍了她的这个方程,并解释称对于一个人特征的赋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打个比方,你可能只爱她一点点,赋值是0.3,也可能爱得很深,赋值为0.9,"她解释道,"或许你一开始是0.3,随着你对他的正面品质了解越多(即信息的获取),你的爱意就会增长到0.9。或许她做了什么很不好的事情,伤害了你(此外还提供了更多信息),结果就是爱情水平值的下降。"
  1代表完全确定,0代表完全不确定。如果赋值为1,意味着一个人对爱情的决心已经绝对确定,不可能更强烈了。"贝叶斯概率理论告诉我们,无论反对的信息有多么强烈,都不会使你偏离1的信念,"芬恩博士说道。
  在研究中,方程的解为1就相当于无条件的爱情,即无论有多少反对的理由,一个人仍然执迷不悔。相比之下,当方程的解介于0和1之间时,就意味着爱情是有条件的,并且随着关系发展发生变化。"无条件的爱是不会根据任何信息而改变的爱,因为它不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爱,"芬恩博士说,"这就是没有理性的爱,不会因为任何证据或信息而改变。你为什么爱一个人?完全没有理由!"
  无条件爱情的方程
  无条件爱情方程是一个经过改进的数学方程,通过条件化来更新可信度。
  方程式为:Cr updated(p)=Cr initial(p|e)
  其中Cr为可信度;p表示事件,而Cr(p)表示出现0到1的特征值的概率;e是一个命题或事件,作为改变一个特征值——即可信度——的证据。Initial和updated表示在e被考虑进去之前和之后的情况。竖线"|"只是简单地说明"条件是"。
  以下是证明过程:
  Cr(p|e)= Cr(e∩p)/Cr(e)
  当Cr(p)=1时,Cr(e)=Cr(e∩p)
  e相当于(e∩p)∪(e∩¬p)
  所以Cr(e)=Cr(e∩p)+Cr(e∩¬p)
  Cr(e∩¬p)=0
  Cr(¬p)=Cr(e∩¬p)+Cr(¬e∩¬p)
  Cr(p)=1,所以Cr(¬p)=0
  Cr(e∩¬p)和Cr(¬e∩¬p)
  Cr(e)=Cr(e∩p)+Cr(e∩¬p),其中Cr(e∩¬p)=0
  Cr(e)=Cr(e∩p)
  从Cr(e∩p)/Cr(e)
  到Cr(e)/Cr(e)
  等于1(任意值除以自身都等于1)
  Cr updated(p)=Cr initial(p|e)
  Crinitial(p|e)=1
  当Crinitial(p)=1时,Crupdated(p)=1
  Cr(e)≠0
  "可信度1在理性上无法动摇,这就相当于拥有无条件的爱情,"研究者芬恩博士总结称,"谁说数学中没有浪漫?"

数学界将出大事!159年没有得到解决的黎曼猜想,24日或将被证明IT之家9月20日消息近日,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迈克尔阿提亚爵士宣称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他将在9月24日的海德堡获奖者论坛上进行宣讲,届时或将给出黎曼猜想的科学家质疑美国昆虫同盟计划系变相研究生物武器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在上周四发表于科学上的一篇意见书中指出,美国政府需要更好地阐释在和平时期开展昆虫同盟计划(InsectAlliesproject)宇宙有多重?宇宙学标准模型可能崩溃需要重写北京时间5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的研究预示着,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可能需要重写。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称量方法产生了迥异的结果,而如果更精确的测量不能解决这一差异,物理学家可关于黑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这回或错了,对的是霍金北京时间2月3日消息,当两颗中子星在遥远的太空相撞时,它们会强有力地搅动宇宙这就是2017年科学家探测到的引力波。Space网站刊文称,通过对探测引力波的数据进行认真研究,两名物理首张黑洞照片拍完后,科学家又计划对黑洞录像了出品科学大家撰文SheperdDoeleman天文学家,事件视界望远镜团队负责人,哈佛大学教授如何去拍摄一个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的天体黑洞?设想尽管光线一旦进入黑洞便无法逃离,但是我们研究发现125亿年前的黑洞可能以气体和尘埃为食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一项新研究显示,在125亿年前,古老的黑洞可能以气体和尘埃为食,发展成为今天的超大质量物体。一组国际研究人员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捕捉到了环绕在星系中心物理世界杂志年度十大发现首张黑洞照片居榜首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物理世界杂志最新评选出2019年十大发现,其中科学家拍摄黑洞照片排名第一,以下是该媒体评选的2019年十大发现1直接观测黑洞及其影子NASA发现超生黑洞每年孕育500颗恒星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最新发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一直以疯狂速度孕育着恒星,平均每年可以诞生500颗恒星,这项研究有助于解释气态天体的起源之谜。美国如果你的脸比普通人长,可能携带尼安德特人DNA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你大脑的结构可能会透露你是否拥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目前最新研究发现,现代人类如果携带近代灭绝人种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片段,他们的大脑和头骨结构要比普通人更长。碰过的纸会留下DNA?那些藏在蛋白质中的quot人类秘史分子已经开始代替人来讲故事了。一位研究人员在谈到蛋白质组学领域时表示。2010年10月,在佛罗伦萨劳伦提安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一位名叫阿尔贝托梅罗尼(AlbertoMelloni)的咖啡那么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爱喝?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对咖啡的苦味特别敏感的人其实喝的咖啡更多。这听起来似乎很违反直觉,但研究人员在11月5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
NASA宣布10名新的宇航员候选人,未来目标飞往月球IT之家12月7日消息,今天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了最新一期宇航员候选人从2020年3月向该航天局提出申请的12000多人中选出了6名男子和4名女子。一旦他们接受训练并成为正式行星科学家发现火星上的ArabiaTerra地区曾有水存在IT之家12月4日消息,作为北亚利桑那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者团队的一员,北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AriKoeppel最近发现,火星上一个名为ArabiaTerra的地区曾经存在水NASA好奇号火星车又自拍,传来新的全景图IT之家12月4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又拍下了一张令人惊叹的自拍照,周围是火星上广阔的岩石地形。这张全景图由81张单独的图像拼接而成,在2021年11月20日拍摄,这一天NASA授予蓝色起源等近27亿元合同,支持建私人空间站12月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宇航局(NASA)授予三家公司开发私人空间站的合同,以便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做准备。NASA宣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旗下太空科学家成功绘制出火星的浅层地下结构,发现其30亿年的历史IT之家11月28日消息,NASA火星探测器洞察号此前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火星地下结构数据,让我们第一次详细了解这颗红色行星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然而,该数据并不完备。近日,一组科学家通过全球首台华米展示可覆盖全身的便携式MRI核磁共振设备IT之家7月13日消息在今天下午的华米科技NextBeat大会上,华米还透露其投资的团队正研发全球首款能覆盖全身的便携式MRI核磁共振设备。IT之家了解到,该核磁共振设备1。5米高深度学习让核磁共振时间缩短一半给图像降噪,获百万美金大奖据国外媒体TechXplore报道,由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里兹万艾哈迈德教授(BiomedicalEngineeringAssistantProfessorRizwanAhmad)Nature年度科学十人十事出炉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上榜,新冠疫情相关占5项Nature一年一度的十大科学人物十大科学事件来了。今年的科学界,依旧精彩纷呈群星璀璨AlphaFold2震撼整个生物学界中美火星车先后成功着陆疫情之下疫苗和新变种研究还在加速推进中国科协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IT之家12月23日消息,中国科协日前印发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十三五期间,科技馆体系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全国从分子层面雕刻肌肉新数学模型预测锻炼肌肉最优方式9月6日消息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于颜值和身材的追求无比狂热不露脸的腹肌照,健壮发达的肱二头肌胸肌,分分钟让人沉沦。无论是出于塑形减脂,还是保持精神活力的目的,健身都成为了大众参与较延迟低至3毫秒麻省理工新研究,在肌肉内植入磁珠控制假肢8月19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控制假肢的新方法,通过在肌肉中植入小磁珠精确测量肌肉收缩的长度,并将这种信号反馈给假肢,来实现对假肢更精准的控制。经过测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