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追赶SpaceX,火箭实验室将研发可重复使用的中子号火箭

  3 月 5 日消息,美国太空初创企业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将在弗吉尼亚州东海岸为旗下"中子号"火箭建设制造工厂和发射场 。
  "中子号"火箭是火箭实验室的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火箭 。火箭实验室计划在弗吉尼亚州东海岸毗邻美国宇航局 (NASA) 沃洛普斯飞行设施 (Wallops Flight Facility) 和中大西洋区域航天港 (Mid-Atlantic Regional Spaceport) 的位置制造和发射"中子号"火箭。公司预计,这处新设施将为当地带来超过 250 个工作岗位,不少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将在新建园区工作。
  火箭实验室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中子号"火箭将从占地 25 万平方英尺(约合 2.3 万平米)生产基地附近的发射台起飞、回收并重新发射。火箭实验室称,园区内包括发射控制中心、机械化制造工厂、"中子号"火箭和有效载荷垂直集成设施,将会有 250 名员工。
  占地 25 万平方英尺的设施将用于"中子号"火箭的生产、组装和集成 ,距离其第一个轨道发射场很近。该基地将是火箭实验室第三个主要的火箭开发和生产设施。火箭实验室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亨廷顿海滩,那里有一个小型工厂。公司在新西兰奥克兰还有一个更大的工厂。火箭实验室的奥克兰工厂主要制造公司小型的"电子号"火箭,目前发射场位于新西兰北岛。
  "电子号"火箭只是火箭实验室将火箭送入地球轨道的第一步。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一代"中子号"火箭能够将 8 吨有效载荷送到近地轨道。"中子号"火箭大量借鉴了"电子号"的经验,将是第一种主要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中型火箭。
  与"电子号"火箭不同的是,"中子号"火箭被设计成部分可重复使用 ,搭载可重复使用的阿基米德发动机 。火箭实验室认为,中子运载火箭将是发射小型卫星的理想选择,其大小也适合支持深空探索和人类太空飞行等其他任务。尽管"中子号"火箭和 SpaceX 猎鹰 9 号都是两级火箭,但设计有很大不同,猎鹰 9 号能够将 16 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是"中子号"火箭的两倍。
  "中子号"火箭大约有 39.9 米高,直径 5 到 7 米,超过"电子号"火箭高度的两倍,直径则是其 4 到 6 倍。火箭实验室预计"中子号"火箭将成为包括 SpaceX 等大型发射提供商的强大竞争对手。至于每次发射的成本,公司只是说"如果火箭实验室认为它与目前市场上或正在研发的任何产品相比,在成本上没有太大竞争力,那将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试验。"目前,"电子号"火箭每次发射的价格约为 700 万至 800 万美元。公司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 SpaceX 发射一次猎鹰 9 号火箭的价格是 5000 万美元。但高管们表示,猎鹰 9 号火箭的发射成本仅为 2800 万美元,其中包括一个重复使用的助推器和整流罩。
  火箭实验室得到了弗吉尼亚州的大力支持,这也是火箭实验室在所有地方中选择弗吉尼亚建立其第一个"中子号"火箭中心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火箭实验室称,作为提案的一部分,弗吉尼亚州"已经拨出 3000 万美元,用于改进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基础设施和运维系统。当地投资委员会拨付的 1500 万美元主要用于现场修整和建筑物建设,以支持中子号火箭的制造发射。"
  目前火箭制造工厂和发射场的完工目标还未敲定。但火箭实验室表示,他们"预计将迅速开始建设"。预计最早于 2024 年发射的"中子号"火箭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需求,美国太空部队最近决定投资 2400 万美元用于"中子号"火箭的开发。

让全球180万人重见光明的角膜,人人都能捐献吗?印度洋上形如水滴的岛国斯里兰卡,近日因爆炸事件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这个仅2100万人口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捐献国。斯里兰卡在1961年成立的眼捐献协会(EyeDona我国航天员尿液提纯后可变饮用水,循环利用到极致IT之家7月6日消息7月4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出舱活动长达7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据悉,这次三位航天员要在轨三个月左右,以后还会更久,那么他们如何解决喝水问题呢,毕科普航天员身上的白带子是什么?不只是电话线IT之家7月5日消息昨日8时11分,我国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经过我国飞天航天服支持身高1。61。8米,在内可以饮食喝水IT之家7月4日消息今日我国神舟十二号乘组两名航天员成功完成首次出舱任务,顺利安装了相关仪器设备,并进行了相机A的抬高。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出舱任务,航天员首先需要穿着蓝色的液冷维珍银河运载飞机和太空飞船分离,布兰森约40分钟后抵达太空7月1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VirginGalaxy)70岁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刚刚乘坐维珍银河的VSSUnity太空飞机,从贝索斯献上祝福维珍银河70岁的创始人刚刚开启太空之旅,90分钟后抵达北京时间7月1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VirginGalaxy)70岁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刚刚乘坐维珍银河的VSSUnity太空天上这颗星星是中国造,网友拍到中国空间站从头顶飞过的视频78月观测效果更好IT之家7月9日消息中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于6月17日飞往太空进驻天和核心舱,代表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IT之家了解到,天和核心舱每90分钟可实现绕地球一周中国航天2021年全年计划发射次数40,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IT之家1月5日消息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昨日召开了2021年型号工作会议,会上指示了部分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决定和安排。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在2021年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载人航天空罕见FCC批准SpaceX向极地轨道发射10颗星链卫星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批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本月晚些时候向极地轨道发射10颗星链卫星。据悉,SpaceX是在今年1月4日(受天气影响,SpaceX货运龙飞船推迟返航时间据国外媒体报道,受恶劣天气影响,当地时间周一SpaceX公司一艘货运龙飞船错失首次成功从国际空间站自动脱离的机会。这艘升级的货运龙飞船搭载了2500公斤的科学实验设备和其他物资,原OneWeb再发射36颗卫星英国脱欧后的太空竞争正式打响据报道,英国脱欧后的太空野心正式启动了。今日,卫星运营商OneWeb发射了36颗卫星,旨在与埃隆马斯克(Elon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竞争,从太空提供宽带互联网
丰田篮球机器人创世界纪录连续罚球2020次IT之家6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丰田宣布,他们的CUE仿人机器人创造了连续罚球最多的新纪录。这台机器人连续成功罚进2020个罚球,没有失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viasla国家级凡尔赛过于先进,不便展示IT之家7月18日消息我国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载器于7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后,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国家布兰森贝索斯太空之行引发问题目前对太空边界有不同定义7月17日消息,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相继展开的太空飞行凸显出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对太空边界有着不同的定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将想象中的卡门线认定为太空边界,其始于地面上空100公里处。杰夫SpaceX开始组装飞船原型S20和超级重型助推器,8月有望测试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已经开始快速组装第一艘能进入地球轨道的星际飞船原型S20,并会在不远将来组装完成用于发射星际飞船原型的4号超级重型助推器。7月初,SpaceX位于得克萨马斯克调侃贝索斯太空首飞进入轨道了吗7月19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六,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推特上嘲笑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其即将进行的太空边缘飞行实际贝索斯明日飞天正接受14小时训练速成,天气状况有利北京时间7月19日消息,当地时间周日,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和另外三名成员正在参加一个训练速成班,为明日执行蓝色起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作准备。蓝色起源称,贝索斯震撼大片,天问一号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发布探测器轻微震动,火星表面清晰可见IT之家2月12日消息央视新闻报道,2月10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登陆火星美国与前苏联太空探索的噩梦纵观历史,人类对火星的好奇从未停止。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前后已经进行了共几十次的火星探索任务,但成功登陆的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将探测器送上了火星。其火星的红色面纱下隐藏了哪些秘密火星,是太阳系从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直径只有地球的一半,拥有着太阳系最极端的地质环境。长期以来,在人们眼中,这颗铁锈色的星球充满了神秘感。本期知否带大家了解这个地球邻居火星的故事天问一号入轨火星成功,火星,我们来了!2021年春节最强贺礼!刚刚,中国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2月10日晚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发动机工作约1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刹车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入轨火星IT之家2月10日消息央视新闻报道,刚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