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武大50名学生将卫星送上天用了老师800万元科研经费,搭长征八号顺风车升空

  一趟火箭载着 22 颗卫星成功上天,长征八号这次又刷新了一波历史纪录。
  而且其中一项,还是武汉大学参与打破的。国内第一颗由学生自研的遥感卫星"启明星一号",顺利发射入轨 !没错,这次卫星从研制、管控、发射到后期监测,包括创新点设计在内,全程都由学生来主导,一共有 50 多人参与其中 。
  △图源:湖北日报
  发射成功后,学生们就能直接与卫星实时"互动",在太空中完成设计和实验。简直解锁了搞科研的新姿势有木有!
  要知道,在遥感领域,数据是科研关键,然而此前学生们可用的数据大多来自国外,难以用来验证一些科研上的新想法。现在武大有了自己的卫星,"今天发个指令马上拍摄,明天数据就可以传下来"。话题一出就在网上火了,有网友表示,赶紧让代码替自己看一看银河:
  也有武大校友调侃"别人造卫星,我在凑数"
  那么,这颗"学生自造"的遥感卫星,究竟长啥样?最大亮点由研一学生提出
  这颗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 。它的大小只有 40×30×40cm,重 19.2kg,搭载可见光和红外相机各一台。
  △图源武汉大学官方微博
  而在技术上,它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 8 波段的夜光遥感 。
  夜光遥感,利用遥感技术从太空观测地球在夜间发出来的光芒,这些光芒大多由人类活动产生。
  但在之前,卫星的夜光遥感图像大多是黑白的,也就是只有 1 个波段。如果将波段增加到 3 个,就能看见红黄蓝三色的彩色图像,这也是我国之前大多数遥感卫星的技能。
  然而,要想将夜光遥感的波段增加到 8 个,也就是除了红黄蓝三色以外,还能看见颜色的深浅,类似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包括参数调整等实操在内,基本都需要自己研究完成。
  在经过尝试后,最初提出这个"8 波段夜光遥感"创意的研一女生李津津,又进一步在原有的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数据测量的精度。据湖北日报介绍,人眼可见光的频率是 480-650nm,而 8 个波段的"启明星"夜光遥感频率则覆盖了 400-1000nm 范围。
  也就是说,"启明星"看到的夜光遥感成像,超过了人眼可见光的覆盖范围。其他参与的学生们,有不少都来自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最终做出来的卫星,不仅能获取高光谱、夜光和红外遥感图像,而且还能被应用于水体环境监测、地区森林覆盖率观测、城市规划及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等领域。
  △图源武汉大学
  但据武大介绍,这颗卫星的提出,其实"源于一次论文答辩" 。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巫兆聪教授表示:论文答辩时,有不少学生们都有很多新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数据去研究验证。
  当时能用到的数据大多是国外的,但这些数据并不符合需求。
  整个项目从研发到测试,一共花费 500 万元 。
  △团队部分学生代表合影,图源武汉大学
  研发成功后,团队恰好又遇到了长征八号火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因为长八是用于小卫星低轨道低成本的火箭,整个发射费用降低到 300 万元 。
  对此,项目负责人金光教授表示:
  300 万的发射太便宜了。
  不仅如此,这颗卫星的数据,还会开放给全球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免费使用。据说就连联合国卫星中心、地球观测组织等机构都在排队了。
  "启明星一号"是"启明星系列星座计划"的首发卫星,整个计划由多颗遥感卫星组成。在这之后,包括它的地面测控与数据接收,都由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来完成。造一颗卫星到底难不难?
  绕地球飞行的人造航天器无论大小,都可以叫人造卫星。武汉大学发射的这枚"启明星一号"属于微纳卫星。微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在 10 千克量级、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
  随着火箭发射技术的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这种体积小、研发周期短的微纳卫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武汉大学"启明星一号"的遥感用途外,微纳卫星还可以用在通信、地质勘探、环境与灾害监测、交通运输、气象服务、科学实验等领域。
  像马斯克的星链就是一种用于通信的微纳卫星。另外,这次长八还携带了另外两个高校卫星,一颗是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西电一号"卫星 ,将用于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另一颗是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巢湖一号"卫星 ,则用于水利和防灾等领域。
  那么造一颗微纳卫星到底难不难?主要是看其功能。如果只是简单到给地球拍照,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做到。比如 2016 年 5 月 16 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所小学的学生,就曾把一枚立方体卫星发射升空。
  同年 12 月 28 日,我国北京市八一学校 40 余名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八一・少年行"卫星,也成功进入太空,完成了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等任务。
  而高校发射的卫星更重要的是科研意义,技术含量不可同日而语。"启明星一号"耗时 3 年,需要完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部设计,从研发遥感相机、陀螺仪,到数字卫星系统,再到后面的仿真都要学生反复测试。
  还配备 AI 模块,可以在卫星上成像,并完成目标提取、定位等任务。而学生发射卫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随着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可以负担得起发射费用。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学,发射卫星这件极具参与感的事情,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航天兴趣。一箭 22 星填补国内空白
  回到这次发射的"一箭 22 星"来看,长征八号遥二火箭这次也创下了不少记录。一方面,此次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创下了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
  长征八号是我国研制的中型主力运载火箭,2020 年 12 月 7 日首次发射即获成功。它填补了近地轨道 3~4.5 吨运载范围的空白,可以承担 80% 以上的中低轨发射任务。
  而一次要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送达目的地,要解决很多难题:如何在整流罩内放下 22 颗卫星?如何精准把 22 名"乘客"运送到位?来自不同单位的卫星之间如何协调?……
  最终,这些问题都在一年内快速得到解决,并在发射时一共完成了 12 次分离动作,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录。另一方面,这次的成功发射,也刷新了长征火箭最短发射间隔的纪录。
  据中国航天报介绍,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中低轨运力最强的商业火箭。有了这次长征八号遥二火箭的成功探索,我们今后应该也能看到更多的一箭多星的密集发射任务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射的 22 颗卫星,来自国内的 7 家商业航天企业 。随着更多的低成本商业化卫星成功发射,说不定以后你们学校也有机会在太空里写下自己的代码了。(手动狗头)
  参考链接:
  [1]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02/27/content_14533736.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1fERK4vfmdZvVYsUuxlE-w
  [3]https://www.nasa.gov/feature/first-cubesat-built-by-an-elementary-school-deployed-into-space
  [4]https://mp.weixin.qq.com/s/HPBEFxmOT5Ii1uiRWReusA
  [5]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0227/c1004-32360647.html
  [6]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2-27/doc-imcwiwss3174040.shtml
  [7]http://www.spacechina.com/n25/n2014789/n2014804/c3455217/content.html

RelativitySpace获首个美国防部发射合同据外媒报道,RelativitySpaceCEO兼联合创始人TimEllis表示,该公司已经签下了大量的发射合同事实上,Terran1火箭的预售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其他运载火箭。但其科学多达1的星系团可能被误认为是单个明亮星系据外媒Techspot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以前未被发现的星系团,这些星系团被早期的研究所忽视。他们的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表明多达1的星系团可能被误认为科学家将木材变成可回收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塑料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在自然界中需要数百年才能降解。由美国马里兰大学YuanYao教授和LiangbingHu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从木材副产品中创造了一种高质量的生物塑料,绝了宇航员借助纸条查找空间站空气泄漏点一张小小的纸条看似平淡无奇,但在身处真空环境的国际空间站上,却发挥了大作用。据俄罗斯卫星网近日报道,国际空间站俄罗斯ldquo星辰rdquo舱出现空气泄漏点。尽管此前已经密封了ld研究称暗物质或冷却的原始汤可能会产生引力波据外媒NewAtlas报道,就在几个月前,科学家们报告了对极低频引力波的探测。现在,两位德国天体物理学家研究了两个有趣的可能来源宇宙大爆炸后的宇宙冷却,以及可能是暗物质的粒子场。引NASA的TESS探测器已经发现了2200多颗系外行星据外媒BGR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ldquo凌星系外行星巡视卫星rdquo(TESS)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系外行星的证据。NASA在其最近的一份公告中透露,TESS已经在太空中科学家发现2018年一场热带风暴打破地球最低温度纪录据外媒报道,对于地球表面的我们来说,热带风暴通常会带来大量的风水和闪电。它们的强度从轻微到难以置信的破坏性不等,后者通常会变成飓风。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2018年底在西太SpaceX猎鹰9号火箭碎片在太平洋西北部上演灯光秀由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视频可知,美国俄勒冈和华盛顿地区的许多居民,都在昨晚欣赏到了一出精彩的灯光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划过夜空的并非流星,而是由SpaceX猎鹰9号卫星碎片洒下研究显示非洲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意外下降尽管由于发展和经济增长,许多非洲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但近年来非洲大陆一些地区空气污染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小幅下降。根据新的研究,在传统上发生草原火灾地区,这种变化在旱季最为天体物理学家模拟出来自大爆炸的微观星团据外媒报道,尽管不能被直观观察,但宇宙最初的时刻仍旧是可以用数学方法重建的。来自哥廷根大学和奥克兰大学(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已经大大提升了复杂的计算机模拟能力以来描述这个早期时代。他研究员开发新设计可实现更持久更强大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使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轻量级电子设备成为可能,也使电动汽车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但是,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正在继续挑战极限,以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即在给定质量材料中可以储存更多能
科学家开发牙科植入物可通过发电治愈感染的牙龈据外媒NewAtlas报道,虽然种植牙确实是假牙的长期替代品,但如果发生慢性牙龈感染,它们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更换。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更好的植入物,它可以通过口腔运动产生电吃花生可能降低亚洲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根据今天发表在中风杂志上的新研究,与那些不吃花生的人相比,生活在日本的亚裔男性和女性吃花生(平均每天吃45颗花生)发生缺血性中风或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较低。虽然以前的研究将美国人食科学家发现能为合成橡胶带来可再生资源的新生态方法据外媒报道,日本理研中心的四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态友好方法,它可以利用细菌制造出一种用于合成橡胶的化学物质,这将大大减少轮胎工业未来的环境足迹。每年,世界各地的工厂生产超12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9B卫星提升8K节目传输能力北京时间9月9日晚间消息,19时5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9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随后,卫星太阳翼顺利展开,中星9B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山东自主研发可在大海深处发短信的手机每秒150个字ldquo您好,美济2号,我是美济1号。rdquo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低频水声通信机,在大海上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近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奋战6年,自主研发出一部ldquo天文学家获得小行星Kleopatra最清晰和最详细的图像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ESO39sVLT),一个天文学家小组获得了迄今为止小行星Kleopatra最清晰和最详细的图像。观测结果使该小组能够以比以往更高的精度获得这颗奇特NASA宣布明年人类探索漫游车挑战赛的细节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近日宣布了其下一次ldquo人类探索漫游车挑战赛rdquo(HumanExplorationRoverChallenge)的细节。该比赛的注册现在新型红外成像仪问世可不接触皮肤绘制人的血管图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红外成像仪,可以将红外光转换为图像,透过烟雾和雾气可以绘制一个人的血管图,同时监测心率,而不接触该人的皮肤。该成像仪检测的是红外光谱的一部分,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锁孔成像技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锁孔成像技术。非现场线(NLOS)成像和跟踪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该系统可以利用瞬时飞行时间测量和散射光发现拐角处和各种扩散器后面物体的形状位置。目感知味觉的细胞能够控制整个动物个体的觅食策略神经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解释线虫如何寻找食物,揭示了感知味觉的细胞既能感知环境又能控制整个动物的觅食策略。这项研究涉及来自利兹大学和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科学家NASA宣布完成对X59虚拟前窗4KXVS屏幕的测试今天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研究中心,完成了对eXternalVisionSystem(XVS)4K视频屏幕的测试。该屏幕将取代X59QuietSu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