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外星人造物搜索史

  1950 年 4 月的一个晚上,在加利福尼亚帕洛玛天文台上空的群星中,莫名出现了九个光斑。此前从没有人见过它们,自此之后它们也再未出现过。所以它们究竟是什么呢?
  最可能的解释是,它们是"海市蜃楼",只是帕洛玛天文台的塞缪尔・奥斯钦望远镜拍摄的底片遭到某种未知污染产生的幻觉而已。但如果我们能排除这是个污染或错误,那就有另一种可能性了:这些转瞬即逝的光源也许是阳光照射到近地球同步轨道上某些金属物体产生的反光。
  彼时距第一颗人造卫星 —— 前苏联的"史普尼克一号"上天还有七年。如果这些光芒的确是途径此处的卫星造成的,那它们一定不是人类的手笔。相反,它们也许是我们发现的系外智慧文明的首个证据。
  这些转瞬即逝的光斑是由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比阿特丽斯・维拉罗尔带领的 VASCO("在一个世纪的观测中消失和出现的光源"的英文首字母)项目中发现的。该项目希望在对过去由帕洛玛等天文台拍摄的夜空感光底片开展详细检查,并将它们与现代拍摄的照片进行比对,寻找不同之处。例如在这段时间里,是否有某些黯淡的恒星被我们忽略掉了、出现了、或者消失了?
  如果有这些情况的话,它们可能成为各种天体物理学现象的证据,比如伽马射线暴的余辉、千新星爆发、或者恒星合并时的喷发物。但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同时发生九起爆炸的概率可谓极低。
  VASCO 团队并没有忘记,这一项目还有探索外星智慧文明(SETI)的性质。一颗突然消失的恒星有可能是高度发达的外星技术留下的证据,比如某种形式的戴森球、或者由太阳系里某个外星探测器形成的反光 。
  布雷斯韦尔探测器
  "外星技术可能向宇宙中派遣探测器"的想法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新点子,而是早在 1960 年便已提出,正是现代 SETI 开始的同一年。一方面,在科克尼、莫里森和德雷克等人的带领下,射电 SETI 探索不断在《自然》上发表新的文章,并通过绿岸天文台开展持续探索;而另一方面,斯坦福大学的罗纳德・布雷斯韦尔却另辟蹊径,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外星人也许会避免利用射电信号交流,而是会通过派遣探测器的形式,在宇宙中开展探索。
  这些探测器因此被叫做"布雷斯韦尔探测器",多年来,人们针对其类型和功能提出了多种假说,比如冯・诺依曼提出的可自我复制的探测器、以及科幻小说作家弗雷德・萨伯哈根设想的毁灭性武器"狂暴"探测器等等。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借助机器航天器探索宇宙是种很自然的做法,毕竟我们已经向其它太阳系行星送去了多个探测器。例如,NASA 的的两枚"旅行者号"探测器带着对外星文明的问候,于 1977 年发射升空,此后朝着太阳系外层的星际空间绝尘而去,虽不知目的地为何处,却一直在向地球传回各种有用的数据。
  我们甚至还在讨论发送探测器、开展太阳系之外的行星际项目,比如代达罗斯计划、纳米级的突破摄星"星片"(StarChips)计划等等。既然我们都能这样做,外星人又有何不可呢?
  当然,在缺少曲速引擎的情况下,星际旅行只能走"慢车道"。即便如此,根据突破摄星计划的计算结果,其探测器只需不到 25 年便可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速度可达光速的五分之一。不过要想走得更远、对整个银河系开展探索,就得历时成百上千万年了。
  但这对我们其实是有利的。外星生命也许比我们早诞生了数十亿年之久,有大把时间探测银河系中的其它文明。也许它们在很久之前便已向地球送来了探测器。这些探测器也许如今还在地球轨道上,有可能依旧完好无损,有可能还能正常运行,或者有可能在很早之前便已停止工作、如今只是一团毫无意义的零件而已。
  SETI 新前沿
  这种可能性激起了比阿特丽斯・维拉罗尔的兴趣。她与其他科学家一起,正在寻找搜索这些探测器、或探测器残骸的方法。这些东西被称为"非地球人造物",简称 NTAs。
  "在我看来,寻找非地球人造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查太空时代之前拍摄的感光底片。"因为这些底片中的物体不可能是人造卫星(如今在轨的人造卫星已经超过了 7900 颗),也不可能是这些人造卫星产生的太空垃圾。
  寻找地外技术制品(简称 SETA)便是 SETI 的最新前沿。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愈加相信,我们发现的首个外星智慧文明证据将以进入太阳系的外星技术的形式出现。
  这一观点得到了伦敦大学学院行星科学中心研究员、以及空客风投公司合伙人路易斯・皮诺的支持。他最初在 NASA 赞助下、作为一名陨石学科学家得到培训,后在空客风投公司曾与几十家航空初创公司共事,其中多家公司都使用了先进材料,有些材料甚至是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用高性能分子制成的。例如,IBM 公司最近以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方式搭建出了一种名叫 triangulene 的全新致密化合物,该物质由于极不稳定、无法以天然方式形成,但其具备的量子特性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等高精尖装备的制作。这样的分子如今已研发了成千上万。
  受分子研发的爆炸性发展、以及这些分子在航空技术中可能的应用所启发,皮诺开始思考,这些分子是否能为对太阳系中外星技术的探索提供一些线索,找到非地球人造物的可能性也许比探测到外星射电信号的概率大得多。
  以星际尘埃形式到达的碎片
  他的搜寻目标并不是完整的系外飞行器,而是专注于寻找亚微米尺度上的技术痕迹,比如上文提到的全新高性能分子。假如某个外星物种的技术发达程度与我们差不多,那它们也许会在自己所属的行星系中开采小行星资源,产生大量由碎屑构成的"云团",其中便可能存在发达技术的痕迹。比如在开采太空岩石时、外星金属钻头产生的碎屑。"。
  或者,如果某个物种的技术比我们稍微发达一些,它们也许会在银河系中四处散播"可编程物质"。纳米级设备能够将原始小行星物质转化为可用材料,较大一些的设备则能够对行星系开展研究,或与探测器发现的外星生命进行互动。
  皮诺的假说以前苏联从 80 年代开始的研究为基础。无论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的纳米装置、还是外星钻头产生的碎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细小的外星人造碎屑也许会以星际尘埃的形式漂流到地球附近,降落在月球上、或太阳系中其它没有大气的天体上。也许如今的月壤中就藏有它们的身影。月球或类似天体的表面甚至可能还有外星探测器的残骸,很久之前失去动力之后,便在太空风化作用和微陨石撞击的影响下、逐渐与月壤"搅和"在一起。
  受这些可能性启发,皮诺正在研究将这些地外技术的残骸与月球和小行星上天然物质区分开来的方法。
  "虽然可能性也许只有万亿分之一,但机器学习和纳米探测技术也许能使这项追踪任务变为可能。"皮诺指出,"地球上保存完好的环境也不应当排除在外,例如,对南极荒原上远古微陨石撞击的研究或许也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的确,每天最多能有 100 吨微陨石降落在地球上。所以这事还真的说不准。说不定在一次平平无奇的学校实验中,用塑料澡盆和磁铁收集和识别太空尘埃时,我们便能发现很久以前、很久之外的外星技术留下的痕迹。
  假设我们真的发现了一些非天然的未知分子,也许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它们的制造时间。如果分析表明它们是"人"造的、而且比人类古老,那毋庸置疑,这就是我们发现的首个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证据。志留纪假说
  不过,这里或许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这些物质也许其实来自地球上的文明,只不过并非我们这个文明。
  该理论名叫"志留纪假说",由罗彻斯特大学天文学家亚当・弗兰克和 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知名气候科学家加文・施密特提出。他们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在数亿年前、乃至数十亿年以前,地球上是否存在过另一个智慧物种、一个与智人无关的文明呢?
  基于化石记录和生命树,这种假说还是有可能成立的。
  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个文明存在的证据。相反,他们的研究表明,假如很久之前真的存在过一个远古文明,其留下的证据也大多在漫长的时光里被侵蚀殆尽了,意味着我们根本无从判断这些文明是否存在过。想想看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了多少废弃物,从垃圾成山到大气污染,我们在环境中留下的印记不容小觑。然而,人类城市仅占据了地球总面积的 1%。等到自然侵蚀和地壳运动将地表的一切尽数抹去、大气污染彻底消除之后,人类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留下的证据便也所剩无几了。
  但太空的真空环境可以很好地保存远古文明留下的证据。在 2018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的赫克托・索卡斯・纳瓦罗描述了"克拉克卫星带"的概念(以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命名),即位于地球静止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一条卫星环带。索卡斯・纳瓦罗想弄清,我们能否在其它行星周围也探测到类似的"克拉克卫星带",作为外星人留下的技术痕迹(他的结论是"可以"。他的计算显示,卫星带中的物体可以至少保存几万年,甚至数百万年、乃至数十亿年都有可能。
  因此,围绕地球旋转的非地球人造物或许也都由来已久。
  非地球人造物不一定只会潜藏在地球轨道上,与地球共轨、围绕太阳旋转的小行星也是外星探测器监控地球的理想地点。此外,非地球人造物在太阳系内的可能有一些躲藏地点,比如拉格朗日点、月球近地面等等,这都是观测地球的绝佳位置。皮诺主要考虑的则是可编程纳米探测器,正在寻找能将人造结构与月表天然地质构造区分开的算法。未解之谜
  但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九个光斑究竟是什么?维拉罗尔的团队利用强大的加那利大型望远镜,在当时拍摄感光底片的同一地点对夜空展开了搜索,但没有证据表明,与这些光斑相关的物体仍然存在于视野之中。如果这些光斑的确与非地球人造物有关,那我们能否对它们的轨道进行计算、找出它们的当前位置呢?
  尽管如今已经有了计算轨道的方法、能够预判下一次何时能再观测到它们,这项工作的挑战性依然极大。由于这种现象只观测过到一次,并且距今已有 70 年之久,预测精度不会比凭空猜测高多少。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如果那九个光斑是真实出现过的观测结果,并且是由太空碎片造成的,那我们在过去的感光底片中应当还能找到其它由太空碎片留下的痕迹,比如几个同时出现、沿直线排布的光斑等等。
  但还有几点需要审慎考虑。在上世纪 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初,在新墨西哥州开展的核武器测试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也许会对感光底片造成污染。不过在 1949 年至 1951 年间并未开展过官方测试,因此这种说法尚且存疑。
  我们还要避免所谓的"火星人脸综合征",即心里想着什么、就看到什么,在月球等天体上寻找人造物品时尤其如此。皮诺也意识到了这种风险,不过他强调,同行评审过程应当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假如我们真的找到了一个非地球人造物,那无疑是项颠覆性的发现。得知外星人曾造访过地球附近,无论那是多久之前,都定将引发轩然大波;得知我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存在,更是会令人大为振奋。毫无疑问,到时全球必将开展一场竞赛,争相将外星探测器带回地球、破解其中奥秘。因此国际社会应当考虑提前制定相关协议,避免各国因为外星技术起冲突,就像目前已经有协议规定发现外星射电信号后、我们该怎么做一样。
  对 VASCO 项目的 40 名成员而言,发现外星文明的好处就要现实乏味多了,因为他们几乎全都是无偿工作,只希望在开展大量研究项目的同时,还能保住研究资金。
  也许这九个光斑将永远是个未解之谜。但如果发现它们是货真价实的外星文明证据,很难想象将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引发怎样的震动。
  至于我们的文明准没准备好应对这一切,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4名宇航员参加!NASA宣布SpaceX龙飞船任务名单北京时间7月29日早间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国际伙伴已经为Crew2分配了新的成员。这是NASA商业载人飞船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SpaceX载人龙飞船第二次飞往调查近三分之一的动物母亲会杀死宝宝俗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人的身体柔弱,但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因为天性的母爱,常常会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也因此,母亲在我们的心目中是特别伟大的存在,成为母亲的女性会凭着母波音修复星际线飞船软件故障,定于3月29日再次试飞波音公司当地时间周一证实,其星际线飞船的软件故障已经得到修复,并准备于3月29日进行第二次无人试飞,再次尝试前往国际空间站。在2019年的首次试飞中,软件故障导致星际线飞船未能实现2020全年中国商飞共向客户交付24架ARJ21飞机IT之家12月31日消息据中国商飞公司官方发布,2020年,中国商飞公司共向客户交付24架ARJ21飞机,批产交付再创纪录。12月28日,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引进的首架ARJ21飞机开通倒计时,京港高铁安九段整装待发IT之家12月20日消息,据中国铁路官方,京港高铁安九段目前已进入按图试运行的最后阶段,即将开通运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全面做好乘务准备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线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祖传大红屏来了IT之家10月16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再探苍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名航天员将前往空间站6个月IT之家10月16日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6日0点23分56秒发射升空,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生活6个月航天员出舱要携带9种12件工具,电动螺丝刀十几斤重IT之家7月4日消息今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航天员本次出舱除了要身穿120公斤的舱外航天服,还需要携带多种工具,来进行设备的安装等作业。这些杨利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表现非常优秀,三人团队发挥非常好IT之家7月4日消息根据央视军事频道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行头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出舱任务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接受了采访。他表示,两位出舱的航天员,包括在舱内的01号航它外号叫大臂,是中国空间站的骄傲,我国掌握大型空间机械臂核心技术及应用IT之家7月4日消息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太空健身房曝光跑步机单车全都有IT之家7月4日消息中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于6月17日飞往太空进驻天和核心舱,并于今日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央视新闻今日还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健身房。据了解,长期飞行
美国SLS重型火箭完成两侧助推器组装,今年将试飞IT之家6月14日消息根据BBC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上周末完成了首个SLS重型火箭初级和两个助推器的组装,这是三个部件第一次结合在一起。NASA将于今年展开这枚火箭的首次发天宫课堂美国分校即将开讲,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为美国学生解惑IT之家4月9日消息,天宫课堂第二课已于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下来,我们的航天员将在美国东部时间9日下午3时首次开设美国分校,在中国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将于近期进行,全程直播IT之家3月15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将于近期择机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祝贺!太空教师王亚平成中国在轨时间最长航天员感谢IT之家网友和尚的线索投递!IT之家1月27日消息,据中新网报道,2010年,经过层层严格选拔,王亚平如愿成为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如今,伴随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实施,她也在数天国际首次!我国自研北斗微基站时空盒走进北京冬奥会场馆雪如意支持室内高精度定位IT之家2月8日消息,当你走进一座陌生的体育馆,一边问路一边寻找目的地时,当你第一次来到一家商场,对照指示标志却找不到跟朋友约好的见面位置时,你是否也想过如果室内也能用导航就好了!中国俄罗斯签署关于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的合作协议IT之家2月5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2月4日,俄罗斯总统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主席与其举行会晤。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众多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世界首款!上海交大六足冰壶机器人选手亮相冬奥会投掷一击即中IT之家2月19日消息,据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月18日下午,一位特殊的机器人选手在冰立方进行了冬奥会首秀冰壶投掷表演。只见它一双中腿支撑身体,一双后腿蹬踏起踏器,用一双前腿为双手控苹果带飞的防丢盛宴解密UWB技术如何改写定位游戏规则比GPS更精准的定位技术,UWB技术可以在室内导航。小偷不可怕,就怕小偷有文化。2021年4月,苹果在春季发布会上推出一款防丢神器AirTag,只要把这个小小的圆片塞在任意物品处,在太空漂浮4年的特斯拉跑车会有何种变化油漆脱落漂浮在汽车周围3月4日消息,2018年2月份,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用猎鹰重型火箭将一部特斯拉跑车Roadster送入环日轨道。现在这部红色跑车已经绕太阳运行四年时全球首款自主可控96核区块链芯片在京发布,区块链交易性能提升50倍IT之家6月10日消息6月10日上午,全球首款9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和长安链协作网络等重大成果在京发布,推出食品安全物资采购医疗健康5G信息通信等应用场景。IT之家了解到,202新加坡货运无人机黑马杀出目标飞100公里,带货100公斤据IEEE报道,新加坡无人机公司Fdrones完成了世界上首款海上夜间运输无人机的研发,将于今年较晚时候开始商业交付。去年年底,一架六螺旋桨无人机将3公斤的重物从港口停机坪成功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