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我们应该向其他恒星系发送什么样的无线电信息

  智能生命搜索计划星际信息组织(METI International)于 2016 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致力于开展"主动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简称"主动 SETI")的活动。该组织近日宣布,他们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从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深空网络 —— 位于英国的贡希里地球站(Goonhilly Earth Station)—— 向一个名为 TRAPPIST-1 的系外行星系统发送无线电信息。
  有许多人支持向外星人发送星际信息,但反对这么做的也不少,包括已故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TRAPPIST-1 是一颗表面温度极低的超冷红矮星,距离地球约 39.13 光年。之所以被选为发射目标,是因为该系统可能具有若干宜居行星。2017 年 2 月,天文学家在该恒星周围发现 7 颗类地行星,是已知行星系统中拥有次多类地行星的,仅次于太阳和开普勒 90(二者都拥有 8 颗行星)。据此前报道,TRAPPIST-1 的 3 颗行星位于所谓的"适居带"中,那里可能存在液态水。因此,向该系统传播无线电信息有可能是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第一次接触 —— 尽管可能性很小。当然,这无疑将是一个惊人的壮举,但我们仍不得不面对一个恼人的问题:发出这样的信息明智吗?
  包括已故的史蒂芬・霍金在内,许多科学家都会对这一问题断然地回答:"不"。他们认为,我们应该只保持听取模式,以免招来麻烦(读过刘慈欣科幻小说三部曲《三体》的读者很能理解这一点)。尽管外星人不一定像电影《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中那样邪恶,但误解很容易引发潜在的冲突。支持主动传递信息的人并不同意这一论点,他们表示,人类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历史已经将近 100 年了,如果外星人拥有入侵地球的技术,并且有入侵的意图,那应该早就知道如何下手了。
  或许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成分。然而,由于地球目前是我们在星际海洋中唯一的"救生艇",谨慎行事还是明智的。令人不安的是,对于谁可以传递信息,谁能够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外星文明,却没有任何规定。有人可能会认为联合国会对此发表意见,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任何人只要有足够大的发射器,就可以将任何信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送入太空。给外星人的信息
  METI International 的计划提出了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人类原则上都同意向太空发送信息,那信息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在一个名为 Stihia Beyond 的项目中,METI International 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正在设计一条信息,"用通用化学原理来解释人类的环境危机",这条信息将与一些精选的音乐一起,在今年 10 月 4 日发射到太空。许多人都很想看到详细的信息内容,以及 METI International 组织打算如何将其传递给外星文明,更想知道 TRAPPIST-1 行星系统的居民(如果存在的话)会怎么看待这条信息。从已有的介绍来看,这条信息或许更应该传递给地球人;如果我们不能自己解决气候危机的话,那可能就还没有准备好与外星文明接触。
  除了信息之外,外星人是否会接受 METI International 精选的音乐 —— 将包括《上帝的使者》、Eduard Artemyev 的《地球之美》以及在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举行的 Stihia 音乐节(旨在突出咸海萎缩对环境的影响)上演奏的乐曲等?外星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是烦恼、快乐,抑或拼命想从中解码更深层的含义?
  当然,METI International 并不是第一个设计星际信息的团队。在过往的尝试中,最著名的当属搭载旅行者号飞船的"金唱片"。这是一张于 1977 年随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的唱片,收录了用以表述地球上各种文化和生命的声音及图像,以期被宇宙中其他智慧生命发现。在距今 4 万年后,旅行者号才会在距离最接近地球的恒星 1.6 光年处飞过,它被外星人捕获的可能性不大,但其终极目标仍是与外星人沟通,对于人类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象征意义更大。此前在 1972 年及 1973 年,美国的先锋计划分别发射了先驱者 10 号和 11 号探测器,上面各携带一块镀金铝板,说明了发射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未来发现它们的太空探险者辨识。"金唱片"就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用来向外太空的其他智慧生命介绍人类身处的世界。
  将近 50 年前的 1974 年 11 月 16 日,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距离地球 25000 光年的球状星团 M13 发出了一条信息,这是人类第一次试图发出外星人能够理解的无线电信号。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回复。该信息共有 1679 个二进制数字(ASCⅡ),而且 1679 这个数字只能由两个质数相乘,因此只能把信息拆成 73 条横列和 23 条直行;这是假设阅读该信息的外星人会先把它排成一个长方形,如果排成 23 条横列,它就会变成白噪声,而如果排成 73 条横列,便可排出图中的一幅信息。不过,研究者提到,即使无线电波以光速传播,这条信息至今也只在太空中穿行了 48 年,还不到目标行程的 0.2%。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蒋红涛(Jonathan Jiang)博士领导的科学团队设计了一条新的信息,他们称之为"银河系中的灯塔"。本质上,该信息是对阿雷西博信息的更新,最大化了其中有关人类的信息内容,同时尽可能少地使用数据位。和阿雷西博信息一样,这条新的信息也是二进制编码,包括像素化图像。研究团队从基本的数学和物理概念开始,试图利用这条信息建立一个通用的词汇库,用来描述地球生命的生化组成。外星人将从这条信息中获得一种确定地球位置的方法: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相对于特定易识别球状星团的时间标记位置。该信息还包括对太阳系和地球表面的数字化描述,以及一名女性和一名男性人类的数字化图像。信息的结尾,是向任何能够接收并作出回应的智慧生命发出的邀请。外星人会明白吗?
  虽然 METI 团队将把他们的信息发送到离地球相对较近的恒星系,但蒋红涛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建议,我们应当将目标对准一个离银河系中心数千光年远的星团。这看起来有些荒谬,因为这条信息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外星文明(如果存在的话);而当它到达时,信号肯定会降为无线电噪声。理解外星文明的信息已经足够困难了,这些无线电噪声可能会使外星人无法理解。即使是 METI 向 TRAPPIST-1 系统发出的信息,在 39 年后到达时也可能有许多静电干扰。
  不过,对于那些担心星际信息会带来危险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时间,以及恒星之间遥远的距离,都是向外星人发送信息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马斯克新想法用SpaceX星际飞船收集太空垃圾7月6日,埃隆马斯克(ElonMusk)日前表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正在研发的星际飞船可以在太空中来回飞行,粉碎掉太空垃圾。星际飞船是SpaceX许多目标的核心装备,目前NASA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完成新一代电池更换首次太空行走IT之家10月7日消息日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完成了新型电池更换任务。此次更换是所有更换任务的第一次,未来,宇航员还要进行四次太空行走才能完全更换完这些电池。据了解,上周国际空间站到日本将参与美国月球门户空间站建设IT之家8月29日消息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作为参加由美国推进的绕月新空间站门户建设计划的费用,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将总额约为150亿日元的资金编入到2020年度的预算案中。美国计毁神星将于明日飞掠地球,天文学家曾多次担忧其撞击地球IT之家3月4日消息据SPACE昨日报道,一颗名为Apophis(毁神星)的近地小行星即将于明日(3月5日)飞掠地球,这颗小行星曾多次引发天文学家担忧,因为其有一定几率撞击地球。地日本隼鸟2号飞船采集岩石发现龙宫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大量水分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日本隼鸟2号飞船最近勘测龙宫(Ryugu)小行星上的岩石时,发现其表面的岩石在聚集形成小行星之前,似乎已失去大部分水分。日本隼鸟2号采集的小行星岩石样本亮相IT之家12月27日消息今年除了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球表面样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隼鸟2号采集样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近日公布了一组照片,展现了隼鸟2号日本确认带回了小行星样本,原目标是取样100毫克12月15日,当地时间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确认其小行星探测任务隼鸟二号(Hayabusa2)已经将太空岩石样本带回地球。据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师们在此次小行星探测任务的样本容日本成功回收隼鸟2号样本舱,内装小行星碎石IT之家12月6日消息据中新网援引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2时30分前,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样本舱确认回归地球,样本舱在澳南部沙漠地带着陆,已被日方小组回收。当澳研究人员想研究太空制药,要往空间站送60粒药片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ofAdelaide)的研究人员正计划向国际空间站(ISS)运送60粒药片,以确定未来人类是否能在太空中生产药物,从而为长时间的太空任务提从太空返回地球的惊险之旅来源Wired撰写特里维茨(TerryVirts)翻译任天我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宇航员特里弗茨(TerryVirts),曾参与过多次太空任务。我曾经驾驶航天飞机进入方舟投资进军太空探索,有望引爆板块行情1月18日下午消息,据报道,1月13日,由明星基金经理凯瑟琳伍德担任CEO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InvestmentManagement)提交申请,计划推出一只名为ARK太空探
毅力号火星车将如何影响未来火星探索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2021年2月18日周四,火星2020任务中的毅力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标志着NASA将在这颗红色行星上开启第九次地表探索任务。毅力号在火星表面的耶泽罗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完成风力传感器部署3月4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完成风力传感器的部署,而任务团队继续对火星车状态进行检测,并有条不紊地开展设备部署。自2月18日毅力号火星车在火今天是世界航天日,一段视频带你重温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让我们从杨利伟说起IT之家4月12日消息1961年4月12日1407(北京时间),加加林乘坐vistok1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世界航天日。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人民日报央视等发布了一段罗尔斯罗伊斯推出VR软件,帮助工程师维修航空发动机IT之家12月5日消息昨日,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RollsRoyce(罗尔斯罗伊斯)发布视频,详细演示了利用VR软件来培训维修人员,模拟航空发动机维修。这款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型号为A新突破我国自研复合材料螺旋桨首次获批,将用于AG600两栖飞机IT之家9月14日消息根据微博航空工业官方消息,由航空工业惠阳自主研制的JL4A1型螺旋桨,于9月初取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国内首款获得型号批准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我国空间站豪横官宣公开征集天舟货运飞船搭载的科技实验项目,一年发射2次IT之家11月24日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基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平台搭载科学技术试(实)验和应用项目。据介绍,中国载人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之后进入灵活如鱼机器人配蛇形柔性骨骼,应激下可窜出三个身长近日,据国际学术顶刊科学旗下子刊科学机器人学刊登的文章,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基于骨骼肌的仿生混合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形似鳗鱼,配备3D打印的蛇形柔性骨架,具有自我Netflix宣布拍摄三体剧集,权游编剧助攻IT之家9月2日消息据外媒Variety今日报道,网飞(Netflix)宣布将拍摄三体剧集。作者刘慈欣本人和英文版译者刘宇昆将担任本片制片顾问,并将由权力的游戏编剧DavidBenSpaceX准备安装星际飞船发射塔巨型机械臂,月底有望完工10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多位铁粉声称,该公司已经开始准备在其星际基地发射塔上安装两条巨型机械臂,用于举起堆叠甚至捕捉返回的星际飞船和超重型火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公司被控虐猴猴子经历了极端痛苦,不少被处死IT之家2月13日消息,一个动物权利组织指责马斯克拥有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研究人员在为测试大脑植入物时对猴子进行了非法虐待,使其受到极端痛苦。BusinessInsid物理学家认为多元宇宙很可能存在,有稳固的理论基础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多元宇宙论是一个看起来很疯狂的假说,尚未经过直接且实际的检验。不过,尽管备受争议,但该假说其实有着很稳固的理论基础。宇宙暴胀理论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