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英雄联盟S11直播延迟30秒,窥见无障碍语音识别和失声者的辛酸

  直播延迟几十秒,网友竟然还说"真香"?!!
  你没听错,这发生在英雄联盟 S11 这种全球赛事上,而且,延迟高达 30 秒。
  要知道 S11 观众量可是千万级别,去年决赛最高同时观看人数就多达 4595 万人;像这种顶尖赛事,保证音、画质的低延迟本就应该是各大平台的"基本操作",哪怕一点额外的延迟都是绝对不能忍的。
  拿前几天 Dota2 直播举例,延迟 15 分钟,网友们那可是群情激愤……
  而这回,S11 直播,一个官方频道延迟高达几十秒 ——
  这似乎是大型直播事故了吧?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弹幕画风竟然一片"舒适"、"真香"。
  怎摸回事?
  我们顺藤摸瓜来到了这个频道,发现这是B站专门为听障人士推出的无障碍直播间:
  跟常规直播间不同的是,这个直播间是有 AI 实时字幕的,解说提到的队名"T1"、"poke"等黑话基本都能正确显示。赛后采访还有手语解说,整体会比常规直播间延迟几十秒。
  △已经有听障人士用上了
  其实,像这种直播字幕背后的 AI 实时语音识别技术,已经有不少应用了。包括油管的直播字幕、谷歌移动设备的视频字幕和微软 PPT 演讲字幕等,都属于这类技术。
  不过,像这样专门为直播留出一个无障碍直播间的平台,目前还不多。要真正做好一个无障碍直播间,技术上究竟比普通实时字幕特殊在哪里?
  我们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它比想象中更"难"。无障碍语音识别,特殊在哪里?
  在理解无障碍的特殊性之前,需要先知道直播中的实时字幕是怎么来的。
  从流程上来看,实时字幕处在直播视频编码和解码中间的位置。实时字幕是在视频编解码过程中,对音频进行快速语音识别,再与视频一起输出的效果,整体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
  △简略版流程
  可以看到,视频本身还需要经过编解码等传输流程,实时字幕制作则处在编码和解码中间的位置。
  从技术本身来看,实时字幕用的是语音识别,具体分为人工识别和自动语音识别(ASR)两种。
  此前,由于 ASR 准确率上不去(尤其是中文识别),人工识别又需要好几分钟延迟,大型比赛直播中采用实时 AI 字幕的不多。
  这些年 AI 技术上来了,视频中应用自动语音识别 ASR 制作字幕的也多了起来,具体又分为流式 ASR 和非流式 ASR。
  非流式,指整段输入语音、再输出文字的结果;流式,指像"流水线一样"实时输出转文字结果。
  目前的流式 ASR 可以做到速度极快(毫秒级,肉眼看起来是实时)的输出,经过训练也能达到不错的准确率;但与此同时,它也还有不少优化空间。
  对于不同直播来说,选择语音识别方法时,主要会从准确率和识别速度进行考量,像新闻直播更重视准确率,娱乐赛事直播更侧重识别速度。
  BUT,对于无障碍来说,赛事直播还会出现新的挑战:
  由于听障人士无法快速建立视听之间的联系,错字词需要更多反应时间,字幕的准确性要更高;此外,转录的字句需要有一定视觉流畅性;最后,赛事直播的延迟也不能太高。
  一方面,受限于语音的停顿、音频切分的长度,流式 ASR 目前能做到低延迟和基本的准确率,但往往视觉阅读的流畅性会有所降低,"每个字都会,停顿后就看不懂了":
  △每个字都会,就是看不懂
  另一方面,流式 ASR 模型需要满足一定长度的音频输入,才会处理并输出文字,非常依赖语速和说话流畅度的稳定。
  例如,主持人通常在电竞团战或是进球前夕等情况下,语速变得非常快(例如华少最快能达到 18 秒 215 字),或是因为思考出现频繁断句,就会严重影响流式 ASR 技术的"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流式 ASR 语音识别的结果如不经过处理、直接输出的话,就会出现字幕空白、频繁停顿,或是大段爆发输出的情况。
  为了让字幕流更加稳定(能输出整段整句)、准确率也更高,B站在采用讯飞听见技术进行流式 ASR 识别(毫秒级延迟)时,选择将无障碍直播间整体进行适当延迟,来确保阅读流畅性,主要做了这些操作:
  其一,B站专门梳理了英雄联盟赛事相关的 500 + 专有词汇,包括战队、选手、赛区、游戏英雄名称、比赛术语、解说相关术语、S 赛名句等等,将这些词汇接入到讯飞听见服务器中,进行转译结果优化处理;
  其二,针对语速不稳定的情况,在文字处理部分,B站将流式 ASR 输出的文字,根据阅读习惯进行自动换行,使之更符合用户的视觉理解;
  其三,针对整体阅读体验,B站专门制作了一款辅助软件,将人工复查操作进一步流程化,进一步为听障人士提升字幕准确率……
  这也解释了B站无障碍直播间略有延迟的原因:提升了字幕阅读体验。不止实时语音识别技术
  事实上,这个无障碍电竞赛事直播间,还不止语音技术服务这么简单。
  比如,手语直播了解一下?
  B站邀请了手语翻译的代表人物韩清泉老师,由其领衔的专业翻译团队来进行手语辅助,他们会在赛果播报及赛后采访环节提供实时手语翻译。
  此外,在每个比赛日,直播间还推出了观赛小助手,即手语教学内容。像网友都很好奇的超神、一血、补刀、中单、辅助、经济等这些热门词汇,此前都已经一一亮相。
  不少人认为,之所以上线手语辅助功能,是因为语音转字幕会出错,而手语能够帮助理解。
  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韩清泉老师解释说,对于会手语的朋友而言,如果只有文字和手语两种交流方式可供选择,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手语,因为用手语交流会有强烈的代入感。通过这种方式,听障朋友们就能强烈感受到被这么多人关注着。
  至于大家很疑惑的"为什么不是全程的手语直播?"事实上,手语也是有方言的。像英雄联盟这类全球性的游戏赛事,要想全程手语直播,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专有名词。
  现有的语音实时字幕虽然无法做到 100% 准确,但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听障人士的理解需求。
  2006 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性听力障碍人群达到 2780 万;而根据 2017 年北京听力协会预估,中国听障人士的数量已经达到 7200 万,这个数字仍在持续增长。
  如今,B站为了照顾这当中一些赛事爱好者的观赛体验,专门开设无障碍直播间,引得不少网友纷纷点赞:
  格局大了。
  这次的无障碍我真的吹爆!虽然残障人士是少数人,但少数人也有享受一切的资格。
  科技本身应该是无障碍的
  放眼整个游戏行业的发展历程,B站这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思考,其道不孤。
  最知名的莫过于是 2018 年 9 月,微软推出的 Xbox 自适应手柄 ——Xbox Adaptive Controller。
  30 厘米长的手柄上有两个大的可编程按钮和 19 个插孔,可连接到一系列的操纵杆、按钮和开关。
  即便有些玩家对价格表示不满,因为这款手柄要 99 美元(人民币 700 元左右),比普通手柄高出 40 美元,但当时在业内却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以及好评。
  △B站知名游戏区 UP 主 @-鸦-karas
  那一年,这件产品还被时代周刊评为 50 大发明之一,并获得意大利电子游戏奖创新奖。
  硬件的突破很吸引眼球,但软件上的支持也同样重要。
  三大游戏厂商中的另两家索尼和任天堂,这几年也在软硬件改进上做了不少努力。
  索尼早在设计 PS4 时,就做了许多针对障碍玩家的硬件优化和辅助功能。
  例如,(手柄等)按钮可以重新编程、文本转语音(TTS)、文本放大器等功能,都是针对肢体障碍、视障等群体的设计。
  在某些需要 QTE(快速反应)的游戏中,玩家可以修改手柄按键功能,将反复点按换成长按不放,也能达到连续按键效果。
  任天堂系列产品,也都包含了相应辅助功能,包括触觉和听觉反馈、灰度显示、运动控制、反转颜色等玩法,为有障碍的玩家拓宽了可玩游戏范围。
  △色盲人士看马里奥是这样的(右)
  去年,游戏届奥斯卡奖 The Game Awards(TGA)还专门设立一项最佳无障碍创新奖,来鼓励游戏厂商们为残障玩家服务。
  不止是产品中辅助功能的更新,现在,更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关注到无障碍相关的技术研发。
  比如,眼球追踪技术。
  如 Tobii 公司的眼动仪,就允许玩家通过眼球移动来控制数字界面,也已经有更多产品支持这项技术;又如 Tribe Game 的推出的《超点》动作游戏,玩家就能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完成对整个游戏的操控:
  还有众多企业押注的脑机接口技术。
  无障碍游戏就是脑机接口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它能让人们只通过意识就完成机械操控、文字输入等操作。
  不少科技公司对这项技术投入了研究,其中就包括 Steam。G 胖表示,Steam 正在与开源脑机接口平台 OpenBCI 合作,共同开发一项脑机接口软件开源项目。
  可以明显看到,更多科技公司与平台在关注残障人群"无障碍"体验文娱服务这件事。
  而且这个群体,确实不应被忽略。
  以往我们多数人只是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有企业机构关注他们的现实生计、刚需,但细想一下,这些听障朋友的精神需求,同样是生活中重要一环。
  所幸,这样的需求正在越来越被广泛关注。
  除了最直接的影响 —— 对残障人士有益之外,科技走向"无障碍"本身还有更多额外价值。
  对于他们来说,技术人员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扫盲僧"。
  如今,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大多数人带来便利,但始终存在这样一批被拦截在技术之外的"失语者"和"局外人"。
  他们或是不同程度的残障人士,或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又或是那些因为特殊原因不能享受科技福祉的少数群体。
  但谁来扛起这个"扫盲僧"的责任 —— 将科技惠泽到更多群体呢?
  如前所述,就是那些原本改变这一切的人,所谓的"无障碍"场景,正是技术人员的练兵场。
  如何练兵?该往哪个方向练兵?
  这就离不开扫盲僧的核心秘籍 —— 企业的"以人为本"价值观。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价值观是最终实现的关键一环。
  即使输出的产品功能再小、技术也不那么前沿,但只要能物尽其用,它所带来的价值就会更加长远。
  这次B站是聚焦听障群体,下次也许就是视障群体,再下次可能就是老年用户…… 细想一下,一个平台最终不正是这么多小众用户共同组成的么?
  毕竟,科技本身就应该是无障碍的。
  如果哪天,地球上不再存在什么"失语者"、"局外人",技术无障碍的终极意义,也就真正实现了吧。

光量子流体揭示了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奇异物质波态来自Skoltech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全光学方法创建了一个人工晶格,其节点容纳了极子半导体中半光半物质激发的准粒子。这种所谓的Lieb晶格,通常在自然界中不会出现,使NSIDC数据北极海冰创下自2014年以来的最低值SCITechDaily报道称2021年9月16日,北极海冰缩到了十五年来的最低值mdashmdash至472万平方公里(182万平方英里)mdashmdash在最近43年的卫星记研究发现扭曲的材料同时具有导热和隔热的作用管理热量是电子和工程领域的一个主要挑战,通常是用传导或隔绝热量的材料来控制的。现在,一种新材料模糊了这一界限,它在一个方向上阻挡热量,但在另一个方向上传导热量。电子设备发热是影响系消息称NASA不会在2022年前首次发射SLS火箭早些时候,一位NASA管理人员表示,太空发射系统(SLS)尚未敲定首次发射的日期,但预计会是2022年初。9月30日,BobCabana又在马里兰州参加太空商业圆桌网络研讨会期间表天文美图哈勃捕捉到离地球1亿光年的危险舞蹈本周NASA天文美图展示的是两个相互作用的星系,它们交织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Arp91。这套有趣的星系舞蹈发生在距离地球1亿光年的地方,被NASAE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将于11月发射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确认了其行星防御测试任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发射日期,这基本上是电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的模拟。与电影不同的是,这将不涉及核弹石油生物工程学家创造了一种自供电的生物电子装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工程师们创造了一种柔软和灵活的自供电生物电子装置。这种灵活的装置可以从身体运动中创造出它所需要的动力,包括从肘部的弯曲到手腕上的脉搏所产生的运动。项目研究人研究发现大量微塑料消失在一个神秘海洋水槽的原因据外媒报道,对于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塑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的海洋和淡水环境。河流是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因为据估计,由于陆上废物管理不善,河流每年向我们的海洋输新研究揭示了阿片类药物与肠道炎症之间的直接联系在近日发表于免疫学前沿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日本科学家团队介绍了一项有趣的临床前研究,即靶向肠道中的阿片受体或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新方法。据悉,该研究建立于表明阿片类药物与免疫细胞科学家们从自然界发现了将硫磺装入复杂分子的新方法一组被称为过硫化物的高活性化合物引起了生物化学家的极大好奇,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以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影响健康衰老和疾病过程。然而,由于这种化学品的一颗巨大的彗星最初被误认为是一颗矮行星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彗星。这颗巨大的彗星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BernardinelliBernstein。它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在最初发现时,天文学家误以为它
SpaceX人类史上首次全员素人太空旅行名单已定大学教授加入北京时间3月31日下午消息,据报道,SpaceX的人类航天部负责人本吉里德(BenjiReed)和亿万富翁企业家杰瑞德伊萨克曼(JaredIsaacman)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SpaceX星际飞船SN11浓雾中空中爆炸,马斯克称SN15即将上线3月3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对其星际飞船原型进行了第四次高空飞行测试。不幸的是,SN11在着陆之前就在空中发生了爆炸。但SpaceX首华为锂离子电池导电粘结剂专利通过,使用石墨烯材料IT之家12月26日消息华为的一项锂电池相关专利昨日获得通过,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该专利的名字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导电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根我国首套小功率霍尔电推进系统完成在轨测试,适用于小卫星IT之家6月22日消息根据银河航天的消息,6月15日,银河航天首发星电推进首次点火成功,截至2020年6月17日,首发星电推进共计点火8次,均圆满成功,阳极放电电流运行平稳,累积点美国本土载人飞行的十年空白,宇宙航天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自从2011年最后一次航天飞机发射以来,近10年时间里,美国宇航员一直都无法从美国本土进入国际空间站。即将从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的载人龙飞船即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航天也将重新独立起来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量子世界中?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面对现实吧,量子力学真的很让人困惑。我们所熟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在量子领域中都被打破了,物理学家仍在努力调和量子和宏观这两个不同的世界。想象把一北京大学重大突破!将据此开发新冠病毒及变异株疫苗感谢IT之家网友刺客的线索投递!IT之家4月27日消息,据北京大学官微消息,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ircularRNAVaccines40颗星链卫星报废专家称太阳活动趋于活跃,更多卫星将受影响2月10日消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磁暴导致SpaceX发射的40颗星链卫星报废。太空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太阳活动从极小期趋于活跃,由此产生的太阳风会摧毁更多的卫星。埃隆马斯克(Elon研究称太阳曾经有尘埃环,阻止超级地球形成1月12日消息,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在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形成之前,太阳曾经被类似于土星的巨大尘埃环所围绕。美国宇航局(NASA)认为,这些尘埃环可能阻止了地球成长为超级地球,即中科院软件所在Python程序的构建依赖分析方面取得进展帮助开发人员提高代码复用效率感谢IT之家网友初雨滋的线索投递!IT之家1月7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网站,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Python程序构建中的依赖分析推断方面取得研究进展,中科院成功研制出4D打印血管支架IT之家12月27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齐华研究员团队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双重刺激响应性的水凝胶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成水凝胶管状立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