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产品售价超10万禾赛科技IPO暴露自动驾驶成本之痛

  继美国多家激光雷达公司开启上市后,禾赛科技近日也提交了科创板招股书,意图冲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
  禾赛科技成立于 2014 年,至今已推出十款激光雷达产品。近年来,国内外自动驾驶的发展让禾赛科技营收翻倍增长,全球第一大汽车供应商博世和国内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百度不仅是其重要股东,还是其重要客户。
  这家公司的产品卖得也不错,激光雷达销量在三年内从百余套增长到数千套,但未逃脱世界首富、特斯拉 CEO 马斯克对激光雷达作出的价格昂贵且难以下降的 "诅咒",最近三年的平均售价均超过 10 万元 。这也使得禾赛科技毛利率达 75%,远高于同行。
  这对于亟需规模落地的自动驾驶来说,显然无法承受。禾赛科技要想更好地站稳这一赛道,还需在盈利和价格之间作出平衡。营收翻倍增长,未实现稳定盈利
  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被誉为机器人的 "眼睛"。它通过激光器和传感器感知周边环境,并结合高精地图等,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避障和自主导航等功能。
  美国在激光雷达行业走在前列,已有多家公司迈出上市步伐。激光雷达鼻祖 Velodyne 以及 Luminar 在去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此外还有 Aeva、Innoviz、Ouster 等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内完成上市。就国内而言,禾赛科技有望成为激光雷达第一股。
  资料显示,禾赛科技起源于硅谷,最初主要研发用于气体检测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包括激光甲烷遥测仪和激光氧气传感器两款产品,自 2016 年开始拓展新的发展方向——用于机器人和无人车等领域的激光雷达。
  随后禾赛科技陆续推出多个产品,在无人驾驶领域先后推出了 40 线、60 线、128 线(线束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安全性越高)的多款激光雷达,并布局高级辅助驾驶(ADAS)、机器人、车联网等领域,共推出 10 款产品,其中无人驾驶领域是发展重点。
  随着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逐渐进入商业化试运营阶段,这些产品的推出给禾赛科技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17 年至 2019 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 0.19 亿元、1.33 亿元、3.48 亿元,呈现翻倍增长;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为 2.53 亿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激光雷达产品是禾赛科技最主要的业绩来源,占比一度高达近 97%。去年前三季度,激光雷达产品实现收入 1.91 亿元,占比达到 75%;其中 Pandar64 在 2019 年销售收入达 2.24 亿元,系为公司贡献 64% 营收的大单品,公司产品结构有所失衡。
  不过,禾赛科技并未实现稳定盈利。在前述报告期内,其仅在 2018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约为 0.16 亿元,其余期内均为亏损,2019 年更是亏损达到 1.50 亿元,去年前三季度也亏损 0.94 亿元。
  在研发方面,2017 年至 2019 年,禾赛科技研发投入从 0.29 亿元增长至 1.68 亿元,占营收比例在一度高达 150%,去年前三季度投入 1.63 亿元,这也是公司未能持续盈利的重要原因。百度博世加持,创始人身家达 40 亿
  和不少科技创业公司一样,禾赛科技的创始团队也有着颇为光鲜的背景。根据官网披露的信息,禾赛科技由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孙恺、向少卿,以及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李一帆联合于硅谷创立,后三人决定回国,2014 年落户上海。
  禾赛科技三位创始人孙恺、李一帆、向少卿合计直接持股 30.03%,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 37.16% 的股份,对应 71.45% 的表决权。目前,孙恺担任禾赛科技首席科学家,向少卿为首席技术官,李一帆担任首席执行官。
  按照禾赛科技此次 20 亿元的融资规模和计划发行股本的上限(6360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不超过 15.01%)计算,禾赛科技估值约 133 亿元,三名创始人身价合计约 40 亿元,其中持股稍多的孙恺身价接近 15 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供应商博世和百度还是禾赛科技的股东。自成立以来,禾赛科技对外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 15 亿元,其中百度在 2017 年 9 月领投 B 轮融资,博世在 2019 年 5 月领投 C 轮融资,并获得美企安森美半导体、光速资本、真格基金、启明创投等资本的青睐。
  在此次发行前,光速资本及其关联方是禾赛科技最大外部机构,合计持股达到 17.5%;百度和博世中国位居其后,持股分别约为 7.88%、7.65%。产品售价超 10 万,暴露自动驾驶成本之痛
  随着国内外不少自动驾驶企业进入商业化试运营,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销量不断增长,从 2017 年的 126 套增长到 2019 年的 2890 套,去年前三季度为 2132 套,但对应的产销率分别约 36%、45%、53%、50%,显示仍存在一定滞销风险。
  禾赛科技也暴露了自动驾驶成本之痛,其激光雷达产品的平均售价连续三年超过 10 万元,去年前三季度才略降至近 9 万元,公司称主要是由于较低价格的 PandarQT 销售占比上升所致。
  高昂的定价也使得禾赛科技的盈利能力远超竞争对手。2017 年到 2019 年,禾赛科技的毛利率维持在 75% 左右的水平,而同期 Velodyne 的毛利率最高不过 44%,而 Luminar 更是难以覆盖成本,2019 年毛利率为 - 32%。
  在具体的客户拓展方面,据禾赛科技介绍,公司产品已服务的客户包括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商中的两家、德国四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美国加州 2019 年 DMV 路测里程前 15 名中过半的自动驾驶公司,以及大多数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近些年,前五大客户合计为禾赛科技贡献了超过 45% 的收入。
  根据招股书,禾赛科技的股东博世连续三年位列前五大客户之列,百度在 2019 年贡献了 2300 多万元的收入,获得亚马逊投资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 Aurora 在 2018 年和去年也是公司客户,文远知行的关联公司景骐集团在 2019 年也是第四大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投资禾赛科技之前,曾以 1.5 亿美元联合福特投资了 Velodyne。去年 10 月,百度和 Velodyne 签订了三年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AlphaPrime 的销售协议,为百度的无人驾驶计划阿波罗(Apollo)服务。
  更有意思的是,同样都是百度投资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与 Velodyne 此前还因专利而互诉。2019 年 8 月,Velodyne 指控禾赛科技侵犯了其在美国注册的激光雷达相关专利,随后禾赛科技先后在德国和上海法院提起诉讼,指控 Velodyne 侵犯其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去年 6 月,禾赛科技与 Velodyne 签署和解协议,双方均在协议中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有效期限至 2030 年 2 月,承诺期内不在旋转式激光雷达领域对对方提出任何专利诉讼。
  但禾赛科技为此付出不低代价,其需向 Velodyne 支付一次性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2019 年禾赛科技就支付了高达 1.6 亿元的专利许可补偿,这也直接导致该年出现大幅亏损,长达 10 年的专利许可费或将对公司盈利持续产生影响。自动驾驶路线尚存争议,拟用 13 亿扩产
  目前,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而其在自动驾驶上的必要性和 "性价比"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也是禾赛科技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自动驾驶领域,由于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分别在泊车和烟雾灰尘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成本可控性,已经成为绕不开的技术支持,业内争议主要存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之间,因此也形成了两种路线: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主导方案,另一种是以激光雷达为主导,典型代表是 Waymo。
  相较激光雷达,摄像头技术更为成熟,且成本低廉,可以支持基于深度学习的类型识别,但容易受到天气、光线等因素影响,只能获得 2D 平面数据。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感知周围物体位置、速度等特征,探测距离更远,且能实现精准建模,从而构建三维信息。
  目前,业内的主流看法是,L1、L2 级自动驾驶可以不用激光雷达,而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是否需要激光雷达尚存分歧,争议点正是激光雷达高企的成本。
  据电动车百人会预测,去年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平均成本分别为 60 美元、12 美元、90 美元,按当前 1 个前视摄像头 + 4 个环视摄像头 + 12 个超声波雷达 + 3 个毫米波雷达的主流组合,总成本在 714 美元。
  但激光雷达当前价格多在 3000 美元以上,如 Velodyne 此前在宣布将无人驾驶用 16 线激光雷达降价 50% 后,售价仍高达 3999 美元,Waymo 的激光雷达的成本更是高达 7000 美金,速腾聚创推出的 125 线固态激光雷达 RS-LiDAR-M1 售价则在 1898 美元。仅仅是激光雷达成本就已是前述组合的数倍,而售价达 10 万的禾赛科技更是其 20 倍。
  这也是特斯拉坚持视觉算法的重要原因,不久前刚登上世界首富的特斯拉 CEO 马斯克曾多次炮轰激光雷达,斥其 "昂贵、丑陋、没有必要",直言 "傻子才用激光雷达"。
  马斯克认为,激光雷达相关生产厂家较少,且技术相对比较封闭,因此激光雷达的价格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下降。业内多数观点认为,1000 美元将是车企应用激光雷达的心理价位,而如果要大规模应用则还需继续下降。
  高企的成本也导致激光雷达商用进程受到影响。Velodyne 作为全球营收最高的激光雷达公司,其在 2019 年收入也仅有 7 亿多元。目前来看,自动驾驶两种路线之争短期仍会继续,而随着自动驾驶安全性、智能性的要求,以及激光雷达成本的降低,激光雷达上车将会是一个时间问题。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如奥迪、丰田、奔驰、宝马、长城等均推出或计划推出应用激光雷达的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也在年初宣布将推出打造激光雷达的新车,蔚来不久前发布的首款轿车 ET7 也搭载 1 个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
  可以说,激光雷达跟自动驾驶密切相关,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将刺激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增长,低成本激光雷达的量产又将反作用于自动驾驶商业进程。沙利文预测称,2025 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 135 亿美元,较 2019 年可实现 65%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车联网会是主要的应用市场。
  对于禾赛科技来说,如何打破马斯克对于价格的 "诅咒"是一大挑战,而其也计划通过此次上市募资为扩产降本做准备。公司拟将 13 亿元用于建造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三年建成后将新增超 265 万件产能;另外 7 亿元继续加码研发,将用于激光雷达核心芯片自研,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同时还将加强激光雷达输出点云后的处理算法,以及 ADAS、车联网等领域客户需要的激光雷达硬件及算法研发。
  不过,目前国内外从事激光雷达的企业也不少,其中不乏华为这样拥有更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科技巨头。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总裁王军透露,华为有总计 1 万多人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迅速开发出 100 线激光雷达,并且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 200 美元,甚至是 100 美元。
  踏上自动驾驶赛道的禾赛科技,如何寻求盈利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将是未来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燕山石化新能源装置单日氢气产量超2。5吨累计供应华北地区氢气70。55吨IT之家8月29日消息据中国石化官方消息,近日,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氢气新能源装置完成11车充装,单日产量超2。5吨,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燕山石化出厂277车,累计供应北京及华北国内首条百辆氢能重卡示范线投运IT之家8月28日消息保定百辆氢能重卡示范线近日在徐水区投运。据悉,这是国内首条百辆级别市场化运营的氢能重卡运输线,将为保定构建绿色生态物流体系,服务雄安新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五部门批准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IT之家月23日消息据北京市财政局官方微博,近日,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国家五部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准为首批国内首座地下储氢井加氢站在重庆建成IT之家8月23日消息据中国石化官方微博,今日,中国石化重庆首座加氢站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近日正式建成。该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这座加氢站日供氢能力1000公斤,将为重海马汽车完成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将于2025年前示范运营IT之家月17日消息海马汽车昨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海马汽车目前完成了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样车开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样车已投入研发,有望于2025年前示范运营。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高通宣布以每股37美元现金竞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Veoneer北京时间8月5日晚间消息,据报道,高通公司今日宣布,计划以每股37美元的现金交易竞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Veoneer。高通表示,将利用手中的现金资助这笔交易。因此,其报价不受任何融资伏达半导体宣布推出50W车载无线充解决方案,打破国外垄断IT之家8月25日消息伏达半导体今日宣布推出首款针对车载市场的高功率无线充电参考设计NVTREF8040Q,这款无线充电发射端方案集高集成度高效率与高功率三位于一体,应用于车载前装ModelY立功,特斯拉Q2加州新车注册量飙升85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研究公司CrossSell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公司在加州的新车注册数量同比飙升逾85,这主要归功于ModelY车型的成功。CrossSell马斯克特斯拉Cybertruck像外星人设计的,失败也不在乎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周四在Twitter上与粉丝交流时称,公司即将推出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始终存在失败的可能。不过,马斯特斯拉前三季度产量交付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双双创下新高10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不断壮大的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的产量和交付量方面也在不断创下新高,季度产量和交付量,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超过20万辆。而从特斯拉公布的产量和交付量数据来看比亚迪将商标魏转让给长城汽车IT之家11月11日消息,目前比亚迪主推的王朝系列车型始于2012年,包括秦唐宋元汉系列车型分别都为市场和市值增长立下汗马功劳,目前已拥有稳定的口碑,甚至因为供需失衡已经在用户群体
特斯拉陶琳上海工厂贡献全球交付量半壁江山IT之家6月20日消息,昨日下午,由商务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上海超级工厂正在持续成为特斯德国版特斯拉ModelY续航测试,同级最高水平之一IT之家6月20日消息,BjrnNyland(挪威知名电动车测试博主)已对德国制造(MIG)的特斯拉ModelYPerformance续航里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令他非常满意。测试特斯拉电动卡车Semi即将推出,百事可乐100辆新车加速交付IT之家6月19日消息,特斯拉和菲多利(FritoLay)正在准备交付用户期待已久的100辆特斯拉Semi电动汽车。Teslarati报告称,特斯拉在加州莫德斯托的FritoLay特斯拉陷入巨大质疑车祸前1秒,Autopilot自动退出一场针对特斯拉的调查,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网友用史诗级来形容这次调查的发现这份调查来自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而在曝光的文件中,有一句话显得格外醒目Au8年开了161万公里,男子驾驶特斯拉ModelS创世界纪录IT之家6月19日消息,德国的特斯拉车主汉斯约格杰明根(HansjrgGemmingen)近日透露,他在2014年购买的二手ModelSP85已经成功达成了100万英里(约160。特斯拉宣布柏林超级工厂本周完成1000辆ModelY生产IT之家6月18日消息,今日,特斯拉通过官方Twitter宣布,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本周完成1000辆ModelY生产。IT之家了解到,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于3月22日开业,是特斯拉在阿里CTO程立达摩院与菜鸟正在研发无人卡车6月10日消息,在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兼菜鸟首席技术官程立宣布,未来一年,菜鸟将投入1000辆物流无人车小蛮驴进入校园和社区,未来阿里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美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获软银13。5亿美元融资2月2日消息,今日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表示,已经获得又一笔价值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87亿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进行第二次跟投,此前软银愿景基金工信部辛国斌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9月4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开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今年18月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同比增长10左右。17月整车出口100万辆,比亚迪1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266480辆,同比增192。64IT之家9月3日消息今日比亚迪发布了2021年8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2598辆,是去年同期的4倍。具体来看,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本月产销超3万辆,插电式混合纯电汽车专利竞争力日本车企占优势,但销售不及美国与中国车企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前日本经济新闻(日经中文网)与专利调查公司PatentResult合作,调查了截至7月上旬的美国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并分析发现,在纯电动汽车(EV)技术方面,日