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全球洪水风险增加的原因格陵兰频繁的冰雪融化

  仅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就有3.5万亿吨的冰从该岛表面融化并顺势流入海洋。  这足以用约15米的融水覆盖整个英国,或用大约4500米的融水覆盖整个纽约市。由利兹大学领导的这项新研究是第一次使用卫星数据从太空中检测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原径流。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结果显示,格陵兰岛的融水径流在过去40年里上升了21%,并且从一个夏天到另一个夏天变得60%的不稳定。
  研究的论文首席作者、利兹大学极地观测和建模中心的研究员Thomas Slater说道:“正如我们在世界其他地方看到的那样,格陵兰岛也容易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随着我们的气候变暖,我们有理由期待格陵兰岛极端融化的事例将更频繁地发生--像这样的观察是在帮助我们改进气候模型和更好地预测本世纪将发生什么的重要一步。”
  该研究由欧洲航天局(ESA)资助,作为其Polar+ Surface Mass Balance Feasibility项目的一部分,其使用了ESA CryoSat-2卫星任务的测量结果。
  研究显示,在过去十年(2011年至2020年),格陵兰岛融水径流的增加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一厘米。这个总数的1/3则是在仅仅两个炎热的夏天(2012年和2019年)产生的,当时的极端天气导致了过去40年未见过的、破纪录的冰雪融化水平。
  冰雪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加剧了全世界沿海社区的洪水风险,另外还破坏了原住民社区赖以生存的北冰洋海洋生态系统。
  此外,它还可以改变海洋和大气环流的模式并影响到地球上的天气状况。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里,格陵兰岛的径流平均每年3570亿吨,在2012年达到最高的5270亿吨融冰量,当时大气模式的变化导致异常温暖的空气占据了大部分冰原。这是在2017年发生的最小径流2470亿吨的两倍多。
  这些变化跟极端天气事件有关,比如热浪,而这些事件已经变得愈发频繁并且现在是格陵兰岛冰层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Slater博士表示:“然而,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我们知道,制定和实现有意义的减排目标可以将格陵兰岛的冰损失减少三倍,而且还有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
  这些对格陵兰岛径流的首次观测还可用于验证气候模型如何模拟冰原融化,这反过来又可以改进对格陵兰岛在未来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的预测,因为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普遍。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兰开斯特大学环境数据科学高级讲师Amber Leeson博士则指出:“模型估算表明,等到2100年,格陵兰冰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约在3到23厘米之间。这一预测有很大的范围,部分原因是跟模拟复杂的冰雪融化过程有关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跟极端天气有关的过程。这些新空间径流估计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复杂的冰雪融化过程、提高我们对其进行建模的能力,从而使我们能够完善我们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估计。”
  最后,该研究表明,卫星能提供夏季冰雪融化的即时估计,这支持了扩大格陵兰岛水电能力的努力和欧洲发射CRISTAL任务以接替CryoSat-2的雄心。
  ESA CryoSat任务经理Tommaso Parrinello表示:“自从11年前发射以来,CryoSat已经产生了关于我们快速变化的极地地区的大量信息。这颗卓越的卫星仍是科学研究和无可争议的事实的关键,例如这些关于融水径流的发现,这对我们星球的健康决策至关重要。进一步展望未来,哥白尼哨兵扩展任务CRISTAL将确保地球脆弱的冰层在未来几十年内得到监测。同时,当务之急是CryoSat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轨道上,从而减少这些新哥白尼任务投入使用之前的差距。”
  【来源:cnBeta.COM】

中科院院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徐性初逝世,享年88岁IT之家1月4日消息,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徐性初,于2022年1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徐性初长期从事精密计量及精密量仪研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陈念念院士逝世IT之家12月21日消息,据中核集团消息,2021年12月21日,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念念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81岁。陈念念是浙江吴兴人,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12021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IT之家11月18日消息,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2021年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我国科学家在地震红外遥感等方面取得进展为地震预测业务化提供原始模型IT之家10月16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官网,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孟庆岩团队在地震红外遥感地震热异常前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据报道,随着卫银河系中心发现神秘射电信号,可能源自新天体北京时间9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发现一个奇怪重复的射电信号,它不同于以往研究过的任何其他能量信号。依据天体物理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种宇我国自主建造的航天测控船远望3号船起航,担负神舟嫦娥北斗等飞船和卫星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IT之家11月12日消息,据中国的航天官方公众号,昨日上午,远望3号船在短暂休整补给20天后再度扬帆,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任务海域,开启本年度的收官之旅。据介绍,远望3我国年内将发射5至7颗北斗卫星,明年建成北斗全球系统IT之家9月12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我国将完成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设,北斗应用也将加快推进。预计今年还将发射5至7颗北斗卫星,明年再发射2至4颗北斗卫星。我国导航定位连续失败后,美国Astra公司LV0007任务终于发射成功IT之家11月20日消息,美国航天初创公司Astra今日成功执行LV0007火箭发射任务,9分钟后火箭顺利达到距地表500公里的轨道。这是该公司研发的Rocket3火箭首次发射成功自产自销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首次将在站内种植的辣椒作为日常食品北京时间11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首次在站内种植了辣椒,这种辣椒现在被宇航员们当作墨西哥玉米卷中的配菜一起食用。国际空间站中种植的辣椒今年6月,辣椒种子被生命的化学起源地外行星上可能正悄然进行着生命演变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关于生命的定义有100多种,一些专家表示,生命需要细胞,部分专家聚焦于研究生命的某些特征,例如适应环境能量使用和繁殖能力等。骡子,是驴和马杂时空结构中产生的涟漪引力波是如何工作的?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引力不仅是一种把万物吸引在一起的力量。通过我们对广义相对论的了解,我们知道,引力可以在时空结构中产生涟漪引力波。黑洞碰撞时在时空结构中引起的涟漪模拟图那么引
天和核心舱即将变成实验室,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开始准备IT之家8月10日消息据新华社,我们头顶400公里外的核心舱即将变身。天和核心舱基础建设完成后,航天员需要对科学实验设备进行组装和测试,建立一套太空实验环境。也就是说,在问天实验舱太空旅行不如解决地球问题?贝索斯回应有一定道理,但要两者兼顾7月20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一,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在搭乘蓝色起源公司飞船发射升空前向批评者发出回应,承认他们的部分观点是正确的,即他应该首先投资更多资金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没有骑自行车去发射场地北京时间7月14日早间消息,几天前,维珍银河极力宣传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骑着自行车前往发射场地执行太空旅行任务。不过周二时维珍银河指乔布斯致敬过的布兰森,开启了商业太空旅行时代商业太空旅行时代开启,冒险家们先行一步。布兰森(左四)和升空的队友们美国当地时间今天清晨,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乘坐自家公司维珍银美国私人航空公司AxiomSpace公布首飞名单5500万美元一张船票IT之家1月27日消息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私人航天公司AxiomSpace当地时间周二公布首批商业载人航天名单,共有三人购买了首次飞行的船票,每人的票价为5500万美元。他们将于明年亿万富豪太空旅行想吃得更好,但喝杯咖啡都不容易多家私人航天公司都计划在近年将普通人送入太空,最近10年有望成为太空旅游的繁荣十年。维珍银河公司(VirginGalactic)已经有600多顾客在等待乘坐其亚轨道航天器进行太空游从脑瘫患者重获交流到免开颅微创,脑机接口更安全了吗?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项前沿而又酷炫的技术,一直备受瞩目,近日,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了高价值进展,从大脑活动中解码完整句子,使得瘫痪失语者可以交流,让很多人看到了曙光。该项目是FaceboSpaceXStarlink星链网络出现大规模中断最长1小时,现已修复IT之家8月26日消息据外媒消息,SpaceX公司Starlink星链网络在25日至26日期间出现了宕机的故障,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报告了断网问题。这一问题是现在英DARPA与三家企业签约,要演示火箭核动力推进系统当地时间周一,美国国防部下属研发部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分别向三家公司授予了核动力飞船项目第一阶段合同,这些公司将在2025年之前建造和演示基于核动力的轨道航天器推进系统。国际空间站又找到三处可能的漏气点,已成功填补IT之家4月4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俄罗斯火箭航天业人士表示,俄宇航员本月在国际空间站星辰舱段又找到三处可能的空气泄露点,并用密封胶将其填补。2020年10月,宇航员首次在俄航天集团宣布研制太空行走人形机器人TeledroidIT之家3月27日消息根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处消息,该集团旗下的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TsNIIMash)和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宣布开始研制俄罗斯第一个可进行太空行走的人形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